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住区更新决策与建议

城市住区更新决策与建议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旧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永恒主题,文章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涉及旧城区更新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发展要素予以分析,通过反馈回路和数值模拟,为城市更新政策决策进行了仿真模拟。

城市住区更新决策与建议

本书通过建立城市更新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潮州市旧城区为例,对其更新发展与建设策略进行了系统仿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建议:

①在旧城区住宅产业发展方面,加强住宅产业投资,但应避免大拆大建的发展方式,开发应延续城市的传统风貌。

加强必要的住宅产业投资以解决居民居住需求与住宅存量之间的矛盾,应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并尽量避免大拆大建的住宅发展模式,需要城市管理者更加灵活地运用规划等手段进行控制和引导,如可以通过小规模的地块划分控制开发规模,还可以通过降低容积率指标,压缩整体式改造开发的利润,为多样化的小规模的改造方式创造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运用规划的技术和策略手段在更新中延续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重点是其空间肌理、功能特色和生活文化,以此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资源。

②充分利用旧城区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协同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与商业等多种产业。

旧城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潜力巨大,多种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但能够极大增强旧城区人员流动进程,有力改善“空心城”现象,还会极大促进旧城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激活旧城区经济,是发展旧城区经济的优选路径。同时,结合建设保护历史建筑,维护其原有的商业服务设施和旧建筑传统风格外貌,进行内部更新,满足现代使用要求。这种做法既维修、保护了历史建筑,又丰富了旧城区的中心地区的文化资源,使其更具吸引力

生态环境是旧城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有计划地发展旅游产业与商业,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的投入。

旧城区开发初期,通常都具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这是因为旧城区土地资源稀缺,难以建立起规模性的工业企业,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旧城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难以设立生态缓冲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比较薄弱。随着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旧城区可能产生生态环境下降,甚至恶化的潜在危险。其中,主要污染将来自旅游业游客人数和商业发展的本地消费者数量,而旧城区自有居民与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相对稳定。因此,拉动旅游人口和本地消费者的同时,应协调其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③应加大对商业、文化产业与环境的资金投入,统筹多种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商业、文化产业与环境的资金投入都是旧城区更新发展的核心因素。环境的投入要超过一定比例以缓解经济起飞阶段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的压力,但是环境投入比重须根据当地实际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条件确定,并且从仿真的结果看,由于效用递减,以环境投入来改善旧城区的环境质量的效果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必须以多种途径,结合相关产业发展,改善旧城区的环境质量。

④逐步缓解旧城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提倡“源头防治”的环保策略。

现阶段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待环境污染大多采取的是“先污染再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政策。从模型仿真结果可以看到,“末端治理”的环保政策不仅得不偿失,而且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仅通过资金投入的措施治理污染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逐步从最初的“末端治理”过渡到“生产过程控制”,直到可持续发展的“源头防治”将成为城市改善环境的重要策略。

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旧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永恒主题,文章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涉及旧城区更新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发展要素予以分析,通过反馈回路和数值模拟,为城市更新政策决策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未来几十年,随着我国旧城问题的更加突出,旧城发展须寻求一条可持续更新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