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是一种不通过直接接触目标物而获得其信息的一种新型的探测技术。它通常是指获取和处理地球表面的信息,尤其是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方面的信息,并最后反映在像片或数字影像上的技术。影像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方可使用,用于该目的的技术称为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包括各种可以对像片或数字影像进行处理的操作,这些操作包括影像压缩、影像存储、影像增强、处理以及量化影像模式识别等。目前,遥感已经成为环境研究中极有价值的工具,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不断地发现航空遥感不同数据在各领域内的潜在应用。遥感和图像处理技术被用于获取和处理地球表面有关的信息;GIS的发展则源于对土地属性信息与相应几何表达的集成及空间分析的需求。这两项技术在过去是相互独立发展的,尽管它们实际上是互补的。首先,从GIS本身的角度出发,随着应用领域的开拓和深入,首先要求存储大量的有关数据,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延伸,从而具备反映自然历史过程和人为影响的趋势的能力,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但是GIS数据库几乎只是通过地图数字化建立起来的,用户不能接触到原始资料及其有关信息,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却是有效地模拟和控制误差传播的基础。其次,GIS为了保持系统的动态性和现势性,它还要求及时地更新系统中的数据,目前GIS中存储的信息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静态模型,需要定时或及时的更新。遥感作为一种获取和更新空间数据的强有力手段,能及时地提供准确、综合和大范围内进行动态检测的各种资源与环境数据,因此遥感信息就成为GIS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另外GIS中的数据可以作为遥感影像分析的一种辅助数据。在两者集成过程中,GIS主要用于数据处理、操作和分析;而遥感则作为一种数据获取、维护与更新GIS中的数据的手段,此外,GIS可用于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分析。GIS和遥感是两个相互独立发展起来的技术领域,随着它们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和自身的不断发展,即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现状描述到预测预报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它们的结合也逐渐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遥感和GIS的结合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最早的结合工作包括把航空遥感像片经目视判读和处理后编制成各种类型的专题图,然后将它们数字化、输入GIS;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种影像分析系统得到了迅速而广泛地发展。大量的遥感数据以及图像分析系统图像分类所形成的各类专题信息,可以直接输入GIS,整个过程能在“全数字”的环境下进行,图像数据能够在生成编辑地图的屏幕上显示,标志着遥感和GIS的结合进入了新的阶段。(www.xing528.com)
遥感作为空间数据采集手段,已成为GIS的主要信息源与数据更新途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包含若干复杂的解析函数,并有许多方法用于信息的增强与分类。另外,大地测量为GIS提供了精确定位的控制系统,尤其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可快速、廉价地获得地表特征的位置信息。航空像片及其精确测量方法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成为GIS主要的地形数据来源。总之,遥感是GIS的主要数据源与更新手段,同时,GIS的应用又进一步支持遥感信息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