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召公殿前的甘棠遗爱故事

召公殿前的甘棠遗爱故事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召公殿……爱遗甘棠留古迹……。爱遗甘棠是什么意思啊?我好像听说过这句话!”姬秉忠点点头,继续说着甘棠的故事。在召公殿前,二人又看到一尊《召伯甘棠图》石碑和一块《甘棠遗爱》匾额。好心香客讲述了甘棠的故事和匾额的来历。相传召公手植的这棵甘棠树,一直

召公殿前的甘棠遗爱故事

姬秉忠在柳管家陪伴下,一路跋涉,终于回到了家乡周原。一踏上周原的土地,姬秉忠感慨颇多,平素寡言少语的他一改常态,主动为首次回到家乡的柳管家当起了“向导”。

按照姬秉忠的意愿,回府之前他们先去拜谒了岐山县境内的两座庙:诸葛庙和周公庙。柳管家祖籍虽是岐山人氏,但他本人尚是首次返乡,故新奇之感颇多。

岐山诸葛庙坐落在五丈原北边缘处,坐南朝北,象征着诸葛亮毕生向往北伐,追求国家统一。此处即是当年诸葛亮屯兵与敌对阵并最终积劳成疾病死之地。“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姬秉忠特意来到五丈原,并不完全是为了凭吊缅怀古人先贤。他的内心有许多自身的困惑想在此地思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屡败屡战的北伐事业,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其所追求的毕竟是有利国家统一、符合时代潮流的宏图大业。而他姬秉忠自己哩,一辈子也想做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但他“尽瘁”“赴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是否一如诸葛亮北伐般有意义呢?自己这一辈子活的究竟值当不值当呢?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勉力扶助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自己死心塌地追随服侍的那个“小皇帝”,是不是比“乐不思蜀”的阿斗还要不如呢?面对这些困惑,姬秉忠并没有思索出明确的答案。他老了,他累了,他倦了。他准备在见过家兄、了偿心愿之后,以一死来了结所有这些思索。

在五丈原这巨星陨落的古战场,姬秉忠和柳管家两个归乡的游子恰好赶上了一场庙会。一阵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节奏明快的岐山地方特色锣鼓音乐之后,“社火”表演开始了。岐山的社火,以戏剧和传说中的故事为题材,装扮人物,配以锣鼓,但只做表演,并不配唱。

柳管家看得目不暇接,兴致盎然,然略感遗憾。

“这社火表演真是好看!但要是边演边唱,吼上几嗓子秦腔,岂不是更加热闹?”

姬秉忠对此颇为内行:“岐山社火的特点,就是只演不唱。看的就是表演的技巧和功夫,讲究的就是各种‘耍活儿’,所以叫作‘耍社火’。”

看着社火表演队伍中诸葛亮扮演者的各种“耍活儿”,姬秉忠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的他,除了读书之外,也热衷于“耍社火”,也会不少拿手的“耍活儿”。他最喜欢装扮的人物就是诸葛亮。如梦如幻的少年时代,已然一去不会复还。如今的他,一辈子行将结束,蓦然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风中陷入一阵恍惚。如同庄周梦蝶一样,他也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庄”还是“蝶”了。前清遗老,这究竟是自己的真实人生呢,还只是自己在“耍社火”时所装扮的人物。

姬秉忠摇摇头,收回了飘远的思绪。他还要去拜谒周公庙。这当然更是他决意辞世前必当了偿的重要心愿。

走进周公庙,虽然身扛全部行李,但丝毫不减柳管家东张西望观景的兴致。

姬秉忠旧地重游,许多景点似曾相识,触景而生情,故而感慨甚多。

“我与兄长年少时,奉家父之命,曾多次前来此处拜谒先祖周公。数十年前往事,犹如昨日!此番返乡途中,能有机会拜辞祖庙,死无所憾呐!”

姬秉忠发着感慨,却发现柳管家肩扛手提、拿着全部行李,行动颇为不便,于是不好意思地招呼着:“柳管……,老柳!把行李放下来歇歇,看看景!”

柳管家把行李放下后,擦了把汗,调侃着姬秉忠刚才的称呼。

“老柳?称呼改啦?对老爷您的称呼,我也得改喽!不能再称呼老爷了。入乡随俗,得随着周原老家的辈分来,得称呼您为二老太爷喽!”

二人相视而笑。姬秉忠的笑容中却包含着一种凄然。

两人来到周公大殿,参拜如仪。

出了大殿,柳管家又对大殿侧边的偏殿感了兴趣,不觉将殿名及殿旁楹联的上联念出声来。

“召公殿……爱遗甘棠留古迹……。爱遗甘棠是什么意思啊?我好像听说过这句话!”

听到柳管家的疑问,姬秉忠缓缓而言。

“召公乃是周公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二人共同辅佐支撑大周天下。当时规定,以陕为界,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这也是咱陕西这个地名的由来么。周武王灭商平定天下后,将召公封到了燕地。召公也就成了后来燕国的始祖。你我所居住了十多年的天津,古时即属于燕的辖境。说起来,咱们也曾做过燕国的子民么!”

柳管家津津有味地听着,由衷发出了赞叹之言。

“跟着二老太爷出来,就是长见识!”

姬秉忠弯腰向着召公殿连鞠三躬后,接着又向柳管家说起了关于“爱遗甘棠”的典故。

“至于爱遗甘棠么……。相传召公曾在周原种了一棵甘棠树,并时常在此树下休息和办差。由于他治政得当,深受民众爱戴。召公死后,人们怀念他,就连他种的这棵甘棠树都不忍心破坏。”

柳管家不胜感慨:“过去我只听说过一句话,爱屋及乌。今天就算又听到了一句话,爱人及树。”

姬秉忠点点头,继续说着甘棠的故事。

“《诗经》里有一首《甘棠》诗,说的就是这件事。诗中说,对于这棵茂盛的甘棠树,不要剪伐败坏,‘勿剪勿伐,勿剪勿败’。老百姓把对召公的爱戴与怀念,都寄托在这棵甘棠树上了。”

柳管家沉思着扪心自问。(www.xing528.com)

“召公死后都有三千多年了吧?后人尚有如此遗爱!咱大清皇上逊位这才几年,咋也没见老百姓们遗爱怀念呢?”

一句话,似乎也捅到了姬秉忠内心深处的隐痛。他不愿想、也不敢去想这个问题。

在召公殿前,二人又看到一尊《召伯甘棠图》石碑和一块《甘棠遗爱》匾额。

姬秉忠仔细看着石碑上的刻图和文字,边解释边感叹。

“这碑文中说,当年召公手植的甘棠树后世一直存活着哩!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召亭村么!啊呀!正是历代周原的老百姓们‘勿剪勿伐,勿剪勿败’,精心呵护,三千年的古树才传承至今呐!”

看过石碑,再看匾额。一看匾额的落款,姬秉忠顿时肃然起敬。他端正身姿,整帽理衣,恭恭敬敬地向着匾额行三跪九叩首之礼。行礼结束起身后,他依然恭敬地注目匾额,似乎面对着一件神圣之物。

“此乃慈禧老佛爷的御笔墨宝。庚子蒙难、移驾陕西时……”看着柳管家不解的神情,姬秉忠小声解释。

柳管家一听此言,恍然醒悟,未等姬秉忠把话说完,便扑身倒地,对着匾额连磕了三个响头。

“我这可不是给慈禧老太后磕头哩!我是给我爹……”柳管家正要解说其中的缘由,旁边一位好心的当地香客插了话。

好心香客看到姬秉忠过于郑重其事的样子,出自好意地提醒了一句。

“你二位大约是从外地来的吧?那匾额就是个假的!也不是假的,只是个复制品。慈禧老太后的真迹在召公祠么!”

好心香客讲述了甘棠的故事和匾额的来历。

相传召公手植的这棵甘棠树,一直存活在周原岐山的召亭村内。“召亭”,这个自古相传的地名,本身就蕴含着与召公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三千年后,这棵甘棠树腰围七尺,高六丈余,老干横斜,着花繁茂。当地的文人雅客据此绘制了《召伯甘棠图》并附有题记,其后又将此图立石刻碑,树于周公庙之召公殿前。甘棠古树的传闻,终于上达了天听。慈禧“庚子蒙难、移驾陕西”时,岐山士绅乡民恳切陈情,请得国库白银五千两,在甘棠树所在地召亭村建立了一座“召公祠”。召公祠落成后,已经结束“蒙难”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专门为此题写了一块“甘棠遗爱”匾额。如今,这块匾额依然悬挂在召公祠堂之上,而召公祠就在离周公庙不远处,小半个时辰的路程而已。

“祠堂安好,匾额犹存,那古树的情况如何呢?”姬秉忠听完好心香客的介绍,又好奇地追问起古老甘棠的现状。

“辛亥那年夏天突然一阵狂风大作,竟将这腰围七尺的老树连根拔起,吹倒在地。唉!巨木颓倒,必为凶兆啊!甘棠树倒几个月后,大清王朝就寿终正寝喽!”好心香客摇头叹息着。

“那几千年的古老甘棠树难道就彻底死了吗?”柳管家不甘心地问道。

“当地民众合力又将倒地的巨树重新扶起,重新栽埋加固。如今虽然枝叶不再如往昔般繁茂,但主干犹存、生生不息呐!”好心香客说完,告辞而去。

姬秉忠为好心香客的讲述所感,嗟吁不已。

柳管家继续着刚才被打断的话题。

“我说我咋好像听说过甘棠遗爱这句话么!我听我爹的同僚说过,家父当年就是为护送慈禧老太后为岐山题写的一块匾额而遭难的。他们说,那匾额上写的是‘甘棠’呀、‘遗爱’呀。究竟啥意思,当时我也没弄懂。我只知道,我爹就是为了保护这块匾额而送命的。”

柳管家的父亲是一名内廷侍卫,当年负责护卫将这块匾额由北京运至岐山新落成的召公祠。他很高兴领受这项差事。他很想借此回周原岐山老家看看,也很想为家乡做些事。但他最终未能如愿。行至途中,意外发生。山洪袭来,道路被阻。这位尽职的侍卫,奋力将陷在泥淖中的载有御赐匾额的马车推出险境,自己却被无情的泥石流冲倒掩埋,尸骨无寻地永远掩埋在了地下。

柳管家讲述过父亲的遭遇之后,伤痛而苦涩地望着姬秉忠,回答了他在火车上提过的一个问题。

“二老太爷在火车上曾问我,咋能年纪轻轻就做了御前四品带刀侍卫哩?这里也有我爹用身家性命换来的一份父荫么!”

二人商议:离开周公庙之后,径直前往召公祠参拜。看看那棵古树,那座祠堂,当然还有柳管家父亲为之殉职献身的那块真迹匾额。

周原刮起了秋风,秋风扫起了落叶。

就在此时,周公庙里突然响起了枪声。这枪声,不仅打乱了姬秉忠和柳管家的既定行程计划,也给他们带来了意料不到的巧遇和遭遇。

这枪声缘何响起以及枪声响起之后的故事,留待稍后慢慢讲起。

姬秉忠和柳管家由天津回到了周原,有人却在相同的时间由周原去往了天津。此处将把发生在天津的故事,提前有所交代,做个了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