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学院:欧陆哥特式与中国古典建筑完美融合

工学院:欧陆哥特式与中国古典建筑完美融合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学院大楼呈四方形,将欧陆哥特式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特色融为一体,四隅相对,典雅大方。夹在狮子山、小龟山和火石山之间的是一片向西敞开的低洼地带,工学院大楼隔着这片低洼地带与理学楼南北呼应,屋顶造型一方一圆,相映成趣。

工学院:欧陆哥特式与中国古典建筑完美融合

承  建:六合贸易工程公司

建成时间:1936年

文保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

工学院坐落在两座火石山之间的凹地上,其下方依照山势建有地下室和操场看台,是武大校园内又一例“天平地不平”的建筑佳作。大楼坐南朝北,其“背景”是平缓而苍翠的珞珈山。1934年11月开工,1936年1月完工,上海六合贸易工程公司承建。总占地面积8140平方米,造价40万元,其中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12万元。工学院大楼呈四方形,将欧陆哥特式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特色融为一体,四隅相对,典雅大方。(www.xing528.com)

主楼五层内为回廊方形建筑,大楼的屋顶设计别出心裁,下檐采用孔雀蓝琉璃瓦,顶层则用透光玻璃作屋面,再用四个反扣的橘红色陶缶叠成宝塔状,形成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收束。阳光透过玻璃从顶部直射厅内,形成了一个明亮的“玻璃中庭”,使人充分感受到光影效果和空间变化所造成的情趣。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共享空间的玻璃中庭构造,它是世界上较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四角的圆盘形水斗,既解决了大屋顶的排水问题,又成为美化建筑的装饰。外围的四座歇山顶配楼紧围主楼,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主楼更显雄伟,是武汉大学传统建筑群“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代表作。配楼的屋顶仍覆孔雀绿琉璃瓦,与大门前的两座罗马式碉楼相映衬,形成了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夹在狮子山、小龟山和火石山之间的是一片向西敞开的低洼地带,工学院大楼隔着这片低洼地带与理学楼南北呼应,屋顶造型一方一圆,相映成趣。

整个建筑群四面群房面向主体对称布局。主楼为教学用房,平面呈正方形,楼内中部有五层共享大厅,四廊相通,亦为学生课间活动的公共空间。四栋楼原为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和矿冶系以及研究所、实验室等系、所办公用地,均为矩形平面,有内廊,单檐歇山式,覆绿琉璃瓦。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此处成为武汉大学行政楼。这幢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正方体大楼,在珞珈山这面天然的“屏风”上如同一幅镶嵌画,使原本平缓的山体陡增钟灵秀气。行政楼的一侧种满了樱花。春天,这里便成了赏樱的好去处,星星点点的樱花与行政楼交相辉映,甚为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