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工种实训:准备材料及注意事项

建筑工种实训:准备材料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一实训小组有80 m2以上的活动空间。材料数量根据具体实训项目确定。禁止单人进行拆卸,防止因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表5.3脚手架分类脚手架的选型应根据工程特点、使用要求、材料配备等因素综合考虑,力求安全、坚固、适用、经济。该架体顶部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

建筑工种实训:准备材料及注意事项

1.实训工具及场地

架子工实训场地要求空间宽敞,地基坚实。室外实训场地,应与室外架空电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周围应设警戒。室内实训场地净空宜在4 m以上,能满足1~2步脚手架搭设的要求。每一实训小组有80 m2以上的活动空间。

架子工实训需准备的工具有扳手[活动扳手、棘轮扳手、力矩扳手、电动扳手(图5.1)等]、钢卷尺(图5.2)、钢丝钳、线锤(又称垂球)、榔头、工具袋(图5.3)、安全带(图5.4)、安全帽(图5.5)、劳保手套(图5.6)等个人防护用品。

图5.1 电动扳手

图5.2 钢卷尺

图5.3 安全带

图5.4 工具袋

图5.5 安全帽

图5.6 劳保手套

2.实训材料

以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为例,常用搭设材料有扣件(图5.7)、钢管(图5.8)、底座、顶托(图5.9)、脚手板(图5.10)、木垫板、安全网、10~12号绑扎用铁丝等。材料数量根据具体实训项目确定。

搭架前,按搭设方案配齐全部架料,并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架料进行清理检查。有不合格的要剔除另行处理,处理方法见表5.1,未经处理的不得上架使用。另外,旧扣件还要对螺栓螺母进行涂油处理。扣件与钢管之间的咬合面严禁沾染油污。

图5.7 扣件

图5.8 钢管

图5.9 顶托

图5.10 钢脚手板

表5.1 搭架前架料检查项目

3.架子工操作技术要求

(1)操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在架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

(2)脚下应有满足搭设要求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持的杆件必须为稳定的构架部分,悬臂杆的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6 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 m。位于杆接头之上的自由立杆不得用作把持杆。

(3)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应用力过猛,免引起人体或杆件失衡。每完成一道工序,要检查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用稳定可靠的垫高办法,且垫高不要超过500 mm;超过500 mm时,应按搭设规定升高铺板层。在升高作业面时,应相应加高防护设施。

(5)杆件端头伸出扣件外边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mm。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防止雨水进入,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安全。

(6)拆卸脚手板、杆件、门架及其他较长、较重、有连接的部件时,必须要多人一起进行。禁止单人进行拆卸,防止因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应松开连接后,水平托持取下。

(7)多人或多组同时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加强指挥,遵守拆卸程序,不得任意拆卸,不得拋掷杆件和配件。

4.注意事项

(1)搭设脚手架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架设材料。

(2)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龟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3)脚手架严禁钢、竹或钢、木杆件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塑料带混用。

(4)架设材料要随上随搭,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5)在搭设作业进行中,地面上的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域。

(6)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和零星配件完工后要装入袋中,不得放在架子上,以免坠落伤人。

5.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

表5.2 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

6.脚手架基本知识

1)脚手架分类

脚手架种类繁多,常见脚手架划分依据及分类如表5.3所示。(www.xing528.com)

表5.3 脚手架分类

脚手架的选型应根据工程特点、使用要求、材料配备等因素综合考虑,力求安全、坚固、适用、经济

2)脚手架专业术语

(1)敞开式脚手架:敞开式脚手架指脚手架外侧未做封闭处理,仅在操作层设有脚手板、防护栏杆和挡脚板的脚手架。

(2)封闭式脚手架:封闭式脚手架指脚手架外侧用立网、竹笆、钢丝网、塑料布等材料进行封闭处理的脚手架,有全封闭、半封闭和局部封闭几种。

(3)封圈形脚手架:封圈形脚手架指脚手架沿建筑物外围(周边)交圈设置,各边的脚手架相互有可靠连接。

(4)开口形脚手架:开口形脚手架指建筑物周边没有形成交圈连接的脚手架。

(5)一字形脚手架:一字形脚手架指脚手架只沿建筑物一侧布置,属开口形脚手架。

(6)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如图5.11。

图5.11 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
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
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力撑;15—垫板;
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7)支撑架:支撑架为钢结构安装或浇筑混凝土构件等搭设的承力支架。

(8)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

(9)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钢结构安装等(同类工程)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托轴心传力给立杆,顶部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支撑架。

(10)立杆(立柱):立杆(立柱)平行于建筑物并垂直地面的杆件,是承受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主要受力杆件。

(11)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平行于建筑物,在纵向连接各立柱的水平杆,是承受并传递施工荷载给立柱的主要受力杆件。

(12)横向水平杆(小横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垂直于建筑物,横向连接内、外排立柱的水平杆件,是承受并传递施工荷载给立柱的主要受力杆件。

(13)单排脚手架:单排脚手架只有一排立杆和大横杆,小横杆的一端伸入墙体内,一端搁置在大横杆上的脚手架。

(14)双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等杆件构成的脚手架。

(15)主节点:主节点指脚手架上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

(16)作业层(操作层、施工层):作业层(操作层、施工层)指施工人员作业(操作、施工)的脚手架铺板层,即操作平台。

(17)步距:步距指上下水平横杆轴线间的距离。

(18)立杆横距:立杆横距指双排架内、外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

(19)立杆纵距(跨距):立杆纵距(跨距)指脚手架纵向(铺脚手架板方向)的立杆间距。

(20)扫地杆:扫地杆是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其作用是约束立杆下端部的移动。

(21)连墙件:连墙件是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分刚性连墙件和柔性连墙件两种。刚性连墙件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柔性连墙件是用钢筋(或铁丝)作拉筋构成连墙件。

(22)抛撑:拋撑是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起支撑作用,防止脚手架向外倾覆。

(23)剪刀撑: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斜杆与地面夹角45°~60°。

(24)横向斜撑:横向斜撑是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上下连续呈“之”字形布置的斜杆。作用与剪刀撑类似。

(25)安全栏杆:安全栏杆也叫防护栏杆、护身栏杆,由上下2根水平杆和立柱组成,上道栏杆高度为1~1.2 m,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坠落。

3.工地现场安全设施

架子工是高处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和坠物伤人事故,架子工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施工现场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栏杆、防护棚、安全网等。

(1)安全栏杆:在临边作业时,施工现场人行通道两侧,应设置安全栏杆。安全栏杆由2道栏杆立柱组成,上栏杆高度1 200 mm,下栏杆高度500~600 mm,材料可用型钢、钢管、钢筋、毛竹、杉槁做成,各类栏杆的制作要符合相关构造要求。

(2)防护棚:用来防止物料坠落,或避免、减轻坠落物伤害的板或棚。有水平防护棚和

髙垂直防护棚两类。在人行通道处、建筑出入口处以及层建筑周边应设置水平防护棚。在城区施工的建筑,建筑四周除设置安全立网外,必要时,还应设置垂直防护棚。防护棚及其支撑架应能承受上部坠落物的冲击。可用竹笆、竹串片脚手板、木脚手板、钢板或钢板网等材料作顶板,用钢管、毛竹、杉槁等作支撑架。其尺寸、位置、构造做法应符合相关规定。

(3)安全网: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的网具。网目边长不大于100 mm,能承受100 kg底面积为260 000 mm2的模拟人形沙包冲击。密目安全网要求在每10 000 mm2的面积上,不少于2000目,用5 kg的钢管,在距网中心3 m高处自由落下,砸到与地面成30°的网面上不穿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