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6.1节中对基于车联网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分析,本节采用Petri网理论的建模方法,对该配送模式进行建模。Petri网的概念由德国科学家Carl Adam Petri博士于1962年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4]。Petri网既是图形工具又是数学工具,具有图形直观、能描述冲突和并发、能以状态分布表示等优点。建模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首先,将整个基于车联网的物流配送模式划分为几个模块,抽象成子网对象,建立Petri网模型的顶层结构;接着,分析并细化子网对象内部结构,分别建立各个子网对象的Petri网模型;最后,将顶层Petri网模型和子网对象的Petri网模型进行整合,形成基于车联网的物流配送模式的Petri网模型。
1.建立顶层Petri网模型
由6.1节对配送模式的分析可知,模式主要涉及车联网物流企业,包括业务中心、车联网物流平台、仓储中心和运输公司几个部分,各部分职能明确,相互配合完成了整个物流模式的运作,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如图6-2所示。
根据上述的建模过程,首先将系统划分成模块,根据配送模式中涉及部分将其划分成四个模块并分别抽象成子网对象;接着,确立模型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图中已给出子网对象间的信息传递机制,由此建立该配送模式的顶层Petri网模型,如图6-9所示。
图6-9模型中各符号含义参见表6-2。
图6-9 基于车联网的物流配送模式的顶层Petri网模型
表6-2 基于车联网的物流配送模式的顶层Petri网模型中各库所及变迁的含义
2.建立对象子网模型
顶层Petri网模型中的每个子网对象都是一个Petri网模型,本小节根据Petri网的建模方法建立四个子网对象的Petri网模型。
(1)建立P1的Petri网模型
子网对象P1是业务中心的订单处理过程,主要工作包括对订单的审核接收、对订单的分类集合、制作新的订单等。根据Petri网的建模方法,建立子网对象P1的Petri网模型。如图6-10所示。
图6-10 子网对象P1的Petri网模型
子网对象P1的Petri网模型中各符号含义见表6-3。
表6-3 子网对象P1的Petri网模型中各库所及变迁的含义
(2)建立P2的Petri网模型
子网对象P2是车联网物流平台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订单、配置运输资源、制定最优路径等。根据Petri网的建模方法,建立子网对象P2的Petri网模型。如图6-11所示。
图6-11 子网对象P2的Petri网模型(www.xing528.com)
子网对象P2的Petri网模型中各符号含义见表6-4。
表6-4 子网对象P2的Petri网模型中各库所及变迁的含义
(3)建立P3的Petri网模型
子网对象P3是运输公司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运输任务、生成派单、通知相应的运输车辆等。根据Petri网的建模方法,建立子网对象P3的Petri网模型,如图6-12所示。
图6-12 子网对象P3的Petri网模型
子网对象P3的Petri网模型中各符号含义见表6-5。
表6-5 子网对象P3的Petri网模型中各库所及变迁的含义
(4)建立P4的Petri网模型
子网对象P4是仓储中心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发货单、拣货、发货核检、装车等。根据Petri网的建模方法,建立子网对象P4的Petri网模型。如图6-13所示。
图6-13 子网对象P4的Petri网模型
子网对象P4的Petri网模型中各符号含义见表6-6。
表6-6 子网对象P4的Petri网模型中各库所及变迁的含义
3.建立Petri网模型
将前面四个子网对象的Petri网模型与顶层结构的Petri网模型进行整合,形成了基于车联网的物流配送模式的Petri网模型,如图6-14所示。
图6-14 基于车联网的物流配送模式的Petri网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