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儿活,抽陀螺;
杨柳儿青,放空钟;
杨柳儿枯,踢毽子;
杨柳儿发芽,打拢儿。
这首明代童谣以杨柳在四季中不同的变化,说出了儿童们的各种游戏,展示出儿童们活泼可爱的童心。
明清两代的儿童游戏有很大的发展,游戏项目繁多,有跳百索、摸瞎鱼、抽陀螺、放空钟、踢毽子、踢石球、掷贝石、打栊(lónɡ)栊、放风筝等,以及各种玩具。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儿童游戏的生命力最强。明清时代的许多童戏一直流传至今,仍受到儿童们的喜爱。跳百索,就是今天的跳绳。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记载:农历正月里,“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古代人称绳子为“索”。沈榜所记的“跳百索”与现今的跳绳游戏中多人玩的跳大绳完全相同。游戏时,两个儿童相隔一定距离对面站立,飞快地甩动一根丈把长的绳子,其他儿童轮流从绳子上跳过去,跳不过去则为失败。
明人仿苏汉臣《婴戏图》跳百索,弗利尔美术馆藏
到清代,跳百索的游戏仍然流行。清人彭蕴章为儿童玩跳百索写过一首歌谣:
太平鼓,声冬冬,
白光如轮舞索童。
一童舞索一童唱,
一童跳入光轮中。
儿童们一面敲着太平鼓,一面唱着这首跳百索歌,在这鼓声与歌声中,尽情地跳百索,童趣盎然。
摸瞎鱼,类似现今的捉迷藏。据沈榜《宛署杂记》记载,摸瞎鱼的玩法是:许多儿童围成一个圈,两个儿童走到中间,都用厚布蒙住眼睛。一人手里拿着木鱼敲击,另一人判断声音寻摸,以夺得木鱼,或将执木鱼的人推出场外为胜。然后胜者改敲木鱼,再换一人上场来摸,继续游戏。《光绪顺天府志》记载了另一种“摸虾儿”的游戏。玩法与“摸瞎鱼”略有不同,即执木鱼的人不用蒙目。“捉迷藏”的童雅游戏起源很早,相传唐明皇和杨贵妃就曾在月光下以锦帕裹目,互相捉戏。《全史宫词》写道:“万几偷暇捉迷藏,锦帕蒙头绕曲廊。侧步回身夸便捷,手挥红汗渍香囊。”唐代诗人元稹在《杂忆》诗里确实写到了捉迷藏,诗句是“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说明唐代已经产生了捉迷藏游戏。
清代焦秉贞《春园游戏图册》捉迷藏
放空钟,空钟,也称空竹。抖空竹是北方传统的游艺活动,最早出现在明代中期。传统的空竹实际上包括两种玩具:在地上旋转的和在空中抖动的。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说:当时的空钟外形像圆筒,一根木棒从中间穿过,作为转轴。筒侧有狭长的小口,空钟旋转时空气流入里面引起共鸣,并随着旋转的快慢而发出不同声响。速度快时声大如钟鸣,慢时如虫子振翅发出的嗡嗡声。放空钟时,一手执顶端系有细绳的竹尺,鸣声陀螺图将细绳缠绕在空钟柄上,然后用力拉绳,直到绳从柄上脱离,空钟便落地旋转,因而叫“放”空钟。
这种“空钟”,从前北京俗称“抽绳转”,天津人叫它“闷壶卢”,有的地方叫“地铃”。这实际上就是“鸣声陀螺”。(www.xing528.com)
到清朝,地上旋转的空竹不再流行,而改为抖在空中,嗡嗡作响的一种。成书于清嘉庆以后的《燕京杂记》中有:“京师儿童中有抖空钟之戏,截竹为二,短筒中作小干,连而不断。实其两头,窍其中间,以绳绕其小干,引两端而抖搂之,声如洪钟,甚为可听。”这与现今儿童玩的空竹已别无二致。明末清初画家戴本孝游历北京,作《燕市辞》诗云:“杨柳青青向玉河,春鞭处处打陀螺。客来也买空钟放,又听儿童柭柭歌。”
踢石球,北方冬季风高气寒,滴水成冰。一些贫苦儿童衣单袜薄,以踢石球取暖,活血御寒,后来演变成一种有趣的儿童游戏。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十月以后,寒贱之子,琢石为球,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盖京师多寒,足指酸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鞠之类也。”富察敦崇认为踢石球是古代蹴鞠的演变是有道理的。褚人获《坚瓠首集》写顽皮的孩童“馆童顽劣实堪羞,捉匕游河踢石毬”。
踢石球的方法是,将两只如弹丸大小的石球放在地上,一人先将其中的一只尽可能地向远方踢去,另一人接着踢剩下的一只,以靠近前面石球,然后再踢一脚碰击,击中为胜。
陀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儿童玩具,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陀螺又称“地黄牛”“千千车”“妆域”等,样式也多种多样。抽陀螺,明清两代,抽陀螺是冬春季节较为普遍的儿童游戏。陀螺,形状像海螺,木头制作的最常见,有的还涂上颜色,旋转时形成一圈光环,十分好看。陀螺与“空钟”略有不同。《帝京景物略》说:“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再鞭之,转转无复往。转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
明朝时流行一种名叫“妆域”的陀螺玩具。它是用象牙做成圆盘,直径约四寸,盘上刻有山水人物等图案,圆盘中央装上一枚铁针。玩的时候,在平滑的桌面上用手旋转,以转动时间长短分出胜负。《清稗类钞》记载:黄小松收藏有一件明万历二十四年的妆域,非常精致,上面雕刻有仙山楼阁、奇花异草,“楼馆、山树、人物,皆镂空飞动”。普通百姓玩的妆域则用木头制作,《扬州画舫录》记载:江南的儿童“以木作妆域,上覆如笠,下悬如针,俗谓之碾转”。这种“妆域”的陀螺玩具,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商店里还有卖的,俗称“捻捻转”。
清朝初年,元璟借山和尚是当时有名的诗僧,写有《京师百咏》,描写北京儿童的各种游戏,有放空钟、踢石球、坐冰床、太平鼓等,其中,《鞭陀罗》诗以清新洒脱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当时北京小儿鞭陀螺的生动画面。诗云:
京师小儿玉瑳瑳,紫貂裹袖红锦靴。
嬉戏自三五,乐莫乐兮鞭陀罗。
香尘堆里,牛羊马骡,
鞭个走珠,鞭个旋螺,
随风辗转呼如何。
阿哥、阿哥!
明年带刀佩箭跃马金盘陀。
身穿紫貂袄,脚着红锦靴的俊俏小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抽陀螺。他们将陀螺抽着飞转,并抽出“走珠”“旋螺”等花样。他们唱着“阿哥、阿哥!明年带刀佩箭跃马金盘陀”的歌谣,希望像父辈那样横刀跃马,征战四方。这显然是一群满族贵族小儿抽陀螺的群戏图。
明代佚名《货郎图》,印第安纳波利斯博物馆提供
明清时期儿童题材绘画非常繁荣,出现了一批擅长婴戏图的画家,作品风格多样,同时在瓷器、玉器、漆器、木器、玻璃器和制墨、刺绣、文房等艺术品上也流行婴戏图案,成为了解当时儿童游戏活动的形象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