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是中国传统的游艺活动之一。玩纸牌是一种锻炼人们智力的游艺,可提高人的思维和判断力,是人们劳作之余及茶余饭后很好的消遣活动。所以纸牌自唐代产生之后,历千百年而不衰,深得人们的青睐。
明代时,在唐宋叶子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马吊戏。马吊,又写成“马掉”。据说是因为玩马掉牌时,必须四人共玩,分为四垒,各自为战,若缺一人就像马失掉一足一样,不可行,所以又名“马掉脚”。
马吊牌与叶子戏二者有相似之处,均为纸制,玩法也大同小异。明人对此游戏的喜爱程度远胜过前代,许多文人投身其中,难以自拔。而且著书立说,对马吊牌总结研究,如潘之恒的《叶子谱》、冯梦龙的《马吊牌经》等。
清代斗纸牌的游戏愈演愈烈,玩纸牌成风,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时期纸牌的种类也愈加纷繁,除马吊牌外,又出现了斗虎、麻雀牌等新品种,其玩法也多种多样。后来“麻雀牌”与象牙制成的宣和牌相结合,衍变为盛行至今的“麻将牌”。麻雀牌最初为纸质,后才变为用木、骨、象牙等材料,纸制麻将现今仍有流行。
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名目繁多、质地优良、形制精巧的纸牌,主要是清宫造办所制作的。主要有两种。一种的图形为“老千”“白花”“红花”,以及“幺万”至“九万”,“幺饼”至“九饼”,“幺条”至“九条”。每种图形4 张,共计120 张。另一种为《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人物,30 个人物各有4 张,亦是共120 张。每张牌呈长方形,长9.3 厘米、宽2.3 厘米,黑边、白地,中绘人物像。
这些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纸牌上、下方绘有各种符号,分别代表万万贯、千万贯等各种纸牌术语。有的纸牌上还写有宋江、武松、呼延灼、阮小五等人物的名字。这种纸牌用料极精,印上图案后,多罩以竹皮色、紫色、绿色、黄色等,两面挂胶。纸牌滑润,富有弹性,结实耐磨。
《水浒传》人物纸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www.xing528.com)
清代,王公大臣及其帝、后、妃、嫔等都嗜好纸牌游艺。《清稗类钞》说:“康熙时,士大夫喜马吊。”《啸亭杂录》讲述了一段大臣玩纸牌的生动故事。王云锦,字海文,江苏无锡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雍正初年,王云锦在朋友家玩叶子戏,忽一张纸牌丢失了。第二天,王云锦上殿见雍正帝。雍正帝问他昨夜玩了什么?王云锦如实回答。雍正帝笑道:“不欺圣上,真是状元出身的人呀!”从袖中取出那张丢失的牌。原来是雍正派人监视大臣活动,从王云锦处偷来的。可见雍正帝对群臣的监视和控制。清后期,“麻雀之风,起自宁波沿海一带,后渐染于各省,近数年来京师遍地皆是,……肃亲王善耆,贝子载振皆以善麻雀为自豪”。慈禧等后妃也颇好玩麻雀牌。奕劻常派两女入侍,带数千金与慈禧玩麻将,可是,奕劻只能输不能赢。
晚清吴友如《点石斋画报》中《作叶子戏》,选自中国艺术博物馆数据库
中国纸牌曾在元明之际流传到国外,对欧洲发明扑克牌产生了影响。到清代,54 张的西洋扑克牌则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和喜爱。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数副从欧洲传入的扑克牌,十分珍贵。这些扑克和现行的扑克相差无几,只是尺寸略小,长6.7 厘米、宽3.5 厘米,也分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每种13 张。扑克上的主图案为西洋少女的半身彩色油画肖像、军人肖像、土著人肖像等三种。该扑克造型精美,做工考究,是难得的游艺佳品。扑克的背面注有英文“德国印制”的字样。
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纸牌和扑克牌清晰地显示了明清两代由盛行中国传统纸牌到出现近代西方扑克牌的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证明。
清宫骨质麻雀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麻将也源自马吊牌,其内在结构与游戏规则与明清时期的纸牌相同,只是材质改为骨制立体的形状。直到现代,麻将与纸牌都一直同时流行。麻将产生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故宫博物院收藏多套清宫麻将,有玉质、象牙、骨质等多种,一般以象牙为面,竹木为背,选材精美,制作考究。宫廷麻将与民间麻将不同之处,将民间麻将中的“中、发、白”改为“龙、凤、白”,体现了皇家的尊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