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1368—1840,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古代游艺的定型和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游艺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代游艺仍然呈现繁盛的景象。明朝中期以后,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商业城市的增加,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这些都促进了明代娱乐游艺活动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活跃,打破了僵化凝固的封建社会秩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明代社会上享乐游艺之风盛行。明代张燮《清漳风俗考》说:当时“人无贵贱,多衣绮绣,意气相诡,华形相鲜。……若夫行乐公子,闲身少年,斗鸡走马,吹竹鸣丝,连手醉欢”。明人黄佐《泰泉乡礼》卷二说:当时人“嬉笑无度,及意在侵侮。或驰马击鞠,与虽不赌财物,而铺牌演戏,弈棋双陆,玩弄骨董,雅好弹唱,广收花石,猎养禽鸟,作诸无益者”。可见,蹴鞠、马球、纸牌、弈棋、双陆、养鸟等是明代人喜爱的游艺活动。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游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二阶段,清代是中国古代游艺的转型时期。清王朝建立后,不仅注重本民族的游艺活动,提倡骑射、冰嬉等活动,而且重视对中国传统游艺项目的继承和总结,使清代社会流行各种游艺活动,宫廷游艺愈加精致华丽,呈现康乾盛世的大国风范,民间游艺更加世俗化,原属于文人士大夫的游艺走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城乡间出现了更多的游艺场所和更加广泛的艺人阶层,虽然诸多马球、捶丸、双陆等游艺处于停滞和衰退的状态,有的甚至濒于湮没的境地,但是更多的游艺活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广为流行的社会风俗。清代中期开始,西方的近代游艺传入中国,明清游艺进入转型时期,中国游艺发展史开始进入近现代发展的新阶段。(www.xing528.com)
明清两代游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上承数千年中国古代游艺的传统,到明清时期呈现出“定型”的特点。第二,中国古代的部分游艺开始衰落,同时也产生诸多冰嬉、七巧板等新游戏种类。第三,程朱理学的发展,限制了游艺的自由发展,游艺所体现的精神风貌远不如唐宋时代那样开放和激昂。第四,西方近代游艺活动开始传入我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