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闲时节打髀(bì)殖-中国游艺史话(典藏版)探索

闲时节打髀(bì)殖-中国游艺史话(典藏版)探索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汉卿《哭存孝》杂剧第一折《后庭花》曲说:“他饿时节挝肉吃,渴时节喝酪水,闲时节打髀殖,醉时节歪唱起。”髀殖或髀石是汉语,蒙古语称为“石阿”或“失阿”,称“打髀殖的”为“石阿勒札灰”。明清时又称髀石为“贝石”“嘎拉哈”。到辽金元时期,打髀殖或叫“击髀石”的游戏依然盛行。可见,“打髀殖”是蒙古草原上流行的儿童游戏。打髀殖的玩法有许多种。

闲时节打髀(bì)殖-中国游艺史话(典藏版)探索

元代流行一种古老的儿童游戏,名叫“打髀殖”。关汉卿《哭存孝》杂剧第一折《后庭花》曲说:“他饿时节挝肉吃,渴时节喝酪水,闲时节打髀殖,醉时节歪唱起。”意思是说:饿的时候就抓肉吃,渴的时候就喝酪水(一种乳制品),空闲的时候就玩打髀殖,醉的时候就胡乱唱歌。李寿卿《伍员吹箫》杂剧第一折费无忌念白道:“我如今着我大的孩儿费得雄,他也是个好汉,常在教场中和小的们打髀殖耍子。”郑德辉《三战吕布》杂剧第一折孙坚念白:“某正在本处与小厮每打髀殖。”

从这些元杂剧唱词说白来看,“打髀殖”是人们闲暇时所进行的一种游戏,而且参加的人大多是儿童。那么,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游戏呢?

髀殖或髀石是汉语,蒙古语称为“石阿”或“失阿”,称“打髀殖的”为“石阿勒札灰”。蒙古语的“髀石”即羊、獐、鹿等动物的蹄腕骨,也叫“羊距骨”“羊拐子”或“背式骨”,打髀殖,又叫“击髀石”。清代高宝铨《元秘史李注补正》卷三,解释髀石:“蹄腕之骨而莹泽如玉,故名曰髀石耳。”有时候为了增加髀石的重量,增加抛掷距离,要在髀石里灌入铜锡,或者用铜仿制髀石。明清时又称髀石为“贝石”“嘎拉哈”。

在古代,人们收集各种哺乳动物的蹄腕骨,略加修饰后用作游戏玩具的风俗非常广泛。在距今3300 多年古埃及图坦卡蒙的墓葬中,伴随古埃及的塞尼特棋一同出土了多件羊髀骨。这些髀骨的作用极有可能是塞尼特棋使用的“骰子”。古罗马古希腊时期也流行髀骨游戏,在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雅典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中都收藏这一时期的髀骨,主要是绵羊或山羊的髀骨,也有狼的髀骨,除骨质的髀骨外,还有铜制、铅制和玻璃的仿制品。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人们利用髀石自然形成的凹凸面,用于占卜或游戏。骰石是最早具有骰子功能的用具,在各种游戏中以投掷髀骨决定行棋的步数。髀骨游戏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世界许多国家依旧保留着打髀骨的游戏。

髀骨源自远古人们的游牧生活。古代游牧民族发现动物的髀骨具有独特的形状,髀骨分四面,每两面一凹一凸,投抛之后,不同凹凸面意味着不同的信息,古人用其占卜吉凶。游戏时的偶然性或不确定性,会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愉快感,于是古人闲暇时髀骨便成为玩具。从世界各国现存或考古发现的髀骨来看,大部分髀骨都被装饰过,埃及图坦卡蒙墓的髀骨被染成黑白两色,中亚地区出土的髀石则有多种颜色,古罗马、古希腊多按髀骨形状,制成铜质、铅质等髀骨。

古希腊的羊距骨,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中国髀石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打髀殖”游戏最迟在先秦时期,在广阔的北方草原的各民族地区流行,只是名称和游戏规则略有差别。在新疆东天山北麓,考古学家发现了众多古代游牧文化的遗址,年代跨度从史前青铜文化时期到汉代,涉及大月氏、匈奴、吐火罗、鲜卑、突厥、回纥、汉等多个民族,比如克尔木齐文化遗址、哈拉墩遗址、巴里坤东黑沟遗址等中出土大量的“髀石”,部分出土的髀石经过修饰,刻有纹饰,钻有孔槽,并且有青铜仿制的髀石,与髀骨同时出土的还有石陀螺等。1900 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对中国和田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在汉晋遗址发现了许多“羊的膝关节骨,通常涂成粉红色”。斯坦因并不清楚其用途,认为是一种简陋的骰子。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已经流行“打髀殖”的民间游戏。新疆是古代连接中原西域乃至欧洲的重要枢纽,髀石同时出现在多民族文化遗址中,反映了当时中外游艺文化的渗透和融合。(www.xing528.com)

汉代以后,打髀殖的游戏一直流行于北方各民族中间,尤其受到儿童们的喜欢。1955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染山沟北魏墓中出土一件铜制髀石。《突厥语大词典》是11 世纪新疆喀喇汗王朝著名的维吾尔族学者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编写的。书中收录许多游戏的词汇,其中髀石一词,释文是玩游戏时羊髀石正面朝下。到辽金元时期,打髀殖或叫“击髀石”的游戏依然盛行。元人撰写的《契丹国志》上说:真宗时,晁迥出使契丹回来对真宗说,契丹国人喜欢用铜或石打野兔,髀骨就是打兔所用的工具,是“以狍鹿之骨角或灌铜而成也”。

《辽史·游幸表》记载:“辽穆宗应历六年(956),与群臣冰上击髀石为戏。”皇帝也会玩击髀石。内蒙古地区一些辽金墓葬也出土玉髀石和铜铸的髀石,说明髀骨已经成为贵族的玩物。

金代玉髀石,英国东亚艺术博物馆藏

元史·太祖本纪》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出行路过一座山,在山下看见几个牧童放着几百匹马。他们正在“击髀石为戏”。可见,“打髀殖”是蒙古草原上流行的儿童游戏。一枚好的髀石是很珍贵的,可以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元朝秘史》中记载:铁木真11 岁时与结义兄弟札木合在斡难河冰上打髀石,札木合将一个狍子髀石送给铁木真,铁木真则将一个铜灌的髀石回赠给札木合,表示两人亲如兄弟。

打髀殖的玩法有许多种。据清代杨宾《柳边纪略·四》记载,先把髀殖堆放在地上,再击之,击中者,尽取所堆。《蒙古吉林风土记》记载:“旧俗以蹄腕骨随手摊掷为戏,视其偃仰横侧为胜负,小者以髀,大者如鹿,莹泽如玉。儿童妇女,围坐摊掷以相乐,以薄圆击之,则曰‘怕格’。又有较远之戏,趋冰上,以中为胜,名曰‘撒罕’。”可见,打髀殖的玩法至少有三种:一是以髀石的俯仰横侧的变化来决定胜负;二是将髀石堆在一起,用薄圆形的物品来击打髀石,以击中多少来决定获得髀石多少,取得髀石最多的一方获胜,这种玩法用于短距离,名叫“怕格”;三是在冰上举行的击髀石,方法与“怕格”相近,这种游戏活动名叫“撒罕”。第一种玩法发展成为后世的“抓子儿”;而第二、三种玩法则类似中原地区流行的“击壤”游戏。

在中国游艺史上,打髀殖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游戏,传承了数千年,至今依然没有消亡,受到北方多个古代民族所喜爱,这是其他游戏种类无法与之媲美的。打髀殖体现出古代游牧民族的智慧,凝聚着我国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