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羊拉区手工业:传承经验积极探索业化发展道路

羊拉区手工业:传承经验积极探索业化发展道路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羊拉的手工业在传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人民利用区域内的条件,积极开展手工制品加工,不断探索业化发展道路。1960年,羊拉区手工业从业人数不多,因以前不重视而改工的人在多数。面对这样的情况,羊拉区大力支持手工业的落实,根据本区情况虽不能集中经营,但鼓励个别的继续经营。

羊拉区手工业:传承经验积极探索业化发展道路

一、工艺产业的初探

羊拉传统手工艺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解放初期,羊拉刀子、羊拉腰带、羊拉银碗名扬州内外。羊拉传统手工艺包括:纺线织布、皮革制作、榨油、竹篮编织、石雕石刻、弦子制作、金属铸造等。

羊拉的手工业在传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人民利用区域内的条件,积极开展手工制品加工,不断探索业化发展道路。1960年,羊拉区手工业从业人数不多,因以前不重视而改工的人在多数。在农村最需要的是铁匠、木匠等,但大跃进的时候很多手艺人变成农业人口,农村强调农业劳动力,支持手艺人务农,因此学工的人也减少,大家认为手工业级别低,都不愿从事技术劳动。以往各村内部都有几个鞋匠,但随着时代进步,群众穿的鞋子都是购买的,极少数人才穿自己做的;往年人都会修理农具,现在因公司农具价格低,修理花的钱就可以买个新的,因而都不愿出钱修理,即使有个别人修理,每件农具只付修理费几角、几分钱,铁匠不愿修理农具,更情愿务农或做银匠。面对这样的情况,羊拉区大力支持手工业的落实,根据本区情况虽不能集中经营,但鼓励个别的继续经营。社内根据手艺人的技术高低,做一些技术补助,各乡各村通过准备找一些可以培训的人学手艺,会补衣服的叫他们专补衣服,将手工业组织起来,提高供应量,同时解决群众困难。

由于手工业对边疆建设和生产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966年羊拉区大力发展精种,大力培育木匠、铁匠、石匠、泥水匠、石灰匠、砖瓦匠、竹匠、缝纫及发配技术员,每年送学徒及在当地培养工匠共40名,五年内培养200名,每有50名的基建工匠。1990年,一些外地烧瓦的技术工来德钦,分别在升平镇、羊拉乡、佛山乡建有瓦窑5个,年产青砖15万块,青瓦13万匹。

二、铸造工艺

据《蛮书》记载,吐蕃王朝在位于迪庆高原边缘的铁桥镇设置了神川都督。从14世纪起迪庆藏区经历了200多年的战乱之后,到17世纪最终以木增为代表的丽江封建土司势力对迪庆及附近藏区的征服与统治的确立而告一段落,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促进了藏族纳西族汉族以及各族人民的交流,牧业、农业、副业及手工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德钦银匠有9户,其中羊拉有4户。藏族铸造工艺技术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记载可考,但从唐代吐蕃军南下置神川都督府、架铁链于金沙江上的记载与铁桥遗址推论,早在唐代其铸造工艺技术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藏族的金银铸造工艺世代相传,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特色,其产品分为服装饰品、生活用品宗教用品和工艺品四大类三百多个品种,做工精美,工艺独特,深受各民族的喜爱,其工艺流程独特罕见,十四道工艺无不凝聚着传承人的聪明智慧和心血,也凝聚着藏民族勤劳勇敢、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心灵手巧的内心特质、审美情趣。1998年,经德钦县企改领导小组批准,县银制品厂所有资产负债移交银制品厂,由法人洛桑扎西负责经营,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洛桑扎西将藏族传统铸造工艺技术在这里得到保存传承并发展起来,现已成为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拥有资产380多万元,开发研制产品四大类300多个品种,2007年销售总收入达1200多万元,纯利润30多万元,上交税费15万元。除加工民族装饰品,藏刀、藏银碗、银腰带、宗教法器、民族乐器外,还制作铸铜的观赏性工艺品,如鹿、佛像菩萨等,在藏区深受大众喜爱,并且远销东南亚等地区,被誉为“藏族技术工艺家”。

三、毛纺织工艺

迪庆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延伸地和横断山脉纵谷的西北缘,横断山脉及与之相间的河流,主要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间,一山一水,相为间隔,形成了山高谷深、相间平坝的地理特征和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促使迪庆藏族有较好的畜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历史,相伴出现了早期的家庭副业——毛纺织生产。这种传统手织技艺在迪庆藏族地区普遍存在,且因地理环境的影响,人们居住分散,在不同区域的藏族群落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文化空间和传统手织工艺。

羊拉的毛纺织主要用于家庭需要,规模仅限于家庭作坊,自给自足,很少有市场化产品,在毛纺织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卓玛为典型的民族特色毛纺织工艺传承。她不仅仅把特色纺织技术传给村里面的其他妇女,而且把这独特的技艺传授给家中的2个女儿,让2个女儿跟她学习纺织技术,她把这一独特的技艺世代相传,继续传承下去。纺织业是妇女从事的一项较为普遍的工艺活动,先将绵羊毛、山羊毛和牛毛揉搓成团状用木制的防轮捻成线,藏语称为“笔更”,后织成氆氇,藏语称为“绰”。织成后按照用途,染成各种颜色,可缝织成藏式“楚巴”,也可织成“坐主”(绒毯),或“子巴给拉”(藏式腰带),“子巴那姆”(藏式裤子),有的可以织成“洒久”(布),有的可缝制成粮袋、帐篷等。妇女群中的卓玛是纺织技术高、做工精细的纺织工艺艺人。有时卓玛把自己亲手编织的羊毛被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曾卖出过好几件羊毛被,由于硬羊毛被是由山羊毛为原料,原料便宜,做工相应简单,价格为200元左右。软羊毛被是由纯绵羊毛为原料,原料较贵,做工复杂,价格为500元左右,卓玛全面掌握纺织羊毛被的工序及方法;30多年来,纺织的羊毛被不计其数,做工精细,质量深得群众信任,并且上有师承,下有传人,是群众公认的传统文化活动代表人物。

四、皮革制作工艺

羊拉乡居民有自制皮绳、皮带、皮口袋的习俗,将牛羊皮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后皮变软,刮去肉丝和毛,再擦酥油,经过反复揉搓后做成各种皮制品,主要是日用品,就地取材,满足家庭需要。(www.xing528.com)

五、榨油工艺

核桃产业是羊拉乡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过去羊拉就有榨核桃油的习俗,把核桃仁敲碎,在锅里煮沸,一直到成油为止,由于水和油的密度不同,成油后,油会在锅面,而水在锅底。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油料需要,材料来源于自家核桃,成本低。

六、竹篮编织工艺

羊拉乡有用竹编成篮子的习惯,根据实际需要编成大竹篮、小竹篮、竹筛。大竹篮分平底四方竹篮和尖底竹篮,而平底竹篮是用来背土肥和猪食等。小竹篮主要用于纺牛、羊毛线,体积小,携带方便,没有盖子,有一个手把,可以跨在手臂上。有盖子的小竹篮主要用来装酥油、奶渣和其他零食。竹筛种类繁多,有圆形,也有长方形,半圆形的,圆形竹筛用于晒谷物,而方形竹筛用于分离青稞小麦壳和粒,用适崩使小麦脱壳,但壳和粒依然混一起,用方形竹筛根据粒和壳的重量差进行风筛,使壳被风吹走,留下沉甸甸的小麦、青稞、荞麦粒。

七、石雕石刻工艺

羊拉乡藏民的玛尼石雕塑精细,选用片石及卵石,刻有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在羊拉的深山丛林随处可见。经考古发现,在羊拉境内有里农岩石刻,旦达河藏文摩崖岩石刻群,茂顶河藏文摩崖岩石刻群。其中,里农岩石刻有十二个单位图案,七个动物看似山羊,两个动物像鹿,还有一个驼峰似的图案,最大的15厘米×13厘米,最小为10厘米×7厘米。而旦达河藏文摩崖石刻群是在1000平米的崖壁上刻满经文,除六字真言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咒语。而茂顶河藏文摩崖岩石刻群上的岩石上刻的藏文大小各异,大则一米左右,小则如毛虫,一部分在“文革”时刻的,刻有“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

八、弦子制作工艺

羊拉乡地处滇、川、藏结合部,其制作弦子,藏语称“兵央”,也独具特色,在藏区有一定的影响。曾出现过以制作“兵央”为生的艺人。在制作弦子时,需找空心圆木,锯下大约20厘米,做成共鸣箱,在略粗的一面蒙上蛇皮或牛皮,而羊拉制作“兵央”有的用鱼皮。在圆木上钻两个垂直的方眼,找一根木质好的材料,大约40厘米,上端装有二旋轴,松紧之用。在共鸣箱上设一个音品,以竹为弓,系一束马尾即可。

九、传统建筑工艺

羊拉乡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别致,为藏式土木结构,三层建筑,木柱纵横均衡排列,一般采用9柱、12柱、16柱、25柱或35柱,柱子越多,则房子越大。柱与柱之间一般为2.8~3米左右。建成之后,第一层养牲畜或积肥;第二层住人,设客厅、厨房、卧室;第三层主要存放谷物同时设经堂。房屋以松木为主要材料,四面筑土墙,房顶为泥土拌合的土掌平顶。在房顶挂着经幡,在当地藏民的心中它可以召唤佛光灵气、驱鬼避邪、消灾降福、保护生灵。

房屋的装饰,内墙用白色黏土粉刷,外墙用有色泥浆粉刷,中间用木板或纸板、空心砖格整,房梁雕有花、鸟、太阳、月亮的图案,地域性特色十分突出。建筑外貌美观,色彩鲜艳,与自然环境相搭配,保留着较古老的藏族传统建筑风格。在二楼主房里摆放木菜板、打奶桶、背水桶、酥油茶桶、木盆、木碟、木碗等传统家具。经堂的装修,内为油漆彩绘,佛龛雕刻十分壮观,设有佛龛和经书柜,供养佛像,香炉及七个以上净水碗,经堂内任何俗人不能随意出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