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97年至2027年羊拉村第二次土地承包汇总表

1997年至2027年羊拉村第二次土地承包汇总表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3羊拉乡羊拉村第二次土地承包汇总表单位:户、人、亩续表表3-1-3羊拉乡羊拉村第二次土地承包汇总表(续)续表1994年,根据中央〔1993〕1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使得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德钦县委、县人民政府实施在原承包期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时间为1997年至2027年。

1997年至2027年羊拉村第二次土地承包汇总表

一、土地关系

1958年土地改革后,土地归农民所有。1根据丽江地委1958年2月4日《关于边疆已改革区合作化问题的意见》精神,羊拉乡开始试办合作社。1959年至1960年,在民主改革比较彻底、没有发生第二次叛乱的甲功村、茂顶村和归吾村,条件较好的14个村小组先后办了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全乡共计659户,合计4233人,累计合作社6个,入社户131户,653人;互助组40个,339户;换工组7个,84户;单干户163户。而到了1961年,全乡人口增加到676户,人口4420人,其中合作社吸纳人口增加到230户,1514人;互助组增加到417户,人口增加到2716人,单干户人口减少到29户,190人。经过一年时间,羊拉乡大部分人员都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精神,实现了合作化。

表3-1-1 1961年全乡合作化情况统计表 单位:户、人、个

表3-1-2 1962年羊拉乡各阶层人口户数统计表 单位:户、人

1958年,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但云南省是唯一没有实现人民公社化的省份。1958年10月5日,《云南日报》发表《关于建立人民公社的指示》,要求10月15日前全省基本实现公社化,羊拉乡建立了“五·七”公社,土地、牲畜全部归人民公社集体所有,结束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都统一归人民公社,实现公社、管理区、生产队三级所有。

到1962年冬天和1963年春天体制调整时,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和三个有利”的原则,将部分社调为个体生产,在基础较好的6个自然村坚持办了6个小社,作为全乡试点。根据群众要求,在1964年至1965年春天又恢复和新办了6个合作社。1964年,全乡共有合作社6个,131户,653人,互助组40个,339户,2349人,单干户163户,1032人,换工组7个,84户,538人。1965年,全乡共有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229户,占总农户的31.2%,入社人口1303人,占总农业人口的27.8%。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类型的互助组。1965年,有互助组织25个,入组农户352户,占总农户的40.8%,入组人口2218人,占总农业人口的43.2%,5个季节性的换工组有66户,占总农户的8.3%,入组人口435人,占总农业人的9.33%,还有居住分散的单家独立户86户,占11.9%,706人,占15.1%。

1961年,为贯彻落实调整方针要求,羊拉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方案,允许部分边远分散的农户单干。在196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38个,均系单一民族社,入社农户591户,占总农户的80.2%,入社人口3768人,占80.79%,入社劳动力2238人。在新办的26个合作社中,入户农户362户,入社人口2446人,其中贫下中农242户,1511人;中农72户,554人;上中农48户,401人。地主富农均未入社。将单干的农民全部收入人民公社,土地收回归集体经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羊拉乡党委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积极地在农村实行分组作业,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三包一奖”,包产、包工、包投资、超产奖励、短产赔偿制度。1980年9月,羊拉乡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按照“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精神,羊拉乡开始逐步实行包产到户。

1988年,羊拉村对在1980年承包土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对土地进行了又一次大调整。因干部思想混乱,界限不清,复归思想在群众中抬头,造成土地归入的错误做法,使多数农户得不到应得的土地,使一些本来不应该缺粮的长期缺粮,年年吃国家返销粮,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在工作上留下后患之隐。虽做过几次小调整,但土地未丈量过,从而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制定以下工作方案加以解决。一是以水浇地为主的社全面调整所有水浇地,把所有旱地收回社集体,按历史习惯分别由农户使用,自留地的不动;二是以旱地为主的社,全面调整旱地,其仅有的水浇地不予调整;三是经济林木不予调整,但户与户之间相互影响的由农户间自调;四是不论水浇地、旱地,两人以上家庭按二八划分时,户均二人都八次大调整后长期不予调整;五是1980年以来以水浇地为主以及以旱地为主的社新开农田部分须收回集体,其所投工钱集体补给该户;六是新开农田水浇地一类一亩1000元,二类800元,三类600元,四类400元,旱地每亩500元,以此类推。

表3-1-3 羊拉乡羊拉村第二次土地承包汇总表 单位:户、人、亩

续表

表3-1-3 羊拉乡羊拉村第二次土地承包汇总表(续)

续表

1994年,根据中央〔1993〕1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使得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德钦县委、县人民政府实施在原承包期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时间为1997年至2027年。1999年,根据中办发〔1997〕16号及云办发〔1997〕7号文件精神,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进行土地承包合同续签工作,落实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全乡全部签署了续签合同。

二、土地利用

羊拉乡国土面积1087平方千米,折合163.05万亩。1963年,全乡耕地面积12817.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78%。其中,水田30亩,水浇地4859亩,干地7928.6亩,另山地变肥地345亩,坡地变梯田20亩,干地变水浇地202亩。1995年,森林面积108938公顷,草场面积34806公顷,可利用土地面积158989公顷。2001年,羊拉乡有林地775211亩,森林覆盖率44.97%,天然草场253825亩,草地覆盖率14.72%,还有30%至40%的荒山荒地和裸岩土地,可开发利用程度低。

针对不同村小组,土地利用形式也不尽相同。有些村小组以农业为主,耕地占多数,有少量牧场地;有些村小组以牧业为主,牧场地占大多数,有少量耕地。1966年,羊拉乡四个行政村各个小组的农业经营方式如下。

(一)茂顶村

共有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6个以农业为主,农牧林并举,另外3个以畜牧业为主,以农养牧例如:

茂顶一社、茂顶二社:以农业为主,农牧林并举,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药材、经济林木、水果、经济作物、养蜂捕鱼;大牲畜以发展黄牛、犏牛、驴、马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并举,积极发展生猪

苏鲁社:以农业为主,农牧并举,以牧养农,开展多种经营,大片种植经济林木和水果园,以绿化荒山;积极发展药材、经济作物。大牲畜以发展黄牛、犏牛、驴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生猪,发展绵羊为辅,积极建设牧场。

共荣社:以农业为主,农牧并举,以牧养农;积极护林育林,积极建设牧场;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药材基地,发展人工种植药材;根据条件积极发展部分经济林木和水果园,大量养蜂。

散荣村:以农业为主,农牧并举,以牧养农;积极护林育林,积极建设牧场;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药材基地,发展人工种植药材;大牲畜以发展牦牛、驴、马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为主,积极发展生猪。

南仁村:以畜牧为主,争取粮食自给有余并有储备;积极建设牧场和护林育林,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办药材基地,野生药材生产;大牲畜以发展牦牛、犏牛为主,小牲畜以绵羊、生猪并举。

格牙顶社、叶里贡社:以畜牧为主,争取粮食自给有余并有储备;积极建设牧场和护林育林,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药材基地和经济林木,发展副业生产;大牲畜以发展牦牛、驴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为主,积极发展生猪。

(二)甲功村

共有10个村社,其中,4个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畜养农,大力发展经济林木,以核桃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开辟药材基地;3个以畜牧为主,粮食自给,部分社有余,部分社口粮自给,以农养牧,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开展多种经营,开辟药材基地,以蓁归为主;3个以粮畜并举,开展多种经营,以药材为主。例如:

甲水社、罗任顶社: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畜养农,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开展多种经营,开辟药材基地;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马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并举,积极发展生猪。

路农村、里明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畜养农,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开展多种经营,开辟药材基地;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驴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并举,积极发展生猪。

本吾社:以畜牧为主,粮食自给,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开展多种经营,以养蜂为主;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驴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并举,积极发展生猪。

呢吕社:以畜牧为主,以农养畜,口粮适当给予解决;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开展多种经营,以药材为主;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为主。

茶打社:以畜牧为主,粮食自给,以农养牧,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开展多种经营,以养蜂为主;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并举。

甲功社、里农社:粮畜并举,开展多种经营,以药材为主;大牲畜以发展犏牛、牦牛为主,小牲畜以山羊、绵羊并举,积极发展生猪。

(三)规吾村

共有11个村社,其中,6个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畜养农;5个以畜牧为主,粮食自给有余,以农养牧。例如:

那木社:以农业为主,以牧养农;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养蜂,打造药材基地,主要种蓁归、木香为主,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大牲畜主要发展犏牛,小牲畜主要发展山羊。

那木贡村、都拉顶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牧养农;发展多种经营,大办药材基地,以蓁归为主;大牲畜主要发展犏牛,小牲畜主要发展山羊。

决顶社:以农业为主,以牧养农;发展多种经营,打造药材基地,发展养蜂;大牲畜主要发展犏牛,小牲畜主要发展山羊。

中米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牧养农;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经济林木;大牲畜主要发展犏牛、黄牛为主,小牲畜主要发展山羊、绵羊并举。

中坡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牧养农;发展多种经营,大办药材基地;大牲畜主要发展犏牛,小牲畜主要发展绵羊。(www.xing528.com)

则母社:以畜牧为主,以农养牧,开展多种经营,以药材为主;大牲畜以发展犏牛、牦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绵羊为主。

永顶村:以畜牧为主,以农养牧,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药材基地;大牲畜以发展犏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山羊为主。

鲁木顶村、落多顶村:以畜牧为主,以农养牧,粮食自给有余,大办养蜂;大牲畜以主要发展犏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山羊为主。

(四)羊拉村

共有10个村社,其中,8个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经济作物和中药材;2个以畜牧为主,粮食自给有余,并相应地发展经济药材基地。例如:

南埂村、纳那贡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打造药材基地,发展经济林木、果园和养蜂;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山绵羊为主。

灯都贡村、羊拉贡村、脚色贡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打造药材基地,发展经济林木;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山绵羊为主。

卡西中村、顶拉卡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打造药材基地,发展经济林木、经济作物。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为主,小牲畜主要以发展山绵羊为主。

顶拉下村:以农业为主,粮畜并举,以牧养农;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打造药材基地,发展经济林木、经济作物和养蜂;大牲畜以发展犏牛、黄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山绵羊为主。

拉青卡村:以畜牧为主,粮食自给有余,并相应地发展经济药材,以蓁归为主;大牲畜以发展犏牛、牦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山绵羊为主。

九咱底村:以畜牧为主,以农养牧,粮食自给有余,并相应地发展经济药材;大牲畜以发展犏牛、牦牛为主,小牲畜以发展山绵羊为主。

从2014至2018年,羊拉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其中,耕地有7921亩,占0.58%;林地有835664亩,占60.97%;草地有527090亩,占38.45%。从土地利用类型看,羊拉乡主要以林地为主,耕地占极少数,与此相对应,经济类型也是农牧业为主,属于半农半牧的类型。

三、土壤类型

德钦县地形、地貌复杂,成土母质种类齐全而多样,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按照云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分类方法,可将德钦县土壤分为十一个土类,十五个亚类,二十九个土属,二十六个土种。德钦县土类有高山寒漠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棕色暗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十一个土壤类型。从检测样本看,羊拉乡有高山寒漠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棕色暗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褐土六个类型的土壤。

四、土壤微量元素含量

土壤微量元素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吸收作用,受到土壤中含量最少养分的制约。因此,合理用化肥对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作用。1988年,迪庆州土壤微量元素调查结果表明,德钦县大部分农耕地的铜、锌元素含量高,锰元素含量偏中高,钼、硼元素含量低。羊拉乡抽取的土壤样品测量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事实。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1-4 1988年在羊拉乡选取的土壤样品中五种微量元素统计

五、耕地

(一)耕地面积

羊拉乡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变化,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波动幅度比较大,从2015年至2019年耕地面积基本无变化。1959年,全乡总耕地面积7146亩,其中旱地4302亩,水浇地2862亩。1960年,全乡总耕地面积14334亩,其中旱地7662亩,水浇地6682亩。2017年末,全乡总耕地面积7921亩,其中旱地2401亩,水浇地5520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41亩。人均耕地较多的有规吾村和羊拉村,人均耕地较少的有甲功村和茂顶村。

表3-1-5 1961年羊拉乡土地情况统计 单位:亩

表3-1-6 1956~1967年羊拉乡耕地变化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

注:由于数据查找有限,只列出有数据部分。下表同。

表3-1-7 1968—1986年羊拉乡耕地变化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

续表

表3-1-8 1987~2018年羊拉乡耕地变化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

注:2013年,由于搬迁耕地面积减少674亩。

(二)耕作土壤评级

根据1988年云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将德钦县的农耕地分为四个级别,羊拉乡耕地面积为9819亩,人均耕地约1.6亩,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羊拉乡耕地中,属于二级地的有茂顶等村社,土地一年两熟,气热条件充足,主要种植小麦、包谷和豆类作物,亩产175至225千克。属于三级地的有丹达、下龙等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种植小麦、青稞和包谷,一般亩产100至150千克。

六、农业区划

1993年,德钦县综合农业区划划分工作完成,将全县划分为两个大区,每个大区下划分出三个垂直小分区。Ⅰ类大区为西部高山峡谷粮、牧、药、林生产区,下设三个垂直小区。Ⅱ类大区为东部高山河谷粮、林、牧、药生产区,下设三个垂直小区。根据划分标准,羊拉乡在大区上属于Ⅱ类大区,垂直小分区上,羊拉海拔1904至2400米地区为河谷粮、果、牛、猪生产区;海拔2400至3000米地区中山粮、果、林、牧、药生产区;海拔3000至3500米地区高山粮、牧、药、林生产区。

七、耕作制度

羊拉乡立体气候明显,从沿江低海拔地区到高山海拔地区都有农作物种植分布。由于海拔和气候的影响,全乡各地耕作制度差异明显。按照垂直气候分布,可将羊拉乡这种立体气候分为沿江河谷地区、半山区、高寒山区三类。

沿江河谷地区因受到地区小气候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地区类型中,耕作制度也有明显的差异。羊拉乡茂顶村的沿江沿河地区,一年两熟,大春种植包谷、小米蔬菜等作物;小春种植小麦、大麦、青稞等作物。无明显的轮作制度。在栽培上,因作物差异而有不同。

半山区指的是海拔2400至2700米,主要种植小麦、大麦、青稞、豆类、荞子等。水浇地为一年两熟,旱地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轮作方式为包谷与小麦或青稞、大麦进行轮作。

高寒山区指的是海拔2800至3600米,主要种植洋芋、小麦、青稞、荞子、包谷、燕麦、蔓菁及中药材等。多数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轮作主要由三种方式,一是为种小麦,收完土地休整1—2个月,再种小麦的晚熟品种,生长周期长;二是洋芋与苦荞、甜荞或蔓菁轮作后,休整3—4个月,再种洋芋或荞麦等;三是早熟包谷与青稞、燕麦、大麻轮作,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表3-1-10 1961年羊拉乡各村所在气候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单位:个、户、人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