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拉乡植被覆盖面积为全乡总面积的55%,以松树与杂木为主,多集中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腰,海拔3000米以下较少有植被覆盖。羊拉乡为德钦县典型的高寒山区,海拔高差大,气候多样,植被呈垂直立体分布,可分为河谷灌丛带、暖温性针叶林带、温凉性针叶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流石滩疏生植被带等六个植被带,各带之分布海拔较其他地区要高。
一、河谷灌丛带
当西南季风带着暖湿气流翻越横断山脉的怒山山脉、云岭山脉时,暖湿气流便下沉到谷底,当遇到对面的山岭时,暖湿气流便随山坡上升,形成焚风效应,使这里的气候变得十分干旱,于是形成了干热河谷。茂顶村一些小组海拔2300米以下。这一地带夏季气温较高,蒸发量超过降水量5倍以上,干旱、土层薄,碎石多,植被稀疏,种类贫乏,植被多为矮生、丛生、多刺、小叶片多茸毛、气孔下陷的多年生旱生灌木,总盖度在30%以下,高度一般为30~50厘米,最高的150厘米左右,类似半荒漠自然景观,植物的抽枝、发叶、开花和结果一般集中在6至9月完成。构成此植被带的常见和形成优势的植物有金丝桃、水柏枝、白刺花、小马鞍叶羊蹄甲、小叶野丁香、小石积、小白叶获、架棚、芫花、香茶菜、土沉香、小叶枸子、仙人掌、清香木和芸香草等50余种,局部地段分布有球状卷柏。随着海拔的升高,湿度有所增加,植株也随之有所增高、叶片增大,草本植物显著增加,群落盖度亦增大,一些喜温凉、耐干旱灌木亦随之出现,如小叶帚菊、滇虎榛、皱叶醉鱼草、云南锈线菊、扭黄茅、小菅草、须芒草等。
二、暖温性针叶林带
此带主要分布于海拔2300至2900米地带,最高可达3200米地带,植被以云南松林为主,局部分布有锐齿槲栎林和暖性石灰岩灌丛。2700米以上逐步被高山松替代。云南松林一般为纯林,林下土壤为红壤。也有云南松林与锐齿槲栎、长穗高山栎和光叶高山栎组成的混交林。上部与华山松和高山松混生,并逐步向温凉性针叶林带过渡。林下种类相对贫乏,除矮高山栎、金丝桃外,其他常见灌木有大白花杜鹃、米饭花、土千年健、芒种花等。草本层盖度在50%以上,以禾本科种类为主。
三、温凉性针叶林带
此带主要分布于海拔2900至3500米之间,林下土壤为棕壤,土层较厚,以高山松林为主。主要林型有玉山竹—高山栎—高山松林;赤茎藓—矮刺栎—高山松林;箭竹—矮刺栎—高山松林。在海拔2700至3500米的半阳半阴坡,一般分布着云杉林,主要林型槭类—箭竹—云杉林;藓类—杜鹃-冷杉林;杜鹃—箭竹-冷杉林等。滇藏方枝柏林分布在海拔2800至3500米的山坡,成片地镶嵌云、冷杉林带的阳坡坡脊和陡坡岩石裸露的地方;垂枝香柏林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海拔3000至4000米范围。
四、寒温性针叶林带(www.xing528.com)
此带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至4100米高寒山地带,主要由云杉、冷杉、大果红杉和高山松组成,云杉林以油麦吊云杉和丽江云杉林为主,集中分布于海拔3300至3600米阴坡山地,在海拔3600至3800米之间与冷杉林混交,冷杉林主要由长苞冷杉组成,集中分布于海拔3800至4100米地段。本带气候阴冷,较其他植被带为潮湿,常形成连片的高大茂密森林,林下土壤为暗棕壤,构成植被的优势树种除云杉、冷杉外,在被采伐或火烧破坏后,常由大果红杉林或高山松所替代,构成大果红杉林群系或高山松林群系,常见有大果红杉—箭竹群落,大果红杉—杜鹃群落,大果红杉—忍冬群落,大果红杉—栎树群落。
五、高寒灌丛草甸带
此带主要分布于海拔4100至4500米的高寒地带,这里气候寒冷,年均温小于0℃,积雪期长,植物生长期短,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土层薄,仅生长丛生、匍匐灌丛和耐寒草本植物,下接森林上限,上接高山流石滩疏生植被。构成灌丛的常见种有多种杜鹃,如海绵杜鹃、凝毛杜鹃、灰背杜鹃、雪层杜鹃、樱草杜鹃、平卧杜鹃、金黄杜鹃和紫蓝杜鹃,还有高山柏、穿孔柳、脱毛柳、黄花垫柳、刺红珠等。草木植物有灯芯草、蒿草、川藏野青茅、银莲花、金莲花、绿绒蒿、紫堇、羊茅、早熟禾、乌头、葶苈、虎耳草、岩白菜、蓼、萎陵菜、紫苑、龙胆、滇黄芩、点地梅、高山报春、马先蒿、贝母和冬虫夏草等,存在大量特有种。
六、高山流石滩疏生植被带
此带主要分布于海拔4500至5000米的高山地带,这里气候日温差很大,寒冷多风,风化乱石堆遍布山坡、植物矮小、直根、多毛、垫状,零星分布在流石滩上,总盖度不超过5%,常见有水母雪莲花、鼠曲雪兔子、垂头菊、毛莨状金莲花、拟耧斗菜、紫堇、丛菔、女娄菜、总状绿绒蒿、兔耳草和扭连钱等,植物生长期很短。
海拔5000米以上地带为终年积雪带、无植物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