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灭元后,中国又一次走向恢复重建,稳定鼎盛的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再次走向巅峰。手工业也得到恢复,景德镇及南方地区成为陶瓷业的中心,而且分工也越来越细,有专门为宫廷生产瓷器的御窑和出口瓷的窑场。
明清工艺美术中陶瓷艺术取得重要发展。地方窑址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如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浙江龙泉、福建德化、广东佛山等地均有相当规模,有的在传统产品上继续发展(如浙江龙泉窑),宜兴仿钧窑等则成为此一时期出现之新品种。福建德化窑白瓷,温润如象牙,所制瓷雕人物,神态逼真,衣服流畅潇洒,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由于出产优质陶土原料,又集中了南北优秀工匠,加之水陆交通运输方便,而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陶瓷中心,出现了“火光烛天”“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的盛况。景德镇瓷器胎薄釉纯,色艳画美,官窑和民窑的产品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制产品除供宫廷大量享用外,还行销全国各地,并有相当数量远销到亚非欧各国,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据《明史·礼志》载,开国功臣常遇春葬时,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赐大量木雕的明器——乐工、执仪仗、女使、武士、门神等。故所见明代诸王、官僚墓出土的俑群,有众多的家内奴婢,成行的伎乐人,浩浩荡荡的仪仗队,还有排列在公堂内外的衙役等。此外,并有陶质的厅堂、廊庑、深宅大院、重楼、牌坊,以至桌、椅、床榻、屏风、车、轿等一系列应用器物陈设。甚至还有赌具和各种刑具,生动地展现出封建贵族、官僚的豪奢腐朽生活。
明代陶瓷雕塑,尺寸较小,制作也不甚精细,但是一般说来,人物形象的姿态动作神情,相当真实生动,各种人物的身份、职务等特征,也颇为鲜明,技法准确利落,充分发挥胎料、釉料和工具性能特点。
上海博物馆藏吹螺罗汉,姿态优美,捏制而成,白胎质地细腻坚硬,施青白釉,具体采用青花点缀。左手持剑,右手托螺,做吹奏状,人物表情丰富,衣纹线流畅清晰(图7-29)。
在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领域里,比较有创造性而富有生气、能够体现这一时代精神特征、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上保持较多联系的是工艺品的装饰雕刻和被称作“案头摆设”的小型雕塑品。
1966年江西省永修县明吏部尚书魏源墓出土狮烛台,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晶莹剔透,葫芦状插管,狮子形象逼真,缠枝花蔓,云纹、回纹雕刻流畅(图7-30)。
图7-29 骑兽吹螺罗汉[338]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笔架,泥皮捏制卧姿鹅形,通体施红釉,转折处露出白胎,自然加工而成的文房四宝(图7-31)。
案头摆设的小型陶瓷雕塑,是贵族官僚高堂华屋里的装饰品,也是士大夫文人书房客厅里的“清玩”,但更多的是适应城乡广大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需要而制作的普及性作品。它们具有朴素大方,明朗健康,单纯简洁而百看不厌的特点。还有一些玩具性的雕塑品,既是供儿童赏玩的恩物,也是民间美术爱好者和研究者刻意搜求的珍品。
图7-30 狮烛台[339]
图7-31 笔架[340]
明代单色釉瓷器色彩趋向鲜艳,有夺目的鲜红、宝石红,明快柔嫩的黄釉、翠青釉,鲜艳的孔雀蓝、孔雀绿釉等(图7-32)。
明代福建德化陶瓷雕塑是集大成者,可以说将陶瓷材料利用得淋漓尽致,明初德化晶莹细腻的白瓷,显示了白瓷的进步。内容题材有宗教类菩萨像、罗汉、达摩、寿星、八仙之类,但主要作用不是作为顶礼膜拜的偶像,而是作为群众所熟悉喜爱的、带有传奇色彩或具有某种高贵品性和神异力量的艺术典型而加以再创造的。
图7-32 诞生佛[341]
观音菩萨表情庄重,双目微闭下视,梳男装发髻,在脑后一分为二,挽结垂于肩,游戏坐,胸挂璎珞,上披巾,下着裙,左手持如意靠椅子的扶手,右手扶膝,胎质致密坚硬,通体施透明白釉。背面有“何朝宗”葫芦形印款(图7-33)。
大肚弥勒佛作盘坐式,面部表情欢喜、慈祥,两耳垂于肩部,身披袈裟,袒胸露腹,双手自然放于双膝之上,这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图7-34)。布袋和尚,明州(今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此尊弥勒像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透明釉。
图7-33 观音坐像[342]
图7-34 大肚弥勒像[343]
渡海观音像双手藏袖,露一足踏莲花,另一足水花掩盖,作踏浪凌波渡海之势(图7-35)。神情娴雅平静,安详自若,双目低垂凝思。整座塑像精巧细致,神态如生,背部印有“何朝宗印”方形印章款。
渡海达摩像表现了达摩渡海时身着长袍,拱手胸前,双目圆睁,长耳下垂,赤足立于海浪之上,面部刻画细腻,形象准确,生动传神(图7-36)。
鹿鹤老人鹤发童颜,双眼微沉,面带慈祥的笑容,身穿宽大的鹤氅,怡然自得地盘坐于洞石之上(图7-37)。在石洞左侧卧一小鹿,昂头竖耳,睁眼朝着老人头的方向凝视;洞石右侧立一仙鹤,长腿、曲颈、作寻觅状。这一静一动的完美结合,给瓷塑增加了不少的生气和情趣。背面有“何朝宗”葫芦形印款。
图7-35 渡海观音立像[344]
图7-36 渡海达摩立像[345]
图7-37 鹿鹤老人像[346]
2001年福建省德化县甲杯山窑址出土弥勒佛坐像砚滴,弥勒佛坐于平底座上,眯眼、含笑,双耳垂肩,着长袖宽衣,袒胸露脐。座右侧有一直管流。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底露白胎(图7-38)。
图7-38 弥勒佛坐像砚滴[347]
这些作品多为明代陶瓷雕塑大师何朝宗的作品,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自幼受环境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这些泥塑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国时代。何朝宗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画,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富于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个性,形神兼备,富有艺术魅力。擅长瓷塑,佛教人物最佳。这种题材和形式一直在延续(图7-39~图7-41)。
明清瓷塑作品有取材于当时广为流行的小说、戏曲,或者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也有不少是来自群众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与斗争,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愿望以及对于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的评价。
另外,明清德化陶瓷雕塑在器皿造型上得到充分体现。一般作为耳饰,捏塑粘贴而成。
图7-39 释迦佛像[348]
图7-40 如意观音[349]
图7-41 观音坐像[350]
如上海博物馆藏双螭壶(图7-42),造型呈现束腰圆柱状,花蕾钮盖,腰身中部两股绳索打结装饰。在壶的两侧各堆塑一条螭龙做壶流、壶把,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螭龙动态优美,肌肉饱满,形体丰满,趋于写实,形体简洁而流畅。作品胎质细腻洁白,施色通透肥厚滋润,整体造型简洁明快。这种构思和创意充分反映了德化窑工匠极具想象的创造力。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陶瓷雕塑没有大的起色,作为官窑、御窑以生产实用器为主,在器皿上进行捏塑装饰成为主流。如1966年山东兖州明弘治十八年巨野君王朱阳蓥墓出土兽纹鼎(图7-43),胎体厚重,通体施白釉,子模口,圆腹,平底,三足兽剔,盖扭为1尊麒麟,张口愤怒,用釉里红装饰。盖腹两侧各贴一螭龙做把柄,头部高出盖口,动态优美,栩栩如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蟠螭纹蒜头瓶(图7-44),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在颈部高浮雕塑造一条蟠螭和灵芝云纹,动态优美,线条流畅,用釉里红装饰。
图7-42 双螭壶[351]
图7-43 兽纹鼎[352]
图7-44 蟠螭纹蒜头瓶[353]
景德镇釉下青花陶瓷雕塑在元代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发展,质量和数量都大有提高。青花瓷白地蓝花,色调单纯明快。又因各个时期用料的不同,形成早期(明永乐、宣德之际)色泽深厚浓艳而带有黑色结晶斑,成化前后色调明快雅致而匀净,清初康熙时又转为青翠明亮等不同风貌。装饰花纹有抽象图案的,也有偏于绘画写实效果的,一般明代前期画风豪放,中期用笔疏简,晚期及清代转向繁缛细致。优秀的画手在瓷胎上挥洒自如,使单色青花具有浓淡深浅等丰富层次,给人以妙趣横生,墨色淋漓的感觉,增强了艺术装饰效果。天津博物馆藏玄武帝坐像,胎质细腻洁白,面部描绘纯净,表情丰富,双腿下垂,双手扶膝,端正威武雄壮(图7-45)。
北京市房山区大韩继村多宝佛塔内出土布袋僧像,张口大笑,大耳垂肩,身体肥胖,袒胸露腹,游戏坐姿,坐于须弥座上。左手置左膝执布袋,右手置右膝执念珠。头发、眉眼、胡须、肚脐上部均涂以青花料描绘,并以青花表现布袋和念珠,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夸张(图7-46)。
陕西省西安市墓葬出土青花寿星像,寿星端坐于俯跪在石台的鹿背上,下接圆座,寿星足登云头履,身着宽袖寿袍,袍上饰以云鹤团纹及出尖灵芝纹,左手垂膝,右手持如意,高额,垂眉,长须垂胸,双眼凝眸远视,安然飘逸。寿星的额头几乎占去了头部的三分之二;座周壁饰以海水山石,意喻寿山福海;寿星为模制,鹿角孔为烧造排气孔,鹿角另置。釉面闪青,青花蓝中泛灰(图7-47)。
图7-45 玄武帝坐像[354]
图7-46 布袋僧像[355]
图7-47 寿星像[356]
侍女像身材修长,眉目清秀身着云鹤纹宽袖襦裙,莲纹云肩,发髻高耸,髻上设留簪孔,双手捧托玉兔至胸前。纹饰为双线平涂手法,釉面白中闪青,局部有脱釉现象。青花色清淡泛灰,主要用来表现衣饰、眉发等。江西景德镇民窑烧造(图7-48)。
1994年湖南省郴州市罗家井市场基建工地出土道姑像,作站立状,长圆脸,面含微笑,脑后盘髻。着荷叶形青花头巾。两长带垂至肩臂上,左屈肘于胸上举,手持拂尘,右手下垂靠背,身穿宽神衣长坠地,腰系宽带。下承方座。无釉处呈火石红色。胎白色,露胎处呈褐色,施青白釉,种层光润明亮,釉白中闪青(图7-49)。
四川省平武县古城小坪山王玺家族墓出土侍女像,双髻,长衫,双手捧香炉,站立于台座上。发髻、五官、腰带、鞋用青花料绘制(图7-50)。
图7-48 仕女像[357]
图7-49 道姑像[358]
图7-50 侍女像[359](www.xing528.com)
耀州窑陶瓷博物馆藏青花佛像,头梳七髻,结跏趺坐,双目微闭,目视前方,双手置于胸前合十。釉色靓丽,青花匀净,有如凝脂(图7-51)。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形成丰富的色彩装饰,是明代中后期出现的新成就。加彩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成化年间取得高度成就的“斗彩”,是先以釉下青花绘出主要花纹,入窑烧好后,再在釉上或点少许彩色,或用多种彩釉覆盖填染再入炉烘烤而成的。装饰花纹多为花果鸡虫人物等。成化斗彩釉质精良,在明后期就相当名贵,文献记载当时在北京市场上“成杯一对,值十万钱”。流传至今的少数鸡缸、葡萄杯、人物杯等,器形轻盈,画工精妙,色调鲜嫩雅致,相映成趣,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992年北京市朝阳区东直门外德国使馆院内出土钟馗像,人物盘坐,双腿一盘一拱,头微左转,左臂贴左身,手拄地,左腿着地盘坐,右手搭于右膝,右腿上拱。双耳外张,怒目圆睁,将官帽放于左腿上,黑色虬髯分向两侧飘于前胸,身着青绿色大袍,黑色长靴,右膝微露。面目狰狞,似有怒气(图7-52)。
明代出现一种“珐琅彩”,是彩瓷上的另一创新。传系在景德镇御窑烧造的优质白瓷上,由宫廷画师用特制的彩料作画,再经烧制而成。珐琅彩瓷胎白薄润,有的周身布满复杂的纹饰,有的追求立体效果,画工极为细腻而富立体感,精美绝伦,在康熙、雍正、乾隆等朝均有烧造,俗称“古月轩”瓷器,是宫廷贵族专用的奢侈品(图7-53)。
图7-51 佛像[360]
图7-52 钟馗坐像[361]
图7-53 童子观音[362]
1980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关社稷坛遗址出土一批珐琅彩陶瓷雕塑。寿星像高额,大耳,双目微睁,口半启。对襟仙衣,双手扶膝端坐于身后卧鹿之上,右手持如意,左侧一只仙鹤偎倚身旁。浅黄白胎,胎质较细。仙衣施翠蓝釉,以紫色釉勾边,鹿身施黄褐色釉。脸、手部无釉,施化妆土。系前后合模印制而成(图7-54)。
八仙人物像均站立于小平台之上,从施釉情况来看,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施用大片紫色釉,用蓝釉勾边;第二种施用大片蓝釉,以素色釉勾边,并点饰褐色釉;第三种饰褐色釉,以蓝釉勾边。人物面部无釉施化妆土(图7-55)。
胡人乐俑均站立于小台之上。三人手持琵琶、手鼓等乐器作伴奏状,人头戴高帽,右手上扬、左手挥动作舞蹈状(图7-56)。
图7-54 寿星像[363]
图7-55 八仙像[364]
图7-56 胡人乐俑[365]
戏曲假山人物像表现的是《西厢记》故事。须弥座上为镂空假山,山前红娘与莺莺相谈,张生伫立一侧倾听。浅黄白胎。大部施紫色釉,蓝釉勾勒衣服,局部施黄釉。面部无釉施化妆土(图7-57)。
明清时期中原陶瓷发展受到制约,以民窑为主,大多生产粗瓷,大缸、面盆、建筑材料等,但是这时期中原烧制的低温釉陶“明三彩”“素三彩”“清三彩”还是很有特色,如许昌博物馆藏狮子烛台,四腿站立在台座上,体态雄壮,抬首翘尾,背脊上托起一圆形烛盘,复杂的配饰,狮毛卷曲。红色胎质,质地细腻,印坯而成,施绿釉,有脱落现象(图7-58)。
图7-57 戏曲假山人物[366]
图7-58 狮子烛台[367]
在墓葬中出现很多素三彩陪葬俑(图7-59),形制不太大,成组出现,模具印制,多施绿、黄、褐釉,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题材和生活风俗的反映。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明隆庆三午墓出土素三彩男俑(图7-60),束髻高耸,长须,双手持一物横置于胸前。上着圆领宽袖长袍,底部露出上鞋尖。灰胎,施绿、黄、褐色素三彩釉。还有就是宗祠、庙宇供奉的神王像(图7-61),体形比较大,做工精细,人物表情和身份地位刻画细腻,衣纹线流畅,庄严肃静。模具印制,粘结组合,釉色单纯,低温烧制,脱釉现象严重。
清代受外来釉色(洋彩)的影响,中国陶瓷单色釉瓷器色彩进一步丰富。红釉有霁红、郎窑红、豇豆红,蓝釉有天蓝、霁蓝,绿釉有秋葵绿、松石绿、粉绿,还有斑斓的窑变和古色古香的鳝鱼青、蟹甲青等。据乾隆时景德镇所立《陶成纪事碑》记载即有57种之多。
图7-59 家奴像[368]
图7-60 男俑[369]
图7-61 道教人物像[370]
五彩瓷技术是清代陶瓷的又一新发展。五彩瓷不止以釉下青花与多种釉上彩结合,也有以褐黑色勾描轮廓以代替青花,或直接在釉上加彩绘,颜色进一步转向浓艳,多以矾红、绿,黄、紫等色交互配置,对比鲜明,绚烂多彩。也采用镂空、贴塑等方法,穿插于图案中间,玲珑绚丽,成为瓷器的另一种风格。
五彩瓷发展到清康熙时色彩越加丰富,除用红、绿、赭、紫外,还善用蓝、黑彩及金色,灿烂夺目,彩绘的花鸟虫蝶及人物故事也日渐精细而更近于绘画。康熙末年创造而在雍正乾隆之际流行的“粉彩”,系在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或在彩料加铅粉晕染绘画,设色上富于浓淡深浅强弱的变化,色调丰富而润泽,又被称为“软彩”(康熙五彩俗称“硬彩”)。粉彩特别适于绘制工笔没骨的花鸟草虫,有的还以彩色衬底,特别有秀丽优美的韵致。
北京海淀区清河出土的粉彩人物像“和合二仙”,呈站立姿势,皆髡发右衽丹凤眼,大耳靠后,笑口微张。右者头、身微右倾,左手托红色半开的蚌盒抬至胸前;右手作护持状,身着白色印花广袖长袍,下着肥大红裤,腰系丝带,蹬粉底红靴;左仙半身微侧于右仙身后,右手持枝荷叶,身着黄色印花广袖长袍,下着宽大蓝裤,系黑丝腰带,穿粉底白靴。二仙面目和善,笑容可掬(图7-62)。
人物杂技表演像,三人呈“品”字形,中间一人直立站于左右两人的单膝上,左右两人两腿屈膝前后分开半蹲,上身微后仰,两头仰视中间人。三人均为双丫髻,服装款式相同,中间一人着黄色短衫蓝裤;左边一人着绿色短衫,红裤;右边一人着粉色短衫,黄裤。三人面部表情滑稽,稚嫩可爱(图7-63)。
侍女像取站立姿势,体态修长,头左侧,梳髻,五官俊俏,面带微笑颈、肩部饰红绿黄彩流苏及如意头垂肩、胸。粉衣,白腰带,红黄彩竖条裙,腰部亦饰一圈黄绿彩如意纹飘带(图7-64)。
图7-62“和合二仙”像[371]
图7-63 人物杂技表演像[372]
图7-64 仕女像[373]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钟馗醉酒像,着红色金彩云龙海水纹长袍,腰系黄丝带,脚蹬朝靴,依靠在青色山石旁,作举杯畅饮状,红红的脸庞,微醉的模样。山石一侧刻有“康熙年制”铭文(图7-65)。
鸡香薰以雄鸡为造型,作俯卧回首状,底座可拆下放香料,翅膀内隐藏的孔隙及嘴巴与腹腔相通。结构设计微妙,集实用和观赏为一体(图7-66)。
青瓷描金凤鸟酒壶以凤鸟为造型,背负以曲柄瞻瓶注酒,鸟嘴为流,结构设计独特,造型优美,通体施青釉,羽毛、翅膀、鸟腿全部描金,富丽堂皇,皇家之气(图7-67)。
明清陶瓷继续运用划花、刻花、镂雕、浮雕、捏塑等技法装饰,出现很多仿生瓷。
粉彩果品高足盘在敞口贴塑柑橘、白果、桑椹、核桃、青果、荸荠、樱桃、枣子等各样生果。盘内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题记(图7-68)。
图7-65 钟馗醉酒像[374]
图7-66 鸡香薰[375]
图7-67 凤鸟酒壶[376]
图7-68 果品高足盘[377]
图7-69 寿桃瓶[378]
酱地粉彩寿桃瓶在颈部捏塑粘贴寿桃(图7-69)。
南瓜螭龙水盂在另一部分贴一盘曲螭龙。造型生动,在蓝色窑变釉上贴一褐色螭龙,色彩搭配合理,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衬托出螭龙在天空,在大海翱翔,栩栩如生(图7-70)。
图7-70 南瓜螭龙水盂[379]
通过对以上作品的画面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明清的陶瓷雕塑造型丰富,色彩亮丽,可以与绘画艺术相媲美,有“成化彩画……点染生动,有出乎丹青家之上者,画手固高,画料亦精”(朱琰《陶说》)“明瓷画手,皆奕奕有神。”“青花瓷画绝幽蒨,倘以蓝笔临摹之,矜为稿本,亦雅人深致也”(《陶雅》)。
据嘉靖八年御窑烧造瓷器所列图案名目有:赶龙珠、升降戏龙凤、抢珠龙、海水苍龙、出水云龙、龙穿西番莲、双云龙、穿云龙、团龙、穿花凤、升凤拥祥云、鸾凤穿宝相花、团鸾凤、云鹤、云鹤穿花、孔雀牡丹、狮子滚绣球、飞狮、仓狮龙、缠枝宝相花、转枝莲、乾坤六合花、四季花、万岁藤、松竹梅、灵芝捧八宝、八吉祥、二仙炼丹、八仙过海、三阳开泰、群仙捧寿、一秤金、耍戏娃娃、耍戏鲍老等五十余种,“其他花草、人物、禽兽、山水、屏瓶盆盅之观不可胜纪”(王宗沭《江西大志》)。这些包括龙凤、珍禽、奇花、吉祥图案、神话风俗等图画,在传世瓷器中皆可看到,至于民间瓷器上的花纹更为丰富,清代以后,历史神话故事(如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西游记)特别流行,题诗咏句也被大量运用。
陶瓷雕塑发展到清代中期,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制成瓷器胎质细洁,釉质晶莹纯净,造型轻巧,色彩绚丽,镂雕精工,无论是仿古还是创新烧造上皆能得心应手,在掌握配料、制坯、成型、烧造火候等技术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官窑的一些瓷器装饰一味追求细致繁复,不惜工本,以追求奇妙取胜,出现了玲珑剔透的转心瓶、转心壶,有些瓷器专门仿竹、木、青铜、雕漆及花果昆虫(如核桃、贝壳等),几乎可以乱真,技术上可称巧夺天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陶瓷工人的智慧和才能。但这些瓷器脱离了实用性和陶瓷本身特点,片面讲求技术上的奇特,装饰繁复琐碎。
景德镇专门从事陶瓷雕塑的作坊和艺人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从家庭陈设欣赏品、小玩具、清供祭祀器、实用性瓷雕、附属在器皿上的雕塑乃至应用于建筑装饰部件的瓷塑等,应有尽有。题材也更为广泛,既有神佛菩萨、神话、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也有飞禽走兽、“瓜瓠花果”象生之作。清代德化窑的人物瓷塑继续保持着精工细雕、质白如玉的风格特色。而地处南粤佛山名镇的石湾陶塑十分兴盛。人物陶塑多以仙佛、神像和渔樵耕读之类为题材,已初具风格。当时的名家文如璧将陶塑应用于建筑主体的“石湾瓦脊人物”,突破了以往只用于屋脊飞檐边角的局限,大屏的人物群像、亭台楼阁和花木山水景物构成了建筑主体的正脊,蔚为壮观。这种建筑形式一出现便流行两广、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宗祠、庙宇、书院也受到这一建筑形式的影响。国内如广东佛山祖庙(现佛山市博物馆)、广东德庆县悦城的龙母庙、广州市陈氏书院(现广东民间工艺馆),国外如直至1909年竣工的越南西贡天后庙等。此外,佛山石湾的动物陶塑已形成特色,黄炳的猫,黄古珍的鸭,已闻名遐迩。他们把国画翎毛技法应用于动物陶塑之上,采用特制的铁、木堑刀细细琢出毛的质感,精致而生动,后被称作“胎毛动物”,一直沿袭至今(图7-71、图7-72)。
图7-71 牛[380]
图7-72 罗汉坐像[381]
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息息相关,与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泥塑以及民间石雕、木雕、砖刻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题材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直接反映。因此,它被深深地烙上“华夏”的印迹,并以其强烈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