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蒙古高原的骑马民族契丹逐渐强大。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耶律阿保机在北方建立政权,国号契丹与中原地区的五代和北宋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当时辽的控制范围“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东到日本海,西到新疆阿尔泰山,北至克鲁伦河,南至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域,也将中国的版图延伸到漠北、辽东半岛。
辽代建国后对中原地区不断进行袭扰和掠夺,将俘虏的汉人迁移到他们的州县,从事农耕和手工业发展,将从事农耕生产的人称为“官户”,从事手工和制作的人称为“工匠”。这些汉人把中原的文化和科技带到当地,推动了辽国手工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陶瓷制作工艺也自然而然地传到了北方。唐、五代时期北方的邢窑、磁州窑、定窑就是主要的产瓷区。据《辽史·萧阿古只传》记载:“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同书《王郁传》“天赞二年秋,郁及阿古只略地燕、赵,攻下磁窑务。”记载的应为一件事。《耶律孟简传》也有“谪巡磁窑关”的记载。说明磁州地区不但是北方主要的产瓷地,也是主要的集镇和通往北方贸易的关口。辽初期经常对这一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势必会将这里的窑工和制瓷工匠带回北方。
辽上京的官窑(辽上京临潢府在内蒙古巴林左翼旗)模仿定窑烧造白瓷及黑瓷。当时内蒙古地区的赤峰市就称之为“官窑镇”,生产白瓷,当地发现有划“官”字的陶瓷标本。还有延续唐代三彩釉陶的“辽三彩”,重要产地就是赤峰的“乾瓦窑”。
辽国的制瓷工匠,应多来自中原地区的邢窑、磁州窑和定窑。辽的制瓷业继承了隋唐制瓷的传统,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据考古调查在辽的统治范围发现许多古窑遗址,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上京地区(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地区(内蒙古赤峰)、东京地区(辽宁省辽阳市)、西京地区(山西省大同)、南京地区(北京)这五个地区。如上京地区的林东辽上京窑、林东南山窑、林东白音戈勒窑;中京地区的赤峰缸瓦窑;东京地区的辽阳冮官屯窑;南京地区(北京)的北京龙泉务窑;西京地区的大同西郊青瓷窑村窑址等。
辽代陶瓷雕塑的主要是佛教题材,釉陶起源于两汉时期,虽然在唐代得到大发展,但是都是人物俑、骆驼、马等随葬明器,佛教题材除佛塔以外,佛像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在辽代却出现了大量的佛教题材釉陶作品,这是因为辽代皇族崇信佛教,在皇室的庇护和扶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辽的上京、中京、西京、南京、东京都发现建造规模宏伟的佛寺遗址和佛像、佛塔、经幢等遗物,在宋以前佛像主要是以石刻和金属制品为主,到了宋、辽,金之际,由于连年征战,铜资源严重缺乏,金代铜禁更严,甚至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铜镜也要经官方登记刻款方能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寺庙内的佛像开始采用陶瓷雕塑取代铜像。
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前勿力布格村征集佛教题材阿难像(图6-35)、迦叶像(图6-36),造型比例准确,神态优美,面部表情刻画细腻,神情自若。袈裟的衣纹线条流畅,衣褶重叠。胎质细腻坚硬,釉质色泽光莹。应为北方窑址的产品,是佛教题材的优秀作品。
图6-35 阿难像[255]
图6-36 迦叶像[256]
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出土人首鱼龙壶(图6-37),呈“U”字形,头部中空为流,鱼尾上翘,背上有莲花形壶口,腹部刻双翼,人首为少女头像,发饰双髻扎飘带,有璎珞装饰,双手捧龙首短注,圈足两侧塑龙爪,头像后部与鱼尾链接一弧形提梁,人首鱼身,双目凝视,神态安静。模具翻制,施白釉,微泛黄,造型为骑马民族日常生活的器皿造型。
1978年辽宁朝阳县西大营子乡郭家村出土虎形枕,趴状的猛虎造型,生动可爱,丰肩硕臀,腰部背脊平缓微凹,虎头伏贴于前爪之上,后爪蜷藏于腹下,尾巴紧紧收拢,双耳直立,耳孔前倾,眉骨隆起,张目合唇对眼窥视前方,粗胎坚硬,施化妆土,满白釉上黑釉绘制虎斑,线条优美,与其他地域的创作风格不同,应为当地产品(图6-38)。
图6-37 人首鱼龙壶[257]
图6-38 虎形枕[258]
葫芦形水注,顶部为塔形钮,龙形把柄,直流上骑一人,眉目清秀,外撇圈足,底有一孔连接管柱通壶内(图6-39),通体施白釉黑色彩绘图案装饰。鸡形鸡冠壶,采用卧形鸡造型,首尾连弧形提梁,昂首翘尾,双目圆睁,作张嘴啼鸣状,圈足有一圆形注水孔,与腹内注水管相连(图6-40)。通体施白釉黑色彩绘羽毛。应为倒流壶设计,便于旅途携带,这与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图6-39 葫芦形水注[259]
图6-40 鸡形鸡冠壶[260]
199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务村辽龙泉务窑址出土白瓷猴子(图6-41),双目圆睁,屈膝坐于圆台上,左手屈起,右手抱膝。胎体坚硬。通体施牙白釉,釉面细润光亮。捏塑成型,刀刻眉、眼等部位,形象逼真。龙泉务窑出土的雕塑品中常见的有马、牛、羊、狗、猴、熊、骆驼等各种动物雕塑小玩具,极为生动。如威武雄健的狮子,温顺驯良的绵羊、粗犷的野猪和熊以及机警顽皮、姿态各异的小狗和小猴等。
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巴彦尔登苏木布和特哈达出土狮座枕,枕面呈四曲花瓣形,两端上翘,中间稍凹。枕体为一卧狮,狮扭头左转,双眼圆瞪突出,卷云形浓眉上翘,鼻孔朝前,口张开显露利齿,尾部左向卷起。胎质细腻,白釉微泛青,细润光洁(图6-42)。
图6-41 猴子[261]
图6-42 白釉塑卧狮瓷枕[262]
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萨力巴乡上喇嘛沟出土胡人骑狮俑,人物骑坐在站立的狮背上,半侧身,头戴花瓣状的卷沿帽,帽两侧系带结于颌下,深目高鼻,络腮胡子,颈部围戴条状围巾,身着短袍,腰系带,手戴护套,足蹬高筒靴,双手抱一琵琶作弹状,背部背一长壶,壶敞口,靠背一侧呈弯弧面,外侧为圆腹起瓜棱。雄狮扬首立于一长方形的底座上,张口伸舌,目视前方,颈部挂有一铃铛。此俑底座未挂釉,其余均施白色釉(图6-43)。
河北易县八佛洼的三彩罗汉造像大小和真人相仿,通体施釉,古朴沉静,其品质可以和唐代釉陶雕塑相媲美。据20世纪30年代寿鹏飞编撰的《易县志稿》记载,“八佛洼在峨眉寺沟底之东北支,亦称百佛洞、百佛山”;“峨磨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有崖南俯,俗名白脸山……山半有洞,洞有琉璃佛七十二。”又据《易县志稿》载:“寺中旧有佛像七十二,皆瓷制。”而同书又称:“峨眉寺百佛洼慈(瓷)佛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峨眉寺后。百佛洼亦称百佛洞或称百佛山、八佛洼,山腰凿石虎,内有大慈(瓷)佛八尊,小慈(瓷)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阁,内有三彩慈(瓷)观音一尊,后为邦人盗去售诸国外,今在英伦者有三,彼邦人士以为唐三彩慈(瓷)云。”根据文中记载,河北易县八佛洼应有八尊大瓷佛像,七十二尊小瓷佛像。但目前保存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易县罗汉像共有10尊左右,据说有2尊在搬运时被打破,还有八尊的下落是:大英博物馆1尊、波士顿美术馆1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尊、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尊、克里夫兰博物馆残像1躯、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1尊、日本松方幸次郎私人藏1尊。也有人认为,这组佛像至少应该有16尊,因为传统应该是十六罗汉,后为十八罗汉。但因为现在只发现了10尊,原本该有多少尊,也就不得而知了。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以十六罗汉为题材的陶瓷雕塑群,真实反映北方佛教雕塑的风格和技艺,我们能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骑狮文殊菩萨(图6-44),骑吼观音菩萨(图6-45)窥探一二。(www.xing528.com)
图6-43 胡人骑狮俑[263]
图6-44 骑狮文殊菩萨像[264]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观音菩萨坐像,头戴部花蔓冠,发髻残存,面相饱满,耳侧发辫垂肩并于肩部分段打结。上身披绿色天衣和黄色帔帛,胸前璎珞装饰,下身着绿色长裙,结跏趺坐,双手残,形象庄严,风格写实,色彩艳丽,体现了辽代陶瓷工艺和佛教艺术鲜明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契丹人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与八佛洼的烧制非常接近,陶瓷雕塑的烧制技艺深得北方游牧民族喜爱,从而发扬光大(图6-46)。
图6-45 骑吼观音菩萨像[265]
图6-46 观音菩萨坐像[266]
1983年北京西部门头沟龙泉务的村民在基建工程中发现了两尊三彩残菩萨像和一尊加彩佛坐像以及多件佛像残块。经勘察这里是一处辽代瓷窑遗址。从出土的大量各种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以及佛教遗物看,瓷器釉色以白釉为主,酱釉、黑釉、茶叶末釉和三彩次之。这初步证明了瓷窑从辽到金的发展脉络。而易县的罗汉与龙泉务窑址出土佛像胎质材料极为近似。也有学者认为,近年来北京门头沟龙泉务辽代瓷窑遗址出土的数尊三彩菩萨像被判断为辽朝所作,其胎质和釉色也与易县三彩罗汉接近,但不能随便断易县罗汉陶瓷雕塑产于门头沟。因易县距山西雁北地区不远,山西地区有着悠久的佛教艺术传统,罗汉造像产自山西或出自山西工匠之手而在易县附近烧造也是极有可能的。辽代所辖地域内陶瓷窑可以说数不胜数,且瓷窑搭建并不费事,简易瓷窑片日可成。但如此真人大小的瓷罗汉,数百里从龙泉务运输,舟车颠簸似非易事,故易县一带当年也应有瓷窑,只是窑址尚未得以确认而已。
1982年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榆树林乡出土摩羯形壶,整体造型为龙首鱼身的摩羯形,龙首上翘,上唇翻卷,张口成壶流,双眼圆睁,眼珠点以黑彩,鱼身两侧饰以双翼,通体刻鱼鳞纹,鱼尾上端分叉处为壶口,以仰莲纹座托衬。灰白胎质,印模具而成(图6-47)。宁城县中京博物馆藏有同样造型的标本。
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子镇出土猫形水注,整体造型为一蓄势待发的猫形。猫为双耳直立,四脚着地,背微拱起,尾上卷于背部,卷曲成一环形钮。器体中空,嘴部存有一滴水孔,背正中有一注水孔。粗泥胎,印坯而成(图6-48)。辽宁省博物馆也收藏有同样的标本。
图6-47 摩羯形壶[267]
图6-48 猫形滴水[268]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乡出土龙鱼形水壶(图6-49),作飞鱼状,巨鼻上扬,双眼凸起,张口露齿,头部中空为流,两侧生出双翼,作飞翔状,鱼尾上翘,布满鱼鳞装饰,造型似龙,张扬霸气。模具翻制,施白釉,微泛黄,造型为骑马民族日常生活的器皿造型。
辽代陶瓷雕塑已经以佛教题材为主,品类丰富,有佛像、菩萨、弟子等形象。南方的景德镇窑已生产专做供奉的观音佛像和孩儿枕及器皿盖上的动物、花果等仿生瓷塑,还有影青捏花奁盒、镂空熏炉、堆塑皈依瓶等。很多模子印制的动物玩具(图6-50),造型生动,工艺简单,应为填窑缝所为。特别是北方地区生产的瓷枕,以狮枕(图6-51)、孩儿枕(图6-52、图6-53)、虎枕(图6-54、图6-55)最具特色。在诸窑口都有烧制,而且与同时期中原及南方地区的造型、表现技法完全不同。
图6-49 龙鱼形壶[269]
图6-50 虎[270]
图6-51 狮枕[271]
图6-52 孩儿枕[272]
图6-53 执荷孩儿枕[273]
图6-54 虎枕[274]
图6-55 虎枕[2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