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巅峰时期,陶瓷雕塑也迎来新的发展。三彩釉陶塑是在陶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汉代,唐代的胎质、釉料和烧制技艺都发生很大变化,如汉代胎质多红陶,是由一般的黄土、黏土制作,唐代多黏土,因含有石英、长石成分高,胎质变硬。三彩釉陶塑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湖南、湖北、广东、新疆等地都有发现,特别以西安、洛阳地区的王陵、贵族墓葬较为集中。
唐代烧制的三彩釉陶器中有人物、动物形象,也有很多器皿,如瓶、罐、盘、盏等。因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称为“三彩”。
三彩釉陶由汉代铅釉陶发展而来,是中国大唐盛世的集中体现。反映人们精神追求变得丰富和绚丽。在社会经济制度和贵族骄奢的生活方式推动下,唐代继承前朝厚葬遗风,大多墓葬都殉葬明器,创造了光彩夺目的釉陶雕塑。与越州青瓷、邢州白瓷的用途不同,唐代三彩釉陶完全是为随葬而制作。陶塑是三彩釉陶的基础,其造型形式、题材内容一致,本节以釉陶雕塑的艺术特征为主进行分类介绍。
一、人物俑
1.女侍俑
初唐时期女俑脸庞消瘦,比例瘦长。2012年洛阳红山乡华山北路唐王雄诞夫人魏氏墓出土持鼓女俑,头梳高髻,身着襦裙,肩披帛,双手环抱鼓置于身体左侧。施黄、绿、白三色釉(图5-19)。
图5-19 持鼓女俑[181]
盛唐时期女俑脸庞丰满,体态丰润。1972年洛阳润西谷水唐墓M6出土鹦鹉髻女俑,头梳鹦鹉髻,身着白色长袖襦衣,黄色长裙高束于胸际,蓝色披帛,右手反置身后,左手曲置于袍前。女俑体态丰腴,神情优雅,充满盛唐女性魅力,是唐代三彩女俑中的珍品(图5-20)。
晚唐时期人物造型比例协调。1965年洛阳关林59号唐墓出土女俑,梳半翻髻,面部圆润,身着襦裙,肩披帛,双手交握于腹前。女俑服饰施釉讲究,裙施黄、蓝釉相间条纹,蓝釉上用水洗纹样装饰,白釉披巾点缀(图5-21)。
图5-20 鹦鹉髻女俑[182]
5-21 半翻髻女俑[183]
持花侍女俑,面带微笑,单腿盘膝坐于束腰藤椅上,右手持一朵莲花。头梳高髻(残)。身着襦裙,披帛。身施黄、绿、白三色釉。面部刻画细腻,衣纹流畅(图5-22)。这种坐姿的女侍俑以山西长治出土的抱鸭俑比较特殊,童子形象侍女,头梳双髻,单腿盘膝坐于筌蹄之上,双手抱鸭于胸前,鸭嘴做流,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图5-23)。
胡装女俑,头戴胡帽,面颊丰润,粉面黛眉,唇边装饰黑色圆点状假靥。身穿翻领窄袖束腰长袍,手中持一灵芝。施、黄、绿釉,头部彩绘。唐代无论男女热胡装扮,以戴各式各样的胡帽成为一种时尚(图5-24)。还有头戴幞头,身穿翻领窄袖束腰长袍,唇边装饰黑色圆点状假靥,手持法器的胡装女俑,证明唐代女性穿胡服,着胡装是一种普遍现象(图5-25)。
图5-22 持花侍女俑[184]
图5-23 抱鸭壶三彩女俑[185]
唐代仕女的特点主要在于发髻装饰(图5-26)。一般头梳鬟髻,秀颊丰颐,体态雍容华贵、端庄大方,洋溢着生命活力和青春之美。造型比例匀称,形神兼备,刻划入微,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丰肌秀骨”的艺术风格,也反映出立俑作者观察的细腻和技艺的高超。
图5-24 胡装女俑[186]
图5-25 胡装女俑[187]
2.男侍俑
一般是达官贵人的侍从、仆人和家奴。
1981年,洛阳龙门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伶俑,头戴幞头,身着翻领窄袖束腰长袍,足穿靴子。身体左倾,左手下垂,右手曲肘侧举,似持物。身施绿釉,领、足施黄釉。与上海博物馆所藏手持小鸟的“三彩调鸟俑”非常相似,从服饰到姿态都与这件伶俑如出一辙,他们的身份应为侍从驯鸟者(图5-27)。
同样头戴高冠,身着翻领窄袖束腰长袍,足穿尖头靴。右手半曲上举做持物状,左手下垂。施绿、黄釉(图5-28)。有些完全是仆人的形象(图5-29)。
图5-26 唐代仕女发髻示意(取自孙机《唐代妇女的装饰与化妆》)
3.胡人俑
图5-27 伶俑[188]
图5-28 伶俑[189]
偃师县政府招待所唐墓出土一批胡人俑(图5-30),头戴尖顶帽,深目高鼻。身穿翻领窄袖衣,双臂抬起作牵引状。身施黄、绿、白色釉。唐代洛阳是胡风极盛的城市,诗人元稹曾留下“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的诗句,诗人王建也曾写到“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胡人俑一般头戴高帽或卷发,额骨前凸,深目高鼻,络腮胡须,两耳下垂,双臂端起,双拳紧握,作牵脱或牵马状。人物形象被刻画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洛阳出土的唐代胡俑数量颇多,形象各异,是当时洛阳与西域贸易文化交流频繁的重要物证(图5-31)。
图5-29 男侍俑[190]
4.文武官俑
图5-30 胡人俑[191]
图5-31 胡人俑[192]
文官俑头戴小冠,着宽袍大衣,外罩裲裆,脚穿如意头云履,双臂抱于胸前。釉色以褐、绿、白为主。一般多着长袍大袖,双手拱立,神情肃穆庄重(图5-32)。
武官俑头戴鹖冠,着裲裆铠,双手持笏板,腰束绳形粗带,围项护,两肩有覆膊甲附双护胸及护心,下着条纹小口裤,足蹬尖头靴,左手叉腰,右手原持有兵器,立于方形座上。俑身及座施黄、绿、白三色釉(图5-33)。
武士俑面部敷粉画彩,不施釉,颈下施黄、绿、白三色釉。头束发髻,双目圆睁,双眉浓重,大鼻头,鼻下胡须向两侧上翘,面相异常凶猛。身穿明光甲,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肩覆披膊作龙首状。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叉扶于腰际。足蹬高靴,直立于镂空座上。
图5-32 文官俑[193]
图5-33 武官俑[194]
文官俑和武士俑多左右对称并置在墓室较醒目之处,制作高大精美,有些作品等同人大小,服饰基本一样,只是持物、官帽有别。
5.舞蹈俑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两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图5-34)。
图5-34 骑驼乐人[195]
6.天王俑
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天王俑浓眉大眼,眉、眼、胡须具以墨绘。其头戴兜鍪,护耳上翻,顶部有一展翅欲飞的朱雀,右手叉腰,左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披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此俑与长安三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俑接近,应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类俑一般置放在有身份的人物的墓室内,起镇墓作用。它们的级别比武士俑要高,本领也大,更受人尊敬,故尊称为天王俑。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祗,并非凡人(图5-35)。
图5-35 三彩天王俑[196]
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殉葬俑,来源于佛教的“天龙八部”,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代。一般天王俑与镇墓兽对称安置于墓门内,与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用于辟邪和保护墓室安全,确保墓主亡灵平安。工匠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达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7.镇墓兽
镇墓兽是一种虚构的、集多种动物于一体的神兽,其形象从战国楚墓中的镇墓兽发展演变而来,到唐代发展到极致。唐代镇墓兽多成对出现在墓中,一人面一兽面,放置在墓室入口两侧。
镇墓兽通常一为人面,一为兽面,头上有角,形象凶猛,色彩斑斓,制作精致,为盛唐镇墓兽的典型形象。这种镇墓兽一般放置于墓门口,用来镇魔避邪,守卫亡灵,故刻意表现其狰狞凶猛,以具威慑效果。镇墓兽最早见于公元三世纪墓葬,初为一件,后则成对。唐代镇墓兽面目更加狰狞,人面兽面的差异减弱。至唐后期,陶镇墓俑渐渐绝迹(图5-36、图5-37)。
镇墓兽是墓葬随葬器物中最具代表的器物,意思是守护坟墓的神兽,有十二神将、天王、狮子、独角兽、甪端等。一般在墓室中放置怪兽以守护墓主的观念在中国是相当古老且必不可少的,所以镇墓兽可以算作唐代陶瓷雕塑明器的重要类型。镇墓兽早期又称“魌头”,它的形象是以想象和现实世界的动物融合而成。造型一般有两种:一为人面像,二为兽面像,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它一般成对出现,安置于墓室入口处,起到驱除邪魔,保护墓主魂魄的作用。镇墓兽表情威猛,庄严可畏,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艺术特点。(www.xing528.com)
图5-36 镇墓兽[197]
图5-37 镇墓兽[198]
二、动物俑
1.骆驼俑
骆驼俑一般都为双峰驼,两目圆睁,张嘴嘶鸣,直立于托板之上。头、颈、双峰及鞯施釉,双峰、头、颈部为褐色,鞯则绿、褐相间。最外缘似流苏装饰,其内为一串连珠纹,再内为菱形纹。身及四足素胎。骆驼昂首,两峰之间搭挂驮囊,上饰兽头,囊袋两侧挂有丝束、水壶、扁平壶、水囊等物。从造型与装饰手法特征分析,可能为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洛阳地区的作品(图5-38)。
1963年关林地质队出土骆驼俑,背负驮囊丝绢,仰首嘶鸣,呈行进状。体施白釉,附属装饰施黄、绿、白釉。头部、颈部、腿部及驼峰上的驼毛用堆塑、雕刻的手法特殊处理,施以褐色釉。此骆驼形体高大,动态十足,是三彩骆驼中的杰作。唐代对骆驼的需求一点也不逊于马匹。在游牧民族中骆驼像金、银一样贵重。一些唐代的贵族官宦家还将骆驼作为私人坐骑和驮畜,骆驼也是丝绸贸易运输的主要工具(图5-39)。
图5-38 骆驼俑[199]
图5-39 骆驼俑[200]
2.马俑
唐代陶瓷雕塑中马的造型最多,出土最丰富。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三彩马,作者抓住马匹所有特点,塑造了一匹极具力量感汗血宝马,有“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视觉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图5-40)。洛阳关林出土的蓝釉白斑三彩马,造型优美,是少见的佳作(图5-41)。勾头马多见,造型生动,马具的装饰极为复杂,白、黄、绿釉色搭配完美,伸颈低头,装饰工艺极为精湛,任何细节都处理得一丝不苟,比如梳理整齐的马鬃,杏叶形的饰片和鞍鞯上的绿边饰等(图5-42)。
提腿马俑通常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造型构思非常精妙,三蹄踏于三角形底板之上,左前腿直立,后腿弓起,右前腿略微抬起,腿部肌肉突显矫健身姿(图5-43)。还有胡人牵马俑、饮水马俑等,证明唐代匠师对马的结构特点了如指掌,塑造出一匹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
图5-40 天马[201]
图5-41 三彩蓝釉白斑马[202]
图5-42 勾头马[203]
图5-43 抬腿马[204]
3.骡马俑
骡马是一种驴和马交配成功的新型牲口,短颈、直背、短尾,身兼马和驴的优特点。主要用来驮货物运输,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图5-44、图5-45)。
图5-44 骡马[205]
图5-45 骡马[206]
4.狩猎俑
马上人俑的坐骑一般都采用立姿,而马上人则多姿多彩,既有狩猎射箭者,又有打马球者;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既有男人,还有女人。胡人通常都是深目高鼻,络腮胡子,面容粗犷,肌肉发达,反映出强悍豪放之气。马上女俑则婀娜多姿,衣着华丽,发髻高耸,体态丰腴,飒爽英姿(图5-46、图5-47)。
图5-46 骑马射箭俑[207]
图5-47 骑马狩猎俑[208]
5.瑞兽俑
瑞兽俑常作镇宅辟邪、镇墓、招财之用,种类很多,有辟邪、天禄、异兽等。狮子是一个外来物种,汉代伴随丝绸之路的开通由中东地区的古安息国传入中国,早期只见于宫廷,代替老虎作为动物之王被皇室宠爱。古人认为狮子是凶猛,又是权贵的象征,代表了财富,又能驱邪。所以作为可镇宅辟邪和招财进宝的灵兽形象在南朝陵墓石刻大量出现。唐代的狮子造型别具特色,称之为唐狮子,临潼博物馆一对地宫出土的三彩狮子(图5-48)。狮子高额头,扇形双耳,张口露齿,双眼圆睁,一副凶相。姿态呈半坐半卧状,身上卷毛,颈系装饰项圈,一脚踩招财桶,形象生动,而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唐代独角兽(图6-49),造型比例更加协调,卧在岩石之上,仰望天空,张嘴,双目圆睁愤怒状。
图5-48 狮子[209]
图5-49 角兽[210]
三、其他类
唐代开始出现大量釉陶建筑模型(图5-50)、水榭(图5-51),小型人物(图5-52)、玩具和大量动物俑,如鸡、鸭、猪、猴子、狗、羊等。制作方法为手工捏制或模具印制(图5-53~图5-57)。
图5-50 庭院模型[211]
图5-51 水榭[212]
图5-52 小型人物俑[213]
图5-53 狮子[214]
图5-54 羊[215]
图5-55 动物俑[216]
图5-56 动物俑[217]
图5-57 动物俑[218]
四、小结
三彩釉陶俑的釉色丰富,流动感强。施釉工艺多用毛笔点釉、刷釉或水洗等技法完成。
从制作方法来看,大型作品多为模印拼贴粘接而成,小型直接合模而成。在作品内壁往往有手印遗留。
三彩釉陶俑,面部不上釉,烧制完成后需要用墨“开相”,这就需要绘画功底的人完成。有些作品有贴金工艺。
三彩釉陶俑需要经过,一次高温1000℃左右素烧,再加上二次上低温釉780℃烧制而成。
有些陶俑上已经上釉,但没有烧制,可能是当时需求量太大来不及烧制就匆匆埋葬。
晚唐以后到五代期间,由于战乱,陶瓷业的生产受到大的影响,没有大宗产品的发现。但是作为陶瓷雕塑也有很多精品。从古窑址发现大量模具来看,模子印制为宋代陶瓷的辉煌打下了基础(图5-58、图4-59)。
图5-58 素烧陶范陶母[219]
图5-59 素烧陶范陶母[2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