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陶瓷工艺不见显著的变化。安阳殷墟遗址上曾发掘隋仁寿三年的墓,墓主名卜仁,墓中有青瓷四平罐4个,白瓷碗5个,白瓷盘1个,可见与景县封氏墓出土很类似。古籍中记载隋代何稠曾因“琉璃之作”而发明了“绿瓷”,这虽是一项值得注意的记载,但尚难确定何稠发明的“绿瓷”是什么。在春秋末及战国时代的古墓中都发现过小件的琉璃饰物,景县封氏墓曾发现浅蓝色的可以称为“绀琉璃”的杯,其式样和欧亚大陆上其他各地所发现的所谓“罗马玻璃”相似。
隋代开始中国陶瓷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在河南北朝晚期的墓葬中发现很多白瓷标本,如濮阳北齐武平六年的李云墓、安阳开皇十五年张盛墓都有精致的标准的白瓷器物出土,但是因为原始资料问题,很多学者认为不是河南窑口的产品。
195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张盛夫妇墓。墓葬中出土有白瓷侍吏俑、武士俑和镇墓兽。
侍吏俑2件,安置在甬道两侧的耳室内。服饰相同,都梳髻着冠,上穿裲裆,下着蓝衫,双手按刀站立在莲座上。制作工艺与武士俑基本相同。只是在官帽、眉毛、眼珠、胡子、衣襟,靴子处用黑釉点缀(图5-1)。
武士俑2件,分别立于甬道两壁下。头戴盔,上身着红甲,腰束带,下着蓝色袴褶,脚穿靴。左手扶腰带,右手平握,原执武器。站立于莲座之上。人物形象写实,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胡子都一一刻画,塑造精致。胎质灰白,采用模子制作,施发黄白釉,有开片,烧制温度大概在1200℃(图5-2)。
镇墓兽2件,分别配置于墓道两侧,人面兽在左,兽面兽在右。身上有红、绿色釉点缀。
图5-1 侍吏俑[162]
图5-2 武士俑[163]
2002~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巩义市黄冶窑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面积2429平方米,发现窑炉10座,作坊5处以及淘洗池、澄泥池等遗迹。在早期文化层主要出土白陶器、白釉和各类窑具等遗物,为了解黄冶窑的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遗址发现的标本基本收藏于巩义博物馆。多为白胎或灰白胎,模子印制,经过一次素烧,没有釉烧,证明巩义窑在隋代已经出现白泥产品。
大象陶瓷博物馆藏白釉六博俑(图5-3),墓主人夫妇在博弈,男主人老人相,长胡须,头戴巾帻,上穿交领宽袖襦衣,下穿宽裤,左腿跪立,右腿半蹲,上身微向前倾斜,双臂因紧张而向内弯曲,眼睛看着棋局,似在思考下一步的棋路。女主人头梳髻系带,着宽袖对襟襦衫,面带微笑,表现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但陶俑釉色不均匀,整体呈现哑光色泽。白釉马为模具制作,分体组合,头小蹄大,比例失调,有马鞍、璎珞等装饰物(图5-4)。
白釉胡人俑,头戴幞头,浓眉大眼,高鼻阔口,满脸胡须。上穿圆领衣,下着裳,腰中系带(图5-5)。
图5-3 六博俑[164]
图5-4 马[165]
白釉男俑戴小冠,着窄袖襵衣缚裤,腰束革带,穿圆头靴,直立于瓷板上。为一英俊的贵族青年男子塑像(图5-6)。
白釉侏儒俑,老人形象,头戴帽,身穿窄袖圆领齐膝长衣,双手拢于胸前,穿圆头靴,面部刻画细腻,作说话交流状(图5-7)。
图5-5 胡人俑[166]
图5-6 男俑[167]
图5-7 侏儒人物俑[168]
白釉人面镇墓兽(图5-8),蹲坐,双目怒睁,阔鼻大嘴,胎体雄壮,头上鬃毛竖立。镇墓兽通常为蹲坐状,构思谲诡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图5-9)。
白釉牛车体态矫健,肌肉发达,头大耳小,比例失调,四肢直立,动态僵硬(图5-10)。
图5-8 镇墓兽[169]
图5-9 人面镇墓兽[170]
图5-10 牛车[171](www.xing528.com)
白釉动物玩具有鸡、鸭、猪等家禽造型,动态生动,工艺欠佳(图5-11)。
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后,或许需要对以往认为青瓷的代表产地是越窑,白瓷的代表产地是邢窑的观点进行更正。因巩义白河北魏窑址就出现有白釉瓷烧制,河南其他同时期古窑址也有白瓷发现。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曾比较过青瓷、白瓷这两种瓷器并提到其他各地的产品:“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172]
隋代陶瓷烧制很不稳定,釉色也不稳定。
图5-11 动物玩具[173]
图5-12 吹箫骑马俑[174]
图5-13 吹号角骑马俑[175]
1975年西安市长安区佳里村隋墓出土一批瓷俑。吹箫骑马俑,通体施黄白釉,有开片,白色胎质,马直立于方形底板上。俑头戴锥形风帽,身着过膝长衫,双足踏镫,着长靴,双手于胸前持排箫,低头吹奏,面带微笑(图5-12)。吹号角骑马俑,双手上举,脸上扬,嘴微鼓作吹号角状(图5-13)。
武士俑侧面,双目圆睁,头戴盔帽,身着铠甲右手叉腰,左手上举握拳,脚蹬长靴,表现手法写实,铁衣和丝绸的质感表现完美,人物刻画细腻,夸张和写实手法并用,给人一种威慑感,为后期天王俑发展提供范本(图5-14)。
吹箫俑头梳鸡冠髻,身着低领窄袖束腰长裙,跽座坐于瓷板上,双手持排箫,神情专注,腮帮微鼓,作吹奏状,面部表情丰富,低眉眯眼,将乐者于天籁之中的忘我与陶醉表现得一览无遗。品相如此精美高大者极罕有(图5-15)。
吹笙俑头梳鸡冠髻,身着低领窄袖束腰长裙,跽座坐于瓷板上,双手捧笙,神情专注,腮帮微鼓,作吹奏状,低眉眯眼,面部表情清秀(图5-16)。
图5-14 武士俑[176]
这些作品胎质坚硬,白净细腻,注重面部表情的刻画,塑造简洁,采用模子制作。由于烧制温度不稳定,出现偏绿、褐、黄色现象,具有南北朝时期的遗风。
图5-15 吹箫俑[177]
图5-16 吹笙俑[178]
前述青瓷是我国瓷器的开始,各种不同浓度与色相的“青”釉是中国最早的瓷釉。1963年武汉市武昌区出土武士俑。身体僵直,双手按盾牌,怒目宽鼻、厚唇紧闭,头戴平顶遮耳盔,身着鳞状裲裆铠甲过膝,露出袍裾和靴子。铠甲有圆形护胸装饰,腰系皮带,可以看出金属铆钉、皮革、金银镶嵌工艺的痕迹,铠甲的金属质感非常强,是研究北朝服饰的重要资料(图5-17)。
图5-17 武士俑[179]
隋代虽然只存在了短暂的三十余年,但在我国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时期陶瓷的分布基本成定局,如江浙一带的越窑、龙泉窑,中原的巩义窑、相州窑,北部的邢窑、定窑,川蜀地区的邛崃窑、大邑窑,西北的耀州窑,南部的铜官窑、岳州窑等。陆羽《茶经》所列,除越州窑外,尚有鼎州(陕西泾阳)、婺州(浙江金华),岳州(湖南岳阳)、寿州(安徽寿县),及洪州(江西南昌)。其中寿州窑多黄色,洪州窑多褐色,但这两个窑址都尚未发现,也难以确定现存实物中何者是这些窑的产品。岳州窑窑址在今湖南岳阳附近的湘阴县窑头山。其出产产品为豆绿色釉半瓷质,也有米黄釉和白釉。最终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图5-18 狮子[180]
越窑青瓷烧成温度在1250℃以上,叩之其声清脆。唐大中年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共十二只,施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多妙于方响”。高温烧制,清脆的乐音也是瓷器的一个特点(图5-18)。
越窑青瓷是陶瓷工艺上的大进步也在于“长石釉”烧制的成功(成功地利用长石克服釉汁不匀的缺点,从而产生细润光柔的效果)。长石釉的成功是陶瓷技术上划时代的进步,鲜丽动人的越窑青瓷色泽不断地引起诗人们的赞美。
北方白瓷的兴起开启了中国陶瓷史的新时代。北方白瓷出现于北朝晚期,河南巩义白河、黄冶窑古窑址北朝晚期文化层就出土有白瓷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