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时期青釉瓷俑及仿生瓷塑器|中国陶瓷雕塑史

三国时期青釉瓷俑及仿生瓷塑器|中国陶瓷雕塑史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浙一带发现大量三国时期的青釉瓷俑、动物俑。同时出现了许多仿生型瓷塑器皿,虎子、鸡首壶、蛙形水盂、动物型烛台等。虽然做工粗糙,施釉随意,但是结构设计合理,有散热口,还将棕熊的吃的情景都表现出来,不失为体现古代陶瓷雕塑的淳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佳作。魏晋时期青瓷大流行,陶俑减少,瓷塑俑大量出现。今天实地调查的结果,可以确定这种青釉陶瓷的窑址集中在现在的浙江绍兴、萧山一带。

三国时期青釉瓷俑及仿生瓷塑器|中国陶瓷雕塑史

魏晋时期进入真正烧制瓷器的时代。江浙一带发现大量三国时期的青釉瓷俑、动物俑。动物俑的造型可谓丰富多彩,特别是狮子、猪、狗、鸡、猴、虎、熊等小型动物的各种造型比比皆是。作品洗练简洁,生动逼真,肌理夸张。浙江越窑烧制的胡人俑,深目高鼻,有着明显的西域特征。在三国、两晋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装饰复杂的青瓷壶、罐、谷仓等随葬品,上面用陶泥堆塑成各种形象的人物、鸟兽、亭台、牌楼等,形象生动活泼,形态各异。同时出现了许多仿生型瓷塑器皿,虎子、鸡首壶、蛙形水盂、动物型烛台等。

图4-21 狮形烛台[121]

大象陶瓷博物馆藏西晋青釉狮形烛台(图4-21),作半跪状,昂首,睁目,张口,双角后卷。腹部两侧阴刻划出双翼,胸及背部装饰放射性阴文线,后腿点缀卷云纹。体形壮硕,肌肉强健,手法夸张,施釉均匀,釉色泛黄,有莹润感。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藏羊形烛台(图4-22),浙江省余姚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羊形插座(图4-2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釉骑兽烛台(图4-24),造型优美,卧狮子形象刻画细腻,上骑一胡人,形态丰满夸张,釉色均匀滑润,是青釉作品的典范。余杭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人形灯台(图4-25),南京博物院藏青釉兽形尊(图4-26),造型生动夸张,圆耳朵,圆目凸出,双手抱食物,灯的颈部有阴刻人面像,是一件人熊结合的作品。虽然做工粗糙,施釉随意,但是结构设计合理,有散热口,还将棕熊的吃的情景都表现出来,不失为体现古代陶瓷雕塑的淳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佳作。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藏人形盂(图4-27),妇人形象,头顶四耳盂,梳四个对称发髻,面容幼稚,无拘无束。身着长袍,对襟有圆珠纹装饰。手拢于胸前持物,通体施釉,晶莹剔透。浙江省博物馆藏兔盂(图4-28),嘴做出口两爪环抱,做吐水状,双目圆睁,两耳竖立,腹部圆鼓,背上负一管状注水口,胸前有篦纹装饰,造型生动。这种兔形、蛙形水盂多有发现,这些标本都是这一时期仿生瓷的代表作。

图4-22 羊形烛台[122]

图4-23 羊形插座[123]

图4-24 骑兽烛台[124]

图4-25 人形灯台[125]

还有一种青瓷虎子比较特殊,有大量标本出土发现。1987年湖北鄂城钢铁厂综合原料厂三国墓出土青瓷虎子(图4-29),卧姿,张嘴露齿,造型优美,夸张凶猛,背上有提梁,尾巴铺首装饰,腹部有虎纹,四腿有阴刻翼纹装饰。

图4-26 兽形尊[126]

图4-27 人形盂[127]

图4-28 兔盂[128]

图4-29 虎子[129]

1960年,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出土青瓷虎子(图4-30),蹲伏姿,口部雕刻虎头,张口睁目,腹部刻卷毛,腹部和腿刻翼纹,背部有弧形提梁。捏塑和浮雕技法结合,立体感强。造型凶猛彪悍,形象逼真,稳重大气。而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出土的虎子相对简洁,以阴刻线为主。

魏晋时期青瓷大流行,陶俑减少,瓷塑俑大量出现。

1958年,长沙市金盆岭9号墓出土奏乐俑(图4-31),头戴帢帽,着交领右衽袍,相对跪坐于几上。浓眉大眼,高鼻深目,眉间饰白毫,造型生动,一人持管状乐器做吹奏状,另一人腿上置一乐器,做抚琴或拍打状。造型生动逼真,面部表情丰富严肃,表现当时乐工的身份卑微。

图4-30 虎子[130]

浙江萧山区城南联华村出土抱婴俑(图4-32),头梳髻插双笄,身着交领右衽衣,左手婴儿,右手持便面(扇子)于胸前,做跪状。裙摆曳地,裸露脚尖,应为奴仆的形象。

1983年,江苏江宁县张家山西晋元康七年墓出土一批青瓷俑。女俑(图4-33)头梳髻,塌鼻突嘴,小耳朵,双目圆睁,着对襟衫,系腰带成蝴蝶结,双手上举持一物,灰胎,质地坚硬,素烧后没有施釉。男俑(图4-34)头戴小冠,插笄,阔额浓眉,塌鼻瘪嘴,小耳朵,双目圆睁,有胡须,双手持物于胸前,着圆领窄袖衣。

图4-31 乐俑[131]

图4-32 抱婴俑[132]

图4-33 女俑[133]

长沙市金盆岭9号墓出土的骑马俑(图4-35),头戴高冠,着交领衣,跨坐马鞍之上,左手紧握马头装饰具,马匹矮小,昂首,竖耳,露齿,四足直立,马尾扭曲贴在后退,马头装饰华丽,有辔无缰。马胸前挂“挡牌”,表明职责。作品由手工捏制贴泥条而成,虽然造型僵硬,比例失调,但是动态刻画细腻,表情生动。同时出土的骑马吹奏俑(图4-36),头戴纱笼冠,系带于颌下,眉间有白毫装饰,着交领衣,下穿菱格纹装饰的裙裳,跨坐马鞍之上,左手紧握马头装饰具,右手持弯形管状乐器,鼓嘴吹奏,风格特征与其他作品类似,所使用的手工捏制贴泥条技法是早期瓷塑的基本手法。

图4-34 男俑[134]

图4-35 骑马俑[135](www.xing528.com)

图4-36 骑马吹奏俑[136]

魏晋时期的陶瓷雕塑是前期的延续,两汉时期反映现实生活的陶俑,这时期多变成瓷塑。1956年武汉市武昌区东大门外长春观201号三国墓出土的猪舍(图4-37),1956年武汉市武昌区莲溪寺出土羊舍(图4-38),都是模型随葬品,都是庄园生活的写照,结构合理,造型生动,泥板和捏塑结合,如擀泥皮,压泥皮粘结成型,在建筑内配置动物。有拉坯和捏塑结合(图4-39~图4-42),在拉坯成型的圆形器内安置手捏的动物(图4-43、图4-44),如猪、狗、羊、鸟等各种动物。还有灶(图4-45)、博山炉插花器、熏炉等,造型丰富,不拘一格,有长方形,三角形,灶台上置釜、甑、罐,有阴刻和浮雕纹饰装饰,是古代厨房场景的真实再现。

图4-37 猪舍[137]

图4-38 羊舍[138]

图4-39 猪圈[139]

图4-40 宅院[140]

图4-41 磨盘[141]

图4-42 碓[142]

图4-43 猪圈[143]

图4-44 羊圈[144]

图4-45 灶[145]

通过以上作品可以看出,南方青瓷发展迅速,种类繁多,题材丰富。西晋潘岳在《笙赋》中有“倾缥瓷以酌雩”的记载,而且当时瓷器的产地是“东瓯”即现在浙江东部一带。今天实地调查的结果,可以确定这种青釉陶瓷的窑址集中在现在的浙江绍兴、萧山一带。其中最有名的是绍兴的九岩窑遗址和德清的后窑遗址。这些地方的产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越窑青瓷。到了南北朝时期我国陶器开始称之为“瓷”。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南方青瓷前期青色透明,烧制温度不高,有脱釉现象,应为半瓷质灰胎的炻器。后期有所进步,釉色光泽,胎质变硬。

北魏后,吸收了南方的制陶工艺,发展了铅釉陶器(低温铅釉),造型、釉色均有一定特色,同时受到佛教艺术影响,当时北方建造石窟、盛行佛教造像,也使得雕塑技巧普遍提高。因此陶器的制作技巧十分精致,其陶塑艺术较之南方更为丰富多彩,出现黑釉、褐釉、黄釉等釉色。

另外,由于窑炉结构和温度的提高,瓷釉中的氧化铁还原比较好,与三国时期青釉的色泽相比,青色变深,黄赫色减弱,这显示在烧制技术上,瓷釉中铁的还原已大大进了一步。但是由于施釉技术的不熟练,厚薄不均匀,釉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釉汁斑点,使之保持还原不充分的氧化状态,而呈现深褐色或铁锈斑,这样倒变成了青釉作品上的一种装饰效果。

透明釉的半瓷质的炻器,在北方的墓葬也多有发现。如1958年河北景县封氏古墓群(出土墓志五方,纪年最早的为公元483年,最迟为公元587年)中出土了很多青、黄、绿等透明色釉的陶瓷作品。其中有四件特别高大的青釉灰胎的大瓶,上有莲瓣、璎珞等繁复的装饰。这种形式的莲花尊(图4-46)在全国都有发现,以其形制及风格明显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图4-46 莲花尊[146]

单色黑釉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匠师的一大贡献。由于原料分布比较普遍,用料要求不太严谨,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的很早,东汉时期就出现相对稳定的一种色釉瓷器,但是釉色不太纯正,多成黑褐色,釉层不均匀,两晋时期开始走向成熟。从釉色的发展来看,确切地说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种,黑瓷创烧是陶瓷工艺上一次质的飞跃,打破了中国陶瓷史上单一的青瓷系统,为色釉瓷器增添了一个新品种,具有代表意义。

两晋时期黑瓷开始出现,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的鸡首盘口壶,肩部前端有一鸡首,与盘口相接一曲柄,左右配方形耳,胎体施黑釉,色呈酱褐色,底部露胎,是早期黑釉瓷的代表器型。

1965年山西省大同市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黑釉人物俑(图4-47),少数民族形象,双腿直立僵硬,有脱釉现象,应该是一次烧成。同墓葬出土的骆驼俑(图4-48)、镇墓兽姿态优美,比例协调,施釉烧制工艺精湛。这些瓷俑多是采用捏制而成,形态生动,做工、施釉有点粗糙。

黑釉含铁量高,是一种透明度很低的瓷器,烧制不好会使人产生沉闷的感觉。为了打破这种视觉感,制瓷的工匠们,往往对其进行加工和装饰,制作出风格多变的陶瓷作品。

南北朝后期中国陶瓷开始走向多样化,品种逐渐增多,装饰手段也更加随意。

图4-47 人物俑[147]

图4-48 骆驼俑[1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