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画像砖艺术及其历史概述

中国画像砖艺术及其历史概述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画像砖是一种建筑装饰材料。但是确切讲画像砖工艺应该与灰陶烧制技艺更为密切,因为现存画像砖基本都是灰色。汉代是画像砖艺术的全盛时期。画像砖是墓室的建筑材料。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画像砖艺术逐渐衰落。画面添画先秦人物荣启期,以便对称故此画像砖称为“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砖”。

中国画像砖艺术及其历史概述

画像砖是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受陶瓷烧制技艺的影响,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画像砖的工艺也与陶器的雕刻有类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讲,陶器烧制对画像砖工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出土的画像砖大多被用于墓葬建筑材料,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四川、江苏、浙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装饰陶块,开启了画像砖制作的先河。但是确切讲画像砖工艺应该与灰陶烧制技艺更为密切,因为现存画像砖基本都是灰色。1978年,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建筑遗址出土直线、圆圈构成的几何图案瓦片。

1930年,河北战国燕下都遗址发现枣花纹、兽纹、蝉翼纹画像砖。1955年,郑州岗社附近古墓出土了几何纹、柿蒂、树木老虎等图案的空心画像砖。构图简单,造型非常生动。

图3-45 太阳瓦当[83]

图3-46 双兽纹瓦当[84]

秦代的画像砖工艺已经相当发达。1974~1975年陕西咸阳秦都一号宫殿遗址出土“龙纹”“凤纹”画像砖。龙纹有单龙和首尾相衔的二龙两种。龙体作蟠曲状,矫健有力,刻画细致,间刻有圆形壁。凤纹有立凤、卷凤和水凤三种。凤昂首衔珠,刻画细密,神态生动。此外,还有几何空心砖、方形花砖、太阳纹砖和方格纹砖。秦砖非常注重用材料加工,陶土细腻,烧制后质地坚硬。常见的纹饰有回纹、菱格纹、圆纹、几何纹、云纹、太阳纹(图3-45)等。凤翔县八里堡大郑公遗址出土的双兽纹瓦当(图3-46),印制一左一右两身比肩兽纹,两头一颈,竖耳张口,卷尾利爪,似狼犬凶猛机警,简洁传神,姿态夸张,构图饱满,体现秦代雕刻的高超技艺,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画像砖工艺已具有非常高的水平。

汉代是画像砖艺术的全盛时期。画像砖是墓室的建筑材料。制作地点分布全国各地,以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地为中心。河南画像砖前期郑州地区以模块印制,图案重复使用,格式化为特点(图3-47);洛阳地区以减底法,阴刻线,作品自由粗犷奔放、豪爽为特色(图3-48)。后期以新野县为代表的精美、劲健风格,给人的艺术感受最为强烈(图3-49)。

图3-47 轺车骑吏[85]

图3-48 马与朱雀[86]

图3-49 宴饮[87]

四川画像砖是中国画像砖艺术的集大成者,具有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长、反映社会内容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等特点。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如成都地区的画像砖,质地细腻,多正方形,多同模砖,反映的是车马出行、宴饮娱乐的场面。技法多采用线刻,或在浮雕上再用线条细部刻画。广汉地区出土的画像砖,质地较粗糙,内容注重反映渔猎、农耕等现实生活场面,技法多为浅浮雕形式。

四川画像砖题材广泛,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反映生产劳动的题材,不仅有农耕生产、吸卤煮盐、酿造、渔猎、采集、放筏、贩运等生产活动,还原庖厨、奴婢等人物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以及各种生产工具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图3-50)。

另外,四川画像砖还有反映传经讲学、乐舞百戏、六博娱乐以及伏義、女娲、西王母等神仙故事。使用完全相同的模具制作,证明画像砖作坊制作已专业化,模式化。(www.xing528.com)

图3-50 收获画像砖[88]

图3-51 羊尊酒肆画像砖[89]

汉代画像砖艺术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利用很小的画面将众多人物和关系复杂得场面安排得井井有条,如1986年在四川彭县升平乡收集到的羊尊酒肆画像砖(图3-51),酒肆为五脊屋顶,梁架、蜀柱、阑额等,是汉代木构建筑的特征,画面集中表现了一个普通酒肆的繁忙景象。图中5个人物,从左至右,卖酒者手持量器,将盛酒的容器正递给沽酒者,另一沽酒者正欲上前,右侧一人肩挑酒罐,也是来买酒的,另一人手推独轮车,车上放一羊形酒尊,大概已盛满酒,后面案几上置2尊羊形酒尊和1尊方形容器,左边案几前则有4个酒罐。整幅画面构图紧凑、布局合理,人物身份不同,神态各异,形神兼备,生机盎然。这种题材的画像砖在四川地区多有发现,虽然构图形式有别,但都为模印法。这与《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与文君至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相符。证明此故事在川蜀流传很广,也与川蜀制酒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汉代画像砖在线刻和浮雕的综合运用方面也得心应手。画像砖是以阳刻线为主,阴刻线为辅,相互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如河南新密市画像砖中的人物,以阳刻线条刻划人物面部眼睛、须眉以及微风吹拂中的衣服,画面表现栩栩如生。有的在刻划出基本形象的基础上,再以阴刻线刻划装饰,如洛阳画像砖的人物,便采用了以阴刻线为主的表现手法。更多的则是线条的阴刻、阳刻和浅浮刻、中浮刻的综合应用,并通过多层平面的叠加,产生层次感和立体感,不仅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还塑造了动物、藻饰和建筑形象。同时,大块面状的构图,解决了画像砖形体简单和刻板的不足,使画面饱满充实,富有变化。

图3-52 竹林七贤画像砖[90]

汉代画像砖还有彩绘、贴金装饰,体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画像砖艺术逐渐衰落。只有南朝时期的画像砖又有起色。1960年,南京江宁西善桥出土了一套以“竹林七贤”为主题画像砖(图3-52),生动地表现了隐士荣启期与魏晋时期名士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和阮咸并称“竹林七贤”)的形象。砖雕人物的相貌符合史籍记载,如阮咸头上戴帻,垂飘带于脑后,挽袖持拨,弹一四弦乐器,赤足盘膝坐于皮褥上,其神情正与《晋书·阮咸传》谈到的“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相一致。砖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有不同的树木相间,如向秀与刘伶之间有垂柳、刘伶与阮咸之间为银杏树。衣褶线条刚劲有力,人物比例匀称,与晋代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的风格相似。画面添画先秦人物荣启期,以便对称故此画像砖称为“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砖”。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表现形式。1968年,江苏丹阳胡桥吴家村和建山金家村又各出土一套“竹林七贤画像砖”。其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应该是模具制作而成。

南朝画像砖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繁多。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发现南朝画像砖墓,出土多为彩绘画像砖。以当时极为流行的孝子故事、升仙思想、宗教信仰等题材最为著名。模具印制,线条流畅,人物形象勾勒准确,浮雕形式表现层次分明。人物、动物、花木、山水艺术风格与当时的绘画风格如出一辙,表明当时的画像砖与南北朝绘画艺术是相互融合交流的(图3-53、图3-54)。

图3-53 供奉画像砖[91]

图3-54 舞乐画像砖[92]

画像砖是陵墓艺术与神仙题材的集中表现,反映了丧葬观念,即在极乐升天和魂归黄泉基础上的“鬼犹求食”“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画像砖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汉代人设计的冥界内容,也被汉代人移入天上成为仙界内容,成为汉代人所独创的跨越三界的神仙世界。由此可看出汉代人对人生、对人世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