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包括四个维度:价值凝练、制度规约、器物支撑、活动培育。价值观念是核心,制度是保障,器物是基础,活动是生命力。
(一)价值凝练
价值观念是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关键在于要明确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形成对科学的理性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对科学价值的准确定位;要加强科学界、科研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科学价值、科研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形成一种尽可能广泛的共识,进而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
(二)制度规约
制度机制是科学文化建设的保障,重点是要把科学价值观念以及对科学研究规律的理性认识制度化,并且通过建立适宜的制度,形成激励、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制度体系。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科学组织机制、科研规范和监督机制、科学价值评议制度、科学共同体自治与自律制度、鼓励创新的社会支撑机制、科学文化传播机制。
(三)器物支撑(www.xing528.com)
器物是科学文化建设的基础,主要是充分利用专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打造科学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丰富多样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传播阵地。同时,要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建构理解和传播科学文化的便捷信息通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利用专业基础设施,在实现科研共享和专业交流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培育下一代科技人才的功能。②加快科学文化与我国文化公共基础设施的整合,以便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③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便捷和个性化的网络平台。
(四)活动培育
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决定着科学文化普及与弘扬的成效。科学文化是抽象的,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活动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科学文化的理解、接受与内化,也必将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演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文化的研究与交流;政府、科学家、社会公众的互动;典型科学文化事迹的宣传普及;开放共享的、广泛参与的科学文化公共讨论。
中国科学文化建设路线图包括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即围绕“四维一体”的框架,旨在通过价值凝练、制度规约、器物支撑和活动培育全面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第二条主线是参与科学文化建设的行动者网络体系,即要明确政治共同体、科学共同体、社会公众、教学科研系统以及其他行动者的角色定位和主要任务;第三条主线是科学文化建设的路径,即瞄准“四维一体”的框架,建立各行动者分工参与的建设路径,以“交织并行、各有侧重”的原则,系统地推进科学文化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