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文化是人才培养的保证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包括学校工作条例、师生奖惩制度、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也为师生提供了行为人格自我评定的内在尺度。同时,规范和约束师生品德行为制度。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适合自身发展规律,得到师生认同,那么他们就能积极参与学校倡导、鼓励的各种活动,自觉去抵制对学校反对的、禁止的事。运用好制度文化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要掌握好四个环节:第一,制定制度应遵循标准化、系统化、动力化原则。标准化就是常规问题的依据;系统性指制度要相互配套,相互协调,而不相互抵触;动力性着眼于人的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第二,制度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有令必行,有行必果,不能流于形式。第三,经常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设立相应的考核办法。第四,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制度,并以身作则[12]。
高校的校园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为现阶段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制度上提供了保障。二是加强校园文化的管理手段使之更加有效。近些年,随着指导性机构逐步制定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学生组织的指导与管理更加强调;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会、报告会和讲座的管理起到了作用;加强了对校园论坛的管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与影响起抵制作用。同时为一些占领网络阵地探索出有效途径和方法,初步把对网络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建立起来,确立起“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制度管理要求。三是逐步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已成为社团成员的“聚集场所”,成为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因此在近些年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了保障学生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发挥其有益价值,各高校都制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规章制度,比如完善学生社团的申请和登记制度,完善社团队伍的管理制度,加大社团活动的监督与评估力度,使校园文化制度管理日趋完善,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优良学风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科学的教育和管理,而且需要有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它们是优良学风形成的组织保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推动优良学风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因此,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风格,改革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能够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整个校园内的活动有序进行。校园内师生行为的规范与标准,即“行为文化”,它保证校园内学习、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转,并协调校内人与人、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行为关系[13]。因此,我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方式、风格,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从而制定科学的能够改善学校不良风气的规章制度。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公共卫生奖罚制度、师生关系友谊化等,从而保证校内各项活动正常进行,保证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物质文化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古人云:“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体现学校的形象,而且体现出所有师生对生活、工作的态度。物质文化对于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强化精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耳濡目染地教育学生。
由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心理。目前,高校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其中更重要的是校园的文化、人际和精神环境,其中,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校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为广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他们。
时下,不少大学生在与社会联系方面严重缺失,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导致他们有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程度,欠缺社会适应能力和技能,并且思想单纯,还只是个“准社会人”,很难在社会中很好地生存。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各个院校都在积极创造有利于同学在技能培养的条件,想方设法发挥自身专业的特长与优势,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其他学校的联系,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校企合作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社会。这种将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活动相互联系的行为,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又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技能基础。营造良好学风环境,是学风建设不可缺失的保障因素。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物质、文化、理念、制度环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除教学科研中心之外的最好辅佐和最大补充。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优良有序、科学严谨、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风在活动之中蕴含,在活动之中体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鼓励学生融入其中,能够使学校的育人理念被学生真正感受和体会,同时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锻炼能力。校园文化活动有讲求实际和实效的目的,所以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善,丰富内涵,以保持校园活动的活力,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本校通过启航讲坛、阳光论坛等平台邀请社会各界尤其是海内外学术大师来校开展专业知识、素质教育讲座等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也为学生搭建了了解社会、了解行业的有益平台,促进了学风建设。(www.xing528.com)
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客观存在的教育,它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物质文化,是师生赖以学习、生活、工作的物质条件,能够深刻地影响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学生,他为了使自己成为学校的有效成员而适应校园生活,这种适应要求他学习并熟悉校园中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的学生,他既全身心投入校园生活又同时感受着校园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此外,大学生为了能圆满、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校园环境中已经被认同的和高年级学生们正在体现的学习习惯、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将成为他们思想行为的主要参考[14]。
校园文化在学校文化育人及办学特色中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学风建设提供了抓手与保障,也对学风建设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从某个方面来说,学风是一种特殊化的文化概念,是在学习与教学中所逐渐形成的特有文化,因此也植根于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其中学风建设被视为培养人才的首要载体,因此,欲使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育人工作,必须通过服务于学风建设这一手段才能更好地彰显,也就是说形式优良的校园文化对加强学风建设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一些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被促进;相反,不健康的、消极的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为学风建设创造麻烦,甚至会抑制其发展。例如,一些高校把校园文化与娱乐文化混为一谈,一味地开展一些无关于学习和大学生活的活动,甚至搞一些影响学生学习的活动,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引导学生走向错误的方向,让学生本末倒置。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特性,可以较大作用的反作用于学风建设,保障优良学风的持续发展。
一所学校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所承担的社会与历史责任的认识和态度,体现了学校对办学方向的选择,是师生员工价值观念与取向的集中表现[15]。明确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走向成长成才的道路。培养目标是学校为引导学生成才的一面旗帜,它决定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根据我国教育方针规定高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一所一流的大学应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相适应、相配合,抓住机遇,从而实现阶段式的发展目标,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办学规模,改进办学方式,丰富办学特色,使各学科可以协调统一发展。我们应对学校的建设、办学、改革等各方面持有主人翁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奋斗理想,发扬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脚踏实地,方向明确,不断努力,从而使校园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教风。
一所高校要形成与发展统一的校园意识、校园价值观,就需要我们科学利用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通过广播台、学风宣传栏、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宣传,党、团与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宣传,领导管理干部教师的宣传,艺术活动与文艺精英的宣传,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宣传形式。有目的、有步骤、正确诱导。通过专题研讨学风,宣传优秀学生干部、校友的事迹,邀请知名人士、学者、艺术家和企业家做学术性、知识性、思想性的报告,以及艺术性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丰富阅历,促使学生价值观与信念的人格化,树立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勤奋学习、求真创新、刻苦钻研,为国家培养人才打下基础。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利用节日效应,以节假日为契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一些涉外活动。例如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型辩论赛、科技创新大会、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爱心服务、社区共建,以及书画、艺术摄影作品展等,可以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其蓬勃的朝气,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关心社会热点、亮点,增强与社会的联络,主动融合社会主导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土壤上,吸收其主导的、健康的、积极的营养,广泛开展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等融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内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好气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修养。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无制度无以建秩序。校园中优良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需要靠一系列相关的校规校纪来维护。制度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制度体现学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和主导价值观等方面。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不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难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单靠思想工作和风气的感染是不够的,必须由相关校规校纪来制约,让不良行为得到限制,久而久之,便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行为即由被动而升华为主动的了。
因此,本校科学地规划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并通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程度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来推进学风建设从而使其良性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极强的渗透、凝聚和鼓励作用,能够引导师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奋斗理想,更加明确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引导师生树立勤奋刻苦、求实创新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坚韧不拔、刻苦学习的热情,弘扬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在高校目前及以后的各项工作中,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力度,为培育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目标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