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知识生产功能

高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知识生产功能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诸多重要功能,知识的生产功能便是其中之一。其次,文化知识生产功能的具体表现,生产是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有学者指出,知识生产存在两个维度:认识维度与组织维度。在学科当中,学科成员对学科的忠诚是学科凝聚力的表现,也因此是影响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因素。

高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知识生产功能

知识生产功能作为文化育人功能的优化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从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知识生产功能的含义角度出发进行阐述,文化生产力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迅猛的科技发展与不断高涨的文化消费进程中诞生的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艺术生产”和“精神生产”思想的时代拓展。

知识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创新是对知识生产的本质要求。创造性成就的取得除了取决于行为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与个人品格之外,还受包括文化等在内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特定文化作为渗透性元素所体现出的知识生产能力是文化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而文化是在学科知识与学科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知识理论体系、学科方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学科传统、伦理规范、学科制度与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属于学科的软实力范畴。学科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诸多重要功能,知识的生产功能便是其中之一。那么,什么是文化的知识生产功能呢?我们认为,文化的知识生产功能即是学科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学科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规范体系与行为习惯的文化要素对不同学科文化场域中的文化主体(即学科成员,这里主要包括学者、研究生与部分本科生)的知识材料加工创造过程施以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科文化增值的基本能力。

其次,文化知识生产功能的具体表现,生产是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探讨生产的相关问题时总是需要回答生产什么、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与如何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在文化知识生产功能的论题中,我们首先确定了生产对象(知识)与生产资料(学科文化),因此解决如何通过文化影响学科知识的生产便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有学者指出,知识生产存在两个维度:认识维度与组织维度。换言之,知识的生产过程既遵循着人类认知的内在发展逻辑,又需要诸如组织安排等社会因素作为外生力量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文化影响下的知识生产则是在遵循人类认知与知识现象发展惯性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作为学术部落中各个小小世界的文化因素对知识发展施加外在影响力的实践过程,具体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价值体系与主体凝聚——知识生产的必要前提。知识生产是知识创造主体对客观知识材料的操作与加工过程,那么拥有极具创造力且忠于自身学科发展的文化主体便是学科知识生产的首要条件与必要前提。提高组织绩效和产品创新成功率是在组织文化指导下成员接受组织的共同愿景,并使自身角色与组织期望相一致的认知行为的作用结果。这种学科成员与组织期望的一致性便是组织文化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换言之,该研究业已揭示出特定群体文化—文化凝聚力—提高绩效与促进创新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在学科当中,学科成员对学科的忠诚是学科凝聚力的表现,也因此是影响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凝聚力来自文化场域优势等利益要素驱动下学科成员对迁移代价的考虑,但更主要的是来自文化价值体系这一文化要素所表达出的学科成员对学科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的认同与情感寄托。然而,在倡导学科价值,凝聚学科成员的过程中,学科权威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则,学科权威通常是对学科知识发展做过重要贡献的人,因此知识权威使他们自然地成为学科成员学习的榜样;二则,学科权威是学科价值体系的创造者,或者至少是积极的响应者与维系者,因此他们自身便具有凝聚学科成员的极大感召力;三则,学科权威较学科其他成员而言更容易成为组织的领导者,因此他们的知识生产理念也将对引领学科成员共同促进学科知识生产极具影响力。

第二,知识体系与知识承接,知识生产的逻辑法则分析,毫无疑问,直觉与机遇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的产生源于空想,且完全依赖于直觉与机遇,而更需要遵守知识生产内在的逻辑法则,而且这种直觉与机遇通常也是在人们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生产的逻辑法则的前提下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的。通常知识生产所需遵循的基本逻辑法则包括:基于实验与数学推论进行知识生产的法则、基于知识间相似性进行知识生产的类比法则与基于对传统知识承接的集成法则。知识体系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知识理论与方法论的总和,其作用下的知识生产首先需要严格遵守的便是集成法则,这主要包括如下两层含义:一是学科知识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要求学科成员的知识生产实践不能脱离特定的学科领域,正如心理学学科成员一般不会从事商品交易等经济学领域的知识生产活动,体现为学科知识体系对知识生产的限定作用;二是学科知识生产需要以学科传统知识为辅助性资料,诸如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在物理学相对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诞生的,体现为学科知识积累对知识生产发挥的基础性铺垫作用。当然,知识承接的程度在不同学科中因其文化的差异而会略有不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往往具有严密的知识结构而使知识承接在知识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文学人文学科则因为其相对松散的知识、特征而使知识承接在知识生产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第三,研究习惯与生产方式—知识生产的学科差异。通常说来,知识生产包括以主要依靠自身能力和资源为特征的独立生产方式和通过共享知识生产要素而取得共同或互补知识的合作生产方式,当人们逐渐开始了解越来越多关于越来越小的领域中的问题时,知识便发生了分化,同时使知识生产活动越来越难以凭借个人力量开展,合作式生产由此成为知识生产的主导方式。当然,合作式知识生产方式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样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近代大学诞生以前,大学中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多以学者个体为中心,知识生产中出现的合作也多是因研究领域相近或研究志趣相投而进行的自由的,甚至是暂时性的组合。(www.xing528.com)

第四,学科规范体系与生产要求。学科知识生产除了要在学科成员的参与下,经历传统知识承接并在此基础上按各自学科生产方式进行知识生产的逻辑过程之外,还要受到各学科的基本规范约束,这是学科知识生产的基本要求,体现为对知识生产的过程控制。在文化视角下,这一控制过程主要通过学科规范体系的作用得以实现。规范体系是指导学科发展学术的必要因素,包括道德规范和制度规范。因此,学科规范体系对知识生产的过程控制也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层面:一是道德层面。学科成员在知识生产中既要受到学科特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如医学中“仁者爱人”的思想要求在学科知识生产中充分尊重捐赠的解剖遗体等,又要受到在各学科道德规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如忌讳学术浮躁、唾弃抄袭剽窃等行为。它们是将学科知识生产控制在满足学科、学术系统甚至是整个社会道德要求范围内的必要选择。二是制度层面。关于学科制度,学者们也从各层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我们认为学科制度是人们理性设计的结果,包括学科人才培养制度、科学研究制度与学术评价制度等方面,其中科学研究及其相应的评价制度是学科知识生产过程控制的制度保障。就学科研究的评价制度来说,它旨在通过奖励或惩罚等手段使学科成员为获得学科共同体的承认而更加专注地进行知识生产,因为科学研究在作为重要职能的同时也将科研成果的产生作为了各学科成员学术能力与水平的评价标准,当然这一特点在研究型大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五,文化场域与生产环境。文化场域是指学科及学科成员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在大学的文化背景、相应的学科组织形态与结构以及学科发展所必需的场所、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是一种组织文化与物质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形态,是各学科学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外部保障。学科文化场域对知识生产的保证具体也将从两个层面展开:社会的文化环境层面。众所周知,早期的大学是一个追求纯粹知识的场所,在那里,知识生产的目标更多地指向知识本身。而20世纪中期以来,市场同政府的力量一同渗透到大学中来,将大学从居于社会边缘为人们所顶礼膜拜的象牙塔拉到了世俗的社会中心,大学中的知识生产也越来越融合了功利化的气息,从此,大学中的知识生产目标由指向知识本身偏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当前大学中各学科的知识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这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并在为社会各领域提供知识性服务的过程中期望获得相应的能够进一步促进知识生产的制度性或物质性支持。政府的政策性资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同学科所得到的经费资助比例却有很大差距。院校文化层面。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院校文化传统。虽然院校的学术文化与学科文化之间差别明显,但学术文化传统却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各学科文化精髓的凝聚,深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与杰出的文化传统作为学科文化场域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对学科文化知识生产功能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学科知识体系作用下的知识承接是学科知识生产的逻辑法则,是学科文化知识生产功能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而学科价值体系、研究习惯、规范体系与文化场域的作用相对来说则是知识生产功能实现的强大的外在动力,它们共同作用、相互补充对文化知识生产功能的实现施以影响。

再次,知识生产功能的主要障碍及其育人效应思考,文化对促进学科知识生产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学科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知识生产的功能障碍也会相伴而生,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科文化惰性所带来的知识生产功能障碍。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会经历形成期—惯性期—惰性期—衰亡期各个阶段,因此能否克服文化惰性便是决定该文化走向的关键。所谓的文化惰性是特定文化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定势甚至是自我崇拜而对外界作用元素表现出的排斥倾向,它既是文化走向成熟的结果,又是文化功能发挥的限制力量。学科是高深知识系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标志,因此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主流范式,而主流范式的形成从消极方面来看却不仅意味着知识惰性的增加,而且标志着学科文化惰性期的到来。在文化惰性期,由于学科主流范式所不能说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人们便开始尝试寻找新的范式,但是新的范式常常被拒绝,特别是被较老的科学家所拒绝,从而使知识创新受阻,表现为文化知识生产的功能障碍。第二,文化发展的不成熟所带来的知识生产功能障碍。文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由于知识形态的学科一经形成便趋于成熟,因此认为学科知识文化视角下的功能障碍主要发生在其惰性期,但学科文化是知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集合体,组织文化的基本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同一知识形态下学科及其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所以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文化功能的发挥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文化视角下的功能障碍还发生在其形成初期的不成熟阶段。一般来说,文化的形成是学科组织发展成熟的标志,反之,成熟的学科组织也必定具有独特而又稳定的学科组织文化。有学者研究发现,成熟的学科组织不仅具有明晰的组织结构,更重要的是拥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和可持续的知识产出。换言之,在学科组织未发展成熟之前,学科人才队伍尚不健全、学科组织结构尚不完善,学科资源与信息的获取能力有限,也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组织文化,故而势必不利于学科的知识生产。

但是,从更加积极的层面来看,文化不仅对学科知识的生产具有影响力,而且还能通过知识生产功能表现出特有的育人效应。自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建立以来,教学和科研一体化的理念与模式便在大学中日益受到关注,随之而来的便是在将知识生产寓于大学学科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整体实践活动过程中,知识生产与知识产品的获得也为大学育人提供服务与帮助。这势必在知识生产功能与育人功能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学中,由于知识形态是学科的基本形态,是组织形态的生成基础,而知识体系则不仅是学科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且是居于基础性地位的核心要素,是学科价值体系与规范体系等文化要素得以形成的基础,所以知识的生产过程事实上也是学科自身的发展过程与学科文化的自我增值过程。可见,知识生产功能在完善作为学科文化核心要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也成为文化育人功能不断优化的动力和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