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文化育人:实践创新与凝聚功能

高校文化育人:实践创新与凝聚功能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校文化育人的诸要素中,学科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与学科成员所处的学科文化场域是支撑文化凝聚功能最主要的文化要素。而且,基于学科成员内心的情感归属而产生的价值认同彰显着学科成员忠于各自学科的主观愿望,是文化凝聚功能实现的重要的内在动力。

高校文化育人:实践创新与凝聚功能

在高校文化育人的诸要素中,学科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与学科成员所处的学科文化场域是支撑文化凝聚功能最主要的文化要素。在揭示文化凝聚功能的含义与主要表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该功能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与文化魄力是充分发挥文化凝聚功能以激发成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文化持续发展并为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础的必要选择。

第一,文化凝聚功能的含义与主要表现,文化是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元素,具有使社会中各个部落内部得以有效整合,协调发展的强大能量。学者们通常会用“黏合剂”“无形的纽带”来形象地表达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而学科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各学术部落中同样发挥着凝聚功能。而且,很少有哪些现代机构像学科那样显著和顺利地赢得其成员的坚贞不二的忠诚和持久不衰的努力,其中成员对各自学科所表现出的忠诚和在学科领域中所进行的持久不衰的努力正是文化凝聚功能作用下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在文化场域中以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文化要素所具有的对共同文化意识的形成施以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科成员为学科的发展努力践行的能力。可以说,文化的凝聚功能在学科成员(在大学中主要包括学者与大学生)与各自的学科之间建立起了彼此依存的紧密关系,使学科成员的信念态度、行为习惯等学术生活方式与各自学科的整体发展模式相统一,并以形成学科内部相对稳固的发展合力为最终目标。

第二,文化凝聚功能实现旳内在动力,价值体系是学科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学科成员所共有的信仰与追求,它一经形成便会引导学科后继成员产生对各自学科发展的范式、基本功能以及价值定位等的信服感,而这种会不断积蓄的对各自学科的独特情感恰恰体现了学科文化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也反映出了学科成员对文化的价值认同程度。换言之,学科成员对文化的价值认同是使其成为学科的忠实拥护者,从而以坚定的信心与无限的耐心发展自己的学科,而不愿从事其他学科学术活动的重要动力。还有学者认为,一般情况下真正能够促使人们去做某件事情的不是真理本身,而主要是对真理所抱有的那种寓于人们心灵深处的强大的情感动力,学科成员在学科领域中从事学术活动也同样如此。由于情感是人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体现为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认同或反对等基本态度,所以学科成员的学科价值认同感的形成过程亦即是他们对各自学科理念、认可的情感不断积蓄的过程。而且,基于学科成员内心的情感归属而产生的价值认同彰显着学科成员忠于各自学科的主观愿望,是文化凝聚功能实现的重要的内在动力。

由此可见,学科仪式、学科偶像与学科发展中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知识优势同时向学科成员传递着客观的学科文化信息,而学科成员在接收与体悟这些文化信息的过程中便在他们内心深处形成了对学科的归属感、对学科偶像的敬畏感与学科自豪感,并表现为对文化的价值认同感,从而使成员能够产生忠于自己所属学科的兴趣、热情以及责任,也会使文化的凝聚功能在学科成员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得以实现。

第三,文化凝聚功能实现的文化魄力,情感是维系组织最强有力的纽带,但却不是唯一纽带,在组织中除情感以外与利益相关的因素也具有凝聚组织成员的功能。组织是学科的基本形态之一,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文化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动力除了来自情感驱动下学科成员对学科文化产生的价值认同感之外,还有必要提及的便是来自学科成员在相关利益作用下所考虑到的学科迁移代价。所谓代价,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获得特定事物而有所付出与所做出的牺牲。那么,学科迁移代价便是指学科成员离开他所在学科谋求新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舍弃、牺牲的价值以及所要承受的一系列消极后果。(www.xing528.com)

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凝聚功能的产生实质上是学科文化作为学术生活历史凝结的文化本质与学科文化场域的基本状态对学科成员共同施以影响的结果,是学科成员充分考虑舍弃其中蕴含的利益元素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的结果。具体来说:

第一,在自各学科领域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也已习惯化了的生活方式是学科成员最难以舍弃的利益元素之一。知识的高度分化是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知识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即使在倡导知识融合的大科学时代依然如此。同时,知识的分化带来了大学中以学科组织为载体的高度制度化的劳动分工,而且在知识的分化与劳动分工的细化过程中,学术信仰也在随之不断扩散,学术领域中便产生出了以拥有独特学术信仰为文化要素的学科文化。而必须要承认的是,文化具有强大的能量,它常常能够使不同学科间难以沟通,从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能够向学科成员传递专门的研习对象与方法,也能够使学科成员在自己的专属学科部落中开展专门的学术活动,从而明确自己的学科身份,使他们帮助自己了解他们是谁。换言之,是学科文化为不同学科中的每一个人打上了独特的文化标签,并赋予了他们学科身份。追溯身份的含义我们发现,该词对应着Status和identity两个英文词汇,前者可作身份、地位讲,后者可译为同一性、一致性,而社会学家韦伯则愿意将身份理解为人的社会声誉与生活方式。一般情况下,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历史凝结,而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则是不同文化样态的具象表达。基于这一认识本研究倾向于身份的生活方式说,认为身份即是人们寓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对他们特有生活方式的认定,并彰显着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因各自身份的一致性而具有的凝聚力。那么,对于学科成员而言,学科身份实质上反映了各学科成员所拥有的不同的学术生活方式,而且学科知识越分化,学科文化网络越细密,学科身份便会越凸显,学科成员的学术生活方式也越会多样化地被呈现出来。另外,学科成员越是长期地扎根于自己的学科领域,这种学术生活方式向其日常生活其他方面渗透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成员一旦选择并进入某一学科领域之中,受到该学科文化的影响,即便该学科不是最具优势的,又或者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如果选择脱离本学科而投向另一个学科领域,往往既需要强大的外力支持,又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那无异于要终止学科成员长久以来一直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如特定的语言习惯和固定的研习方式等。

第二,学科文化场域或优或劣的基本状态也是学科成员所关切的利益元素。默顿曾把使有的更有,没有的更加缺乏的社会现象称为马太效应,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这一效应则主要表现为优势学科持续的优势积累,而且较其他学科更能够集聚人才,凝聚力量。优势学科不仅体现为学科在知识发展层面上的优势,而且还体现为学科文化场域层面上的优势。我们认为,学科文化场域体现为学科及其成员所处的环境文化形态,而且学科文化场域的优势越大,学科文化的凝聚功能也就越明显。

第三,文化凝聚功能的育人效应分析,在对文化凝聚功能的实现动力和育人功能的实现机理、机制进行分析与对比后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一方面,文化的育人功能除了表现在塑造理想人格、培养思维方式与规导行为方式三个维度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而学生学科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又是他们学科归属感的深化过程。显然,育人功能对凝聚功能具有维系与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凝聚功能育人效应的视角来看,学科文化是学科成员学术生活方式的历史凝结,它萌发于学科领袖的魅力外化,形成于学科成员对学科文化雏形的共享与认同,是学科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没有学科成员的凝聚,学科文化的生成、发展演化以及人等功能的实现便无从谈起。同时,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是学科知识体系育人、价值体系育人与学科文化育人的共同结果,然而文化主体育人功能的真正实现必须以学科成员即学科文化主体(主要是大学教师)在情感与利益的驱动下凝聚于各自学科文化场域之中为前提。此外,文化的凝聚对象不仅包括教师,而且也包括学生,文化对学生所进行的理想人格塑造、价值取向引导、思维方式培养与行为方式规导的又一重要前提便是学生在凝聚功能的作用下确认自己的学科成员身份。可以说,文化的凝聚功能在对作为学科文化要素的学科文化主体施以影响,以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学科归属感与认同感的过程中成为育人功能的实现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