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职业生涯

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职业生涯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创新思维活动中,这两种思维方式互为条件、协同活动、缺一不可,它们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四)培养扩散思维扩散思维是对同一问题探索不同的、新奇独特设想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设置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扩散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扩散思维要引导学生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的局限与束缚,打破常规,思考问题时从单向的线性思维定式

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职业生涯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又包括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两种基本形式。在创新思维活动中,这两种思维方式互为条件、协同活动、缺一不可,它们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收敛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物理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新组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和形象,如对已有的物理知识的综合、从新的角度去分析已有的物理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的物理情景、物理学不同分支间的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通过类比和联想重新安排已有知识从而创造新的物理知识等;二是突破已有物理知识,提出崭新的见解、设想、思路、观点等,如物理习题的新解法、实验或实验仪器的改进或设计方案、对某一现象或某一理论以小论文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等。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所谓好奇心,是指人们想要了解事物本质真相的一种心理,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求知欲是指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欲望。强烈的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品质之一,它既是人们求知欲望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又激发人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一般来说,好奇心的强烈程度与求知欲的强烈程度成正比,好奇心愈强,渴求获取知识的愿望就愈强烈。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激发人们对引起新奇感的事物和现象的高度关注,从而使人们的思维进入一种集中的、全新的状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新的问题,不断创新。所以好奇心是人们创新的起点、动机和驱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因为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与环境刺激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培养好奇心、求知欲的必要条件,而单调枯燥的环境会抑制和扼杀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勤问、善问,要敢于在自己接触到的现象,特别是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不要怕问题简单,不要怕被人耻笑。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多关注周围的变化,凡事多问为什么,无疑会使自己养成好奇、爱思考的好习惯。再次,大学生应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可以适当参与科研,甚至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课题。科研问题有大小之分,难易之别,但无论大小难易都是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带来新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的探索和解决。这是培养好奇心的良好办法。同时,无论是听课、看书、做实验或是在其他一些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都应该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始终处于一种探索研究状态中,必然会大大强化自己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创新思维。

(二)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问题意识”就是对“问题”的关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思考、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就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有了新的发现、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问题意识,首先必须戴上怀疑的眼镜,学会敢疑和善疑,因为怀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古人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怀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品质之一,怀疑是从事创新的前提。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当然,这里的怀疑指的是理智的怀疑,而不是不加思索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换句话说,科学的怀疑精神绝不可与否定一切的绝对怀疑论等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会提问,鼓励学生多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对教材或教师的某些观点提出异议,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辨别能力,只有知识广博,善于细微观察,精于逻辑推理,才可能发现问题,有所创新。培养问题意识还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常言道:细察问题出,深思问题生,善思问题至。意即仔细观察问题、深入思考问题、善于独立思考问题都是发现问题的根本方法,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的人,往往容易让别人的思想占据自己的头脑。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训练创新思维。(www.xing528.com)

(三)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凭人的直觉,无须对事实材料进行逐步分析,迅速地对问题的解决做出合理的推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过程。它能为创新活动找到突破口,发现前进的道路,是一种“智慧的火花”。直觉思维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愿望要强烈。直觉思维需要激情,而激情来自对问题解决的强烈愿望。其二,直觉思维准确性的高低,取决于主体的阅历、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思维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主体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与其直觉思维的准确性成正比。可见,培养大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创新的强烈愿望,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其次,鼓励大学生刻苦学习,丰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走出课堂,走上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扩充知识面,增长生活的阅历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展直觉思维,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直觉思维去观察思考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养成良好的直觉习惯。当然,直觉思维的正确与否,还需要分析思维严密的检验和论证。

(四)培养扩散思维

扩散思维是对同一问题探索不同的、新奇独特设想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它的思维形式是多角度、发散的和求异的。它敢于在科技领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设想、新观点,不盲从、不迷信、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是从。它的思维活动是全方位的,思维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使人的思路越来越广,最后获得尽可能多的新奇而独特的创新性设想。培养大学生发散思维的最好途径就是开设哲学课、形式逻辑学、五论、超循环理论、西方哲学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设置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扩散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扩散思维要引导学生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的局限与束缚,打破常规,思考问题时从单向的线性思维定式转向多维的立体式的多向思维方法。通俗地说,即尽量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角度,沿着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已有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同一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的答案,激发学生寻求“异常解决方法”的兴趣。同时,不仅要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及在限定时间内产生众多的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还要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更要训练学生对问题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