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实现精准就业指导,除了强化数据收集和处理的硬件条件,还要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大数据规则。
(一)重视就业相关的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当前,学校记录了学生的就业岗位、日常表现方面的大量大数据,但这些数据基本上分散在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后勤中心等部门。由于部门之间共享机制不健全,数据接口的一致性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导致数据整合难度大、综合利用率低,从一定层面上来讲,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学校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尝试建立大数据搜集与处理中心,强化对数据的规范管理和科学化利用,尽可能做到数据格式的统一与内容的共享,探索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即针对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就业需求,精确地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快速、高效提供高品质的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就业指导的满意度。
(二)大力提升教师的大数据思维意识(www.xing528.com)
精准就业指导能顺利实施的基础是大数据搜集情况,关键环节是就业指导人员对大数据运用处理的能力,即大数据思维意识。当前,伴随大数据技术兴起,精准就业指导进入了新阶段,但多数教师的大数据素养意识还没跟上,难以胜任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的工作。大数据思维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定量思维、全样思维、关联思维和容错思维。定量思维是基于一切皆可测的前提,即尽可能将静态和动态信息量化,转变成可测量的。静态信息包括基本就业数据,动态数据包含生活信息、感情信息等。全样思维是基于移动互联背景下数据量剧增的前提,新技术可以保障尽可能获取、存储和分析全样数据。关联思维是基于一切皆可连的前提,学生各类行为存在内在联系,即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也可能是非因果关系,从而有效预测就业的偏好等。容错思维是基于全体样本基础之上的,因为数据中的异常、疏忽、错误等都是数据实际情况,只有我们更多收集吸纳数据中客观存在的异常情况,大数据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才能有效越高。因此,必须增强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为学生提供深层次的学习服务与专业指导的能力。
(三)重视大数据处理的规范和原则
精准就业指导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新型就业指导方式,要高度重视数据的规范性以及数据处理的原则性问题。对于数据处理的规范性,要注重数据处理的有效性与一致性问题。各个阶段的数据要根据情况进行分类使用,每类数据要进行格式化归一处理,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对于数据处理的原则性,要注重保护教师和学生的隐私问题,必须确保共享数据的合法性。凡是涉及教师的行为习惯、学生的家庭背景、就业问题等方面的隐私性数据,处理时,要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大数据处理的基本规则,依靠科学、规范的基本规则赢得相关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在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展好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分析处理关于教师或学生日常生活跟踪的数据时,如饭卡消费、门禁进出记录,要尽可能隐去姓名等信息,客观分析其行为的影响,保护师生隐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