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当代艺术体系中,是做成春卷还是做成大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如火如荼席卷中国艺术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85新潮美术”,栗宪庭提出了中国艺术策略的主张为“中国春卷”;高名潞提出艺术策略是“打中国牌”。两个策略在思想、文化意识方面都具有一致性:中国艺术的出场,需要有中国的文化元素。不能不说,这种艺术文化策略在1985年已经有一种“危机”和“忧患”意识,也是反对全盘西方现代艺术化的一剂强心针。今天,就“中国春卷”“中国牌”的策略与主张,还是有更大的空间来重新探讨,它确实不够大气,缺乏气魄,缺乏宏大的世界构建精神,看不到为中国当代艺术立命的追求世界命题的意识。
如何将“春卷”的意识转向为正餐而且是大餐的意识,如何将“中国牌”转向为打牌的“场地”的所有者,这是我们当下必须思考与转向的内容。当下,在西方国家主办的“国际双年展”中,这种“春卷”“中国牌”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当然,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也无法进入他者的圈子里。先进入,再重新界定概念与重新洗牌,也不失为一种转向的方法。事实上的确如此,有了先期的“春卷”“中国牌”投入国际化的展示——尽管也有不少是现代艺术的作品,而且西方世界还利用一些中国艺术家表达他们想看到的意识形态和他者形象,但是同时,也有隐喻地表达中国自己意识形态和文化形象的当代艺术作品;也不管当代艺术的市场或价位是否有操作的层面,但在全球的艺术世界中刮起了“春卷”“中国牌”旋风,让西方看到了中国艺术的崛起,西方国际双年展不得不刮目相看,不得不以有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参与而窃喜。这是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世界的一个现状。(www.xing528.com)
当下的机遇已经指明了方向,塑造全球的中国当代艺术体系的时代到了。“春卷”“中国牌”的意识已经不符合当代语境变化的总体要求,更不符合中国文化战略升级的国情。这就是我们在前几章节中反复提到要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的原因。即使西方艺术批评话语也在界定当代艺术概念,我们仅仅知道即可,一家之言,不必追随。我们重新制定和重新规划“国际”的概念,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制度与规则,重新塑造当代艺术批评话语与理论,让全球当代艺术话语体系以我们作为当代艺术立命为基础和坐标,使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主流话语,让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世界当代艺术餐桌上的“大餐”,这是21世纪赋予中国当代艺术人的重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