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传统,就是从过去穿越到当下。我们不说“超越”,超越容易引起异议,轻易地与西方的“背离”或“颠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穿越,一定是要从传统中穿过的;超越,似乎可以不顾传统而越过传统。穿越,就是路径依赖,依然在传统的路径上继续往前行,穿越,这就意味着穿越不是重复传统,而是在传统路径上持续到当代的一种方式。
图6-2 张新权 《江南系列之二》
当代意境学,就是从传统意境学穿越到当代文化中的意境学。故此,它必然有传统意境学的特征或痕迹,但又不是重复或重叠传统意境学的全部内容,它是对传统意境学的合理性的内核进行当代诠释,是将传统意境学置于当代文化语境中考察其精神、境界,以及把艺术概念有效地界定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使传统意境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发生作用,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意境学最大的文化特征就是不纠缠于“象”(“形式”),而是对“象外”有更高的追求。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云:“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对“象外”意境的追求。那么,当代意境学是穿越传统意境学的概念,对于“象外”主题概念以及“物体”“精辟”“膏腴”这样的概念而言,既有传统的观念又属于当代的观念,很多情况下我们要在当代来建构“象外”的意识与观念,但它必须是穿越了本元的“象外”这样的一种当代的诠释。不拘泥于“象”,这个“象”是具有“手”的意义的“象”,是“立象尽意”的“象”,“立象”就是体现了“手”的意义,但又不是为“立象”而“象”,“象”不是目的,依然是手段,尽“象外”之“意”才是目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诗品·雄浑》),要得到艺术“雄浑”之意境,必须要“超以象外”。用西方哲学思维模式直白地阐释就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言、象是手段,意是目的。
穿越传统的当代意境学之“意”,是当代人们或艺术家之胸中具有当代文化之意。对于当代意境学之“境”,我们可以阐释为是当代文化语境之境,当然不止于此,更要理解为人类终极追求与道德关怀的至高境界之境,这便是当代意境学与传统相遇,是传统意境学与当代相遇的结果。这两个相遇是当代意境学的本质也是要求,其价值和意义才能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充分展开与体现。穿越传统的当代意境学,依然要有那种“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的妙处与风范。这种妙处与风范是“手”的意义体现,也是对当代艺术本体的要求。
我们不但要构建穿越传统意境学的当代意境学,还要构建当代意境学的批判维度和理论体系,以匡正当代艺术文化建设的维度。
图6-3 毛焰 《肖像》
【注释】
[1][美]E·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2][美]E·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3]李倍雷:《视觉文化:图与图像》,《艺术百家》2013年第4期。(www.xing528.com)
[4]邹跃进:《什么是当代艺术?》,《中国艺术》2008年第1期。
[5][英]约翰·凯里:《艺术有什么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1页。
[6][美]W. J. T. 米歇尔著,陈永国译:《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1页。
[7][清]黄宗羲编修:《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上海:上海文瑞楼印行1911-1949年版,第24页。
[8]邹跃进:《什么是当代艺术?》,《中国艺术》2008年第1期。
[9]彭德:《 什么是当代艺术》,《 荣宝斋》2010年第2期。
[10]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1941年第十三卷第4期。
[11][法]伊夫·米肖著,王名南译:《当代艺术的危机:乌托邦的终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113页。
[12][美]内利·理查德:《后现代主义及其边缘》,见[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编:《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355页。
[13][美]内利·理查德:《后现代主义及其边缘》,见[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编:《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357页。
[14][美]列奥·施坦伯格著,沈语冰、刘凡、谷光署译:《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74-75页。
[15]王弼:《王弼集校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