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当代艺术:器与道、术与艺的融合

中国当代艺术:器与道、术与艺的融合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1马志明 《传统痕迹1》以“器”进“道”与由“术”进“艺”是同一个内在逻辑关系。“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器”的基本概念与认知。这些观点都是将“道”“器”看作一种关系的存在。前面我们讲了“道器”与“艺术”是对应的关系。就是说通过“器”达到“道”,也就是通过“术”达至“艺”。即“无器而道毁”是也。王弼“明象”阐释的核心问题就是以器进道。

中国当代艺术:器与道、术与艺的融合

图6-1 马志明 《传统痕迹1》

以“器”进“道”与由“术”进“艺”是同一个内在逻辑关系。“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器”的基本概念与认知。若单方面地倾向一方,就会出问题或招致批评,老子就曾经专门批评过“机心”过重的现象。“朴(道)散则为器”(老子《道德经》),工匠原木劈开作为用具则为器,但过分倚重“器”,则是老子反对的,“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道德经》)。那么,道与器的关系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抽象的规律或宇宙意识与具体的事物或物质意识的关系。简单地讲,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说:“理也者,行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行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天下”是具体的,但“天下”后面还有规律可寻,故此“据器而道出”,“道”存于“器”中,“无器而道毁”。这些观点都是将“道”“器”看作一种关系的存在。(www.xing528.com)

前面我们讲了“道器”与“艺术”是对应的关系。就是说通过“器”达到“道”,也就是通过“术”达至“艺”。反过来讲,没有“术”,“艺”也不存在。即“无器而道毁”是也。“道器”关系印证在“艺术”关系上,我们在第四章引用了王弼的《易经略列·明象》,这里不妨再次引用以证之。其云: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也,而画可忘也。[15]

王弼用“扫象阐理”的方法,分析、探讨了“艺”与“术”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个“关系”简单地讲,就是通过“术”——言、象,达到对“艺”——意境的追求与实现。“扫象阐理”不能诠释“扫地”的“扫”,不是把“象”全部扫掉,而要理解为当下“扫描”的“扫”,把象审视一遍。所以“忘言”“忘象”,我们不可理解为不要“言”、不要“象”,把“言”和“象”抽掉,如果是抽去言、象,就成为西方的“抽象”了,其结果显然就没有什么不同的了。忘言、忘象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得象、得意,即“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唯有得象、得意之后,言和象可暂且忘却,“忘”是不纠缠于言、象,不是弃言、弃象。“立象以尽意”,本质上就是通过言、象之器、术,达到进乎道、艺。王弼“明象”阐释的核心问题就是以器进道。最后他还借用了绘画来说明这个问题,“重画以尽情也,而画可忘也”。实际上,这也恰恰诠释了艺术的核心问题——以术进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