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出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在艺术文化方面主张的是转向“当代意境学”。西方现代文化理论学者把文化整体转向看作是后现代转向,无论他们说的是图像转向还是艺术终结之后的转向,都是在这层意义上的转向。我们说的与强调的文化整体转向是当代的转向,与西方现代文化理论和现代艺术理论说的转向是不同的。尽管都提到“转向”,但显然属于不同的方向和路径的转向。我们在第一章的“观察一个逻辑起点”时,就提出了“当代”的逻辑起点不是现代、后现代的路径。在西方现代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后现代转向对世界文化而言,是非常不成功的。一个社会、一个世界,没有精英文化是不行的。精英文化、公民文化、民众文化、大众文化、平民文化等,无论何种称谓都属于不同的层次、阶层和不同属性的文化,后现代只强调或只承认一种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我们说过,后现代提出的“大众文化”,实则就是美国文化。其他说法如“国际化”“全球化”,实际也都是“美国化”。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西方的文化(艺术)转向,实际是转向“美国文化”——大众文化。西方学者坚持鼓吹这种“转向”,美国学者为始作俑者,然后其他西方学者跟在后面呼应,这种后现代转向目的在于传播所谓“普世”价值,推销的是西方的“殖民文化”。事实上,后现代转向把世界文化推向了绝境,后现代无法承担起重建世界文化的责任。
针对西方现代艺术文化“转向”的企图和目的,我们提出“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理论,以回应后现代转向文化理论。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即是当下的各种文化形态,包括现代、后现代文化形态,整体转向当代文化形态。这个文化整体的转向当代文化的理论,依然保持精英文化的态势和价值体系,精英文化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提出当代艺术文化“与传统相遇”的命题,就是为了使当代文化不同于碎片化的、无深度的后现代文化,这是“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命题的根本,同时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当代文化和当代艺术不是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路径上的文化和艺术的原因。
后现代文化颠覆精英文化以来,并没有建构文化和艺术的新形态。因此,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是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和建构策略。它是针对西方将文化后现代转向过程中对经典和精英文化的颠覆和破坏,而提出的当下文化建构的方案。精英文化,它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其他不同层次和属性的文化形态是精英文化的补充。我们说的新形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新形态,不是戏谑的、平面的、无深度的文化碎片的文化形态,而后现代恰恰把这个文化碎片作为新形态看待,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世界文化的主体。从世界文化发展历史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精英文化为发展主导,如中国的儒道文化主体,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主体的推动力。在欧洲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是以精英文化为主导和推动力。西方学者自身最乐于提到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本质上这都是西方精英文化的代表。我们透过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主体的推动事实,不难看到没有精英文化的主体推动,世界文化包括艺术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必然是迟缓的。今天我们提出“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在于重建精英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在西方文化转向后现代文化碎片的废墟上重新置入精英文化。当代艺术需要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的精英文化——“士知文化”来支撑。即一是我们强调的“与传统相遇”,二是我们这里要说的转向“当代意境学”。
(www.xing528.com)
图2-4 张晓刚 《有取暖器的房间》
“与传统相遇”是寻找传统的精英文化因素的基本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未必都是精英的,精英文化在整个传统中不是多数,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部分,精英与糟粕共存于传统中,需要我们去甄别。精英文化永远属于“少数”,但是它却是世界文化的核心力量和推动力量,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像汤比因说的属于是“创造少数”(creative minority)。对精英文化与文化糟粕,我们必须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能够使精英文化在当下文化中产生新的意义,这是“与传统相遇”的基本前提和原则。后现代也任意挪用传统文化元素,但它不加以选择,属于解构性的挪用。同时,“与传统相遇”还需要注意与当下社会文化相适应,即能够有效地解决当下文化问题的那些传统精英文化。就艺术理论而言,我们提出“当代意境学”,就是将传统“意境学”置于当下文化语境中,重构符合当代文化语境的当代意境学,既区别于传统的意境学,又与传统意境学相联系。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建构当代意境学的理由。就中国传统的“意境学”与西方传统的“美学”而言,它们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意境”;西方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审美”。从境界的层次上看,意境是最高层次,审美是次级层次。我们说“意象”,可以是审美的——“审美意象”,也可以有味象的——“澄怀意象”。但是“意境”却不是审美的问题,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美学问题。美学的审美层仅止于“意象层”,澄怀味象的终极层次是“意境层”。所以,我们提出与传统相遇,在当代艺术的文化创造和艺术追求中,指的就是在当代意境学关照下的当代艺术的文化创造和艺术追求。
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的意义还在于修复后现代的文化碎片,用“规律”的线索把碎片串联起来。后现代文化理论否定“必然”,只承认“偶然”,波普艺术和达达主义成为印证后现代文化“偶发”理论的艺术形态。在后现代艺术中偶发(偶然)艺术形态是一种常态化的生产方式“生产”,之后再进行阐释。很大程度上,后现代艺术是阐释出来的艺术形态,它的“意义”是被阐释出来的,并非来自其自身的自洽系统。也因此,后现代艺术是怎样都可以被阐释、被存在的状态——偶然或偶发的状态。当然,当它一出现,就立即死亡。经典艺术的永恒性在于它后面的精英文化的支撑,也就是说精英文化框架下创造的经典艺术是必然的结果,是绵延的永恒性的经典。那么,当代艺术是在当下文化语境中与传统相遇时再创永恒的经典艺术,这便是文化整体的当代转向,以及转向当代意境学的意义与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