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大义述》揭秘《春秋》讳辞:晋文致天子,言行不同!

《春秋大义述》揭秘《春秋》讳辞:晋文致天子,言行不同!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有讳辞。晋文致天子,讳致言狩。“天五狩于河阳。”

《春秋大义述》揭秘《春秋》讳辞:晋文致天子,言行不同!

春秋》有讳辞。

有为尊者讳者。

闵元年:“冬,齐仲孙来。”《公羊传》曰:“《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晋文致天子,讳致言狩。

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公朝于王所。”《公羊传》曰:“曷为不言公如京师?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则曷为不言天子在是?不与致天子也。”《穀梁传》曰:“讳会天王也。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天五狩于河阳。”《公羊传》曰:“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穀梁传》曰:‘全天王之行也,为若将狩而遇诸侯之朝也,为天王讳也。”《左氏传》曰:“是会也,晋侯朝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春秋繁露·玉英》篇曰:“《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故诡晋文得志之实以狩,讳避致王也。”又《王道》篇曰:“晋文再致天子,讳致言狩。”《史记·孔子世家》曰:“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又《周本纪》曰:“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会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阳’。”又《晋世家》曰:“冬,晋侯会诸侯于温,欲率之朝周。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于践土。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晋败王师,齐如自败。

成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公羊传》曰:“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穀梁传》曰:“不言战,莫之敢敌也。为尊者讳敌不讳败,为亲者讳败不讳敌。尊尊亲亲之义也。然则孰败之?晋也。”《盐铁论·世务》篇曰:“《春秋》王者无敌。言其仁厚,其德美,天下宾服,莫敢受交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曰:“《春秋》曰:‘王师败绩于贸戎。’不言败之者,以自败为文,尊尊之意也。”

赵穿侵柳,晋人围郊,不系乎周,皆其事也。

宣元年:“冬,晋赵穿帅师侵柳。”《公羊传》曰:“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何《注》云:“绝正其义,使若两国自相伐。”昭二十三年:“晋人围郊。”《公羊传》曰:“郊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

有为贤者讳者。

齐襄能复仇,故取纪郱、鄑、郚,讳取言迁。

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公羊传》曰:“迁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何《注》云:“襄公将复仇于纪,故先孤弱取其邑,本不为利举,故为讳。”

灭纪,讳灭言大去。

庄四年:“纪侯大去其国。”《公羊传》曰:“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襄公?复仇也。何仇尔?达祖也。哀公享乎周,纪侯谮之。以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祢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仇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独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独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

齐桓尊王攘夷,存亡继绝,故取鄣讳取言降。

庄三十年:“秋七月,齐人降鄣。”《公羊传》曰:“鄣者何?纪之遗邑也。降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桓公讳也。”何《注》云:“时霸功足以除恶,故为讳。”

灭项讳不言齐。

僖十七年:“夏,灭项。”《公羊传》曰:“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桓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穀梁传》曰:“孰灭之?桓公也。何以不书桓公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汉书·陈汤传》:“刘向上疏讼汤曰:昔齐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子以功覆过而为之讳行事。”又《田延年传》曰:“丞相议秦延年‘主守盗三千万,不道’。御史大夫田广明谓太仆杜延年:‘《春秋》之义,以功覆过。当废昌邑王时,非田子宾之言大事不成。今县官出三千万自乞之何哉?愿以愚言白大将军。’”《后汉书·马援传》:“朱勃上书曰: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所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厌海内之望。”

狄灭邢不书。

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公羊传》曰:“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孰亡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灭卫不书。

僖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公羊传》曰:“孰城?城卫也。曷为不言城卫?灭也。孰灭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春秋繁露·观德》篇曰:“邢、卫,鲁之同姓也,狄人灭之。《春秋》为讳,避齐桓也。”

徐、莒灭杞不书。

僖十四年:“诸侯城缘陵。”《公羊传》曰:“孰城?城杞也。曷为城杞?灭也。孰灭之?盖徐、莒胁之。曷为不言徐、莒胁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宋襄能忧中国尊周室,故宋桓公不书葬。

僖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公羊传》曰:“何以不书葬?为襄公讳也。”何《注》云:“襄公背殡出会宰周公,有不子之恶;后有征齐忧中国尊周室之心,功足以除恶,故讳不书葬,使若非背殡也。”

楚人献捷不言宋。

僖二十一年:“楚人使宜申来献捷。”《公羊传》曰:“恶乎捷?捷乎宋。曷为不言捷乎宋?为襄公讳也。何《注》云:“襄公本会楚,欲行霸忧中国也。不用目夷之言,而见诈执伐宋,几亡其国,故为讳没国文,所以申善志。”孔氏广森《通义》云:“高襄公,故不与楚捷乎宋也。”

晋文能尊周室,故晋诸君不书出入。

僖十年:“晋杀其大夫里克。”《公羊传》曰:“然则曷为不言惠公之入?晋之不言出入者,踊为文公讳也。齐小白入于齐,则曷为不为桓公讳?桓公之享国也长,美见乎天下,故不为之讳本恶也。文公之享国也短,美未见乎天下,故为之讳本恶也。”何《注》云:“踊,豫也,齐人语。”树达按:入者篡辞。如惠公书入,则文公与惠公情事相同,亦当书入。《春秋》贤文公,以其功足除恶,故不书其入。因文公不书入,并不书惠公之入。惠公之入先于文公,故云豫为文公讳。何《注》谓文公功足并掩前人之恶,又谓踊犹关西言浑,皆非也。

致天子讳言狩。

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公朝于王所。”《公羊传》曰:“曷为不言公如京师?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则曷为不言天子在是?不与致天子也。”何《注》云:“时晋文公年老,恐霸功不成,故上白天子曰:‘诸侯不可卒致,愿王居践土。”下谓诸侯曰:‘天子在是,不可不朝。’迫使正君臣,明王法。虽非正,起时可与,故书朝,因正其义。”《穀梁传》曰:“讳会天王也。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娄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公羊传》曰:“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穀梁传》曰:“全天王之行也。为若将狩而遇诸侯之朝也。”“壬申,公朝于王所。”《穀梁传》曰:“朝于庙,礼也;于外,非礼也。独公朝与?诸侯尽朝也。其日,以其再致天子,故谨而日之。言曰公朝,逆辞也,而尊天子。日系于月,月系于时。壬申,公朝于王所,其不月,失其所系也。以为晋文公之行事为已傎矣。”《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晋文再致天子,讳致言狩。”又云:“晋文再致天子,皆正不诛。善其牧诸侯,奉献天子而服周室。《春秋》予之为伯,诛意不诛辞之谓也。”按:此事本篇再见,一为天王讳,一为晋文公讳也。

此为贤君讳者也。

曹羁正谏,故曹讳不言灭,不书与戎战。

庄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公羊传》曰:“曹羁者何?曹大夫也。曹无大夫,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曹羁?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二十六年:“曹杀其大夫。”《公羊传》曰:“何以不名?众也。曷为众杀之?不死于曹君者也。君死乎位曰灭,曷为不言其灭?为曹羁讳也。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为曹羁讳也。”何《注》云:“所谏者战也,故为去战灭之文,所以致其意也。”

鲁季子亲亲,故公子牙讳不书刺。

庄三十二年:“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公羊传》曰:“何以不称弟?杀也。杀则可以不言刺?为季子讳杀也。曷为为季子讳杀?季子之遏恶也,不以为国狱。缘季子之心而为之讳。”陈氏立《义疏》云:“推季子亲亲之心,不忍显扬其兄之罪,故为之讳刺言卒,若不以罪见杀然。”

公子庆父讳不言奔。

庄三十二年:“公子庆父如齐。”《公羊》无传。何《注》云:“如齐者,奔也。不言奔者,起季子不探其情不暴其罪。”《穀梁传》曰:“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宋公子目夷能存国免君,故讳楚不言围。

僖二十一年:“楚人使宜申来献捷。”《公羊传》曰:“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为执宋公贬。宋公与楚子期以乘车之会。公子目夷谏曰:‘楚,夷国也,疆而无义,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公曰:‘不可。吾与之约以乘车之会。自我为之,自我堕之。’曰:‘不可。’终以乘车之会往。楚人果伏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宋公谓公子目夷曰:‘子归守国矣。国,子之国也,吾不从子之言以至乎此。’公子目夷复曰:‘君虽不言国,国固臣之国也。’于是归,设守械而守国。楚人谓宋人曰:‘子不与我国,吾将杀子君矣。’宋人应之曰:‘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虽杀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宋公释乎执,走之卫。公子目夷复曰:‘国为君守之,君曷为不入?’然后逆襄公归。此围辞也,曷为不言其围?为公子目夷讳也。”何《注》云:“目夷遭难,设权救君,有解围存国免主之功,故为讳国,起其事,所以彰目夷之贤也。”

卫叔武能让国,故为不书见杀。

僖二十八年:“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公羊传》曰:“卫侯之罪何?杀叔武也。何以不书?为叔武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叔武?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叔武辞立而他人立,则恐卫侯之不得反也,故于是己立。然后为践土之会,治反卫侯。卫侯得反,曰:‘叔武篡我。’元咺争之曰:‘叔武无罪。’终杀叔武。元咺走而出。”何《注》云:“叔武让国见杀,而为叔武讳杀者,明叔武治反卫侯,欲兄飨国,故为去杀己之罪,所以起其功而重卫侯之无道。’陈氏立《义疏》云:“《春秋》之法,许人臣者必使臣,叔武让国,不见谅于君兄,反为所杀。若见书杀己,其罪益著。故缘叔武之心而为之讳,叔武之贤愈明,卫侯之无道愈见,所谓志而显也。”

曹喜时能让国,故公孙会讳不言畔。

昭二十年:“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公羊传》曰:“奔未有言自者,此其言自,何?畔也。畔则曷为不言其畔?为公子喜时之后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公子喜时?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曹伯庐卒于师,则未知公子喜时从与?公子负刍从与?或为主于国,或为主于师。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刍之当主也,逡巡而退。贤公子喜时,则曷为为会讳?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贤者子孙,故君子为之讳也。”何《注》云:“君子不使行善者有后患,故以喜进之让,除会之叛。”《新序·节士》篇曰:“曹公子喜时字子臧。子臧让千乘之国,可谓贤矣。故《春秋》贤而褒其后。”《后汉书·卢植传》曰:“《春秋》之义,贤者子孙宜有殊礼。”

吴季札不忍父子兄弟相杀,故杀僚讳不书阖庐。

襄二十九年:“吴子使札来聘。”《公羊传》曰:“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昭二十七年:“夏四月,吴弑其君僚。”《公羊》无传。何《注》云:“不书阖庐弑其君者,为季子讳,明季子不忍父子兄弟自相杀,让国阖庐,欲其享之,故为没其罪也。”

此为贤臣讳者也。

有为亲者讳者。

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之者,亲之也,故内大恶讳,即内其国也。为中国讳,即内诸夏也。传文于鲁事多言内辞,即为鲁讳之辞也。桓二年《传》云: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则为鲁隐讳,可视为为亲者讳,亦可视为为贤者讳,颇难分别,兹据一体言之尔。

戎执凡伯,讳不言执。

隐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公羊传》曰:“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穀梁传》曰:“凡伯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国而曰伐,此一人而曰伐,何也?大天子之命也。以归,犹愈乎执也。”范《注》云:“讳执言以归,皆尊尊之正义,《春秋》之微旨。”

荆获蔡侯,讳不言获。

庄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公羊传》曰:“蔡侯献舞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曷为不言其获?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穀梁传》曰:“中国不言败,此其言败,何也?中国不言败。蔡侯其见获乎!其言败,何也?释蔡侯之获也。以归,犹愈乎执也。”范《注》云:“为中国讳见执,故言以归。”《春秋繁露·精华》篇曰:“《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者也。是故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获,中国言获而不言执,各有辞也。有小夷避大夷而不得言战,大夷避中国而不得言获,中国避天子而不得言执,名伦弗予,嫌于相臣之辞也。是故大小不踰等,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

诸侯取虎牢,讳取言城。

襄二年:“六月,庚辰,郑伯卒。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小邾娄人于戚,遂城虎牢。”《公羊传》曰“:虎牢何者?郑之邑也。其言城之,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国中讳也。曷为为中国讳?讳伐丧也。曷为不系乎郑?为中国讳也。

郑僖见弑,讳弑言卒。

襄七年:“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郑伯髠原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操。”《公羊传》曰:“操者何?郑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其大夫弑之。曷为不言其大夫弑之?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郑伯将会诸侯于,其大夫谏曰:‘中国不足归也,则不若与楚。’郑伯曰:‘不可。’其大夫曰:‘以中国为义,则伐我丧。以中国为强,则不若楚。’于是弑之。”何《注》云“:祸由中国无义,故深讳使若自卒。”《穀梁传》曰“:郑伯将会中国,其臣欲从楚,不胜,其臣弑而死。其不言弑,何也?不使夷狄之民加乎中国之君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郑伯髠原卒于会,讳弑,痛强臣专君,君不得为善也。”陈氏立《义疏》云:“不书弑,盖兼二义:一为中国讳,一为郑伯弃强夷即中国而见弑,故深隐之也。”

故贼不讨而亦书葬。

襄八年:“夏,葬郑僖公。”《公羊传》曰:“贼未讨何以书葬?为中国讳也。”

蔡景见弑,亦贼不讨而书葬。

襄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冬十月,葬蔡景公。”《公羊传》曰:“贼未讨,书葬,君子辞也。”何《注》云:“君子为中国讳,使若加弑。”树达按:本非弑而以弑罪加之曰加弑,昭十九年许世子止是也。

此为中国讳者也。

鲁君与夫人奔,讳奔谓之孙。

昭二十五年:“九月己亥,公孙于齐。”《穀梁传》曰:“孙之为言犹孙也,讳奔也。”庄元年:“二月,夫人孙于齐。”《公羊传》曰:“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穀梁传》曰:“孙之为言犹孙也,讳奔也。”

杀大夫,讳弑言刺。

僖二十八年:“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公羊传》曰:“刺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刺之?内讳杀大夫谓之刺之也。”何《注》云:“有罪无罪,皆不得专杀,故讳杀言刺之。”陈氏立《义疏》云:“《周礼》司刺职掌三刺之法:壹刺曰讯群臣,再刺曰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注:刺,杀也。然则《春秋》于他大国书杀,于内杀大夫书刺,若皆杀当其罪然,故讳之曰刺。杜预注《左传》云:‘内杀大夫皆书刺,言用《周礼》三刺之法,示不枉滥也’,是也。”

无骇灭极,讳灭言入。

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公羊传》曰:“无骇者何?展无骇也。何以不氏?贬。曷为贬?疾始灭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讳也。”

灭鄫,讳灭言取。

昭四年:“九月,取鄫。”《公羊传》曰:“其言取之,何?灭之也。灭之则其言取之,何?内大恶讳也。”

易地,讳易言假。

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公羊传》曰:“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曷为为恭?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穀梁传》曰:“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郑、鲁易地,讳易言假,止乱之道也,非诸侯所当为也。”

隐公张鱼,讳张言观。

隐五年:“春,公观鱼于棠。”《公羊传》曰:“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百金之鱼,公张之。”何《注》云:“实讥张鱼,而言观讥远者,耻公去南面之位,下与百姓争利,匹夫无异,故讳使若以远观为讥也。”《春秋繁露·玉英》篇曰:“公观鱼于棠,何恶也?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义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终日言不及利,欲以勿言愧之而已。愧之,以塞其源也。夫处位动风化者,徒言利之名尔,犹恶之,况求利乎?故天五使人求赙求金,皆为大恶而书。今非直使人也,亲自求之,是为甚恶。讥,何故言观鱼?犹言观社也。皆讳大恶之辞也。”

献八佾,讳八言六。

隐五年:“初献六羽。”《公羊传》曰:“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献八佾,讳八言六,止乱之道也。非诸侯所当为也。观乎献六羽,知上下之差。”

庄公围盛,讳盛言成。

庄八年:“夏,师及齐师围成,成降于齐师。”《公羊传》曰:“成者何?盛也。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曷为不言降吾师?辟之也。”〔注九〕《春秋繁露·王道》篇曰:“变盛谓之成,讳大恶也。”

隐、桓、闵三公见弑,讳弑言薨。

隐四年:“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公羊传》曰:“翚者何?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翚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于钟巫之祭焉弑隐公也。”按:弑隐在十一年,此记后事。十一年:“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公羊传》曰:“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桓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何《注》云:“不书齐诱弑公者,深讳耻也。”庄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公羊传》曰:“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协干而杀之。”闵二年:“秋八月辛丑,公薨。”《公羊传》曰:“公薨何以不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庆父也。”

子般、子赤见弑,讳弑言卒。

庄三十二年:“冬十月乙未,子般卒。”《公羊传》曰:“子般卒,何以不书葬?未踰年之君也。闵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曰:“孰弑子般?庆父也。”文十八年:“冬十月子卒。”《公羊传》曰:“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曰?不忍言也。”《春秋繁露·楚庄王》篇曰:“子赤杀,弗忍言曰,痛其祸也。”(www.xing528.com)

隐公及莒大夫盟,讳之言莒人。

隐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公羊传》曰:“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来疑也。”《穀梁传》曰:“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范《注》云:“不可言公及大夫,如以大夫敌公故也。”树达按:据《穀梁传》,隐公乃与莒大夫盟,以大夫不敌公,故讳之称莒人,其言最为切当。而何休注《公羊》乃云:“从者,随从也。实莒子也。言莒子则行微不肖,诸侯不肯随从公盟。而公反随从之,故使称人,则随从公不疑矣。”《春秋繁露·玉英》篇亦云:“《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其书人时易其名,以有讳也。诡莒子号谓之人,避隐公也。”考之《公羊传》文,未见讳与莒子盟之义,董、何误会传文,其说非也。

昭公取吴女,讳之言孟子

哀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公羊传》曰:“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同姓,盖吴女也。”《穀梁传》曰:“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不言夫人,何也?讳取同姓也。”《左氏传》曰:“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论语·述而》篇曰:“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礼记·坊记》篇曰:“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以此坊民,鲁《春秋》犹书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

桓公易周田,讳而击之许。

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公羊传》曰:“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则何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击之许也。曷为击之许?近许也。”

鲁仲孙来,讳而击之齐。

闵元年:“冬,齐仲孙来。”《公羊传》曰:“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击之齐也。曷为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子女子曰:“以《春秋》为《春秋》,齐无仲孙,其诸吾仲孙与?”《穀梁传》曰:“其曰齐仲孙?外之也。其不目而曰仲孙,疏之也。其言齐以累桓也。”《春秋繁露·玉英》篇曰:“易庆父之名谓之仲孙,讳大恶也。”又《顺命》篇曰:“公子庆父罪,不当击国以亲之,故为之讳而谓之齐仲孙,书其公子之亲也。故有大罪不奉其天命者,皆弃其天伦。”

宣公赂齐济西田,讳之言齐取。

宣元年:“齐人取济西田。”《公羊传》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何《注》云:“子赤,齐外孙。宣公篡弑之,恐为齐所诛,为是赂之。故讳使若齐自取之者。”《穀梁传》曰:“内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为赂齐也。”

哀公赂齐,亦讳之言齐取。

哀八年“:夏,齐人取。”《公羊传》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以邾娄子益来也。”何《注》云:“邾娄,齐与国。畏为齐所怒而赂之,耻甚,故讳使若齐自取。”《穀梁传》曰:“恶内也。”

桃丘之会,桓公不见要,讳之言弗遇。

桓十年:“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公羊传》曰:“会者何?期辞也。其言弗遇,何?公不见要也。”何《注》云:“时实桓公欲要见卫侯,卫侯不肯见公,以非礼动见拒。有耻,故讳使若会而不相遇。言弗遇者,起公要之也。弗者,不之深也。起公见拒深,传言公不见要者,顺经讳文。”

阳谷之盟,文公不见与盟,讳之言齐侯弗及盟。

文十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公羊传》曰:“其言弗及盟,何?不见与盟也。”何《注》云:“与齐期盟,为叔姬故。中见简贱,不见与盟,侮辱有耻,故讳。使若行父会而去,齐侯不及得与盟,故言齐侯弗及,亦所以起齐侯不肯。”《穀梁传》曰:“弗及者,内辞也。行父失命矣,齐得内辞也。”

如晋之行,昭公不见纳,讳之言有疾。

昭二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公羊传》曰:“何言乎公有疾乃复?杀耻也。”《穀梁传》曰:“疾不志,此其志,何也?释不得入乎晋也。”《春秋繁露·随本消息》篇曰:“鲁昭公以事楚之故,楚强而得意,伐强吴,为齐诛乱臣,鲁得其威以灭鄫。先晋昭卒一年,楚国内乱,吴大败楚之党六国于鸡父。公如晋而大辱,《春秋》为之讳而言有疾。”又《玉杯》篇曰:“问者曰:晋恶而不可亲,公往而不敢至,乃人情耳,君子何耻而称公有疾也?曰:恶无故自来,君子不耻。内省不疚,保忧于志是已。今《春秋》耻之者,昭公有以取之也。臣陵其君,始于文而甚于昭。公受乱陵夷而无惧惕之心,嚣嚣然轻计妄讨,犯大礼而取同姓,接不义而重自轻也。人之言曰:国家治则四邻贺,国家乱则四邻散。是故季孙专其位,而大国莫之正。出走八年,死乃得归,身亡子危,困之至也。君子不耻其困而耻其所以穷。昭公虽逢此时,苟不取同姓,讵至于是!虽取同姓,能用孔子自辅,亦不至于是。时难而治简,行枉而无救,是其所以穷也。”

公子买戍卫,不可使往,则曰不卒戍。

僖二十八年:“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公羊传》曰:“不卒戍者何?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戍卫,何?遂公意也。”何《注》云:“使臣子,不可使,耻深,故讳。使若往不卒竟事者,明臣不得壅塞君命。”《说苑·尊贤》篇曰:“公子买不可使戍卫,内侵于臣下,外困于兵乱,弱之患也。”

公孙敖如京师,不可使往,则曰不至。

文八年:“公孙敖如京师、不至,复。丙戌,奔莒。”《公羊传》曰:“不至复者何?不至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如京师,何?遂公意也。”何《注》云:“安居不肯行,故讳使若己行,但不至还尔。”《穀梁传》曰:“不言所至,未如也。未如则未复也。未如而曰如,不废君命也。未复而曰复,不专君命也。其如,非如也。其复,非复也。唯奔莒之为信,故谨而曰之也。”《春秋繁露·玉杯》篇曰:“文公命大夫弗为使,是不臣之效也。出侮于外,入夺于内,无位之君也。孔子曰:‘政逮于大夫四世矣。’盖自文公以来之谓也。”

齐胁我杀子纠,则书曰齐取。

庄九年:“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公羊传》曰:“其取之何?内辞也。胁我使杀之也。”《穀梁传》曰:“外不言取,言取,病内也。取,易辞也。犹曰取其子纠而杀之云尔。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以千乘之鲁而不能存子纠,以公为病矣。”

晋胁我归汶阳之田,则书曰来言。

成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公羊传》曰:“来言者,何?内辞也。胁我使归之也。”

我胁杞归叔姬之丧,则书曰来逆。

成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公羊传》曰:“杞伯曷为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内辞也。胁而归之也。”何《注》云:“己弃而胁归其丧,悖义,耻深恶重,故使若杞伯自来逆之。”

杞伯姬与其子俱来朝,则曰来朝其子。

僖五年:“杞伯姬来朝其子。”《公羊传》曰:“其言来朝其子,何?内辞也。与其子俱来朝也。”季姬使鄫子来请己,则曰使鄫子来朝。

僖十四年:“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公羊传》曰:“鄫子曷为使乎季姬来朝?〔注一○〕内辞也。非使来朝,使其请己也。”《穀梁传》曰:“遇者,同谋也。来朝者,来请己也。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以病鄫子也。”

此变其辞以为讳者也。

庄公淫泆,讳之言纳币。

庄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公羊传》曰:“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亲纳币,非礼也。”何《注》云:“时庄公实以淫泆,大恶不可言。故因其有事于纳币,以无廉耻为讥。不讥丧娶者,举淫为重也。”

言观社。

庄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公羊传》曰:“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观社,非礼也。”何《注》云:“观社者,观祭社。讳淫言观社者,与亲纳币同义。”《穀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观,无事之辞也。以是为尸女也。无事不出竟。”《春秋繁露·竹林》篇曰:“故言观鱼犹言观社也,皆讳大恶之辞也。”

昭公逐季氏,讳之言又雩。

昭二十五年:“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公羊传》曰:“又雩者何?又雩者,非雩也。聚众以逐季氏也。”何《注》云:“昭公依托上雩,生事聚众,欲以逐季氏。不书逐季氏者,讳不能逐,反起下孙及为所败,故因雩起其事也。”《春秋繁露·楚庄王》篇曰:“是故逐季氏而言又雩,微其辞也。”

齐侯威我,讳之言献捷。

庄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公羊传》曰:“齐,大国也。曷为亲来献戎捷?威我也。其威我奈何?旗获而过我也。”何《注》云:“旗获,建旗县所获得以过我也。不书威鲁者,耻不能为齐所忌难,见轻侮也。”

此变其事以为讳者也。

战败,讳不言败。

桓十年:“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公羊传》曰:“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穀梁传》曰:“来战者,前定之战也。内不言战,言战则败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者、为内讳也。”十二年:“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公羊传》曰:“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穀梁传》曰:“于是与战,败也。内讳败,与其可道者也。”十七年:“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郎。”《穀梁传》曰:“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之者,为内讳也。”二十二年:“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穀梁传》曰:“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之获者,为内讳也。”

隐公见获,讳不言战。

隐六年:“春,郑人来输平。”《公羊传》曰:“狐坏之战,隐公获焉。然则何以不言战?讳获也。”

伐卫纳朔,讳不言纳。

庄五年:“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公羊传》曰:“此伐卫,何?纳朔也,曷为不言纳卫侯朔?辟王也。”

获长狄,讳不言获。

文十一年:“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穀梁传》曰:“长狄也。兄弟三人佚宕中国,瓦石不能害。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然则何以不言获也?曰:古者不重创,不禽二毛,故不言获,为内讳也。”

获邾子,讳不言获。

哀七年:“秋,公伐邾娄,八月己酉,入邾娄,以邾娄子益来。”《公羊传》曰:“邾娄子益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曷为不言其获?内大恶讳也。”

宋灭曹国,讳不言灭。

哀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公羊传》曰:“曹伯阳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灭也。曷为不言灭?讳同姓之灭也,何讳乎同姓之灭?力能救之而不救也。”

公与大夫盟,则不夫不名。

庄九年:“公及齐大夫盟于暨。”《公羊传》曰:“公曷为与大夫盟?齐无君也。然则何以不名?为其讳与大夫盟也。使若众然。”《穀梁传》曰:“公不及大夫,大夫不名,无君也,盟纳子纠也。”文七年:“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公羊传》曰:“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公失序奈何?诸侯不可使与公盟,眣晋大夫使与公盟也。”何《注》云:“文公内则欲久丧而后不能,丧娶逆祀;外则贪利取邑,为诸侯所薄贱。不见序,故深讳为不可知之辞。”

或不氏。

文二年:“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公羊传》曰:“此晋阳处父也,何以不氏?讳与大夫盟也。”

或没公。

庄二十二年:“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公羊传》曰:“齐高傒者何?贵大夫也。曷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盟也。”文二年:“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穀梁传》曰:“不言公,处父伉也,为公讳之也。”

取济西田,讳不言曹。

僖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公羊传》曰:“恶乎取之?取之曹也。曷为不言取之曹?讳取同姓之田也。”

取根牟、取鄟、取诗、取阚,讳不言邾娄。

宣九年:“秋,取根牟。”《公羊传》曰:“根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击乎邾娄?讳亟也。”成六年:“取鄟。”《公羊传》曰:“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击乎邾娄?讳亟也。”襄十三年:“夏,取诗。”《公羊传》曰:“诗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击乎邾娄?讳亟也。”昭三十二年:“取阚。”《公羊传》曰:“阚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击乎邾娄?讳亟也。”

归公孙敖之丧,讳不言来。

文十五年:“齐人归公孙敖之丧。”《公羊传》曰:“何以不言来?内辞也。胁我而归之,笋将而来也。”何《注》云:“笋者,竹箯,一名编与。齐鲁以此名之曰笋。将,送也。取其尸置编与中,传送而来,胁鲁令受之;故讳不言来,起其来有耻,不可言来也。”

齐人执单伯、子叔姬,讳不言及。

文十四年:“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齐人执子叔姬。”《公羊传》曰:“单伯之罪何?道淫也。恶乎淫?淫乎子叔姬。然则曷为不言齐人执单伯及子叔姬?内辞也。使若异罪然。”

此以没其文为讳者也。

先言筑微,后言无麦禾。

庄二十八年:“冬,筑微。大无麦禾。”《公羊传》曰:“冬既见无麦禾矣,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

此以易其序为讳者也。

此皆为鲁讳者也。

事之不足耻者则不讳。

故沙随之会,书诸侯不见公。

成十六年:“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娄人于沙随,不见公,公至自会。”《公羊传》曰:“不见公者,何?公不见见也。公不见见,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公幼也。”《穀梁传》曰:“不见公者,可以见公也。可以见公而不见公,讥在诸侯也。”

平丘之盟,书公不与盟。

昭十三年:“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隐如以归,公至自会。”《公羊传》曰:“公不与盟者,何?公不见与盟也。公不见与盟,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诸侯遂乱,反陈、蔡,君子不耻不与焉。”

世远则不讳。

稷之会书成宋乱。

桓二年:“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公羊传》曰:“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穀梁传》曰:“以者,内为志焉尔。公为志乎成是乱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辞而加之焉,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

是其事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