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尊尊之义:《春秋大义述》揭示败绩之文

尊尊之义:《春秋大义述》揭示败绩之文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曰:“《春秋》曰:王师败绩于贸戎。不言败之者?以自败为文,尊尊之意也。”《周礼·内司服》注曰:“《春秋》之义,王人虽微者,犹序于诸侯之上,所以尊尊也。”〔注一〕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公朝于王所。”

尊尊之义:《春秋大义述》揭示败绩之文

分莫尊于天子

故战则王者无敌。

成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公羊传》曰:“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穀梁传》曰:“不言战,莫之敢敌也。为尊者讳敌不讳败,为亲者讳败不讳敌,尊尊亲亲之义也。然则孰败之?晋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曰:“《春秋》曰:王师败绩于贸戎。不言败之者?以自败为文,尊尊之意也。”《盐铁论·世务》篇曰:“《春秋》王者无敌,言其仁厚,其德美,天下宾服,莫敢受交也。”

盟则王人序首。

僖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公羊传》曰:“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穀梁传》曰:“王人之先诸侯,何也?贵王命也。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汉书·翟方进传》:“涓勋奏曰:《春秋》之义,王人微者序乎诸侯之上,尊王命也。”《周礼·内司服》注曰:“《春秋》之义,王人虽微者,犹序于诸侯之上,所以尊尊也。”

天子之大夫执则称伐。

隐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公羊传》曰:“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穀梁传》曰:“凡伯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国而曰伐,此一人而曰伐,何也?大夫子之命也。”范《注》云:“以一人当一国,皆尊尊之正义,《春秋》之微旨。”《春秋繁露·王道》篇曰:“诸侯不得执天子之大夫。执天子之大夫,与伐国同罪。执凡伯言伐,止乱之道也,非诸侯所当为也。观乎执凡伯,知犯上之法。”

奔则言来。

隐元年:“祭伯来。”《公羊传》曰:“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不敢逆天王,故伐卫不言纳朔。

庄五年:“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公羊传》曰:“此伐卫,何?纳朔也。曷为不言纳卫侯朔?辟王也。”《穀梁传》曰:“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诸侯所以人公也。其言公,何也?逆天王之命也。”六年:“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穀梁传》曰:“其不言伐卫纳朔,何也?不逆天王之命也。”

不敢胜天子,故鲁庄致伐。

庄六年:“公至自伐卫。”《公羊传》曰:“曷为或言致会?或言致伐?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卫侯朔入于卫,保以致伐?不敢胜天子也。”(书公至自伐某国为致伐,书公至自会某国为致会。)

辟王号,故吴楚之君不书葬。

宣十八年:“七月甲戌,楚子旅卒。”《公羊传》曰:“何以不书葬?吴、楚之君不书葬,辟其号也。”何《注》云:“旅即庄王也。葬从臣子辞,当称王。故绝其辞,明当诛之。”《礼记·坊记》篇曰:“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大夫不称君,恐民之惑也。”《注》云:“楚、越之君僭号称王,不称其丧,谓不书葬也。”

诸侯舞天子之乐则讥。

隐五年:“初献六羽。”《公羊传》:“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何《注》云:“前僭八佾于惠公庙,大恶不可言也。”《穀梁传》曰:“初,始也。穀梁子曰: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初献六羽,始僭乐矣。”昭二十五年:“齐侯唁公于野井。”《公羊传》曰:“昭公将弑季氏,告子家驹曰:‘季氏为无道,僭于公室久矣,吾欲弑之,何如?’子家驹曰:‘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诸侯不得舞天子之乐。鲁舞八佾,北祭泰山,郊天祀地,如天子之为。献八佾,讳八言六,止乱之道也,非诸侯所当为也。观乎献六羽,知上下之差。”

郊祀则讥。

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公羊传》曰:“卜郊,非礼也。卜郊何以非礼?鲁郊非礼也。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

得罪于天子则绝。

桓十六年:“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公羊传》曰:“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于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属负兹舍,不即罪尔。”《穀梁传》曰:“朔之名,恶也。天子召而不往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无以先天下,召卫侯不能致。观乎卫侯朔,知不即召之罪。”

犯王命则绝。

庄六年:“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公羊传》曰:“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主绝之?犯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穀梁传》曰:“入者何?内弗受也。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朔之名,恶也。朔入逆则出顺矣。朔出入名,以王命绝之也。”《春秋繁露·顺命》篇曰:“公侯不能奉天子之命,则名绝而不得就位,卫侯朔是也。”

致天子则不与。〔注一〕

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公朝于王所。”《公羊传》曰:“曷为不言公如京师?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则曷为不言天子在是?不与致天子也。”何《注》云:“时晋文公年老,恐霸功不成,故上白天子曰:‘诸侯不可卒致,愿王居践土。’下谓诸侯曰:‘天子在是,不可不朝。’迫使正君臣。”《穀梁传》曰:“讳会天王也。”“公朝于王所”,《穀梁传》曰:“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娄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公羊传》曰:“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何《注》云:“再失礼,重,故深正其义,使若天子自狩,非致也。”《穀梁传》:“全天王之行也,为若将守(同狩)。而遇诸侯之朝也,为天王讳也。壬申,公朝于王所。朝于庙,礼也。于外,非礼也。独公朝与?诸侯尽朝也。其日,以其再致天子,故谨而日之。日系于月,月系于时。壬申,公朝于王所。其不月,失其所系也。以为晋文公之行事为已傎矣。”《左氏传》曰:“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春秋繁露·玉英》篇曰:“《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故诡晋文得志之实以狩,讳避致王也。”又《王道》篇曰:“晋文再致天子,讳致言狩,止乱之道也。非诸侯所当为也。”又《楚庄王》篇曰:“晋文不予致王而朝。”《史记·周本纪》曰:“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会之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阳。’”又《晋世家》曰:“晋侯会诸侯于温,欲率之朝周。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于践土。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又《孔子世家》曰:“践土之会,实召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伐天子则不与。

宣元年:“冬,晋赵穿帅师侵柳。”《公羊传》曰:“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昭二十三年:“晋人围郊。”《公羊传》曰:“郊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于周?不与伐天子也。”

有天子在,诸侯不得专地。

《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春秋》立义,有天子在,诸侯不得专地。”

故易地则讳之。

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公羊传》曰:“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曷为为恭?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穀梁传》曰:“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郑鲁易地,讳易言假,止乱之道也,非诸侯所当为也。观乎许田,知诸侯不得专地。”(地本误作封,据陈立校改。)《汉书·匡衡传》曰:“《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一统尊法制也。”

与地则恶之。

隐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穀梁传》曰:“名宛,所以贬郑伯,恶与地也。邴者,郑伯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史记·鲁世家》曰:“隐公八年,与郑易天子之泰山之邑祊(与邴同)。及许田,君子讥之。”

封建自天子,诸侯不得专封。

《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春秋》立义,有天子在,诸侯不得专封。”

故救邢不称齐侯。

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公羊传》曰:“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

城楚丘不称桓公。

僖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公羊传》曰:“孰城?城卫也。曷为不言城卫?灭也。孰灭之?盖狄灭之。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注二〕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穀梁传》曰:“楚丘者何?卫邑也。国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封卫也。则其不言城卫,何也?卫未迁也。其不言卫之迁焉,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其言城之者,专辞也。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王引之云:不得二字,因上衍。)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

城缘陵不称桓公。

僖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公羊传》曰:“孰城?城杞也。曷为城杞?灭也。孰灭之?盖徐莒胁之。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春秋繁露·楚庄王篇》曰:“齐桓不予专地而封。”

讨庆封不称伐防。

昭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公羊传》曰:“此伐吴也,其言执齐庆封,何?为齐诛也。其为齐诛奈何?庆封走之吴,吴封之于防。然则曷为不言伐防?不与诸侯专封也。庆封之罪何?胁齐君而乱齐国也。”《穀梁传》曰:“此入而杀。其不言入,何也?庆封封乎吴钟离。其不言伐钟离,何也?不与吴封也。”

讨鱼石系彭城于宋。

襄元年:“仲孙蔑会晋乐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彭城。”《公羊传》曰:“宋华元曷为与诸侯围宋彭城?为宋诛也。其为宋诛奈何?鱼石走之楚,楚为之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鱼石之罪奈何?以入是为罪也。楚已取之矣,曷为系之宋?不与诸侯专封也。”《穀梁传》曰:“系彭城于宋者,不与鱼石正也。”

蔡侯庐、陈侯吴皆书归。

昭十三年:“祭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公羊传》曰:“此皆灭国也,其言归,何?不与诸侯专封也。”何《注》云:“故使若有国自归者也。”

征伐自天子方伯,故诸侯不得专讨。

宣十一年:“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徵舒。”《公羊传》曰:“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不与外讨也。不与外讨者,因其讨乎外而不与也,虽内讨亦不与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讨也。”《春秋繁露·楚庄王》篇曰:“楚庄王杀陈夏徵舒。《春秋》贬其文,不予专讨也。灵王杀齐庆封,而直称楚子,何也?曰:庄王之行贤,而徵舒之罪重,以贤君讨重罪,其于人心善;若不贬,孰知其非正经。《春秋》常于其嫌得者见其不得也,是故齐侯不予专地而封,晋文不予致王而朝,楚庄弗予专杀而讨。”

蔡卫陈从王伐郑,则正之。

桓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公羊传》曰:“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何《注》云:“美其得正义也,故以从王征伐录之。盖起时天子微弱,诸侯背叛,莫肯从王者征伐,以善三国之君独尊天子死节。”

大夫不得专废置。

文十四年:“晋人纳接菑子邾娄,弗克纳。”《公羊传》曰:“此晋郤缺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不与大夫专废置君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大夫之义不得专废置君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春秋》立义,大夫不得废置君。观乎晋郤缺之伐邾娄,知臣下作福之诛。”

不得专执。

定元年:“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公羊传》曰:“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其言于京师,何?伯讨也。伯讨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不与大夫专执也。曷为不与?宝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大专之义不得专执也。”何《注》云:“大夫不得传相执,辟诸侯也。”《穀梁传》曰:“此大夫,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不正其执人于尊者之所也,不与大夫之伯讨也。”

尊降于天子者为诸侯,次诸侯者为大夫。

会则君不会大夫。

故赵盾之师称晋师。

宣元年:“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公羊传》曰:“此晋赵盾之师也,曷为不言赵盾之师?君不会大夫之辞也。”何《注》云:“时诸侯为赵盾所会,不与卑致尊,故正之。”

卫宁速之会以随莒子。

僖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穀梁传》曰:“公不会大夫,其曰宁速,何?曰:以其随莒子,可以言会也。”

战则大夫不敌君。(www.xing528.com)

故子玉得臣称楚人。

僖二十八年:“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公羊传》曰:“此大战也,曷为使微者?子玉得臣也。子玉得臣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大夫不敌君也。”何《注》云:“臣无敌君战之义,故绝正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古者人君立于阴,大夫立于阳,所以别位明贵贱。今宋闵公与臣相对而博,置妇人在侧,此君人无别也,犹得杀死之道也。《春秋传》曰:大夫不适君,远此逼也。”

晋荀林父之书与楚子。

宣十二年:“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公羊传》曰:“大夫不敌君,此其称名氏以敌楚子,何?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

鲁君与大夫盟,则讳不言公。

庄二十二年:“秋七月丙申,及高傒盟于防。”《公羊传》曰:“齐高傒者何?贵大夫也。曷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盟也。”《穀梁传》曰:“不言公,高傒伉也。”范《注》云:“高傒骄伉,与公敌体,耻之,故不书公。”文二年:“三月己巳,及晋处父盟。”《穀梁传》曰:“不言公,处父伉也,为公讳也。”

所与盟之大夫,易称曰人。

隐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公羊传》曰:“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不疑也。”《穀梁传》曰:“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范《注》云:“称人,众辞,可言公及人,若举国之人皆盟也。不可言公及大夫,如以大夫敌公也。”树达按:此公与莒大夫盟,明书大夫,则有大夫敌公之疑。故《公羊传》云:“称人则从不疑也。”与《穀梁传》义实相同。董生及何休谓盟者为莒子。果为莒子,与鲁同为诸侯,何疑之有邪?《公羊传》文本无误,此说《春秋传》者之失也。

或名而不氏。

文二年:“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公羊传》曰:“此晋阳处父也,何以不氏?讳与大夫盟也。”树达按:此与前记《穀梁传》义相足。

盟国无君,则泛称大夫而不名。

庄九年:“公及齐大夫盟于暨。”《公羊传》曰:“公曷为与大夫盟?齐无君也。然则何以不名?为其讳与大夫盟也,使若众然。”何《注》云:“邻国之臣犹吾臣也。君之于臣当告从命行,而反歃血约誓,故讳,使若悉得齐诸大夫约束之者愈也。”《穀梁传》曰:“公不及大夫,大夫不名,无君也。”

大夫专政则贬。

襄三十年:“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公羊传》曰:“此大事也,曷为使微者?卿也。卿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卿不得忧诸侯也。”《春秋繁露·王道》篇曰:“大夫盟于澶渊,刺大夫之专之政也。”

鲁三家张则讥。

定六年:“冬,城中城。”《穀梁传》曰:“城中城者,三家张也。”

君在而大夫盟则刺。

襄十六年:“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妻子、薛伯、杞伯、小邾妻子于溴梁。戊寅,大夫盟。”《公羊传》曰:“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何言乎信在大夫?遍刺天下之大夫也。曷为遍刺天下之大夫?君若赘旒然。”《穀梁传》曰:“溴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夫也。〔注三〕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春秋繁露·竹林》篇曰:“溴梁之盟,信在大夫,而《春秋》刺之,为其夺君尊也。

君在而大夫平则贬。

宣十五年:“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公羊传》曰:“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何《注》云:“言在下者,讥二子在君侧,不先以便宜反报,归美于君,而生事专平,故贬称人。”

君在而大夫会则讥。

襄八年:“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穀梁传》曰:“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

诸侯盟大夫又盟则讥。

襄三年:“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穀梁传》曰:“诸侯盟,又大夫相与私盟,是大夫张也。故鸡泽之会,诸侯始失正矣,大夫执国权。”

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

故单伯逆王姬,书。

庄元年:夏,“单伯逆王姬。”《公羊传》曰:“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曷为使这主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何《注》云:“不自为主者,尊卑不敌,共行婚姻之礼,则伤君臣之义。行君臣之礼,则废婚姻之好。故必使同姓有血脉之属宜为父道与所适敌体者主之。”《白虎通·嫁娶》篇曰:“王者嫁女,必使同姓主之,何?昏礼贵和,不可相答,为伤君臣之义,亦欲使女不以天子尊乘诸侯也。《春秋传》曰:天子嫁女乎诸侯,使同姓诸侯王之。诸侯嫁女于大夫,使大夫同姓者主之。必使同姓者,以其同宗共祖,可以主亲也,故使摄父事。不使同姓卿主之,何?尊加诸侯,为威厌不得舒也。”《后汉书·荀爽传》曰:“《春秋》之义,王姬嫁齐,使鲁主之,不以天子之尊加于诸侯也。”

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故莒庆逆叔姬,讥。

庄二十七年:“莒庆来逆叔姬。”《穀梁传》曰:“诸侯之嫁子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来者,接内也。不正其接内,故不与夫归之称也。”范《注》云:“君不敌臣,接内,谓与君为礼也。”

此尊尊之见于礼仪者也。

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隐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公羊传》曰:“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此尊尊之见于言辞者也。

然《春秋》贬天子,退诸侯。

《春秋繁露·王道》篇曰:“孔子明得失,差贵贱,反王道之本,讥天王以致太平。”《史记·自序》曰:“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故周襄王不能乎母,则书出以示绝。

僖二十四年:“冬,天王出居于郑。”《公羊传》曰:“王者无外,此其言出,何?不能乎母也。鲁子曰:是王也,不能乎母者,其诸此之谓与!”何《注》云:“不能事母,罪莫大于不孝,故绝之言出也。”《春秋繁露·精华》篇曰:“出天王,不为不尊上。”《汉书·霍光传》:“奏废昌邑王曰:”五辟之属,莫大不孝。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于郑’,繇不孝出之,绝之于天下也。”又《严助传》曰:“助上书谢曰:《春秋》天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之。”《礼记·曲礼下》篇曰:“天子不言出。”郑《注》云:“天子之言出,诸侯之生名,皆有大恶。君子所远,出名以绝之。《春秋传》曰:天王出居于郑,卫侯朔入于卫,是也。”

顷王使毛伯求金,则讥其非王者。

文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公羊传》曰:“毛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毛伯来求金,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金,非礼也。然则是王者与?曰:非也。非王者,则曷为谓之王者?王者无求,曰:是子也,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文王之法无求,而求,故讥之也。”《穀梁传》曰:“求车犹可,求金甚矣。”《左氏传》曰:“毛伯卫来求金,非礼也。”《说苑·贵德》篇曰:“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周天子使家父、毛伯求金于诸侯,《春秋》讥之。故天子好利则诸侯贪,诸侯贪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庶人盗;上之变下,犹风之靡草也。”

桓王求赙则讥。

隐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公羊传》曰:“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穀梁传》曰:“归死者曰赗,归生者曰赙。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周虽不求,鲁不可以不归。鲁虽不归,周不可以求之。求之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辞也。交讥之。”《春秋繁露·玉英》篇曰:“夫处位动风化者,徒言利之名尔,犹恶之,况求利乎?故天王使人求赙求金,皆为大恶而书。

求车则讥。

桓十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公羊传》曰:“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礼也。”《穀梁传》曰:“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征求。求车,非礼也。”《左氏传》曰:“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春秋繁露·王道》篇曰:“刺家父求车,武氏毛伯求赙、金。”

追锡桓公命则讥。

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公羊传》曰:“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追命也。”何《注》云:“不言天王者,桓行实恶,而乃追锡之,尤悖天道,故云尔。”《穀梁传》曰:“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生服之,死行之,礼也;生不服,死追锡之,不正甚矣。”《通典》引《五经异义》曰:“《春秋公羊》说:王使荣叔锡鲁桓公命,追锡死者,非礼也。死者功可追而锡,如有罪,又可追而刑耶?《春秋》左氏讥其锡篡杀之君。”

此天子见贬之事也。

克段则大郑庄之恶。

隐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曰:“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穀梁传》曰:“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左氏传》曰:“称郑伯,讥失教也。”

贱绝则斥陈佗之名。

桓六年:“蔡人杀陈佗。”《公羊传》曰:“陈佗者何?陈君也。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绝也。曷为绝之?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淫于蔡,蔡人杀之。”《穀梁传》曰:“陈佗者,陈君也。其曰陈佗,何也?匹夫行,故匹夫称之也。其匹夫行奈何?陈侯喜猎,淫猎于蔡,与祭人争禽,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按:二传说异贱佗之义则同。)

曹伯执则称甚恶。

僖二十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升宋人。”《公羊传》曰:“畀者何?与也。其言升宋人,何?与使听之也。曹伯之罪何?甚恶也。其甚恶奈何?不可以一罪言也。”

晋厉弑则称君恶。

成十八年:“正月庚申,晋弑其君州蒲。”《穀梁传》曰:“称国以弑其君,君恶甚矣。”

郓溃则讥鲁昭。

昭二十九年:“冬十月,郓溃。”《穀梁传》曰:“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上下不相得,则恶矣,亦讥公也。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盗杀郑大夫则称恶上。

襄十年:“冬,盗杀郑公子斐、公子发、公孙辄。”《穀梁传》曰:“称盗以杀大夫,弗以上下道,恶上也。”

此诸侯见贬之事也。(按:《春秋》贬诸侯事至多,不能尽举。姑举此数事尔。)

知《春秋》固不以尊尊没是非善恶之公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