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是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的石头,由碑阳(正面)、碑阴(背面)、碑侧(左右)与碑额(碑首)及碑蚨(碑座)组成。质朴者,圭首方蚨[1];华美者,螭首而龟蚨[2],型制不一。按其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墓碑、功德碑和宫室庙宇碑3种。碑文原为竖行右起齐头(首行顶格写)不加标点的阴文繁体字,近年来水泥浇注外罩大理石薄板代替石料或直接以大理石薄板挂于壁上者亦不少见,且多左起横书用简化字加标点符号并不齐书,更有高不及宽的横碑。庙宇碑也渐为建筑纪念碑所替代。
李鸿章德政碑正文。
东丽区境内的功德碑有4块,首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排地户”[3]为李鸿章所立的“李公德政碑”。该碑原立于津北公路幺六桥桥头西北隅,东滨中河,面临公路,上有碑额刻“万古流芳”4字,下有龟趺,系排地初垦时根本不在排地居住的12户退职官僚与地主们见新开垦的56排土地只完纳水利费而不再交任何钱粮,有利可图,便乘“招民认垦”之机,包下排地五万余亩,成为“排地户”,为彼时任直隶总督已逾14年的李鸿章所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此碑的碑额、碑趺不知下落。60年代初,碑身被幺六桥村一农户垫于猪圈内食槽下。1984年,我向幺六桥乡主管文教的副乡长建议,从因修津北公路垫土埋于1.5米深的土中挖出,是年被修民族公路的人们当劈劈柴的砧板用,毁掉十余字,幸此前我已将碑文录下。此碑现存于幺六桥回族乡乡政府前院的西北角,面东而立。碑身为高1.55米,宽0.57米,厚0.215米的长方形青条石。碑座呈“凸”字形,系水泥浇注,外罩黑色大理石板。碑文正文12行,每行大多57字,为柳体正楷,原文无标点符号(由作者注)。碑文如下:
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 李公德政碑
公皖之合肥人也,由翰林起家,蒙
穆宗毅皇帝特达之知,以削平海内功[4]洊擢[5]今职。自 公来督直省,今已十有四年,举凡察吏、安民、举利、除弊诸大端,原非黎庶之所得尽晓,亦非草野之所能形容。惟排地户等本系乡农,试即农民所目睹而身受者,略陈梗概:朔自 同治四年内,蒙 前通商大臣崇[6],会同 前户部尚书万[7],奏请军粮城西官荒马厂中,开渠三道[8],分地成排,共分地五十六排,计得地五百余顷,出示招民认垦,开种稻田。初年水利银两每亩完纳八厘,每年递加银二厘五毫。加至十年,以三分水利为止,永不加增,并发给执照,内有“永远为业”字样,俾地户皆得恒产,尽心开垦,完纳水利。立法非不善也。无如此渠下口仅受海河潮水(潮来潮去之水),上游并无来源,每当伏泛盛涨时,海河潮入之水半是泥沙,既无来源冲刷,渠身自易淤塞,未数年而三渠半已淤成平地,灌溉难资。向之认垦此地者,本期藉以谋生,不料反受碱咸之累。公闻之,重有忧焉。爰派前任天津河间兵备道宪吴,会同 护卫营统领黄前往履勘,立将各渠疏浚通畅,并接中渠另开新河一道。又派 统领徐,由新河东岸开挖泄水河一道,经军粮城分消流入海河,上通塌河淀[9],俾渠有来源,每日冲刷,庶免淤塞之患,并可宣泄塌河淀之水,实一举而两得焉。此外,每逢水旱偏灾,公即 奏请蠲免钱粮,发帑赈抚,所有地户等获免饥寒,不致流离失所者,莫非 公所赐也。夫以 公之勋高柱石,德被寰区,普天之下,虽妇人孺子莫不知合肥 李爵相者,又何待于野人之献曝[10]也哉!然地户等既受恩深重,自不能默无一言,爰缀数语,勒诸贞珉[11]。非敢云歌功报德,不过聊志不忘云尔。
光绪十一年正月 吉日
其次为立于张贵庄街道办事处界内东丽区公园里人工湖南侧的“天津市东郊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纪念碑”,1990年4月立。碑高1.2米,宽2米,厚0.2米;碑文正文每行36字,计八行余,原文为左起横行繁体字,无标点符号,系时任东郊区(现东丽区)文化局文化科科长赵宝山撰文,东郊区(现东丽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梁志详书写。碑阳文字如下:
天津市东郊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纪念碑
碑文
振兴中华,教育为本。尊师重教,泽被后人。我党英明,立教育为推进四化伟业之战略重点,实乃高瞻远瞩顺应民心之决策。人民教师如默默奉献的红烛,是孜孜耕耘的园丁,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功绩卓然,怎不令人赞誉!中共东郊区委、区人民政府响应市政府倡议,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六日,建立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以奖掖优秀,弘扬教师献身精神。消息传开,群情振奋,党政领导率先垂范,社会贤达慷慨解囊,恐后争先,风气蔚然。迄今筹集资金已达五十三万余元。此举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人民教师的爱戴与尊重,凝聚着全区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关切与厚望。为履行神圣职责,广大教师将殚思极虑,披沥赤诚,焚膏继晷[12],永不懈怠。我区人民尊师重教之拳拳盛意感人至深,光照千秋。立碑谨志,以垂后世。
公元一九九〇年四月 立
碑阴为捐资五千元以上单位和资助五百元以上个人名录。
此碑于2004年东丽公园改造时移至东丽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
三为幺六桥回族乡的“银羊工程纪念碑”[13]。该乡乡政府院中有两只高2.5米,长2.3米的石雕绵羊,东雄西雌,面南而立。此碑文在雄性石绵羊脚下2米高基座中层的黑色大理石板上,朝南一面刻“天津市银羊工程”,下缀“公元一九九五年八月十日”。碑文朝北,由两块高60公分,宽66公分的石板左右拼成。碑文为右起竖行,正文13行,每行最多14字,有标点符号并划分段落。系曾任该乡党委宣传委员刘金铎与驻乡成人教育干部傅鸣山撰文,时任该乡副乡长卢玉明书写,山东省嘉祥县麒麟石雕厂刻字。碑文如下:
“银羊工程”乃利国富民之策。回族乡民素善饲羊,且水草丰美。乙亥[14]春,乡党政决定引鲁地小尾寒羊数百,建种羊场,采以集中分散,栏精[15]兼饲。力图五载繁达万计,集商贸、屠宰、毛纺、制革、食品为一体。实现高—优—高农业,富庶乡民。该工程拟分引进、扩群及防病配种,饲料加工两步实施。此举已列入市府“菜篮子”工程,蒙高德占同志关怀,市民委关注,各级鼎助。
银羊工程,万民称颂,以此铭记。
幺六桥回族乡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五年八月
四为在大毕庄镇欢坨村东的东丽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的“东丽区中学生跨世纪林纪念碑”。碑身为黑色大理石,高0.84米(另有0.06米嵌入碑座内),宽1.2米,厚0.08米。碑文面东,正文4行,整行20字,原文齐头,左起横行,用简化字,无标点符号。由东丽区教育局局长朱作敏撰文,梁志详书写,碑文如下:
世纪之交,东丽区一万六千中学生,捐资三万元,造跨世纪林。辛苦种植,精心护养,必欲其枝繁叶茂,葱郁参天,结丰硕之果,成栋梁之材。莘莘学子,赤诚之心,日月可昭,天地可鉴,荫被百代,立碑永志。
东丽区教育委员会
一九九九年三月 立
朝西一面,上行左起横书“东丽区中学生”6字,字大0.1米见方;下行“跨世纪林”4字,字大0.2米见方。
东丽区境内碑类中以宫室庙宇碑和建筑纪念碑居多,其中尤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立者较多,现依照碑文所在地与立碑年代依次分别作一介绍。
此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农历三月,是东丽区境内现存最早的石碑。现立于大毕庄村内泰山行宫中殿西侧,面南而立。碑高2.15米,宽0.75米,厚0.24米。碑座高0.54米,宽0.98米,厚0.63米。碑阳上部雕出0.75米高的连体碑额,有“乐善不捐”4个篆字。碑文如下(原文无标点符号):
重修碑记
大毕庄泰山行宫,古刹也。创建之始无所考征,询诸耆老,重修于康熙戊寅[16],再修于乾隆甲午[17],历今六十余年。风雨侵剥,后殿倾圮[18],东西两庑亦皆残敝。阖乡募化,于道光十年,因其旧址,重加缮修。十七年,复因山门狭隘,营新葺旧,高其闬闳[19]。不数年间,增荣饰观,较前迨相仲伯矣。惟前殿未加润饰,复于今春聚财鸠工,经营伊始,咸怀踊跃之心;建造方成,共仰崇隆之象。而且绘以丹青,景物备焉;饰以藻彩,金碧荧焉。美哉!可谓一乡之盛事矣。因思国家缔造之初,先营社稷;都邑设立之始,首建神祠,岂惟壮伟丽,肃观瞻,亦所以祈福佑民,神灵得所凭依,亿兆蒙其庥庇,理或然也。斯年庙,除既风成旱,将,弭见[20]四灾乡疹之,必人皆,云响屯应蚁。何聚也。?凡人所尽谓祗逆承[21]时之雨理,,顺天丰垂眷佑之慈,自古迄今,未有或易也。落成之日,佥[22]谓宜记其巅末,勒诸贞石,以传不朽,遂叙其事如左[23]。至于仗义疏财,督工襄事之人,皆书其姓氏于碑阴,以为后来好善乐施者劝[24]。
辛卯年进士候选训道 毕 简撰文
分发广西候补巡司 毕元淳书字
候补布政司理问厅 毕 錞督工
首事人 王复位、房士龙、房成龙、崔 吉、贾永成、毕 金、郝 炎、毕 达、郝德魁、王元魁、王 俊、赵 敏、李 银、刘伯英、毕 通、王大成、张 岳、刘 通、侯世永、李 福、王大官、房人龙、孙文泰、李长纯
清道光十九年岁次巳亥[25]三月谷旦 建立
碑阴为捐款人名单与所捐金额。
2.大毕庄泰山行宫翻修碑记
此碑立于大毕庄村内泰山行宫中殿东侧,与西侧的“重修碑记”相对称。碑身高1.38米,宽0.8米,厚0.2米。碑额高0.4米,宽0.84米,厚0.25米,上有“二龙戏珠”浮雕,前后均有高0.06米的楷书“万古流芳”4字。碑文为右起竖行繁体隶书,无标点符号。碑文系曾任大毕村党支部书记王倛撰文并书写。全文如下:
翻修碑记
泰山行宫为天津市历史文物古迹,传说建于元朝泰定甲子年[26],历明朝三百余年,修损相间。至清朝几经修缮,始有碑记。最后一修是民国廿九年,嗣后从未修整。近几十年风蚀雨袭,更加使用不当,日渐倾塌。公元一九九三年,天津市文物局[27]和东丽区政府文化局、大毕庄乡政府,大毕庄村委会,为保护古文化遗迹,共同商定翻修方案:公办民集,进行修缮,即后殿增高,翻修山门,中殿挑顶剔碱,二进复原两廊,山门两侧建门楼,相配彩阔丹青,复仿清初建筑风貌。众界拥护,妇孺皆欢。对乡村增添景观胜事,各方善举和相近之村,毗邻的企业单位、热心村民,解囊奉助。登名碑阴,流芳后世,立志永铭。
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乡[28]大毕庄村委会 癸酉[29]年冬 建立
碑阴为赞助人姓名、款额及公元一九九三年冬字样。
3.范庄子石闸碑
东丽区华明镇范庄子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村,是个有一千六百余户,近七千人的大村。清光绪年间,该村人民在村东和村北两处沟口修建涵洞和闸门,以节制饮水与灌溉。因年久失修,民国30年(1941年),村民集资疏通沟渠,将木闸改建为石闸。竣工后,在村中三元庙立一高1.2米,宽0.45米,厚0.13米的石碑,全文如下:
永垂不朽
盖闻利舟楫、通引泄者河,其次莫若沟。夫沟者乃水源之本,亦在人所必需也。近因本村历有东沟、北沟涵洞两处,全村饮水、灌溉诸赖于此。究其原为木质,方圆不过二尺五寸,高不盈三尺余,年久淤塞,引泄久感困难。潮来时水由洞内少许流入,潮退时则由洞内流出。入春以来,园田种麦居多,十者约有八九水源不利,实难引通。所有园田、稼禾、菜蔬者势必枯槁。夏则淫雨连绵,园田堪堪淹没,涵洞口小,实难泄出;冬则园田均以灌溉冻水,预为明春种麦。冻水不能灌溉,明春何能播种?村民贫困日甚一日,仍患冬则水竭,饮水九难。倘遇火烛发生时,村民束手无策。敝等有见于此,何忍漠视!以是踊跃发起,众志成城。偕同本村民众共襄斯举,设想良法,改筑东、北石闸两道,以畅水源而裕充丰收。望村中诸大志士贤豪年久修整,永保不朽,实敝等之厚望焉。
碑阴字为:
流芳千古
发起建筑人:
潘运起、储云彩、左德发、王春吉、杨行山、刘有金、崔福田、朱宝廉、孙庆珊、刘广增、王秉奎、阎春富、储义孝、张永祥、刘作善、左德起、张义兰、储美德、孙庆藻、杨恩禄、石题诗
中华民国三十年公立
范立森文 杨行善书
4.小宋庄渡口碑
1949年3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九一团奉命驻扎在海河沿岸的宁河县小宋庄村(今属东丽区无瑕街)一带进行休整,待命南下解放全中国。当时小宋庄与海河对岸盘沽村(今属津南区葛沽镇)之间有一渡口,因落潮时渡船无法靠岸,过往人等只得赤足跋泥涉水才能上下渡船,尤以老年与儿童更为不便。三九一团指战员见此情景,决心帮助群众修建渡口码头。在团首长亲自带领下,全体官兵从数里外肩扛手推运来石料,修建渡口码头。当地群众深受感动,纷纷加入修建队伍。有的从自己家中运来建筑用具或材料,有的是送来开水,夜晚打着灯笼继续干。经军民奋战十余日,建成四十多米宽的渡口码头,大大方便了两岸人民群众的相互往来,一些军用物资也便于装卸。随后在小宋庄渡口边立起一高1.7米,宽0.64米,厚0.13米的水泥碑,基座呈长方形。碑的上方正中刻有象征工、农、兵紧密团结的斧头、镰刀和步枪相互交叉组成的图案。碑文为右起竖行繁体隶书阴文,连上下款共4行。全文如下:
重修宋庄渡口留念
为民兴利我军天职
劳动神圣军民共乐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四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九一团敬立
此碑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解放战争时期军民团结的见证。
5.老袁庄老姆庙重修碑记
此碑位于无瑕街老袁庄老姆庙山门北之左侧,碑高1.4米,宽0.6米,厚0.14米。碑座高0.4米,宽1.18米,厚0.52米。碑身朝南有高0.2米的“老姆庙”3个大字。碑文朝北,为右起竖行颜体楷书繁体字,正文7行,整行23行,无标点符号。全文如下:
重修碑记
老姆庙始建于明朝,清康熙四十年重建,民国念六年再修。数百年前,先辈父老为祈福避祸、驱邪迎祥,故于此地建庙塑像,求老姆奶奶保佑平安。公元一九九二年,东丽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决定修复。市、区拨款,乡村集资,百姓解囊,上下合力,携手筹划,于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九日动工修建,同年十月竣工。老姆庙再现当年宏伟之景象,功在当代,名流千古。竣工之际,勒石立碑,铭示后人。
天津市东丽区李庄乡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三年十月镌立 薄荫龙书
此碑以西6米处,有一与“重修碑记”石料、厚度相同,高0.6米,宽0.79米的石碑,朝东一面有“功德永存”4个右起横行隶书字。碑文为:
老姆庙此次重修是由天津市文化局、李庄乡人民政府、老袁庄村委会主持筹建,李庄乡建筑安装公司承建,李庄乡文化站监建。
此碑也是由时任李庄乡(今无瑕街)文化站站长薄荫龙撰文并书写。
此外,尚有“建庙捐资纪念碑”与“善缘录”碑各一块,均书有捐资个人和捐资单位名单与捐资金额。
6.天津市东郊青少年宫落成纪念碑此碑在今东丽区青少年宫主楼一楼进门方厅内西墙壁正中,为镶框的黑色大理石石板,高1.8米,长3.6米。碑文正文为0.04米见方的欧体楷书,共4行,分两段,有标点符号。落款共占2行。原文如下:
天津市东郊青少年宫落成
纪念碑
社会主义文明盛世,百业俱兴。天津市东郊少年宫、团委、科协、妇联和工会的远见卓识之士,首倡募建青少年宫,遂奔波于北西南东,往返于农村工厂机关院校军营。竭陈造福子孙宏愿,赢得八方慷慨同情。贡献纷纷,捐款献物出力,各尽所能。团中央、团市委、市妇联援助关切,区委、区人大、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上下协力,众志成城,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五周年大庆,天津市东郊青少年宫落成。
人民乃此宫之母,滔滔海河为凭,悠悠土地作证,千载功德,万岁传颂。惟后代子孙,永志斯铭。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五年春
赵宝山撰 陶树林书
曲阳县羊平公社中队白云石刻厂刻(www.xing528.com)
设计单位:东郊区建委设计室
主设计:杨树勋
施工单位:宝坻县新安镇乡建筑工程队
以下为共青团中央、团市委、市妇联等149个募捐赞助单位和市计委基建处等36个赞助单位,共18行,字大0.03米见方。
7.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纪念碑
此碑原立于津塘公路张贵庄立交桥南侧的外环线正中。1987年10月1日上午,外环线正式通车时,在此举行竣工典礼。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为外环线剪彩,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为此碑揭幕。碑身为3个直径4米不锈钢套环下3条18米高造型别致的支架。碑文就在横面向南的两条支架的最宽处。西面支架上为字高0.32米左起分上下两横行书写的“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纪念碑”13个大字。东面支架上为碑文,正文17行,整行36字,字高0.06米,为近似魏碑体的左起横行繁体字,系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王超副教授所书,刻于支架上外罩0.02米厚、3米宽汉白玉石板上。原文虽无标点符号,但断句处皆留出空白,现照录如下:
碑 文
天津为京师门户 地当九河要津 路通七省舟车 南达闽粤 北抵龙江 东临渤海 西接太行 夙称水陆通衢 工商重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经济发展年殊月异 城市建设日迈时新 为改变天津道路逼仄 行流不畅 综合治理城市交通 市人民政府按照城市总体规划 继中环线竣工之后 即决定建设规模宏大之外环线工程 路长柒拾壹公里
外环线纪念碑
宽伍拾米 沿线修建叁拾米宽外环河及伍佰米绿化林带环绕津城 为市区规划之外沿 交通网络之骨干 对繁荣城市经济 促进横向联合 意义深远 喜讯传出 人民雀跃或奋勇参建 或热情捐输 设计人员殚精竭虑挑灯制作蓝图 施工队伍夺秒争分夤夜绘出线路 沿线农民舍己为公积极迁居让地 驻津部队一马当先主动抢挑重担 公元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日破土动工 贰拾伍万义务劳动大军挖河填筑路基 市政建设队伍铺路修桥 郊区农民承担水利设施 绿化造林 水电 通讯部门及时迁改管线 夜以继日 奋勇拼搏 各行各业齐支援 百万人心向外环 城乡畅达 稳步康庄 货殖交流 各业兴旺 造福当代 泽及子孙 发轫启碇 全靠共产党运筹领导 改地换天 端赖全市人民协力同心 如此浩繁工程 期年而成 显示社会主义优越 体现津门群众新风 功业长存 青史永垂 谨立碑志念
天津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八七年十月 立石
此碑于1999年外环线改造时南移1公里,现立于外环线张贵庄立交桥南端英昌钢琴厂门前外环线正中,又增加了7.2米高的碑座,显得更加壮观。
8.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东郊纪念碑
此碑位于“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纪念碑”原址南700米外环线正中,先锋路南100米处,东隔外环河与东丽商贸城相望,西邻东丽区石油公司一加油站。碑身为外包淡棕色花大理石板的钢筋混凝土制造的两根0.65米宽的方柱,柱高8.7米,象征1987年建造。碑南紧靠一高1.05米少女骑1.2米高、2.4米长,立于0.78米高石头基座上的千里马石雕像。向南一面有“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东郊纪念碑”15个左起通栏横书方体美术字,分上下两行布于二立柱上。北面为左起横行隶书简化字的碑文,原文无标点符号。东柱正文10行,西柱正文八行余,碑文高0.8米。碑文如下:
外环东郊区段,北起新开河水域,南至海河岸边,长达三十六华里,穿越四乡十二村间,占地三千余亩,拆迁四万平方米。宝坻、宁河二县,塘沽、和平、河东三区,经委、商委、农委及驻津部队,从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日到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先后完成土方一百六十五万方,配套工程六十六项。全区上下戮力同心,战果显赫,功在不朽。壮观外环,祥瑞之环,福及后世,铭志永远。
天津市东郊区人民政府立
公元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
9.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冶金纪念碑
此碑坐落于华明镇李明庄村北外环线里程碑10公里北180米处,即登州路口北150米外环线正中处。碑身系钢筋混凝土立柱,外包0.02米厚黑色大理石板,东西宽1.03米,厚0.60米,柱高5.7米。碑额为宽1.8米,高3米,厚1.1米汉白玉雕塑的炼钢炉倾倒钢水的石雕。全高8.7米,表示为1987年立碑。碑身南面为两竖行右起楷书“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冶金纪念碑”15个大字。碑文刻于北面碑身正中,为右起竖行繁体隶书。正文10行,整行17字,原文无标点符号。碑文如下:
继中环后,市府决策:丙寅秋,外环始建,钢渣代石铺路,综合开发利用。信息飞达,全局欢腾,矢志全力以赴。钢渣山高十六米,占地五百亩,位处东郊京山铁路旁。丙寅秋到丁卯秋,全局义务劳动,人日逾六万,车辆台班近两万。冶金职工,钢铁之志,连续拼搏,搬山不止,采集粗渣五十六万吨,规格渣块七万吨,渣山削平,夙愿实现。外环宏程,功在当代,福荫子孙。钢铁职工,甘做路石,为后人铺路,为四化奠基。特此铭志,共励共勉。
一九八七年十月 天津市冶金系统 天津钢厂等单位 立
天津市外环线道路工程东郊纪念碑与天津市外环线工程冶金纪念碑,均于1999年外环线改造时被拆除,如此有纪念意义的碑文未能留给后人,实为憾事!
10.正心小学重建纪念碑
此碑位于小东庄镇大郑庄村正心小学主楼一楼进门方厅内东墙壁上,系黑色大理石板,高1.2米,宽2米,厚0.02米。碑文无标点符号,为右起竖行。正文11行,整行15字,字高0.05米。由时任东丽区教育局局长孙怀方撰文,梁志详书写。全文如下:
正心小学重建纪念
正心小学系公元一九四六年由大郑庄贤达王克昌[30]、刘少波、陈锡华出资创立,四十余年来学校日益发展,教化一方。一九九零年,旅居东瀛的王公克昌捐资三千五百万日元,迁址重建正心小学。此举深得社会各界支持,家乡父老赞许。新校舍占地四十亩,建筑面积二千八百六十七平方米,于一九九一年二月奠基,一九九二年七月告竣。克昌先生年高德劭,去国怀乡,兴学育才,造福桑梓,当流芳后世,立碑永志。
公元一九九二年八月 立
11.正心小学校园碑文
该碑在正心小学校园内,呈头朝东的兔状,为长2.7米,高1.4米,厚0.75米的巨石,其下为东西长3米,南北宽1.2米,高0.7米的矩形石座。碑文即在兔身巨石朝南处,系时任正心小学校长赵世桥与东丽区教育局培训科科长丁彝训撰文,梁志详书写。正文右起竖行,每行4字,共6行,无标点符号。全文如下:
王公克昌 慷慨捐资 重建正心 兴学重教 造福子孙 立碑为志
天津市东丽区
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五年四月
12.新兴村清真寺扩建碑文
此碑位于东丽区新立镇(今新立街)新兴村清真寺大殿门前南侧,面东而立。碑身与底座均为汉白玉石。碑身高1.44米,宽0.75米,厚0.175米。连体碑额高0.50米,宽0.81米,厚0.19米。碑文为右起竖行繁体字和简化字相兼的楷书阴文,按行文格式书写,有标点符号,但不规范。正文11行,整行最多26字。全文如下:
扩建清真寺志铭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初始,真主安拉造化天地万物,至圣穆罕默德奉领主命传助兴播村伊一方斯清穆真俩寺目斯林。[31]教鉴[32]门拜于文,遂[33]倡历有教史百原,教一因归九,依二于[34]〇一,千九年业由六兴刘五荣年文,云被万捐毁民资。乐凭创业调建。为养新万物的主之大能,一九八〇年由刘振纲、张运来等人倡办异地[35]重立,终使伊斯俩目再现光亮。今逢盛世,仰各级政府宏德[36],使各村委会鼎助,沾四方乡老乜帖[37],众志协力,再作扩建,功在当世,福及子孙。《古兰经》[38]云“:真主欲使谁遵循正道,就使谁的心胸为伊斯兰敞开。”穆民当保护伊玛尼[39],遵行主命,知感主恩,正直团结,认教爱国。适值大殿竣成[40],谨为存志。
一九九三年古尔邦节[41] 众穆斯林立 刘均田代撰 石窝雕刻厂加工
碑额正中有高0.2米,宽0.33米的阿拉伯文“安塞俩目㖇来昆”[42];碑阴碑额正中有高0.2米的“鸣谢”两字。碑阴为资助单位和“部分乡老乜帖”。
13.骆驼房子清真寺迁建碑记
此碑位于东丽区幺六桥回族乡骆驼房子村清真寺进大门处之院中,酷似一堵影壁。总高2.66米,长4.3米,厚0.46米。碑身由厚0.16米,高1.3米,宽1米的4块汉白玉石拼成。碑阳面东,上端右起横书“爱国爱教”4个高0.18米,宽0.22米的大字,与碑文同为隶书阴文。“爱国”与“爱教”之间正中为高0.24米,宽0.87米长方形摘自《古兰经》的一段阿拉伯文:“谁以善债借给真主呢,真主将加倍偿还他,他还受优厚的报酬。”其两旁各为用阿文组成的菱形,上下角距0.20米,左右角距0.32米,右边的意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安拉胡”;左边的意为“穆罕默德是主的钦差使者。”
正文在碑阳右半部分,由傅鸣山撰文,为右起竖行,繁简字相间,标题“迁建碑记”4字,正文18行,每行含标点符号为18个字。原文如下:
迁建碑记
骆驼房子清真寺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由刘公玉山率婿李阿訇德明操办建成。使津东各村穆斯林得以有虔诚朝拜 真主之所。后经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廿六年(一九三七年)及公元一九八八年三度扩建,多次修葺,已颇具规模。幸逢盛世,宗教进展,原殿日显逼仄,众乡老倡议由村中迁往村西。消息传开,骆驼房子村委会赠地五亩四分,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区、乡政府热情资助,诸有关单位暨村委会鼎力相帮,众穆民纷献乜帖,兄弟民族人士慷慨解囊,上下协力,财聚工鸠,遂于一九九八年三月动工,至一九九九年竣工。先后建成大殿、讲堂、女寺等一千三百六十八点五平方米,耗资人民币壹佰壹拾万伍仟圆。此诚功在当代福及后世之举,因以铭记。至于捐资、襄事者皆书于碑,以示后人。
骆驼房子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
公元二〇〇〇年十一月 立石
碑阳左半部分上有左起楷书“捐资单位”4字,其下为各单位及捐资款数,均右起竖行。
碑阴为捐资人名单,右起竖行27排,每排25人,人名左起横书。落款“公元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八日”为竖行,末行书“开斋节立石”。
14.神龟亭碑
此碑坐落于东丽湖西堤,距南堤三百余米,西靠天水国际村1栋楼的亭中。石碑高1.84米,宽0.74米,厚0.22米。上部两面均刻二龙戏珠浮雕之连体碑额,高0.6米,珠下有0.095米见方的隶书阴文“神龟”二字,下部碑身高1.24米。碑蚨为头朝头的龟状赑屃,其长、宽、高尺寸详载于碑文,赑屃下为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2米,高0.2米的矩形底座。向西一面碑身只刻“神龟”2行楷字,“神”字末笔高0.46米,字宽0.28米,“龟”字0.25米见方,系王金厚所书。碑文朝东,为右起竖行简化字,正文8行,有标点符号,分为4段。全文如下:
神 龟
公元一九七六年十月,兴修新地河水库(东丽湖),在此处发掘出神龟。经专家考证,乃北宋时期(约公元九六零年)雕刻。此龟长一点八五米,宽零点九米,高零点五米,重一点五吨。龟背之纹四十块,系按古代《易经》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布局。
那时这一带为退海之地,地势低洼,逢雨季河水涨,海潮漫,淹没庄稼,吞噬房屋。北宋时期,善男信女,佛门弟子,为以佛法普度天下万民,实现镇海制涝之愿,修建了神龟寺。
岁月沧桑,其寺不复存在,龟所驮石碑踪迹皆无,惟神龟留存今日。
为弘扬民族历史文化,故建神龟亭。
天津市东丽区旅游局
公元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八日
15.东丽广场碑文
2003年国庆节前建成的东丽广场南端有块高1.45米,宽3.2米,厚0.94米的花岗岩石碑,碑阳有左起横书隶体阴文“东丽广场”4个繁体大字,字宽0.37米,高0.27米,乃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碑文朝北,面向广场,为右起竖行楷书繁体阴文,共15行。撰文者为民俗学家张仲,全文如下:
朝霞晴旭,映照东丽。负城、带河、望海,金色走廊兮,龙行出海之地,河口流通南北货物;海门传输东西文明。人杰地灵,东丽伟哉!
广场壮阔,高扬人民旗帜,爱民亲民,拼搏前进。万众一心,东起鹏程。如日之升,如山之恒,天壁雕镂,时空交融,园林花木苍郁葱茏,富民强区,河海同辉!
癸未秋十月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立
16.东丽广场雕塑纪念碑文
东丽广场中央有一高耸入云的不锈钢制成的扬帆巨船雕塑,其基座北坡正中有高1.1米,宽2.4米黑色大理石板上刻着右起竖行繁书魏碑体16行碑文,亦系张仲撰文,碑文如下:
东起鹏程
津门东丽,雄峙河海之滨。战国曾建漂榆邑,大兴海盐。唐代“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乃食货聚储之地;元时为海漕入口,橹声帆影,舟楫繁忙。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朴厚纯良。
巨帆高扬,海门开张;政通人和,紫气东来,壮哉津滨新城!
雕塑设计者为天津美院教授 王家斌
癸未秋十月
东丽区人民政府 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