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卫初期的史料和典籍有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在设卫初期的地震对天津卫产生了什么样的灾害,尽管如此,现有的史料记载,天津的地震似乎是伴随着天津设卫同时到来。按照地震专家的说法:“天津从设卫到现在,一直是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两条断裂带的交汇点上,再加上一条河北平原断裂带,可以说是这三条活动断裂带把天津卫给‘挤’了出来。”《明史》中就有对天津卫和附近地区地震的表述。1679年9月2日发生的河北三河平谷大地震,在这个断裂带上的城市基本全部都有毁坏。现隶属于天津市的蓟县,“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州署及城垣西门瓮城中空倒塌。万寿兴隆观岁月浸久,地震后栋折榱崩,殿庭倾圮,黄龙祖师殿坏。地裂深沟,涌黑水。盘山崩陷。”武清县(现武清区)、宝坻县(现宝坻区)也是“平地忽裂,黑水涌出”。当时已经设卫建城的天津则是“房屋倾圮,有尽室覆压者,掘被压者活数十百人”。另据天津《地震志》记载,天津市是地震活动频繁地区。《元史》中有1345年发生蓟州地震的记载,明、清时期地震史料也逐渐增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即使是微小地震也可测得。自1345—1990年天津市大小地震计有1902次,3级以上地震359次,4级以上地震109次,5级以上地震18次,6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的波及和同年11月15日宁河6.9级地震,给天津造成Ⅵ~Ⅷ度破坏。天津邻近地区发生对天津有明显影响的大地震5次,给天津造成Ⅵ~Ⅸ度破坏。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天津历史上地震能够造成破坏的是5级以上地震。1621年武清、永清间5级地震时“城垛震落、屋壁半颓,间有压死者”;1626年蓟县5级地震“坏房数百间”;1815年天津南5级地震,“房庐有覆者”。前述1976年唐山、宁河地震是波及天津地震中强度最大、频率最高的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空前的。
旧中国历史上发生多次大地震,地震过后,田园荒芜,疫病流行,劳动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逃荒要饭,饿死、冻死、病死的不计其数。老百姓在自然灾害面前只能听天由命,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从灾害文化的角度来看,无知特别是统治者的无知才是最大的灾害。
1976年天津抗震救灾的业绩是伟大的,但这次大地震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也是深刻的,需要认真反思。我认为仅就地震而言,灾害文化应当立于两大基础之上:一个是对于地震本身的运动特征及其所造成的直接破坏的了解,即地震科学;另一个是人与社会对地震灾害的反应,即地震社会学。因此,它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科学、心理学各领域,涉及立法机关、政府、科研机构、军队、社会团队、公众等各界。
2003年6月我在《天津青年报》上看过一篇地震专家谈天津地震的报道。这位专家对天津的地质构造做了深入研究,同时对天津历史上发生的强震进行了仔细分析。他认为,天津设卫筑城的前16年间,是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在设卫筑城275年后,清史方才记录了对天津及周边地区影响比较大的一次地震。从那时起至1976年的大地震,中间又是297年。根据现在的构造运动情况分析,天津如果再发生大地震至少是400年到700年以后,在这段时间里天津是不会受到大地震骚扰的。这则消息听了令人欣慰,专家的说法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是,我认为在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上,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除了天灾之外,社会及人为的灾害越来越多,灾害中的人为因素亦越来越多。其实,对自然界本身而言,是无所谓灾害的,灾害是以人及社会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虽然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但在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却存在着一个怪圈:由欲望推动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既造成了人类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又导致自然平衡的破坏并进而导致灾害的不断发生和加剧。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积累着财富;另一方面也在积累着灾害。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得社会富裕程度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灾害的积累却又在妨碍、阻滞着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灾害的因果链条中,社会不仅是灾害的受体,是灾害的后果,而且也是灾害本体,是导致灾害的原因。现在经常发生的水灾、旱灾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与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那么,过度开采地下水、大规模的开矿采煤、掠夺式地开采石油等等破坏地质结构的行为,会不会造成地壳变动而引发地震呢?(www.xing528.com)
所以,面对日益严重的灾害威胁,我们需要科学的灾害观,科学解释灾害原因,准确分析灾害后果及影响,深刻认识灾害同人及社会的辩证关系。灾害是人、自然、社会之间平衡的某种破坏;人类的抗灾、减灾,则是重建平衡,而决非要战胜什么。我们经过那么多的报复与惩罚之后,才重新开始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一古老的命题。
30年岁月沧桑,我们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人类如果不能真正约束自身,便不可能摆脱灾害怪圈的恶性循环。地震虽然带给我们难以抚平的伤痛,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最伟大的启示——在与自然环境竞争生存空间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习如何与自然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