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当年的地震,许多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遍布全市的临建房了。星罗棋布的临建给灾后的人们不仅解决了安身问题,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人们抹不去的记忆,实在可以称之为临建文化了。
天津遭受强烈地震波及后,市区房屋破坏达68%。当时由于余震不断,市委要求首先是动员群众进行疏散。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各区委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尽最大可能把人员疏散到宽敞的街道、路边、公园、体育场等宽旷场所,避开高大建筑、狭窄胡同和交通卡口。市区伤亡最严重的和平区,动员群众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水上公园、体育学院、医学院等地疏散,共疏散了5713户、26341人。河西区向尖山公园、解放南路、友谊路、宾馆路等处疏散了一万九千多户。其他各区根据情况也都把群众疏散到安全的地方。这样问题就来了,又是夏天又是雨季,一百多万人无处栖身,这可如何是好?
为此,市委紧急决定在市区投资修建临时性建筑100万平方米,以解燃眉之急。任务下达以后,各区立即进行规划和部署。到8月10日,市区投入施工的临建有二十二万多平方米,已经完工的有五万三千多平方米,计3516间。各区在临建建设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组织专业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在大面积空地上集中搭盖临建;有的发动工厂、企业、街道提供材料,按照区的统一规划,因地、因材制宜,搭建不同类型的临建。一时间,天津成了一个大工地,随处可以听到人们为了寻找建筑材料在交换信息。天津味儿的“踅点砖瓦”、“踅几根木头”、“踅几袋洋灰”一类的词语几乎挂在每个人的嘴上。
8月7日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以和平区为重点,在天津大学体育场搞临建试点,先搭好了360间,迁入320户居民。8月中旬,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又建起五千三百余间临建。许多群众也利用倒塌的平房,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搭建临建3700余间。市属单位和企业搞起了二千二百多间。这样,全区完成了45%的临建任务,又提出在10月底基本上解决居民过冬的住房问题。到10月下旬,和平区共搭盖临建五万六千余间,散布在156条马路和55处空地上,在需要临建的二万二千余户中,解决了二万余户,占应解决户数的92%,基本上解决了群众的过冬难题。
河西区首先在围堤道空地和海河中学操场搭设临建试点,而后逐步推广。到9月5日,全区临建六万三千多平方米,计六千余间。其他各区也都搭建了大量的临建,安排本区的受灾居民。截至1977年初,全市搭盖临建共计256万平方米,灾民的临时居住得到妥善安置。
这里记述的只是政府动用行政力量搭建的一部分,实际上多数是居民自己动手搭建,临建遍地开花,凡是有空地的场所,都见缝插针。例如民园体育场,搭满了临建棚。人民公园不很大的地方,竟住进了千家万户,有的与猛兽铁笼为邻,很不安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得悉后,告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适当加以疏散。(www.xing528.com)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们在搭建临建棚避难中,血缘、地缘、业缘关系都发挥了重用作用。
发生地震的第一天,近亲之间互相问候安全,就近将临建棚搭建在一起。这是靠血缘关系。关系比较密切的邻居一起搭建临建棚,彼此可以相互照应。这是靠地缘关系。那时实行的是“单位”制,单位派人帮助搭建。这是业缘关系。我家在民园体育场盖的临建,真没有想到,好几位局里工作的熟人成了邻居。平时没有登过门,这时却互相登门看望。这是业缘关系又加上了地缘关系。那时住在临建棚中,给人们生活带来多大不便?隆冬三九天,临建棚内滴水成冰。可是“临建”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对临建倾注的热情和精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临建越盖越实用,越建越漂亮。当年不少青年人在临建里结婚生子,小屋里又曾盛满多少人的温馨与回忆。记得1977年春节,那么多人在临建棚中度过,可是人们照样吃年夜饭,照样守岁,照样喜气洋洋,享受亲情。这种独特的临建棚生活为地震灾害文化轻轻抹上了色彩。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这种随遇而安的精神,既是我们渡过难关的支撑力量,又可能是我们走出家门开拓进取的阻碍力量。
随着灾后的恢复,临建造成的市容不整、交通堵塞、环境脏乱等问题日益凸显。1977年市委就专门发文要求对临建进行及时整顿和清理。1980年10月9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严禁私搭乱盖“临建棚”的通告》。1981年6月天津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扩大)会议,听取了李瑞环同志关于《加速震损房屋的修复重建,尽快解决震灾居民住房,实现年内拆除临建棚》的汇报,并分组进行了讨论,通过了《关于尽快解决震灾居民住房,今年内拆除临建棚的决议》,有利地推动了拆除临建棚的工作。
从临建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到建立和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的重要性。抗灾救灾,安置灾民,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中国目前经济尚不富裕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临时措施是必要的,但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靠社会保险与建立基金的策略。这样,才能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抗灾救灾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保证灾后的正常生活。目前,中国的灾害保险业务和灾害基金机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国内外已有的事实说明它是减轻自然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使全社会都来协助减灾救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