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店中做推销商品工作3年,逐渐增强了信心。到1937年我已是个22岁的青年,有了8年的商业经验。那时家庭生活日趋好转,可是弟妹们都长大成人,我肩上的生活重担逐渐增加。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我忽然起了开创自己事业的念头,而且这个冒险的意念越来越坚定,于是我鼓足勇气向经理提出了辞职的要求。经理了解我的情况后,不但没有怪我,反而为我介绍了两家银号,鼓励他们各投资500元,并由他担保。
我在裕恩永工作了8年,除了接济家里和自身必需应用,未尝浪费半文,故积蓄了1560块银元。这笔钱就是我自起炉灶的基本资金。
民国26年(1937年)10月,我开始了洋广杂货生意。买了一辆自行车,由甲店取货推销给乙店,从中获取薄利。为了节省开支,借住在一个朋友家中,每月负担3元生活费,一日三餐只吃烧饼油条和豆浆。一年结算下来,刚够维持每月开支,无利可图。(www.xing528.com)
到了翌年秋季,开始预定冬季商品,不料当年各大商行订货过多,行市落价,于是我也跟着大吃败仗,检讨结果,自知对市场情况不够了解,一千多元资本损失半数,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商人,打击相当沉重。万般无奈之下,竟厚着脸面回到裕恩永,向经理提出重返店里工作的要求,结果被他严词教训了一顿。他说商场犹如战场,胜败乃是常事,应该利用失败的经验再接再厉,才有资格做出类拔萃的生意人。这一番训勉令我深受感动。经理见我有求进之心,便有意栽培。不久把美国的一种冷油,及小学生玩的玻璃弹珠的代理,委托给了我。玻璃球每箱40公斤,一箱可赚5角钱,每天用自行车送到文具店。那时的自行车又笨重又吃力,夏天送一趟货满身大汗,冬天冻得手足皲裂,苦不堪言。冷油要推销到西药房去,只赚百分之一佣金,利润甚微。代理这两种商品,每月收入约十二元左右,一年中除各项开支,净余九十多元。
民国28年(1939年)的春天,我开始二次创业。在天津市估衣街侯家后开设了一间店铺,取名东亚贸易公司。工作人员只有4名,一位是我祖父,负责看守店铺;一位是同学王友仁,担任司帐及财务;一位是我学徒时的同事王头,专门送货,而我自己则总揽进货、推销、外交和银钱周转。公司成立不久,经友人介绍,认识了东京市役所产业局天津出张所(出张所即办事处),并谋得该所嘱托(嘱托是特约人员之意)一职,凡东京市大小厂商对天津市推销的商品,大部分由我介绍与中国商家联络。这机会使我沾了很多便利,更借此结识了很多讲信用、有实力的商人。那时我虽然年轻,但已懂得经商之道,信用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商场的交往中,我绝对地讲信用,因此我的公司能在建立之初,就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