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行天下,创意思维与方法

图行天下,创意思维与方法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勤劳、勇敢、智慧的劳动人民将“美术”与“生活”两者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美术。图1.1图1.2 由表及里 变换视角,中国的传统图形在创意的视点上也有丰富的探索,有时也使用了如同中国传统国画散点透视的原则,采用变换不同视角的方式,更加便于表现较大的生活场景。如图1.3所示,嵌错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从上到下,共有3层6组图像。

图行天下,创意思维与方法

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与文化形态,其中的传统美术也是博大精深,灿烂多元。我国勤劳、勇敢、智慧的劳动人民将“美术”与“生活”两者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美术。中国的传统美术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出来,这些美术作品反映了人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怀。

作为“美术”之一的图形在历史长河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原始人类的原始图形到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我国早期的图形都具有很强的思维性、意念性、理想性与智慧性,同时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其中包括民间百姓在生活的器物中绘制的图形,帝王贵戚所使用的祭祀用品上的图形以及中国传统道家所用的“太极八卦”图,等等。如图1.1所示。

追逐历史,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从目前所保留下的作品中发觉古人们在表现认识大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并从图形的创意方面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启迪。这些创意形式中主要是: 1. 由表及里; 2. 变换视角; 3. 移花接木; 4. 吉祥寓意,这几种方式。

(1) 由表及里,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中国传统图形在描绘的对象上有着成功的实践,创作者在进行对象的描绘时,往往不只是描绘眼睛所能看到的部分,还透过事物的表象深入其内部,将眼睛看不到的部分一起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描绘者借鉴平时的生活经验,将物象解剖出来后,再进行重新的构成,最终画面得到了新的表现与扩展。

在描绘单独对象的时候,图形的效果注重外轮廓的把握,通过采用剪影的手法将事物表达出来。除此以外,传统图形在创作中,还通过组合的方式将两个不同的对象加以结合以形成新的图形效果,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情趣。如图1.2所示。

图1.1

图1.2 由表及里

(2) 变换视角,中国的传统图形在创意的视点上也有丰富的探索,有时也使用了如同中国传统国画散点透视的原则,采用变换不同视角的方式,更加便于表现较大的生活场景。同时,创作者还不会拘泥于对同一类型场景的刻画,他们会将多种看似不相关的场景进行梳理后,再使用组合排列的方式将对象从纸面上扩展开,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空间。(www.xing528.com)

如图1.3所示,嵌错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从上到下,共有3层6组图像。第一层右侧是一组采桑的画面,左侧是习射与狩猎的场面。第二层的右侧是猎射场景。左侧是个盛大的宴飨场景。第三层刻画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右边是水战,两条对攻的双层战船上飘扬着战旗,上层的兵士正在厮杀,手持有长兵器的或刺或钩,持短兵器的近体肉搏,表现战斗的激烈。左边是攻城战,图中的横线代表城墙,斜线代表云梯,表示战斗进入关键时刻。

图1.3 嵌错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

(3) 移花接木,中国传统图形在创意的组合上也为今天的人们具有普遍的学习意义,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将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肢解,并结合当时的文化特色,发挥最大的想象,突破现实,创作出全新的形象。中国传统图形中所表现的内容,常常并非是生活中的对象,这些经常在图腾中表现出来,让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龙”的形象,龙是集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鹰爪、金鱼尾于一身,通过多种动物的某一部分重构后形成的新的动物。比如“麒麟”也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猪尾这些形象而成的。如图1.4所示。

(4) 吉祥寓意,吉祥图形在中国古代十分常见,至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吉祥图形绝大部分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幸福的美好祈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方式,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图形而言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与图形中强调的“图形达意”不谋而合。如图1.5所示。

图1.4 图腾

图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