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观设计中的水体与动水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水体与动水景观设计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体是景观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动水是指运动的水体,可细分为流动型、跌落型和喷涌型水体。图4-51倒影把雕塑和水景联系起来图4-52水面中设置树池点缀图4-53公园中柔美的静水面①流水。流水是指地面有一定坡度,水体顺势而流,多数为溪流的形式。流水由于多为线形水体,在景观中常被做成弯曲或曲折形,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在中国古代就有“曲水流觞”的说法。水体从高水面流向低水面,呈台阶状跌落的形式称为跌水。

景观设计中的水体与动水景观设计

水体是景观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不论何种类型的景观,水都是最富有生气的要素,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早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就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喜水是人类的天性,水景的形态多样,千变万化,水体可以给人以博大、壮丽、灵动等不同感受。水景设计为范畴很宽泛,大到滨水景观设计(滨海、滨湖、滨河等),小到池水设计都有。

一、水体的分类

1.按水型分

(1)自然型。自然型水体包括自然中的水体和人工模仿自然制造的水体,水形轮廓自由、随意,能给人轻松、活泼的感觉。它虽以追求自然为美,但仍需要人为提炼加工(图4-48、图4-49)。这种水型常用于公园景观、居住区景观和旅游区景观。

(2)规则型。此种类型即把水景做成几何规则形状,比如圆形、方形以及其他复合形等。规则型水体具有简练、大气的效果(图4-50),能把几何轮廓的力度美和水体的柔美很好地统一起来。规则型水景还具有现代气息,容易和城市其他景观元素结合,所以多用于城市广场、商业街等空间。

图4-48 自然型水景

图4-49 人工处理的自然型水景

图4-50 公园中的规则型水景

2.按水势分

(1)静水。静水是指水面平静、无流动感或者是运动变化比较平缓的水体。适用于地形平坦、无明显高差变化的环境,具有柔美、静逸之感。静水一般面积不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水面倒影的效果(图4-51)。大面积的静水切忌空而无物、过于平淡,要与其他元素结合起来设置(图4-52);也可以把水形做得曲折丰富,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渺的寂静深远的境界,渲染整个空间的气氛(图4-53)。

(2)动水。动水是指运动的水体,可细分为流动型、跌落型和喷涌型水体。动水有活泼、灵动之感,应用非常广泛。在景观中,动水具体表现为流水、跌水、喷泉、瀑布等多种表现形式。

图4-51 倒影把雕塑和水景联系起来

图4-52 水面中设置树池点缀 

图4-53 公园中柔美的静水面

①流水。流水是指地面有一定坡度,水体顺势而流,多数为溪流的形式。溪流常贯穿整个景观环境,给空间注入生气(图4-54)。流水的水量较小,流速较缓。溪流的形式以及水岸线的处理要和整个空间结构统一起来。流水由于多为线形水体,在景观中常被做成弯曲或曲折形,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图4-55),在中国古代就有“曲水流觞”的说法。“曲水流觞”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即找一条溪渠,截其一段,将酒盏置于溪水之上,各位游戏参与者均站在溪岸边上,酒盏顺溪水流动到哪位游戏者的位置,该位置的人需要吟诗作赋,否则就要罚酒。后来人们把曲水流觞当作一种风雅的代表,在园林设计中经常使用,现乾隆花园中就设有“曲水流觞”亭,只是其形式已有所改变和美化。

②跌水。水体从高水面流向低水面,呈台阶状跌落的形式称为跌水。跌水台阶有高有低,层次有多有少;跌水构筑物的形式更是丰富多样,有规则式、自然式等,所以会产生形式不同、水量不同、水声各异的丰富多彩的跌水类型(图4-56 和图4-57)。

跌水要借助地形的高差变化和跌水构筑物形成,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原有地形的特点,以此决定跌水的形式、尺度、流向等(图4-58);如果是起伏地形要借势造水,起伏较大的跌水则会变成瀑布的形式(图4-59);如果为平坦地形,可以借助跌水构筑物制造跌水效果(图4-60)。

跌水具有一定的高差变化,水势有明显的方向性,能够大大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设计时要使跌水的布置和空间功能吻合,不能只注重跌水本身的造型,而不重视其作用的发挥。如应在跌水跌落的下方区域设置硬地广场供人停留、休憩,也可为人提供最佳的欣赏角度 (图4-61)。

③喷泉。喷泉是通过一定的压力处理,使水经由喷头喷洒出来,并具有特定形状的水体造型。水压一般由水泵提供。喷泉是水景中最多样化、最具特点的景观元素。通过不同形式的喷头可塑造各种富有表现力的水体形态,不仅可丰富空间的层次,还可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图4-54 城市景观中的人工溪流

图4-55 折线形的人工溪流 

图4-56 跌水墙 

图4-57 小型跌水景观

图4-58 台阶式大型跌水景观

图4-59 跌水瀑布 

图4-60 跌水构筑物 

图4-61 台阶式跌落水景

喷泉景观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现场地形条件,仿照天然水景制作而成的,如壁泉、涌泉、雾泉、管流、溪流、瀑布、水帘、跌水、漩涡等。二是完全依靠喷泉设备人工造景。这类水景近年来在设计领域被广泛应用,发展速度很快,种类繁多,有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摆动喷泉、游乐喷泉、超高喷泉、激光水幕电影等。

喷泉按照构造形式可分为水喷泉、旱喷泉和雾喷泉。水喷泉设置在水中,是最常见的喷泉形式,通常把喷泉设备隐藏在水下,将喷头置于水面。水喷泉配合静水面使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成组设置(图4-62 至图4-64)。旱喷泉将水池面以地面铺装的形式封闭起来,只留出喷口的位置,喷水回落以水箅形式收集,回流进入水池。旱喷泉的水池和喷头均隐藏于地下,表面是平整的硬质铺装或者用金属箅子覆盖,在不喷水时不影响景观效果和人流穿行,喷水时人也可以进入喷泉阵中体验喷水的乐趣(图4-65 和图4-66)。因为旱喷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在现代景观空间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雾喷泉是一种效果独特的喷泉形式,采用的是特殊的可喷出微细水滴的雾化喷头,可营造烟雾弥漫的视觉效果(图4-67 和图4-68)。雾喷泉的喷头有设置于水池和旱地两种形式,经常与其他景观元素配合使用,也可与水喷泉或旱喷泉结合使用,喷头均匀等距布置在其他元素旁边。

图4-62 单独设置的水喷泉

图4-63 静水面中的喷泉

图4-64 组合喷泉景观

(www.xing528.com)

图4-65 大雁塔广场的旱喷泉 

图4-66 供人们嬉戏的旱喷泉

图4-67 跌水景观中的雾喷泉 

图4-68 石景中的雾喷泉

二、水景的设计要点及造型手法

1.水景的设计要点

水景是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元素之一,其设计的好坏对整个环境至关重要。设计时首先应注意水质和水型两个方面。环境中做到有水并不难,但要成景则不容易,要保持水景效果则更加困难。

(1)水景的功能要求。无论是观赏类、嬉水类,还是为水生植物动物提供生存环境,水景都要做到形态丰富、有变化,并提供观赏的场地和视角。嬉水类的水景如果是水池要注意水的深度不能太深,以免造成危险,在水深的地方要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娱乐性、参与性的水景设计时还要格外注意水质的要求;如果水景是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的生存环境则需要安装过滤装置以保证水质。

另外,水型要符合环境的功能特点,既能丰富空间,又可以使空间形式统一。水的形态千变万化,设计什么水型要考虑其功能和周围的环境,从而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形成和谐的体量关系。如在城市广场景观中就多采用规则式水型以求与城市空间取得协调(图4-69)。

(2)水景在美观性方面的要求。水景的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景观的效果,不论是溪流、跌水、喷泉还是其他的水景都要仔细考虑具体的造型,使其成为景观中的点睛之笔。设计水景时要注意妥善设计各种管线和设施,并注意其布置的隐蔽性,增加视觉美感。

(3)水景的可参与性及安全因素。喜水是人的天性,水景不是只供欣赏的视觉要素,设计时还要特别注意其可参与性,使人能很方便地接触到水,亲近水,参与到各种水面活动中,以提高水景的吸引力(图4-70)。如在水景中设置亲水平台(图4-71),开发各种水上娱乐项目等。要让人参与就要考虑安全问题,人工水景深度不宜过深,并防范人们落水,人流密集区域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或设置警示标志。

图4-69 城市空间中的规则水景

图4-70 涌泉增加了水景的吸引力

图4-71 伸入水中的木质亲水平台

(4)水体应尽量连通、循环。死水对水质是不利的,景观中的水应该是循环流动的,因为流水具有较强的自动净化能力。古谚云:“流水不腐。”这可以说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铭。

(5)水景设计须与地面排水结合。有些地面排水可直接排入水塘,水塘内可以使用循环装置进行循环,也可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和地表径流与外界连通。如果使用循环和过滤装置则需注意水藻等水生植物对装置的影响。

(6)水景的冬季处理。在寒冷的北方,设计时应该考虑冬季时水结冰以后的处理。在加拿大的某些广场上,冬天会利用冰开展公众娱乐活动。如果为了防止水管冻裂而将水放空,则必须考虑池底暴露以后是否会影响景观效果,所以设计时通常会对池底进行适当的装饰,如用鹅卵石铺砌成各种图案等(图4-72)。

(7)考虑水景的夜间效果,使用水景照明,尤其是动态水景的照明。水景照明是指在夜间利用灯光将水景照亮,使水景造型交相辉映,营造独特的夜景效果(图4-73 和图4-74)。水景照明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既要根据水景形式选用合适的灯具和投光方式,也要考虑水景的组合效果及光色的使用。

图4-72 用鹅卵石铺砌水溪

图4-73 灯光下的喷泉造型

图4-74 跌水的夜景照明

(8)不同水体形态之间以及水体和其他元素的结合使用可丰富环境的多样性。设计时通常是多种形式的水体组合使用,如跌水和静水的结合、喷泉和跌水的结合等;也要注意将水体和植被、山石等元素结合起来设计(图4-75 和图4-76);还要考虑水体与水生动植物的结合,可种植或养殖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各种鱼类等,这样既能体现生物的多样性,也能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9)水景驳岸的设计。较大的人工水面或自然水面要修筑驳岸。水景驳岸是在景观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岸边不被冲刷或水淹设置的构筑物。水景驳岸是园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驳岸设计的好坏,主要受视觉方法的影响,并决定着水景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景观要素;而且,驳岸也是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地带,对于滨水区的生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常见的驳岸形式有立式驳岸、斜式驳岸和台阶式驳岸。

图4-75 城市街边的水景造型 

图4-76 喷泉和石景结合

中国的拙政园在进行水景驳岸的设计时,就采用了多种材质变化的形式对其进行处理。

2.水景的造型手法

(1)面状造型。面状造型是指用开阔的大水面构成整个空间的主体基底,其他景致围绕其展开。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域,可以利用水景构成整个环境的主题,在设计时要注重水岸线及驳岸形式的设计。水岸线要根据水形的变化,利用其他元素进行一定的视觉遮挡,使人在走动时产生步移景异的感觉(图4-77);驳岸设计要尽量让人能够接近水面,并有一定的安全设施(图4-78)。特别是小孩可以靠近的水面,近岸边一定要做浅水区,以提高安全性。

(2)线型连通。线型连通是指主要用线性水型,如溪流贯穿整个空间,把各要素联系起来,可增加景观整体性。设计时要根据水型的变化,适当设置放大的水面,使水型富有节奏感,并且这种放大的水面要与整体空间吻合,如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要结合硬地广场设置放大水面 (图4-79),以增强空间的中心感。线性水型在贯穿空间时要考虑其对人流交通的影响,即首先要满足交通的需求,在适当的区域可以设置桥面或者地下水流。

图4-77 利用植物形成一定的遮挡

图4-78 驳岸边设置休息平台

图4-79 水池景观节点

(3)点睛之笔。点睛之笔主要针对小型水景,如小水池、跌水造型、喷泉造型等。利用小水景的恰当布置可以形成空间的视觉中心(图4-80)。此类型的水景设计要着重水景的造型,既要保持空间风格一致,又要通过体量、高差变化、材质、色彩等强调特色,吸引人的视线。另外,小水景通常布置在轴线的交点上、视线的集中处、空间的尽端或醒目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空间的焦点,成为点睛 之笔。

图4-80 造型细腻的小水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