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观设计学是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在概念和内涵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丰富。因此要想认知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就必须首先了解传统的造园美学。现代景观设计将要面临更大的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景观设计的表达上,中国人注重意境的营造。一些寺庙园林景观设计突出对禅意的表达,让人身临其境,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景观意境的表现目的。

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就将场地围起来,形成供狩猎使用的“囿”“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化的进步,古人开始在自己生活环境中设置“庭园”,进行“造园”,并为自己的陵墓进行选址和设计,这些设计理念与文化结合,成为“堪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风水”,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景观设计学等同于已有约定俗成内涵与外延的传统造园艺术园林艺术,也不能完全将其等同于风景园林艺术。景观设计学是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在概念和内涵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丰富。因此要想认知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就必须首先了解传统的造园美学

虽然传统园林和现代景观都致力于营造美的环境,但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服务的人群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大差异。现代景观设计将要面临更大的难题。

一、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凭借其组景和造景的高超手法在世界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创造风景,或以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如诗如画的景致。概括而言,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具有如下特点。

1.讲求意境

从园林创作手法来看,写意是中国传统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古典园林不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模仿,它的本质是对自然景观加以提炼和抽象。造园家要设计和经营的是环境的意境,这一点和中国传统山水画异曲同工。“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美境界(图1-12 和图1-13)。

【作品欣赏】东方自然式园林

图1-12 苏州沧浪亭晨景

图1-13 苏州网师园雪景

2.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自然”,诸如“有若自然”“妙在自然”“宛若自然”之语,和传统绘画艺术一样,中国古典园林也要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力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园林景致。

3.追求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以及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曲径通幽的空间布局,使人们置身其中有扑朔迷离和不可穷尽的视觉感受,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所在,也能体现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以及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图1-14)。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景观设计的表达上,中国人注重意境的营造。一些寺庙园林景观设计突出对禅意的表达,让人身临其境,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景观意境的表现目的。

4.具有以小见大的视觉效果

传统园林除了少数皇家园林外,面积一般较小,而且与外界隔离。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营造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用适当的空间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无限的园景变化。园林布局通常曲折自由,常用假山、建筑、廊、墙、漏窗来分隔空间,限定观者的路线和视线,让观者穿过狭窄幽静的小道,几经曲折才能逐渐见到园内全貌,从而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感觉。通过这种空间对比的手法可以使游客感受到的意境更加含蓄、深远。同时传统园林常采用借景的手法,如穿过假山石缝或者什锦窗隐约看到远处的景色,但不能视其全貌。通过这样的手法可以引导观者的视线,丰富空间的层次(图1-15 和图1-16)。

图1-14 苏州拙政园曲折的临水长廊

图1-15 苏州网师园的花窗透景 

图1-16 苏州拙政园的“待霜亭”

二、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欧洲的造园艺术经历了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从16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以意大利园林为主;从17 世纪中叶往后的100 年,是法国园林领导潮流;从18 世纪中叶起,英国的自然式风景园林影响巨大。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形式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以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为主要风格,呈现出一种几何式的图案美。英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可以说是一个例外。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1.意大利的台地园林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其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着山势设置各种水景,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园林被称为意大利台地园林。意大利园林秉承了古罗马园林的风格,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别墅选址在山坡上,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的园林特征之一,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中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因此直线几何图形是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图1-17)。

2.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

法国园林受到了意大利园林的影响,在16 世纪主要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 世纪,才逐渐自成特色,形成了古典主义园林风格。受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推崇艺术高于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讲究条理与比例、主从与秩序,并且更加注重整体结构,而不强调细节变化;空间开阔,以宏伟华丽著称,但空间一览无余,意境显得不够深远。1638 年,法国造园家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 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他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苑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 (图1-18 和图1-19)。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平坦的特点,园林中开辟了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景色。凡尔赛宫苑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中央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这一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强调几何形网格。

(www.xing528.com)

图1-17 意大利的台地园林

图1-18 法国凡尔赛宫花园卫星

图1-19 法国凡尔赛宫花园

3.英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的早期园林艺术,受到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影响。进入18 世纪后,英国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开始欣赏纯自然之美,恢复了传统的草地、树丛。其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到了18 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叫作自然风景园。全英国的园林都改变了面貌,几何式的格局没有了,再也没有笔直的林荫道、绿色雕刻、图案式植坛和修筑得整整齐齐的池子。花园就是一片天然牧场的样子,以草地为主,生长着自然形态的老树,有曲折的小河和池塘(图1-20)。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如对造园师肯特来说,新的造园准则就是完全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而“自然是厌恶直线的”,园林空间也更加完整和大气。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的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此细部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钱伯斯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因此,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逐渐发生了新的改变,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造园师开始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以渲染其随意性、自由性,后来还受到了中式园林的影响,加入了一些中式园林的元素。

图1-20 英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知识拓展】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现代景观的产生

18 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城市化运动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机器化大生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引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纷纷从农村涌入城市,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环境不能承受如此重的负荷,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复杂城市问题。为了根治“城市病”,人们开始探索解决城市环境诸多矛盾的办法。

这些情况引起了当时的规划师和造园师的高度重视,很多著名的城市建设理论应运而生。米罗·西特强调城市公园对于城市空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地是城市保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城市的“肺”。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在他的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了“花园城市”的设想。他认为在这样的城市里,“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优美能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他在《明日的花园城市》中指出城市的生长应该是有机的,一开始就应该对人口密度、居住密度、城市面积等加以控制,配置足够的公园和私人园地,城市周围有一圈永久性的农田绿地,形成城市和郊区的永久结合,使城市如同一个有机体一样,能够协调、平衡、独立自主地发展。另外,还有勒·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他在1912年发表的著作《明日的城市》中提出了一个拥有300 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的方案。主张城市按功能分区,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方格网加放射性道路系统代替传统的同心圆式布局,用高层建筑和多层交通等现代设施取代霍华德的水平式花园城市,以适应他称之为“机器时代的社会”。

工业革命后,传统的造园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城市环境发展的需要。美国率先开始大兴城市园林化,欧洲并起,实行街道、广场、公共建筑、校园、住宅区的园林一体化建设,并建立了各种自然保护区

在19 世纪中叶兴起的自然主义运动中,以美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创始人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d)为代表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给现代园林设计指明了方向。他把传统园林学的范围扩大了,从庭园设计扩大到城市公园系统的设计,乃至区域范围的景物规划。他认为城市户外空间系统以及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他和英国建筑师沃克斯合作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成为纽约城中的一片绿洲,极具先见之明地给城市提供了大片的绿地和休憩场所。在此之后,中央公园得到了公众赞赏。他使古典园林从贵族和宫廷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彻底的开放,为其进一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逐渐形成了现代景观开放性、大众化、公共性的基本特点(图1-21 至 图1-23)。

中国虽然没有出现类似西方国家那样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古典园林同样表现出了时代的局限性,即古典园林在审美环境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中国古典园林为迎合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审美需求,发展出了一整套小景处理的高超技巧,但由于过分着力于细微处,只适合极少数人细细品味、近观把玩。正是受这种极其细腻的审美心理的支配,中国古典园林只能成为经典的园林赏品。古典园林并不关注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真正成为优化城市环境发展的力量和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方式。所以,我国的现代园林设计顺应社会的时代特点,在内涵和外延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景观设计。

现代景观顺应时代的新要求,从古典园林中走出来并日臻完善。今天的景观设计已和传统造园有了很大的区别,不但从仅仅满足少数人的审美需求发展到解决整个城市的环境问题,并为全体公众享用,而且开始注重城市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景观设计学从景观设计的角度理解和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未来势必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1-24)。

图1-21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卫星图

图1-22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鸟瞰图

图1-23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内部景观 

图1-24 现代景观设计

本章小结

通过对景观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习,掌握中西方设计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景观设计的特点;能够区分景观设计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差别,形成对景观设计的 认识。

思考与实训

1.简述什么是景观设计。

2.分析中西方景观设计的异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