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亦称佛寺、寺院,“原为中国古代官署名,佛教用以称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与古印度所称的‘僧伽蓝’意同”[60]。佛教自汉初传入中国,“并在南北朝时期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之后历经隋唐,达到极盛,产生出中国化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61]。虽说之后佛教再也没有达到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但其建筑、思想、故事等却一直深深地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自然就有很多寺庙兴建。“而佛教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供佛之地、弘法之场、居僧之所,与中国各个艺术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62]具有民族特色的武侠电影中亦有寺庙的大量影像呈现,中国的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便是以寺庙为主要空间的。
(一)武侠电影中的寺庙影像
较之于武侠电影中的兵器意象、酒意象,寺庙意象较为庞大,所含丰富,共同构成一个意象群。这个意象群首先包括的就是寺庙建筑外在本身,“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佛寺空间在其地理空间选择和寺院样式选择上,基本是以佛教寺院的地理位置和寺院样式为真实依据,使得佛寺在武侠电影中的出现更加合理和真实可信”。[63]就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寺庙主要分布在边塞、都市、山林三类地方,因此在武侠电影中也多以这三处的寺庙呈现为主。如《天地英雄》中因为校尉李在西域地带护送舍利,故电影主要呈现的是西域寺庙的风貌;《新少林寺》中众僧人可以日常救助饱受战争伤害的百姓,因此寺庙是建在都市的;《空山灵雨》在影片开头便展现了文安等人走了许多山路才到达三宝寺,可见其处于深山老林之中,环境幽雅。寺院样式在银幕上的呈现以写实为主,大多从现实取景。如《少林寺》中的寺庙是多处取景,其中就包括河南的少林寺、浙江的国清寺等;《新少林寺》虽是搭景拍摄,但其搭建的是一座“一比一”的少林寺实景,连寺内所铺的地砖都参考了嵩山少林寺中的实物。
寺庙中又存在许多独属于寺庙的意象符号,在视觉上主要有佛像、僧人。“在武侠电影中,佛像的种类主要有释迦牟尼佛像、菩萨像、罗汉像、护法像和体积较小的小佛像。释迦牟尼佛像和菩萨像由于其在佛教寺院中实属常见,因此在武侠电影中也是最为普遍的佛像。”[64]释迦牟尼佛像往往放在寺庙的中心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中央,高大威严,常常镀以金身,是神圣的象征。在张鑫炎版《少林寺》中,最后住持为觉远点戒疤之时,觉远望了一眼佛像,导演通过一个仰拍的推进头,从全景到近景,突出了佛像的威严庄重。“电影中僧人的类型包括长老、神异僧、武僧、罗汉、恶僧、雅僧和异域僧人。”[65]长老往往是修行高深之人,具有智慧,是佛祖在人间的代言人。在武侠电影中他们点拨世人、主持公道、慈悲救世,如《剑雨》中的见痴和尚、《少林寺》中的方丈等。武僧以功夫为主,是武侠电影中最常见的僧人。恶僧也是武侠电影中别具一格的形象,他们身处佛门清净地,却“进违戒律之文,退无礼典之训。乃至亲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讹,交通豪猾”[66],是佛门的败类。异域僧人在武侠电影中也有较多表现,佛教本就是从印度而来,传至四方,不止中国,故四方皆有僧人。异域僧人大多武功高强,心灵不净。箫笙版《新天龙八部》开头便是作为异域僧的鸠摩智向天龙寺众僧挑战,后还抓走了段誉,逼迫其写六脉神剑剑谱,不写即杀。听觉上意象主要有木鱼声、念经声、敲钟声。这些此起彼伏的声音往往具有明心见性、警示自身与世人的作用,有时还会用于助威。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意象群,在中国武侠电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武与禅
寺庙意象在武侠电影中如此重要,是因为其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是武学圣地。武侠电影中的寺庙最重要的一座就是少林寺。俗语有云,“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乃中国功夫的集大成之地,荟萃了各朝各代和五湖四海习武之人的技艺和精华”[67]。少林寺有藏经阁,往往收藏着大量的武功秘籍。少林不仅仅是一座收藏库,它本身也创造了大量的武林绝学,少林有闻名天下的七十二绝技。除此之外,少林寺卧虎藏龙,培养出了大量的武学奇才。当然这种现象不是仅仅存在于少林寺,而是几乎所有寺庙。如《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新少林寺》中成龙扮演的做饭和尚等,他们往往看起来平平无奇,武功却深不可测。僧人的武功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深的地步,重点在于修心,而非修身。“少林功夫的最高境界是用心法指导一切,所斗之术为心法之争,非形法之战,即由武入禅,由定生慧。此慧已是禅武合一的般若智慧。”[68]不仅是少林功夫,佛禅境界几乎是所有的武功、所有练武之人的最高境界。正如古龙笔下的天机老人所说,“妙残造化,无环无我,环我两忘”,而这正是禅宗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而少林功夫也只是佛家修禅的一种手段。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本土化的成果。“中国化的禅,明显地向慧学倾斜,带有否定坐禅的意味。强调由思维静虑转向明心见性,返本归源,顿悟成佛。”[69]武侠电影中一旦寺庙出现,往往参禅悟道的思想也会如约而至,或指导武功招式,或解答人生困惑,促进了侠客从剑到人的成长。《剑雨》中陆竹点化细雨便是在一座破庙,墙壁上是年久失修的壁画,正中间是一尊高大的佛像,破败却不失庄严。在这里,陆竹悟到禅机已到,以生命为代价点化了细雨,不仅教会了她如何应对武功招式上的破绽,也使她开始向善,退出江湖,易容隐居。《卧虎藏龙》中玉娇龙前来送剑,在一座寺庙遇到李慕白,两人交手,玉娇龙不敌,李慕白明明是用一根木棍指导其剑法,却偏偏说在教玉娇龙做人的道理。剑法即人法,用剑便是修道,心能悟正道,剑法才能无敌。
(三)“我佛慈悲”
司马迁曾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形容侠客“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70]。班固的《游侠传》亦云:“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绝异之姿。”[71]慈悲善良是侠客必备的美德,而佛家亦是将其奉为圭臬。“慈悲”在佛教修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悲是诸佛之祖母”“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作为佛教思想载体的寺庙很好地践行了慈悲的观念,在大量的武侠电影中,寺庙往往是江湖中的救难所,为落难之人提供帮助,伸出援助之手,包括疗伤治病、传授武功、提供住所、点化人生等。如《少林寺》中,觉远被王仁则追杀受伤,少林寺众僧细心地为他疗伤,觉远伤好后,少林寺在明明也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收留无家可归的觉远,教他武功,让他最终能够为自己报仇雪恨,为人民铲奸除恶;《箭士柳白猿》中,双喜因目睹姐姐惨遭伤害而无法释怀,姐姐将其送到寺庙求高人指点,在寺庙他留下了双喜的过去,走出寺庙,获得了柳白猿的人生。同时,我佛慈悲,所助之人不仅有觉远、双喜之类的平民百姓、善良好人,而且面对邪恶狂徒、为非作歹之辈也同样伸出了援助之手。佛教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对众生无差别的爱,不分善恶美丑、贫穷富贵。在出家人眼里,众生平等,以悲悯的目光注视人间苦难,以慈悲的胸怀感化有罪之人。所以在《新少林寺》中,影片开始侯杰明明答应众僧不杀人,却不守诺言转眼间就翻脸杀人,之后还狂妄自大地在少林的牌匾上写下了“不外如是”四字嘲讽少林。但当侯杰被兄弟出卖,无家可归,差点送命之时,少林仍然不计前嫌地救了他,给他吃喝,给他一个家,还教他少林武功,在众僧的感化之下,侯杰一心向善。影片的结尾处,把侯杰害得家破人亡的曹蛮与侯杰交手,侯杰在武功上占上风却并不将曹蛮赶尽杀绝,甚至最后,炮火轰炸之下,曹蛮上方一根巨大的木头从房顶掉落,侯杰不及思索便将曹蛮推开,自己却被木头砸倒,生命垂危,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便是莫大的慈悲。
英雄侠客手中那千奇百怪、形式各异的兵器物象既是死亡与暴力的象征,又体现着铲奸除恶的正义精神;酒在武侠电影中既是英雄侠客与朋友交心时的必不可少之物,又是面对儿女情长伤心落泪、肝肠寸断的麻醉品;寺庙意象不仅只是那一座庞大的建筑,还有建筑中居住的僧人、僧人的念经声等。武与禅的融合,体现的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对武功的深入影响。佛家的慈悲为怀、舍己救人也正是侠客“救人于厄,振人不赡”的精神使命。兵器、酒以及寺庙是武侠电影众多意象中的典型,它们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武侠文化。而在中国武侠文化的土壤中诞生并成长的武侠电影,将传统意象以光影的方式进行呈现,在银幕上投射出具有东方美学意蕴的视觉景观。武侠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观念、美学趣味都体现出民族特色。在电影市场更加商业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好莱坞电影携带着西方文化席卷全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武侠电影在全球市场被美国大片垄断的困境下突破重围,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央,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也将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美学追求传播至世界各地。研究独具东方美学特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武侠电影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使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1]作者简介:梅思宇,浙江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景秀明,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授。
[2]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民族艺术》2017年第5期,第50—54页。
[3]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民族艺术》2017年第5期,第50—54页。
[4]苏七七:《萧寒访谈:我只是拍我非拍不可的东西》,“凹凸镜DOC”微信公众号,2020年3月28日,https://mp.weixin.qq.com/s/x_EI3uvWkRfD3—QwlvsM0g.
[5]唐润华:《用共情传播促进民心相通》,《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7期,第1页。
[6]邵鹏:《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现代传播》2020年第4期,第116—119页。
[7]作者简介:鲍园园,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民俗学硕士研究生。
[8]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现象与我国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也存在一定关系,这里不做过多评述。
[9]《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project.html.
[10]陈伶:《文化传播视阈中的“李子柒现象”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11]朱银霞:《非物质遗产短视频传播效果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12]这里的热门短视频主要指播放量在前几位的影视类、模仿类、美妆类等短视频。
[13]邓若蕾:《短视频为非遗传承与传播开拓新路径》,《中国报业》2020年第8期,第20页。
[14]邓若蕾:《短视频为非遗传承与传播开拓新路径》,《中国报业》2020年第8期,第20页。
[15]雷祯:《媒体奇观视域下“李子柒”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16]选取在哔哩哔哩网站搜索的三个非遗纪录片为:《蓝印花布:铭刻千年的传承》《活——东源木活字印刷纪录片》《缣鍵蜀韵》。
[17]源于哔哩哔哩网站李子柒蓝印花布短视频。
[18]源于哔哩哔哩网站《蓝印花布:铭刻千年的传承》纪录片。
[19]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20]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江涛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8页。
[21]姜瑶:《“仪式观”理论下非遗短视频文化传播力研究》,《传媒论坛》2021年第4期,第2页。
[22]吉琳玄、马知遥、刘益曦:《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4期,第137—143页。
[23]杜志红:《短视频传播中华文化的影像话语创新——从“李子柒现象”的讨论说起》,《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第27—32页。
[24]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5]杜志红:《短视频传播中华文化的影像话语创新——从“李子柒现象”的讨论说起》,《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第27—32页。
[26]摘自李子柒微博非遗类短视频《蜀绣》评论区。
[27]作者简介:王耀菲,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郭艾晨,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导师。
[28]赵文静、张晶、修江帆:《中国洞穴动物概况》,《中兽医学杂志》2015年第11期,第69—70页。
[29]顾欢:《道迹经》,转引自姜生:《东岳真形图的地图学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第34—51页、第90页、第193页。
[30]谭家健:《绚丽多姿的洞穴文化——马来西亚散记》,《民主》2004年第1期,第46—48页。
[31]陈墨:《文化金庸》,海豚出版社2015年版,第22—23页。(www.xing528.com)
[32]金庸:《金庸武侠全集评点本:射雕英雄传(4)》,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1页。
[33]李攀、国绘:《金庸江湖地理》,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34]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35]陈墨:《武学金庸》,海豚出版社2015年版,第189—193页。
[36]陈爱国:《曾国藩应对人生的九十九个方略》,笙易有限公司文化事业部2001年版,第238页。
[37]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28页。
[38]曾仕强:《中国式思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50页。
[39]陈墨:《文化金庸》,海豚出版社2015年版,第345页。
[40]作者简介:谢彤彤,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41]朱郁闻:《中国武侠电影对魏晋风度与美学精神的承继》,《电影评介》2021年第3期,第57—62页。
[42]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页。
[43]田川流:《试论中国当代电影的意象追求——对一种叙事语言的阐释》,《当代电影》1992年第5期,第62—65页。
[44]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10页。
[45]王兆春:《冷兵器的起源、发展和使用》,《军事历史》1988年第5期,第56—57页。
[46]荀悦:《两汉纪·上·汉纪》,张烈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47]王先谦:《韩非子集注》,钟哲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年版,第449页、第450页、第456页。
[48]吴超:《中国武侠电影冷兵器影像及其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9]吴超:《中国武侠电影冷兵器影像及其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0]贾磊磊:《剑:中国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及其文化价值观》,《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30—34页。
[51]冯媛媛:《侠文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嬗变》,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2]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3]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4]张梅:《暴力在呈现中消解的艺术:中国武侠电影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5]杨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邵阳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82—83页。
[56]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7]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8]倪骏:《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9]陈霞:《论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0]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1页。
[61]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版,第110页。
[62]周宁:《世俗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寺院空间的文化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63]周宁:《世俗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寺院空间的文化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64]周宁:《世俗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寺院空间的文化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65]周宁:《世俗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寺院空间的文化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66]国风:《心灵的慰藉:中国人的宗教世界》,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67]宋辰:《中国电影“少林寺现象”的历史文化阐释》,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68]宋辰:《中国电影“少林寺现象”的历史文化阐释》,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69]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00页。
[70]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第31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