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吉祥文化中的瑞鹿鹿:象征吉祥、长寿和神异色彩

中国吉祥文化中的瑞鹿鹿:象征吉祥、长寿和神异色彩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瑞鹿鹿在中国吉祥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的文化寓意丰富,成了我国民俗艺术中具有神异色彩的吉祥动物。其一,鹿被视为长寿的仙兽、瑞兽。在早期的政治观念中,白鹿和麒麟、凤凰一样,它们的出现被视为国献祯祥和太平祥瑞的象征,含有政治符瑞的意义。猿猴爱吃桃本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白猿和仙桃组合在一起,成为长寿的猴子和食之益寿的仙桃,在祝寿文化中被认为是美好象征。

中国吉祥文化中的瑞鹿鹿:象征吉祥、长寿和神异色彩

(一)瑞鹿

鹿在中国吉祥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的文化寓意丰富,成了我国民俗艺术中具有神异色彩的吉祥动物。鹿作为祝寿图像中常见的动物意象,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鹿被视为长寿的仙兽、瑞兽。特别是白鹿,在古人的心目中似乎已经被视为天鹿,并被赋予了瑞应盛世太平的神异功能,并且,它的出现也能够赐福嘉祥。而这类相关的记载在古籍文献中是比较常见的。其二,鹿还因与“禄”谐音,被寓意俸禄和权贵,或者作为“荣华富贵”的象征性标识,而且瑞鹿的题材也经常作为寿官祝寿图像中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其三,鹿是寿星的坐骑,成为祝寿的主要构成元素与辅材。汉乐府《长歌行》中提道:“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泰华,揽芝获赤幢。”[4]河南南阳出土的东汉画像石《鹿车升仙图》和四川简阳县(现简阳市)出土的汉画像石《仙人骑鹿图》等,都反映出汉代神学观念中人们对于鹿作为仙人坐骑的认同。当然,这也是我国传统神话图像中的一种习惯性表达。尽管传统观念中,鹿的文化寓意是多重的,诸如,象征着吉祥、富裕、利禄(鹿与“禄”谐音)等,在祝寿文化情境中的鹿,更多的则是取其被赋予的象征长寿之意。

在民间传说中,鹿也是长寿的。而且,在古人的文化观念中,不同毛皮颜色的鹿,其寿命长短也有所区别。《述异记》中记载:“鹿千岁为苍,又五百岁为白,又五百岁为玄。玄鹿骨亦黑。为脯食之,可长生之。”[5]如此看来,鹿无疑也算是兽类中的“寿星”了。另外,古代的人们还曾经迷信地认为食玄(黑)鹿肉可以长寿,《太平御览》中就有“玄鹿为脯,食之,寿至二千岁”的虚妄说法。明代的《本草纲目》对鹿有更为甚详的记载:“鹿,处处山林中有之。马身羊尾,头侧耳长,高脚而行速。……殷仲堪云:‘鹿以白色为正’……埤雅云:‘鹿乃仙兽,自能乐性,六十年怀琼于角下,角有斑痕,紫色如点,不能急走。’故曰,‘鹿戴玉而角斑,鱼怀珠而鳞紫。’”可见,即便是李时珍这样的大医学家,甚至也会相信鹿体有作为神奇药材的功能。而这类认知本身的科学性如何暂且不论,其中隐然可见传统文化观念的些许影响,或者二者之间似乎难免会给人一种或隐或现的文化互证与关联。

在早期的政治观念中,白鹿和麒麟凤凰一样,它们的出现被视为国献祯祥和太平祥瑞的象征,含有政治符瑞的意义。《白虎通》中写道:“符瑞至,天下太平,帝王治理国家有条有理,皆应德而至。德至天则斗极明……”“德至鸟兽则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6]而在仙话传说中,鹿作为西王母等寿星的坐骑,自然又是仙兽、神兽了。《太平御览》引孙柔之《瑞应图》曰:“黄帝时西王母使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以有金方也。”鹿中的天鹿,更是长寿的神异动物,可以为国为君增添寿孜。《瑞应图》云:“天鹿者,能寿之兽。五色光辉,王者靠道则至。”“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礼斗威仪》云:“君乘水而王,其政和平,北海输白鹿。”[7]宋书·符瑞志》中也有记述:“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8]“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9]从这些文献记载中,我们不难见出早期的政治观念和祥瑞文化在寿文化中的渗透。

在祝寿图像中,鹿经常作为南极仙翁的坐骑出现,或者与寿星、麻姑等等仙人相伴。可见,在祝寿图像中鹿作为长寿意象是有神话传说的文化背景作为铺垫的。现存古代祝寿图像中的《百鹿图》《寿添百鹿》等,皆可视为鲜活的例证。另外,在民间工艺美术中,类似的图像也有不少。例如,清代有祝寿寓意的彩绘瓷盘中还有麻姑和鹿拉车的形象出现。而鹿与桃子蝙蝠组合在一起,则意在传达“福禄寿”全福的寓意。清代后期海派画家任薰创作的纸本四条通景屏《福禄寿图》画面中呈现了五只蝙蝠,五头梅花鹿,两棵结满果实的桃树。祝寿对联中就有“鹤饮仙液,鹿含灵芝”等。明人倪谦的《题白鹿仙人图》中写道:“百尺松阴石磴重,千年白鹿涧边逢。仙人月底吹箫去,知向緱山第几峰。”鹿被人们着意仙化,增添了祝寿图像的祥瑞文化氛围,鹿也成为祝寿图像中尤为常见的和神异的动物形象。

(二)猿猴

猿猴长寿的说法多见于古代神话故事。《抱朴子·对俗》中就有:“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寿千岁。”[10]在很多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白猿经常被认为是成了精的猿猴,也有人认为白猿是长寿的猴子,它具有一般猴子所难以具有的仙性。猿猴爱吃桃本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白猿和仙桃组合在一起,成为长寿的猴子和食之益寿的仙桃,在祝寿文化中被认为是美好象征。由此可见,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白猿献桃”显然已被附会成孝行和善举之为,更是祝寿观念的常规指代。《白猿献桃图》是传统祝寿图像创作中常见的题材之一,特别是国画和木版画中尤为多见,并经常被用于女寿场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猴子和人有很多类似之处,而且,在西方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也有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文化中的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西伐时,沿长江上溯,途经三峡时,有很多猿猴缘岸追行船只,船上士兵顺手抓住一只小猴,母猴见状,哀啼追船行至数里,待它跳上船只时,便在顷刻间毙命了。有人剖开其腹,发现母猴肠子断成一寸一寸的。于是,桓温责令斩杀那个抓了小猴的士兵。由此民间便有了“娘想儿来想断肠,儿想娘来哭一场”的说法。其实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证明猿猴识孝道的传说,这里不一一列举了。白猿献寿桃反映的正是人类与有道行的猿猴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类祝寿图中的“猿”被赋予了伦理文化意义。该图除了祝寿意义之外,自然也多了一份人伦教化的文化功能。当然,类似的故事也散见于文学作品中,例如,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有孙大圣看管蟠桃园的描写:“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11]正是因为玉皇大帝的派遣,这位踢天打仙的孙大圣有了看管蟠桃园的机会,能心安理得地吃上仙桃,得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而且,先前也有传说身为野仙的孙猴子,曾盗取王母娘娘的仙桃,并因此获得了长生不老之躯。《孙猴盗桃》等图像,皆多为猿猴、仙桃与长寿文化的因缘所系,并在长寿文化中得以延展。另外,就吉祥文化观念来看,“猴”与“侯”谐音,作为一种具有祥和内涵的意象,“猴”经常与“马上封侯”“辈辈封侯”等关联,“猴”在这种特殊的文化情境下经常与“封侯晋爵”吉祥意涵相关联。(www.xing528.com)

(三)兔

兔与长寿相联系,主要源自“嫦娥奔月”的传说和“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玉兔捣药是长寿的象征,主要是因神话故事中认为月中的玉兔日夜为神仙们捣制长生不老的仙药。屈原在《楚辞·天问》中问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每月圆缺的循环往复,被引申为不死的象征,而生活在月中的玉兔,当然也使人联想到会具有不死之性。汉代《乐府诗集》中有“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之句,而且在汉画像石中也有玉兔捣药的图像。

《宋书·符瑞志》有云:“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12]《艺文类聚》引《瑞应图》云:“王者恩加耆老,则白兔现。”一方面在瑞应王道和太平,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古代统治者所倡导的敬老、尚齿、孝亲风尚的肯定和赞许。祝寿文化中以玉兔象征长寿的例子很多,晋人傅言《拟天问》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李白《把酒问月》云:“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在祝寿图像中,以玉兔为构成元素的主要有《玉兔图》等。另外,在《味水轩日记》等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录:“偶阅元吴闲闲诗,有《获玉印》一首。引云,茅山道童偶遇白兔入穴,掘之,得一玉印,乃九老仙都君印也。宋宣和时物。诗曰:‘瑶瑛篆刻镇华阳,犹带宣和雨露香。玉兔有灵开地藏金童无意得天章。九重台上增春色,万里书中耿夜光。喜遇明时荐神瑞,三君珍重护宏纲。’”[13]在传统的俗信中,玉兔常常被视为瑞应之神奇动物。

兔属阴,而在神话传说中,它或者陪伴嫦娥,或者效力于西王母,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下兔被作为女性的特殊指代,因此被作为祝寿图像中祝福女性长寿的标志性元素。汉代神话题材的画像石中就有西王母坐在龙虎座上,座下刻绘着玉兔手捧灵芝和捣制不死之药的情景,《宣和画谱》记载:五代黄筌绘制过《瑞白兔图》。宋代词人史浩的《浪淘沙·祝寿》中就有“松椿自此碧森森底茂,乌兔从他汩辘辘地走,长寿长寿”的句子。在应用于我国北方婚俗的民间美术中,还经常有“蛇盘兔”剪纸和面塑,从生殖文化的意义来说,兔因生殖率高、繁衍快,成了“多子”的象征和女性的喻指,而这也是兔作为女寿中意象的又一印证。

(四)龙

龙和凤都是我国传统社会中带有典型东方神话色彩的图腾形象。“在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中,龙能行云助农,护佑万民,转合阴阳,道引升天,扶正王道,褒奖仁政等。”[14]苏克明先生认为,民间的《龙凤图》“也是画在寿器上的一种图案。在寿器的左边画一条昂首腾飞的彩龙,右边画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凰。寿器上画龙凤图案的人生前必须是有功名或为乡里建立过功勋的,否则不能画这种图案”[15]。笔者在丽江考察当地的风俗时,发现在丽江古城的房子上还写有“双龙献寿”之类的祝福语;而“草龙捧寿”图案,则是以两条龙头草身的“草龙”拱寿,来表达祝寿的寓意。龙的草身是缠枝花的变异和抽象处理,该主题充分显示了民俗艺术平民化的倾向,我想它应该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创作者和寿主本人有意为回避政治性的“僭越”而被迫做出的文化选择,也是民间表达长寿富贵意愿的一种隐喻祝寿方式。龙作为保护神出现,在等级制度下龙常被视为政治图腾符号而出现。除了“夔龙捧寿”“草龙捧寿”之外,祝寿图像中还有《拐子龙团寿》的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