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国公布首批“世界遗产”名录之后,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共同构成国家及地方优秀旅游资源,“遗产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产业重点开发对象,学术界遗产旅游研究也由此兴起。遗产旅游为地方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也引出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矛盾等现实问题。当下,遗产旅游话题已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2003年,日本学者岩本通弥总编出版发行“记忆”论文集,2012年该书印刷发行普及版,此书登载了森田真也和才津祐美子两位学者分别发表的有关遗产旅游的研究。森田真也的文章中以冲绳竹富岛上的“种子取”祭礼为例,从游客和在地居民的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祭礼的意义。[89]才津祐美子的文章中以世界遗产白川乡为例,介绍围绕该遗产全民展开保护运动和建设过程,认为在此过程中民众产生保护意识,体现集体建构记忆的过程。[90]
从2020年多位英语圈学者共同发表的The adaptive resilience of living cultural heritage in a tourism destination一文中可以看到,在遗产旅游研究通常使用到的“SES(socialecological systems)”理论。该理论对以遗产为核心,将影响遗产旅游兴衰的社会因素大致分为来自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两股力量,这两股力量分别代表政府和社区在遗产旅游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事实上,往往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语境下,遗产旅游才能在当地民众生活中发挥“记忆(remember)”的文化功能。[91]
国内对“遗产旅游”的研究情况,可以上文提到的2009年山东高校学者的调查结果为例。马知遥在《论孟姜女传说的人文内涵与创意之可能》中提到,要让一个传统的故事在当代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在它原有基础上展开创意,相关的旅游产业开发,要注意让游客在游乐中体验孟姜女文化。[92]并且,旅游开发应以遗产保护为首,没有通行的开发模式可以完全照搬学习,所有非遗旅游开发模式或相关产品开发模式都具有独特性。2014年,张巧运在《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中,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四川羌族地区兴起的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为例,证明遗产旅游为当地生活条件、传统民俗等方面带来巨大改变。[93]张巧运的论文中,阐述了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新型结合所引发的社会变迁和矛盾冲突,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案例和思路。2014年杨利慧在《遗产旅游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二三模式”——从中德美三国的个案谈起》中,倡导在遗产旅游中保持民间文学生命力。[94]遗产旅游这项涉及众多民众利益的巨大工程围绕文化资源展开,挖掘开发文化的同时需要注意促进传承文化,使文化成为取之不竭的“可再生” 资源。
民俗学者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和保护方法研究,其中尤其关注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态,而相对非物质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较多情况下处于被动地位,话题多以“保护”或“如何保护”为中心展开,研究缺少理论指导。国外学者较关注遗产旅游整体形成机制,英语圈学者擅长以个案拓展或推行理论,日本学者对事件发生的社会整体关注全面。国内遗产旅游研究可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学习已有的理论知识系统,同时要注意到区别不同语境下个案的特殊性质。民俗学视角的遗产旅游的研究,眼光要始终朝向民众生活,对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群在产业开发过程中的职能,既要有宏观的掌控,又要有微观的把握。(www.xing528.com)
山东淄河镇建有孟姜女庙,而孟姜女信仰未进入地方民众的信仰意识中。究其原因,可参考朱振华在《淄河地区民间信仰体系中的孟姜女传说》中阐述的调查发现。流传于淄河镇的孟姜女故事中浓厚的悲剧色彩及反封建内容,极易引发民众对沉重现实的思考,孟姜女的柔弱无力是造成故事悲惨结局的原因之一,地方民众无法期盼她能有保佑其他人的神力。[95]在我国北方,这种孟姜女形象去神灵化现象比较常见,在为孟姜女建立并以之命名的庙宇中,孟姜女只是被当作真实的人物纪念。2017年,皮庆生发表的《明清时期山海关的姜女庙与孟姜女传说——以朝鲜燕行文献的记载为中心》中提到,明清时期修建的大部分姜女庙被官方控制,利用姜女庙推行其教化女性的目的,但同时吸收民间故事中的各种异说或新的情节使得各地孟姜女故事中出现反映民间宗教心理的非官方因素。[96]笔者亲自了解到,目前,山海关姜女庙中不仅设立孟姜女像,还增加了观音像、财神像、秦始皇像等,在保留庙宇群内各路神仙的宗教信仰功能的同时,加强孟姜女与秦始皇的关联程度,达到增强山海关姜女庙景区内游客旅游体验感的目的。
遗产旅游作为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必定会带来商品经济效应。不谙风俗地盲目经营只会招致亏本,只囿于陈旧而对新鲜流行缺乏敏感也往往得不偿失。2008年,刘晓春在论文《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中,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可能衍生出现实性问题,即原生态的追求对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何在。[97]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加深国民对民俗文化认知的同时,也不得不接触到一些虚假的不真实的或是被刻意改变了的传播信息。这不仅会歪曲民俗文化的传承,甚至对整个民族发展都是不利的。“非遗保护”“遗产旅游开发”在现实中对民俗文化传承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必然是既理性又感性的。围绕民间传说开展遗产旅游,一方面,要使优秀的民间文化继续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又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加强市场建设的意识,逐步完善市场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