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俗学者研究孟姜女传说在地化,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

民俗学者研究孟姜女传说在地化,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姜女传说”是我国流传于多地区、多民族的民间传说,其丰富的故事内容呈现出活泼的区域特征和时代特色。自2006年起,山东省淄博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湖南省津市市、山东省莒县地区的孟姜女传说,陆续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各地孟姜女传说的申遗成功,当地人日常生活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民俗学者研究孟姜女传说在地化,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

“孟姜女传说”是我国流传于多地区、多民族的民间传说,其丰富的故事内容呈现出活泼的区域特征和时代特色。民俗学界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始于百年前,以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和《孟姜女故事研究》为标志的“歌谣运动”时期。顾颉刚系统地分析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孟姜女故事流变文本,阐述可能影响不同地区内孟姜女故事纷繁多变的原因,并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故事虽是小事,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象而发展……它变成了各种不同的面目,有的是单纯地随着说者的意念的,有的是随着说者的解释的要求的。我们就这个故事的意义上回看过去,又可以明了它的更深层背景和替它立出主张的各种社会的需要。[80]

承载民间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故事”,现已作为不少学者研究某时某地风俗习惯的主要参考对象。民间传说的演变不会轻易结束,它被不同的“说者”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考究其历史源流的工作变得极为繁复。1984年,康群在论文《试论孟姜女故事的演变》中对孟姜女故事的部分内容尝试性地做溯源研究,他认为孟姜女故事的每一变化都是民众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杞梁筑长城”的内容,可以反映出在严酷的征役下,民众悲惨的生活。不同时期,民众都把感受到的现实社会矛盾、社会思潮和社会风习等生活体验,通过孟姜女故事展现出来,逐渐丰富了故事内容。[81]从孟姜女传说或故事进入民俗学学者视野时,早期民俗学界主要以民间传说的溯源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如今民俗学也重视起区域内民间传说的语境研究,可以看到以山东地区孟姜女传说研究为例的诸多学术成果。

自2006年起,山东省淄博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湖南省津市市、山东省莒县地区的孟姜女传说,陆续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各地孟姜女传说的申遗成功,当地人日常生活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其中,由政府率先启动的区域内文化产业开发所涉及的范围和造成的影响较明显。2009年,张士闪在对山东多地孟姜女传说在地现状的考察中谈到,政府重视与“孟姜女故事”有关的文化产业开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孟姜女故事”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士闪走访了淄河镇的八个村落,他发现村民普遍高度信任印刷制品,善讲故事的村中老人也主要通过阅读故事书来丰富谈资。同时,当地人缺乏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对孟姜女形象的认同感相当有限。张士闪在论文《从故事到事件——围绕山东淄博市淄河镇孟姜女故事产业开发的讨论》中提到,上述实地考察的成果,并不符合张士闪及同行学者的考察预期。[82]国家力量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文化产业的事件实为多见,带来的不仅是实际的经济效应,而且重塑了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当地居民得以更好地适应正在改变的生活。(www.xing528.com)

民间传说具有促成自我认知和群体间认同感的功能。朝戈金将这种群体间形成认同感的过程描述为:人创造了这些文化,又通过这些文化标定自己。[83]创造不是凭空捏造,是基于一定的现实依托;标定不是盲目相信,这些文化要能被合理地解释才能得到认同。真实存在的风物景观可以提高传说的可信度,有助于传播传说和形成人对传说的认知,或直接激发民众的阐释产生传说,所以民间传说常常依附于地方景观风物传承和传播。2006年,万建中在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中提到,依赖记忆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围绕其修建纪念景观。具体可感、真实存在的文化景物可以强化民众的记忆。相反,如果那些关联传说的地名或标志性建筑消失的话,那么传说便会陷入危机。[84]山东省淄博市流传的孟姜女传说,很大程度上便是依赖淄河镇的长城遗址和淄河这两个景观风物,因此才能在当地民众心中形成认知,落地生根,得以在口耳相传中被反复阐释。2009年,刁统菊和郭海红共同发表了论文《孟姜女传说“在地化”后的传承特征分析——以山东淄河镇的孟姜女传说为例》,文中也认为人是容易历数风物讲述故事的。淄博市当地的景观风物为孟姜女故事的播布和讲述奠定了坚实基础,结合地方风貌的反复阐释,使得传说异文增多,情节丰富,逐渐形成地方特色。[85]

从上述学者的实地调查成果可知,当下淄河镇多村村民对孟姜女传说,并未表现出强烈认同感。但是,从2009年付伟安在论文《淄河镇孟姜女故事文本的现实性》中对该地搜集到的不同的孟姜女故事文本分析结论可以看出,村民们对于故事的每个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都能给出很合理、现实的解释。[86]但就这点而言,是当地人对传说主动接纳、自主认同的过程。民众对传说有自己的理解与阐释机制,毕雪飞也看到这种民众、精英与国家三者的互动行为,并在其论文《民间传说的文化解读:淄河语境中的孟姜女传说》中阐述,例如一定程度上的互动,会推进形成统一的基于社会发展等现实需要的认知结构。[87]

综上所述,民间传说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依赖物质媒介。例如,传说的讲述者或与传说内容相关的风物景观。当地方缺少传承人或讲述者时,传统的口头传承形式将被书面记载形式代替。以书面文字等方式保存民间传说,可能会造成民间传说生命活力的消减或民众群体间认同感的缺失等不同程度上的消极影响。在地方群体内丧失认知文化的能力,单纯依靠外部力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极其困难。如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正朝着“以人为本”的整体保护观念转变。2012年,陈志勤在论文《论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管理——兼及日本的经验与探索》中认为,强调以保护文化来取代保护人的文化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误区之一,即在保护工作中剔除了“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陈志勤提出未来秉承“以人为本而形成的人、文化、自然之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将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念核心。[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