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习中心传承失衡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传习中心传承失衡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戏剧本身就具有相对平衡的民俗性与舞台化的表演艺术特性。针对日益改变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性特征在剧种的非遗发展中逐渐失去应有地位,受国家资金扶持的传习中心将工作实践更加倾向于舞台化艺术的表达,造成剧种正在流失地方文化认同主体的现实。一方面,为了实现剧种的传承,大同市耍孩儿传习中心针对不同的舞台场合需求进行不同的剧目演绎。

传习中心传承失衡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传统戏剧本身就具有相对平衡的民俗性与舞台化的表演艺术特性。“对于戏剧而言,非遗实践为一些陷入困境的艺人带来发展的契机,但也‘改造’着传统艺人的表演,并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表演艺术变成‘表演的表演’。”[57]这种失衡发展的后果在观演之间的错位关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逐渐失去的地方性与文化认同正逐渐消解着剧种本身的地方魅力和影响。张大新指出:“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恢复和传承一个古老而滞后于时代发展节奏的地方性声腔剧种,确实需要顺应潮流,思考如何将其融入当下社会的途径和方法。”[58]时代在变化,社会生产影响着社会中的民众及其日常交往互动。针对日益改变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性特征在剧种的非遗发展中逐渐失去应有地位,受国家资金扶持的传习中心将工作实践更加倾向于舞台化艺术的表达,造成剧种正在流失地方文化认同主体的现实。现今的发展问题是:戏剧剧目作品在艺术创作方面有所创新,却在产出成果后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时空错位,造成观众群体的集体“失语”现实,原本属于民众的地方小戏成为空中楼阁难以企及之物。

首先,文化展示空间受到限制。一方面,为了实现剧种的传承,大同市耍孩儿传习中心针对不同的舞台场合需求进行不同的剧目演绎。当面向一些专家学者、领导抑或一些大赛评委时,受各种空间、时间等的限制,演绎的大多是经过条件限定而删改的传统剧目和规模宏大的新剧目。当面向普通日常生活中的民众时,则较多表演一些经过不同程度删改后的传统经典剧目,现代戏以及新编的戏剧作品较少搬至广大观众视野。“这种新时期(1978年至今)以来主要在城市舞台上呈现的因应着各类评奖、追逐‘精品工程’政绩的‘现代戏曲’的创作演剧模式,都是与传统的戏曲演剧形态、与当代巨大的农村民间演剧市场格格不入的。”[59]传习中心为了剧种传承不得不进行“两步走”的发展策略体现了当下剧种传承脱域错位的现状,表现出面向专业化舞台的形式化与标准化特征和面向民众的传统模式化。另一方面,为了将剧种影响力扩展,也为将其推出雁北地区从而获得更大影响力,传承中对于唱词语言的运用也会进行一定的妥协,这种做法显而易见更加倾向于追求“雅化”的舞台化特性而弱化民俗性。唱词语言是一个地方剧种的灵魂,如果渐渐普通话化、“大戏”化就会失去本身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剧种特有的地方性与生活性就会随之消亡。

另外,虽然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政府组织、专业演员和民间艺人群体通过公众号或者直播平台进行宣传与表演,作为将剧种融入民众生活中间的一种现代化传承手段,但是总体效果并不显著,既使得传统老龄化观众群体难以接触,又吸引不到现在的年轻观众群体。

其次,剧目生产创作与展演结果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剧种的发展离不开流传下来的经典剧目作品,《扇坟》《送妹》《打佛堂》《金木鱼》等传统剧目在观众心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随着舞台展演对象的不同以及时间、空间的限制,剧目在表演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需要进行改编和删改,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员的表演以及观众的欣赏。这种形式的传播以及话语权表现使植根在民众心中的雁北耍孩儿与民众欣赏出现错位,剧种发展依赖的广大老年观众群体基础也正在被消解。另一方面,剧种要发展传承就需要创造,固守自封则会加快灭绝。近几年的剧目作品创作中体现出的舞台化特色受非遗语境影响较深,紧跟时代主旋律进行新戏产出,标准化和形式化特征增强。例如作品《黄花黄》就是传习中心与专业导演根据大同市云冈区脱贫致富的黄花种植产业加以艺术化处理而创演的作品,这是艺术创作“融域”的表现之一。但是这种产出只是昙花一现,并未以完整的艺术作品形式出现在观众视野,只是利用其完成一项非遗保护工作的“任务”。许多新编作品并未植根在民众中间,新的观众群体在当下同样无法感受到剧种本身具有的艺术魅力而被吸引。雁北耍孩儿作为从底层发展起来的传统戏剧,其当前的观众群体有老龄化和固化的特点,且更容易接受将剧目原汁原味进行演绎的舞台,针对被删改后的传统剧目以及新戏的创演并无多大兴趣,加上新戏并不在当下的文化空间中较为广泛传播,新的观众群体也不会增加。因此基于非遗语境的发展,传习中心两步走的策略存在现实问题,剧目作品的生产与实际的观众群体错位是不当的发展倾向,只有将民俗性与舞台化的艺术性特征融合互促,再注入当前的社会民众日常生活中,真正回到扎根民众、面向民众才是剧种长久发展的核心。(www.xing528.com)

最后,戏剧剧目创作者和表演者与观众群体之间的戏剧文化知识存在脱节。一种表演艺术的演艺人员是作为表演者还是既是演者又是观者在目标成就的实现方面有巨大区别。在农业文明社会背景下,“耍孩儿”艺人们大都是与普通务农百姓一样,他们农忙时劳作,农闲时唱戏。艺人们同时兼任剧本创作者和表演者,是沟通戏剧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桥梁。传统文化空间下的普通民众和艺人们联系紧密,戏剧知识和民众的欣赏水平没有体现出较大差距。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艺人们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活动,以唱戏谋生,后随艺校对演员的专业知识培养和非遗保护话语介入的实践,艺人们接收到的戏剧专业知识逐渐增多,其关注的事件逐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所分离,虽然整体上依旧处于雁北乡土的地方文化空间,但是成为非遗项目后的该剧种逐渐表现出雅化、专业化以及舞台化增强等特征,其中的一些情节处理使得雁北耍孩儿与民众的欣赏能力和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一方面,逐渐接受了专业戏剧知识培养的演员们提升了自己面向更大舞台所需要的知识素养和表演能力且拥有登上更大舞台的职业追求;另一方面,逐渐专业化、过度舞台化的雁北耍孩儿在面向普通民众时逐渐脱离了民众的观赏认同范围。当前发展现状总体表现为:作品产自民众而没有反哺于民众。

对于雁北耍孩儿的传承更应该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站在真正的观众面前。民俗性特征传承失语和在非遗语境下逐渐增强的舞台化艺术特性传承现象决定着该传统剧种的演者群体培养与观者群体形成,并造成了戏剧作品创作前后二者之间难以调适的观演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