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贡砖开始于明永乐年间,当时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用了15年时间在北京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城池。由于临清傍临运河,运输方便,土质特别,水质碱性不高,成为当时生产贡砖的首选之地。于是官府在临清划地营建官窑数百座,专设“工部营缮分司”督烧,验收合格的贡砖用黄表纸封装好,通过船只运送到天津直沽厂,复检后运送北京。据清乾隆五十年(1785)《临清直隶州志》记载,“朝廷岁征城砖百万”。在北京城,除了故宫和十三陵外,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及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清东陵、清西陵等,无不闪现着临清贡砖的身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临清贡砖撑起了北京皇城。清代末年,随着北京皇城建设的基本结束,前后共延续了500余年的临清贡砖官窑停烧。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临清贡砖的烧制都没有恢复。直到1996年,景永祥在临清西陶屯村建起了永祥贡砖厂,才恢复了一度在临清绝迹的贡砖生产。
临清贡砖烧制工艺包括选土、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涸窑、出窑、成砖检验等多道工序。用土时,先将土用大、小筛子各筛一遍,再用水过滤,待其沉淀后将泥取出,用脚反复踩踏均匀后脱砖坯。砖坯要求棱角分明,光滑平整;脱好的砖坯经晾干之后便可装窑烧制。每窑砖需烧制半个月,再经一周时间洇窑后出窑。[26]临清贡砖生产工艺复杂精细,用料也非常讲究,土必须是当地特有的“莲花土”,水则必用漳卫河水(俗称“阳水”),就连烧造临清贡砖的燃料也有要求。“打官司的是秀才,烧砖的是豆秸”,讲的就是烧贡砖一定要用豆秸秆。[27](www.xing528.com)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科学和经济价值。首先,研究临清贡砖的生产、检验、运输等内容,对于探讨明清两代的漕运史、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临清当地的贡砖烧造技艺,体现了明清时期窑户匠人们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对保护文化多样性、社会和谐性有重要意义。再次,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史料和极有学术价值的资料,有助于我们从材料学、建筑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去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认识活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最后,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传承人——景永祥于1996年恢复了贡砖生产,使得临清贡砖回归市场。临清贡砖既延续着传统的烧造工艺,又创造着经济价值,还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使得其经济价值也极为显著。[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