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十四辑:文化空间传承人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十四辑:文化空间传承人制度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3]地域文化空间不仅仅是传承人进行传承创作的文化土壤,也是承袭人进行学习传承的营养源泉。首先,在这个文化场中,作为传承人是不能离开地域文化空间水土的,因为一旦发生水土不服现象,传承人的思维和价值判断就会发生变异。然而,现实情况却呈现出本末倒置的状态,生活在原生文化空间的主体却并未被列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而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传承人,往往脱离了“非遗生活”的原生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十四辑:文化空间传承人制度

向云驹认为,“文化空间”首先是一个文化的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是有一个文化场所、文化所在、文化物态的物理“场”;其次,在这个“场”里有人类的文化建造或文化的认定,是一个文化场;再者,在这个自然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或者人类本身的“在场”。[22]作为传统手工艺价值载体的“器物”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生产的,在一个文化空间中,作为主体的人从自身需求出发通过技艺完成器物的生产,这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化过程,而是涉及物质、精神、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一个有机整体的演化过程。

在我国的传承人制度中,“传承人”应包括“传授人”和“承袭人”。[23]地域文化空间不仅仅是传承人进行传承创作的文化土壤,也是承袭人进行学习传承的营养源泉。首先,在这个文化场中,作为传承人是不能离开地域文化空间水土的,因为一旦发生水土不服现象,传承人的思维和价值判断就会发生变异。然而,现实情况却呈现出本末倒置的状态,生活在原生文化空间的主体却并未被列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而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传承人,往往脱离了“非遗生活”的原生文化空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制度是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一种制度体系,国家的力量介入文化的自然传承,虽然为确保文化的传承注入了强心针,但政府行为的过度干预,会干涉到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传承,甚至出现“传承主体倒置”的现象,忽视地域原生主体的声音,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空间。其次,对于“承袭人”来说,通过家承、师承和传习所等方式进行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学习,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追捧,由于各种通讯方式更加便捷,部分“承袭者”会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脱离传统手工艺的原生文化空间,他们简单地认为掌握了传统手工艺的技艺制造就是掌握了这项传统手工艺,然而,尽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传统手工艺的制造技艺,但是传统手工艺之所以是传统手工艺,就在于他们世代生活的文化空间所赋予的地域文化价值,因此他们的这种传承是一种“失根”的传承行为。技艺与文化的分离,“重技艺、轻记忆”的传承现象,传统习俗不再,非遗的原生环境不再,年轻人传承的仅是单一的“技艺”,造成非遗传承的完整性缺失,即技艺失去了其所依托的文化土壤。同时传习所的传授学习是一种较为模式化的学习方式,其培养出来的“承袭人”是统一的“复制粘贴”,从而会造成文化的趋同现象,有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心。不管是“传承人”还是“承袭人”,都会涉及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在现代化的转型时代,传统手工艺受到机器生产的冲击,急需外部的刺激来完成自身的“再创造”,由此国家提出“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传统手工艺也逐渐由传承人的谋生手段演变为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品,由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转变为艺术审美功能。而在这一过程中,“传承人”如何把握“传统”和“创新”是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关键,传承人不能受经济利益的唆使而丢失自身的文化之根,他们一方面需要保持原生态、本真的活态保护,另一方面又需要将这些传统的文化资源融入当代的生活,引入市场,激发传统手工艺的活力。“文化保护”和“市场经济”两方的呼唤是传承人能否坚守本心的考验。传承人的身份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学者,而是民间文化持有者,他们所进行的创新行为是不以迎合外界为目的,而是始终以促进原生主体的文化传承发展为宗旨。现实生活中传统手工艺基本是来自民间的草根文化,传承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因此也需要对传承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宣传教育。(www.xing528.com)

我国的传承人制度只针对人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约定,但却忽略了遗产本身及遗产生存环境的变化与保护。传统手工艺制造的“器物”是为了满足地域人群的生产生活,制造“器物” 所需要的原材料均取自当地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中,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充分考虑气候、材料、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在尊重自然生态原则的前提下,融入自身的情感创作,方创作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良物”。传统手工艺的弥足珍贵体现在其对器物原材料之自然本性的重视。然而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不仅瓦解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生存的文化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手工艺生存的自然空间。传统手工艺一旦失去原生的制作材料,那么它的历史性与文化性也会不断地被消解。如,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彩陶技艺。界首彩陶以“白底红花”的独特形态而为人所熟知,界首彩陶的这种独特之处就在于彩陶在烧制过程中所使用的陶土为黄胶泥土,是黄河泛滥之后沉积的黏土,由于水流的作用,颗粒细腻,可塑性强的淤土冲至颍河的界首段。然而现在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流域的泥土含沙量大,已不适合彩陶的制作,再加上界首彩陶的主要生产区建立了生产带有重度污染的化工机械产品产业园,界首彩陶失去了制作的原生态环境,其生存已岌岌可危。因此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要关注手工艺传承的主体“人”,还要注重“人”及其“器物”的生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