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及代表品牌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及代表品牌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类别,基本涵盖了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类别。(一)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第一,兼容并蓄,包容创新。目前,重庆国家级非遗共有53项,代表了重庆非遗的重要精髓,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协同重点保护。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及代表品牌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类别,基本涵盖了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类别。

(一)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第一,兼容并蓄,包容创新。重庆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使得重庆这个城市海纳百川,包容创新,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汇集兼容,又因地理环境原因使各非遗传承人大分散、小聚居,经过历史积淀与传承,故而形成了非遗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如荣昌区的夏布制作技艺、荣昌折扇制作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等常常交融汇聚发展。荣昌折扇的扇面采用荣昌夏布装裱,使相关非遗技艺在得以传承的同时,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第二,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悠久的历史沿革,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千百年来,重庆人民不仅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传统非遗,而且也一直保护和传承着传统非遗。

第三,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截至2021年,重庆有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3项,传统音乐类14项,传统舞蹈类4项,传统戏剧类3项,曲艺类6项,传统体育游艺杂技类1项,传统美术类7项,传统技艺类7项,传统医药类4项,民俗类4项。此外,重庆还有市级非遗项目707项,区县级非遗项目3428项。[6]

(二)重庆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非遗的经济功能正逐渐淡化,其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将艺术文化资源的应用功能充分激发出来,逐渐形成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艺术的产业发展实际上是将艺术资源进行资本化的一个转化过程,让艺术资源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通过对艺术文化进行生产和消费,将艺术资源中包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转变成经济价值,打造艺术文化品牌并发挥品牌价值

目前,重庆国家级非遗共有53项,代表了重庆非遗的重要精髓,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协同重点保护。它们分别是:走马镇民间故事、酉阳古歌、广阳镇民间故事、石柱土家啰儿调、川江号子、南溪号子、木洞山歌唢呐艺术(永成吹打)、吹打(接龙吹打)、吹打(金桥吹打)、梁平癞子锣鼓、秀山民歌、酉阳民歌、搬运号子(梁平抬儿调)、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苗族民歌、锣鼓艺术(小河锣鼓)、龙舞铜梁龙舞)、狮舞(高台狮舞)、土家族摆手舞(酉阳摆手舞)、玩牛、川剧、灯戏(梁山灯戏)、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车灯、金钱板、四川评书、梁平木版年画蜀绣竹编(梁平竹帘)、制扇技艺(荣昌折扇)、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豆豉酿制技艺(永川豆豉酿制技艺)、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针灸(刘氏刺熨疗法)、秀山花灯、庙会(宝顶架香庙会)、庙会(丰都庙会)、阳戏(酉阳土家面具阳戏)、蹬技(重庆蹬技)、挑花(巫溪嫁花)、石雕(大足石雕)、木雕奉节木雕)、彩扎(铜梁龙灯彩扎)、针灸(赵氏雷火灸)、中医正骨疗法(燕青门正骨疗法)、秀山苗族羊马节。其中,重点选择7项作为重点代表性非遗。通过重点保护,从中厘清具有较明显地方特色的非遗保护和发展之路。

1.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金沙江船工号子、嘉陵江船工号子、岷江船工号子、沱江船工号子的总称,是川渝地区川江流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传统民间歌唱形式。重庆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川江船工号子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的合唱形式。领唱部分曲调性较强,唱词除劳动号令、呼号以外,有“数板”,其内容有反映船工生活的,也有民间传说、故事及“戏文”。每一首号子都有不同的曲调,结构相对完整。他们既可以独立歌唱,也可以联唱。由于号工要用号子来掌握航行的速度,统一船工的动作,所以无论是下水搬桡还是上水拉纤,在整个航行过程中都不能停歇。号子主要包括推桡、搬桡、摇橹、拉纤等工种号子,其中又有平水、紧水、抛河、靠岸、离港、过滩等不同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序的不同节奏与风格各异的曲牌。川江号子是川江流域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因劳动形式而创造产生,充分表现出川江船工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川剧

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蜀戏吸收融汇了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调、弹戏五种声腔,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个,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它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川渝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而成,是典型的移民文化的结晶。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www.xing528.com)

3.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形式,兴起于明,鼎盛于清,誉于当今。既是舞,又是体操,还是杂技。铜梁龙舞具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舞时烟花烧龙、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服饰俭朴大方、群众参与性极强等特点。铜梁龙舞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灯舞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等10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最有特色。彩灯舞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汤圆、三条、十八学士、亮狮等12个品种。同时,与之相关的龙灯扎制技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围绕铜梁龙舞可同时推动两种非遗发展。铜梁龙舞体现了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和谐的精神,同时具有娱神娱人、提升社会凝聚力等社会功能。铜梁龙舞多次代表重庆市参加国家大型文艺会演活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典等,是独具重庆特色的非遗代表性品牌。

4.土家族摆手舞

摆手舞已成为土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载体,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观察到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及发展轨迹;可以说,土家族摆手舞就是一本土家族的“百科全书”。重庆酉阳于2002年5月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摆手舞)”,其土家族摆手舞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土家语叫“舍巴”。大摆手,土家语称为“叶梯黑”。土家族摆手舞表现的基本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古代战事、刀耕火种、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摆手舞是土家先民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对人类的某些生存行为、民族历史、古代战争、生产生活的形象总结,充分表现了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重庆渝东南地区分布大量土家族人口,摆手舞具有牢固的传承基础,每逢节假日黔江区土家族都会在重要城市广场跳摆手舞庆祝。摆手舞与渝东南节庆活动交相辉映,正成为渝东南地区的重要非遗文化品牌。

5.荣昌陶器制作技艺

荣昌陶器,俗称“安陶”,是重庆市荣昌区安富一带民众以鸦屿山陶泥烧制的器皿,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四大陶器之一,荣昌安陶起于汉代,鼎盛于明清时期。所生产的陶器包括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等四大类800余个品种。成品陶器具有“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的特点。主要制成民间日用粗器,如泡菜坛、罐、壶、碗、茶具花盆花瓶等。造型大方,釉质明润。其分为细陶和彩陶两种,前者胎薄质坚,后者多有纹饰。装饰手法有刻花、点画花、剪纸贴花、雕填、模印贴花。纹样有卷草、工字纹、折带纹、锯齿纹、水波纹。釉色朱砂红、西绿、黄丹、乳白、黑等。以黄丹釉为常见,朱砂和西绿釉为特色。其项目传承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昌陶器体现了人力与自然资源赐予的融合,荣昌陶器制作工艺是过去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历史事件、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人们的思想。因为它们诞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期,反映了历代文化传统与变迁。过去,荣昌陶器多作为酒厂酒罐或家庭用陶使用,主要凸显其实用功能。荣昌陶器从设计和制作方面不断升级换代,提高了艺术品位和生产质量,更受到市场青睐。

6.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在历史上是成渝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天南地北的客人们川流不息,也带来了各地的新鲜见闻和奇闻轶事,久而久之,便孕育出了以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为主要形式的走马民间曲艺,走马被称为“中国曲艺之乡”。2006年走马民间故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马镇民间故事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数量巨大,讲述者众多,主要包括神话仙话、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生活故事等。这些故事的内容十分广泛,蕴藏着厚重的远古文化信息,诸如巴人龙蛇图腾的传说是巴文化的重要文化遗存;故事数量也相当多,高达9714则,民间歌谣3000余首、谚语4000余条,歇后语、俗语等4000余条。记录这些故事、歌谣、谚语等的录音磁带有450盒,文字资料达700余万字。全镇民间故事家 共316人,其中能讲1000则以 上 的有2人,能 讲500—1000则的有3人,能讲200—499则的有10人。其中,魏显德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2007年,重庆市九龙坡区的魏显德经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7.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舞流行于今重庆秀山一带,是当地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歌舞。秀山花灯舞有起灯、会灯、送灯的演出形式,演员花脸、旦幺妹子、锣鼓手、琴手、下灯帖等之分。每当春节来临,当地民众就自动组织起来闹花灯,希望驱除灾祸,保佑吉祥,岁岁平安。我国民俗中称元宵节为灯节,早在唐朝时期,上元观灯就成为一种习俗。但是,秀山一带的苗族民众则将制灯、玩灯、观灯、填灯词、歌花灯、舞花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歌舞。关于这种歌舞的起源,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为土著说。该说认为今湘西、黔东南和重庆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虽都有花灯舞,但秀山的花灯舞无论是在表演形式上,还是在音乐舞蹈节奏上均独具特色,湘西、黔东南和重庆东南各县的花灯舞是由秀山地区输出的。第二种为外来说。该说认为秀山花灯是北宋时期当地五姓藩向朝廷进贡时引入,再经当地人民加工而形成。今秀山有龙姓、石姓、张姓等花灯世家,而所制花灯均与宋朝宫灯相似,也是一个旁证。第三种为汉苗人民共同创造说。该说认为清朝初年改土归流时,大量汉族人民由江西、湖广移居秀山,其民间艺术取长补短,形成了秀山花灯独特的艺术风格。[7]1949年后,以诙谐、欢快、喜庆、抒情、载歌载舞为艺术风格的秀山花灯,在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发掘下,日益发展壮大,已走出山区,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并在国内外颇有影响,而当地的秀山花灯歌舞,也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为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