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行业分析部分,用大的行业市场容量代替细分行业市场容量
商业计划书中最常见的是用大的行业来代替细分行业,或者用其他地区代替本地区等假借概念的错误。比如,用整个游戏软件行业的分析代替手机游戏行业,用服装制衣行业的分析代替制服行业,用其他一线城市房地产数据代替本地房地产发展分析等。
之所以这样做,除细分行业数据不容易收集的原因外,显而易见,也有整体行业或者发达地区的规模数据要比子行业或其他地区大很多、好看很多的原因。但这种处理手法相当拙劣,会给投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这部分内容一般是放在计划书比较靠前的位置,投资人在无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可信行业分析数据时,很可能因为手中项目太多而放弃继续读下去。
2.未对竞争对手和竞争态势给予细致的调查分析
企业在任何领域经营必然遇到竞争者,哪怕是全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会遇到对手的挑战。投资人的收益不仅与被投资方是否做得好有关,也与其竞争对手的强弱变化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对同行中的前三或前五位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以及对于投资前景的判断和项目收益的预测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融资方在撰写商业计划书时,存在回避或不愿意正视竞争对手的倾向,轻描淡写地进行市场竞争分析,这不仅会误导投资方,也会麻痹自己。时常能看到融资方在计划书中写 “没有竞争对手”或随便提到几个同行企业,并没有针对性地就所涉及的业务领域进行对比分析。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人而言,不会轻易相信这样的分析。如何有的放矢地对待已有的竞争者,提出有效防范未来竞争者进入的对策,是确保投资方利益、降低投资风险的必要环节。(www.xing528.com)
3.对项目的盈利估计过于乐观或者依据不足
商业计划书的收益预测部分往往是“水分”最大的地方。商业计划书中的收益预测通常超过实际可达目标值的一倍以上,有些更高达两三倍。融资方自己做的收益预测往往离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创业者的预测高估程度超过已有该行业经历的企业。
高估收益往往也和行业分析不足有关。很多商业计划书在预测收益时,只是简单地将行业总量数据乘以一个比例,比如理想中的市场占有率。但总量数据本身就超过细分行业数据,再加上对市场的过分乐观,就会造成数据高得离谱了。在常见的商业计划书里,收益预测部分往往是最简略的部分,很多只是提供了一张两三行的报表,未提供预测的假设条件或依据,年度间的增长似乎也是按照简单的增长率计算的。这样的收益预测既无法令投资方信服,也无法依此计算投入和回报。
4.没有投资退出方式的考虑
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是股权投资还是债权融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要保本并使投资达到期望的赢利水平。投资人并不会永远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甚至从本质上讲,投资就是为了成功地退出,而且退出越快越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使其产生更大的增值。所以没有提出明确的投资退出方式和期限的项目计划书,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就像一篇文章少了结尾,是不合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