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城市风道规划的落地实施,针对前文所划定的杭州潜在风道提出具体的管控措施和建议(主要以一级潜在风道为主)。
1.钱塘江
钱塘江是杭州市最重要的一条纯天然风道,首先应保护好钱塘江本身的水环境质量,控制人为排污量,使风从钱塘江穿过时不会带有泥腥味或者恶臭味,保障空气质量。其次,加强沿江绿化景观带的建设,建议滨江两岸规划50~100m的平行带状绿地,与之垂直的河流、街道两侧也增设带状绿地,强调整体性,形成网络化的绿带系统。最后,为了保证风的通畅性和渗透性,要严格控制钱塘江两岸的建筑高度及其建筑布局方式,避免沿江矗立着大量连续排列的高层建筑,阻碍风的流通,可采用低密度的点状布置模式(如图2-42所示)或者前低后高的建筑组合模式(如图2-43所示),减缓高层建筑对风的阻碍作用。
图2-42 B比A更利于风的穿透
图2-43 前低后高建筑组合模式侧面示意
2.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上塘河(半段)—余杭塘河
首先,要保护好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作为冷气库所需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将周边的杭州钢铁厂基地等工业用地搬迁掉,保证城市风道口环境的生态性和清洁性。其次,保障上塘河和余杭塘河两岸一定宽度的连续绿带,两侧的建筑高度控制在风道宽度的一半以内,保障风的流畅性和渗透性。着重处理上塘河西北岸的用地,将沈半路与上塘河所夹的带状工业用地置换成公园绿地或者低建筑密度低层建筑,既改善滨河街区的环境,又拓宽此条风道的宽度。最后,控制好上塘河(半段)与余杭塘河衔接地段(大关)的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尽量避免高强度的开发,并增设小型绿地,实现两段河道型风道的有效衔接(如图2-44所示)。
图2-44 风道管控措施说明示意(一)
3.乔司农场—下沙河道中心公园—下沙沿江公园
首先,严格控制乔司农场的生态保护红线,严禁大片农田耕地被城市建设用地所蚕食,保障冷气库的面积。其次,下沙河道中心公园由西侧的河流、中心的公园绿地以及东侧沪昆高速的防护绿带所组成,总宽度达230~280m,通风效果良好,美中不足的是该风道的南侧被大片工业区堵住,阻碍了钱塘江风的渗透和导入。将1号大街以东、12号大街以南以及沪昆高速以西所夹三角地带的工业区置换成其他低污染、低产热的用地性质,至少保证沿1号大街侧留有200m宽的公园绿带,与北侧的下沙河道中心公园相衔接,形成完整通畅且宽度有保证的风道(见图2-45)。
4.京杭大运河
图2-45 风道管控措施说明示意(二)
首先,应严格控制京杭大运河穿城段滨水空间的土地利用性质,保证一定的土地兼容性,但尽量避免高污染、高耗能、高产热的工业用地。其中,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的交汇处是该条风道的重要的入风口,两侧的包装厂、塑料制品厂等工业用地性质应置换成公园绿地或者文化类用地,确保入风口的风环境。其次,保护好建筑后退河道控制线,确保沿河道两岸有30~50m左右的绿化用地,以绿色植被为主,形成完整连续的绿色走廊。最后,如何将河道风引入两岸的建筑群对改善城市风环境至关重要,可通过预留沿河界面引风口的方式,具体来说:一是增加开口数量,沿河两岸增设小公园,进一步将河风渗透入城市建筑群;二是增大开口的尺度,尤其在京杭大运河与其他风道的重要节点交汇处(见图2-46)。
5.吴山景区—贴沙河及沿岸公园—华家池—艮山运河公园
此风道在清泰街以北以贴沙河串接了艮山运河公园、城东公园、凯旋公园、青年公园、横河公园等多个引风入口,风道品质良好。重点是清泰街和望江路之间地段,河两岸密布低矮的厂棚,绿地缺乏并矗立着高产热的杭州城站。建议将杭州城站段河道两侧的低矮厂棚拆除,并置换成50m宽的沿河绿带和局部的公园绿地,与南北两侧的沿河绿带有效衔接,串联成连续的绿地系统。此外,该风道穿越杭州的老城区,建筑密集且绿地缺乏。建议重点限制道路及河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并通过屋顶绿化、破墙透绿等立体绿化的方式增加绿化覆盖率,以改善地块内部气候环境(见图2-47)。
图2-46 风道管控措施说明示意(三)
图2-47 风道管控措施说明示意(四)
6.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西湖风景名胜区—六公园、五公园等滨湖公园
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会产生大量的冷空气和林地风,如何规划导风通道,将风引入城市内部是该风道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需严格控制西湖风景区四周环湖建筑的高度,西湖东侧的南山路、湖滨路以东至浣纱路地块以及凤起路以南至惠民路段的建筑高度控制在18~20m以内,西湖西侧的植物园、吴山景区等的建筑高度控制在15m以内,避免环湖核心区建筑对风的阻挡。另一方面,增设引风口和引风通道。四周设置垂直于西湖的引风通道(道路、河流、绿带等),并在其与西湖的交叉口处设置公园等作为入风口,使流向城市新鲜空气能畅通有效地导入至城市的各个区域(见图2-48)。
图2-48 风道管控措施说明示意(五)
【注释】
(www.xing528.com)
[1]USGS.Landsat 8(L8)Operation Land Imager(OLI)and Thermal Infrared Sensor(TIRS)Calibration Notice[EB/OL].http://usgs.gov/calibration-notices.php,2013-12-04.
[2]丁凤,徐涵秋.基于Landsat TM的三种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比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91-96.
[3]陈云.基于Landsat 8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初探——以厦门市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2):123-128.
[4]胡文星.基于不同算法的温度反演比较[J].电子制作,2014(21):253-254.
[5]宋挺,段峥,刘军志,等.Landsat 8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对比[J].遥感学报,2015,19(3):451-464.
[6]Wong N H,Yu C.Study of green areas and urban heatisland in a tropical city[J].Hallitat International,2005,29(3):547-558.
[7]姜允芳,石铁矛,王丽洁,等.都市气候图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1(6):39-44.
[8]汤国安,杨昕,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17-222.
[9]朱虹.基于GIS的工业园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10]Yoshie R,Tanak H,Shirasawa T,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Air Ventilation in a Built-up Area with Closely-packed High-rise Buildings[C].The 2nd WER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itectural Wind Engineering,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008.
[11]香港中文大学.都市气候图及风环境评估标准——可行性研究[R].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2013.
[12]解以扬,由立宏,刘学军.城市化对地表粗糙度影响的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66-168.
[13]苗世光,王晓云,蒋维楣,等.城市规划中绿地布局对气象环境的影响——以成都城市绿地规划方案为例[J].城市规划,2013,37(6):41-46.
[14]轩春怡,王晓云,蒋维楣,等.城市中水体布局对大气环境的影响[J].气象,2010,36(12):94-101.
[15]李鹍,余庄.基于气候调节的城市通风道探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991-997.
[16]Givoni B.Climate Considerations in Building and Urban Design[M].New York:A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Inc,1998.
[17]李军,荣颖.武汉市城市风道构建及其设计控制引导[J].规划师,2014,30(8):115-120.
[18]张发明.区间标度群组序关系评价法及其运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720-725.
[19]冯娴慧.城市的风环境效应与通风改善的规划途径分析[J].风景园林,2014(5):97-102.
[20]朱瑞兆.风与城市规划[J].气象科技,1980(4):3-6.
[21]朱亚斓,余莉莉,丁绍刚.城市通风道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运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1):46-49.
[22]Givoni,B.Climate Considerations in Building and Urban Design[M].New York:A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Inc,1998.
[23]杭州统计信息网[DB/OL].http://www.hzstats.gov.cn/,2016.
[24]曹俊元,周娟,曾宪忠.杭州地区霾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R].兰州:兰州大学,2014:9.
[25]陈柯辰.1961—2012年杭州的升温趋势和四季分配之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3(35):345-350.
[26]朱婷媛.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杭州城市人为热定量估算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27]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积(约等于建筑底层面积)÷总用地面积,即建筑占地面积(约等于建筑底层面积)=建筑密度×总用地面积;因此,在标准层与底层建筑面积差不多的时候,建筑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