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元等
从朝鲜来到中国
1903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1904年,金显宅出生在朝鲜汉城。他一到人间就是个可悲的亡国奴。
金显宅的父亲金泰相,母亲车泰恩,家境不富裕,只有几间简陋的住房。金泰相在类似中国私塾样的学校教过书,曾在釜山一个道(相当我国的县)做过小官。日本吞并朝鲜后,他回汉城,与弟金泰和(金显宅之叔)经营一个小杂货铺,有时也做批发生意。金泰相是基督徒,做过长老会执事、长老,金显宅6岁入教会小学读书。当时,日本侵略者规定,学校上课一律采用日文。金显宅年虽幼小,但对这种亡国的惨痛忍受不了。金泰相有爱国心,他们在家照样说朝鲜话,他还教子女们学朝鲜文和汉字。
金显宅上学很用功,成绩很好。由于日本统治者不许学生学朝鲜文,激起朝鲜人民的极大愤慨。学校高班的同学让金显宅帮助他们散发抗日爱国传单,他勇敢地接过传单,干得非常起劲。父亲知道后说他做得对,教育他从幼年立志,要爱祖国。1916年,金显宅的大哥金显国在汉城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以后当了大夫,嫂子闵孝淑做护理工作,他们经友人协助,到中国的张家口清河桥下开了一所小医院。金显宅父亲用儿子从张家口寄来的钱陆续买了些土地,后来成了汉城有名的地主。
1917年,金显宅考入教会办的培才高等普通中学,读了两年半,赶上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要求独立,金显宅参加了游行示威,日本统治者出动骑兵镇压,学校也停了课。金显宅的父亲对他说:“你在朝鲜呆不下去了,到中国去找出路吧!”6月间,金显宅在一位做药材买卖的老人帮助下,混过了鸭绿江日军设岗的关卡,到安东(今丹东)只住一夜,就直奔张家口。那年他才15岁。
大哥大嫂原准备送金显宅去苏联念书。因为那时流亡在外的朝鲜青年都向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由于要陪他去的人不幸遇害,去苏联的打算落空了。大哥叫他学英语,准备考中国的学校。当年张家口赐儿山下住有一位叫赫尔斯特的美国妇女(金显宅1937年去美国时还见到了她),金显宅就跟她学英语。1920年,他的英语有了一定基础,大哥送他去上海考学。他想学造船,想朝鲜独立后回国造船,因病误了交通大学附中的考期,才改为报考沪江大学附中。金显宅在这所学校学习得很好,成绩一直是优等。1923年毕业后,被保送直接升入沪江大学。该大学没有工科,金就上了医预科。学校是教会办的,校规很严,他每天只知用心读书,课余也参加体育活动。每学年学费50—60元,伙食费每月6元,金显宅很简朴,经常穿的是一件长袍。由于他各门课都学得很好,每年都得奖学金,为校方所重视。当时,上海有个朝鲜独立党在活动,并成立了“朝鲜临时政府”,总统是李承晚,金显宅大哥的朋友金奎植是教育部长。他们叫金显宅参加独立党领导下的“兴士团”。这些朝鲜青年定期聚会,相互鼓励学好干好本行,一旦朝鲜独立,好回国效力。金显宅更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决心,为了抗日救国必须学到真本领。
1926年,金显宅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因为他是沪江大学第一批考上协和的,沪江校方决定每年给他100元的奖学金,直到毕业,以资鼓励。金显宅到协和医学院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奖学金,每年也是100元,这样一来,等于免费上学了。大哥也常资助他,使他顺利地读完了大学课程,于1931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由美国纽约州立医科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当时协和医学院不是独立的学校,是美国纽约州立医科大学的分校)。金显宅毕业后做了3年外科住院医师之后,按规定应去做外科住院总医师他未去,金显宅就直接晋升为外科主任医师了。
1933年,协和医学院创办肿瘤科。外科主任劳克斯问金显宅愿意不愿意去肿瘤科。开始,他不大愿意。劳克斯说:“学校选你去不是随便决定的,这是对你的优待。”金显宅才欣然应允。从此,他为建立中国第一个肿瘤科而兢兢业业地工作。
也就是在1933年,金显宅和燕京大学家政系高材生吴佩球结婚了。他们的结合也是经过一番周折的。吴是名门望族,在30年代,金是个小大夫,又是流亡的朝鲜人,吴家不会接受这样“不体面”的女婿。可是,吴佩球坚持不让步,最后和家闹僵了,以致他们的婚礼上,一个吴家的人也没有。婚后,吴把头发挽起了小髻,到协和医院社会部工作,以示独立,不求娘家。这在金吴5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可以说是一段佳话。金显宅在事业上的成就,与吴佩球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从1937年至1941年,金显宅在协和医学院和医院先后任外科、肿瘤科助教和讲师,外科副教授,肿瘤科主任等。
协和医学院为培养人才,每年有计划地派遣一些已有3—5年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医师、教师和护士到欧美各国进修深造,费用由学院负担,一般为期1—2年,期满返校继续工作。金显宅曾于1937年7月至1939年10月由协和医学院选派出国留学,但对他留学的时间没有限制。他从1937年至1938年远渡重洋去美国纽约纪念肿瘤中心,进修肿瘤学(包括病理、放疗和肿瘤外科);1938年至1939年在美国芝加哥肿瘤研究所继续进修。这两处都是全美有名的肿瘤研究中心。1939年3月至10月他又去英、法、比、德、丹麦、瑞典、瑞士、意大利等8个国家的肿瘤中心进行考察,有时边考察边讲学。他的才华与本领给各国同行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的研究机构曾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他留下工作。但是,金显宅为了生身的祖国朝鲜和养育他的第二祖国中国,他谢绝了美国的邀请,回到了北平。
不做第二次亡国奴
1939年10月,金显宅回到北平后,我国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两年多了。他刚赴美不久,1937年冬,他父亲患肝病,母亲中风,二位老人相继去世。金显宅曾于20年代加入过中国国籍(1950年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化人法,他又重新办理了加入中国籍的手续)。父母均不在了,他也不想再回朝鲜了。他记得大哥常教育他说:“一个人干什么事业,就要努力干得出人头地。”他回到协和医院继续工作,以后被院方提升为副教授,分配他一栋小楼房居住,月工资为300元美金。有了这样优越的条件,他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还要去做动物实验,写论文等。尽管当时日寇已侵占了中国,他却认为协和医学院是个超然的天地,打算潜心搞自己的肿瘤专业,一辈子不离开协和,以期有所成就。
不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美国宣战。1942年2月,协和医院被日寇强行占领和封锁,医院只好关闭了,全体教职员工都被解雇。金显宅对日本帝国主义本来就有旧恨,想不到来中国后又要做第二次亡国奴,心中气愤之极。不但丢掉了较高的职务而失业,生活也成了问题。当时,教授、专家们为了生计都各谋出路。有的去抗战大后方;有的回自己的故乡;有的到天津来开业;或经当地士绅募集资金办起了小型医院。金显宅是应协和老同学卞万年、方先之等教授的邀情,于1942年来到天津恩光医院挂牌行医的。这个医院原来是一位姓张的资本家(基督教徒)经营的,在这里行医的大夫们只收门诊费和手术费。后来,医生们认为不合理,就由卞万年、卞学鉴、林景奎、王志宜、关颂凯、方先之、金显宅7位教授凑了2万余元将这个医院盘接过来。因为医院还要增添设备,资金不足,就有几位天津的资本家参加进来成立了董事会,由朱继圣(仁立毛纺厂经理)任董事长。医院的财产由董事会管理,医生们的收入还是靠门诊费和手术费。金显宅在恩光医院任外科、瘤科主任。
1945年3月初,有个朝鲜商人叫金春琪的我到金显宅说:“日本侵略军有的已经撤到秦皇岛,他们缺军医,想征用你当军医……”。金显宅没有答理。过了几天,又有个姓金的病人,是个资本家,他也来告诉金显宅说,听说日军要征用金当军医。这下子金显宅可吓坏了,回家和吴佩球商量,说什么也不能给日本人当军医,要想法跑开才行。当时,金显宅的孩子有个同学,家长姓刘,住在民园体育场附近,给金显宅介绍了他的姐夫张某。张某自称在徐州有个面粉厂,能和内地(指重庆国民党政府)做买卖,表示可以帮助他去内地。吴佩球还专门为此事去北平见到张某,他介绍情况说,可以带他们到徐州附近一个叫界首的地方,过了界首,就是所谓的“自由区”了。他还让他们把钱交给他,到内地后找他的店铺再取钱。于是,金显宅和妻子收拾好东西,每人只提了一个皮包,领着两个孩子,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只告诉家中佣人说是去上海办事。他们把价值四、五万伪联银币的黄金交给了张某,就悄悄地跟他去徐州。在徐州住了半个月,张某说,河南一带正在打仗,去不了,他让金显宅一家人回去。他们又回到天津。张某和介绍人刘某都找不见了,钱也被他们骗去了,后来一直不知这两个人的下落。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金显宅的全家受到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几个月以后,“八·一五”日本政府终于宣布了无条件投降。
二次赴美深造
金显宅第一次去美国留学时,有一位医学教授柯特乐(CutLer)是他的导师。柯特乐很器重他,留学期结束时就要求金显宅留在美国和他一起工作。那时金显宅想,尽管这位教授本人对我很好,但总感觉美国人对黄种人(亚洲人)是看不起的,我不能给美国人干一辈子,不如回中国以后努力干上一番事业。因此,他拒绝了。日本投降后,柯特乐托人打听他的情况,辗转打听到他在天津。遂托人给驻天津的美国领事写信,请代为寻找,并要求找到以后,设法帮助他到美国来。有一次,金显宅因去当时称为国际俱乐部(现名天津干部俱乐部)的地方参加舞会,遇到了这位领事,领事当时就把柯特乐的信给金显宅看,问他是否同意去美国?他表示同意,美国领事就替他办出国手续,费用只有300多美元。美国领事还给他联系了乘坐美国军用飞机去夏威夷。金显宅又自筹了800多美元,于1945年在1美1月国由芝天加津哥直大达学夏比威林夷氏以附后属又医乘院船肿到瘤了外旧科金和山芝加,再哥去肿芝瘤加研哥究,所做研究生,每年有3,600美元的奖学金。1947年的春节才从美国回到天津,继续在恩光医院工作。
愿和祖国同命运
天津解放前夕,由于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不少知识界人士纷纷离开天津到国外安身。也有人提醒金:由于他是个富有的知名医生,共产党来了以后会成为被斗争的对象。那时,金显宅如果动身去美国是不成问题的。本来他在美国留学和第二次做研究生时,柯特乐教授及肿瘤研究所等单位就一直挽留他;在美国的患者也都愿意找他看病。他在国外完全可以大展一技之长。
1948年秋季,金显宅让妻子吴佩球去南京政府办出国护照,办了两个月没办好就回津了,后由其岳母代为办好,先把护照办到香港。他们先是雇了一家外商的包装公司的人,将家中一切物件打好了包装,一些医学书刊也陆续寄到香港。可是,金显宅仔细考虑,他想:共产党与国民党打仗是两党之争,与我们无关,我只要搞好自己的专业就行了。共产党快要来了,他们也是人,也短不了生病。我的职业是医生,是给人治病的,他们有病也会找我来治,我要尽自己的天职。同时,他还想到第一次去美国,那里的种族歧视简直叫人受不了。尤其是朝鲜人、越南人在美国人眼里更是下等人,还不如做个自由的中国人,中国总是养育自己的第二祖国。夫人吴佩球也支持他的想法。于是,他决定不走了。他们把包装家具的木板等都卖掉,当然,他们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了。清晨,街上硝烟弥漫,一队队解放军开进市内。金显宅从家门出来,跟在解放军队伍的后面,步行来到恩光医院。那时,天津各大医院都住有解放军伤病员,金显宅一到医院就参加抢救伤病员,重新开始了他的医务工作。
解放初期,金显宅对共产党的政策还不太了解,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后来,他看到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生产很快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安定,他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政策和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于是,他安下心来,决心和新中国一同前进。
由于金显宅在协和医学院直至出国留学,都是接受美式教育,影响颇深。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时,金显宅参加一次座谈会,领导上可能认为他是朝鲜人,应该积极表示拥护抗美援朝。可是金显宅却发言说:“我怕中国打不过美国。”争论之间,他一气就退出会场了。后来,他认为这种想法不对,要看到全国人民的力量。他又主动到黄敬市长那里要求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经批准,他做为外科顾问随着第三医疗队(队长:施锡恩、副队长:曾昭德)前往安置伤病员的黑龙江重镇洮南县。他下火车以后,先不问医疗队如何安置自己的住宿、吃饭等问题,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病房看望伤病员,及时解决治疗问题。他的认真负责态度使伤病员深受感动。随行的队员们也对他优良的医疗作风甚为钦佩。
金显宅通过参加这项活动以后,受到不少教育。当他看到经过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提高了地位,就从心眼里为此而自豪。通过实践和学习,对中国共产党逐步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他想:自己做为一个有朴素爱国心、不愿意受奴役的青年,从朝鲜来到中国,中国成为我的第二祖国,我既爱这个国家,又为她经受侵略而感到屈辱。过去我发愤读书,拼命干工作,就是想为她争气,如今,新中国诞生了,为我们这些知识分子能发挥自己所长而创造了光明的前景,自己要下决心更加倍地努力工作。
在全国医务界中,金显宅是第一个学习肿瘤学专业的。基于他的爱祖国、爱专业的思想,他积极地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努力创出了显著的成绩。
弃“私”从“公”
解放后,金显宅从事肿瘤治疗的医务工作和教学工作是甚为繁忙的。自从1949年11月起,天津中纺医院聘请金显宅为肿瘤科顾问医师,每月车马费200元(但他从未领取过)。1952年开始任天津中纺医院(此时已更名为华北纺织管理局第一医院)外科主任,每周去两次,每月车马费也有200元(但他还是未领取过)。
1951年10月,根据中共天津市委指示精神,天津市卫生局接管了原马大夫医院,更名为天津市人民医院,并委派方先之教授和金显宅教授到人民医院分别主持骨科和肿瘤科工作。1952年11月,该院建立瘤科由金显宅兼任瘤科主任,每周去两次。他还兼任天津市总医院外科顾问(每周参加一次会诊),天津市第四医院(后改名第二中心医院)外科顾问(因万福恩医师忙于市卫生局工作,故将外科顾问职务交给金显宅)和被北京日坛医院聘请做顾问及参与该院筹建工作。此外,他还任河北医学院(地址在天津市)外科教授,定期讲课。但那时他主要还是在恩光医院从事私人开业。
1956年,在工商业公私合营时期,中共天津市委与市卫生局研究并指出,争取从协和医学院来津的专家们放弃私人开业,到公立医院来任职。恩光医院是由8位专家从无到有一手创建的,由于门诊部、住院部相继建立,都是一流的水平,添置一流的设备,声誉日隆,收入颇丰。而这些位专家除了收入自己应得的手术费以外,其盈余都投入医院做为发展基金。到国家接收时,银行尚存有累积资金十几万元,每位专家医生可拿约9,000元。可是,他们一分钱也没要。而原来参加基金会的几位资本家,把基金连利息都抽回去了。因此,在国家接收时,政府决定给这些位专家以优厚的待遇,每月工资为600元。于是金显宅和其他医务专家一样,弃“私”从“公”,关闭了恩光医院,停止了一切顾问职务,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即原中纺医院)外科主任职务也辞退了,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全天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天津市人民医院的医疗业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该院瘤科是白手起家的。先是投入巨额经费逐步添置了两台深部X线治疗机(命名为1号、2号机),后来又购进第3号机。这是私人开业医生没有力量能办到的。金教授从实践中体会到,党和国家在支持他的工作。他表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条件发展肿瘤科学事业。他慨然地把自己多年积存的100毫克镭献给医院,从此他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肿瘤医学工作。
甘当铺路石 培养新一代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开展研究工作,以期攻克癌瘤。1951年10月,天津建立人民医院以后,成立了肿瘤科,并由金显宅主持工作,当时只有20张病床,既无设备又无人才。金教授想,要开展我国的肿瘤医学事业,关键在于人才。为此,他把培训肿瘤专业骨干做为首要工作来抓,自办培训班。培训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课堂讲授
金显宅除了亲自动手指导临床工作外,总是利用晚上时间给有志于肿瘤学科的医师授课。参加听课的学员有:张天泽、金家瑞、李树玲、戴葆如、欧阳乾、王德元、张同玢、刘世杰、郑宝珍等。此外,旁听的医师也不少。
金显宅每周给这个培训班讲两次课,都是晚上7—9点钟。讲课内容包括:放射物理学基础、放射生物学基础、肿瘤学总论(包括病因学、治疗学等)和肿瘤各论(如头颈肿瘤、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等)。他讲课前总是收集多方面的材料,做充分的准备,讲课时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学员们在他身教言教的影响下,也都孜孜不倦。“名师出高徒”,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成绩和业务水平提高很快。
由于金显宅汉语基础较差,在讲课中有时要用英语表达其内容。讲课之后,由学员将其内容整理出笔记,陆续印成《肿瘤学讲义》,共5个分册,为第1版。迄今,该书已出版到第5版,每版内容皆有所增新(此书系内部讲义,由医院自印,未公开发行)。
自从1954年开始,天津人民医院接受中央卫生部委托,在天津开办全国性的高级肿瘤医师进修班。参加者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务人员。每年1期,每期间隔2个月,由金显宅亲自主持进修班的工作。他对全年讲课内容予以安排,主要课程由他自己讲授,就是使用上述的《肿瘤学讲义》做为课本,教导学员学习和掌握肿瘤病理、肿瘤放射治疗和肿瘤临床三方面的知识。自从1960年以后,又增加了“肿瘤化疗”的教学内容。
2.门诊会诊和查病房结合教学
在采取听课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肿瘤外科的临床实际教学。金显宅带领学员定时参加门诊的教学会诊,结合具体病人进行讲解。讲解的内容有诊断的要点;有治疗的各种方法,有国外最新的成就……。每周定时查房,除了解病人的诊治是否合适外,还集中系统讲自己的经验及一些最新文献资料的论点等。
3.注重病理学诊断
金显宅在美国纽约的纪念医院(后更名为SloanKatening癌瘤中心),曾在著名病理学家尤文教授(James Ewing)的教导下,学习肿瘤病理一年。尤文对于肿瘤病理有独特成就。金显宅回国后,在协和医院工作时就由自己过目肿瘤病人的病理诊断。到天津工作以后,仍由他自己掌握。他在天津人民医院开展瘤科工作时,不只是自己看病理切片,下诊断,同时也带领下级医师看切片。他白天给学员讲课,晚上就带他们一起看切片,并做出诊断。金显宅为人谦逊,他对自己做的病理报告持谨慎态度,每次都将做好的病理切片再送天津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核对,由该室王德延主任再审核一次。这些都有助于下级医师在学习病理诊断方面大有裨益。
4.手术示教
在进修过程当中,金显宅要亲自做示教手术和指导学员做手术。同时,在技术操作上,他也总是亲自动手教。比如,刚刚开展针吸组织做活体检查时,他亲自挑选注射器和针头,亲自示范做,使得每位医师都能掌握这项技术,对病人能较容易地获得病理诊断。再如,给子宫颈癌病人做宫腔和阴道镭疗时,金显宅也亲自设计宫腔镭管和阴道镭架,并亲自安放镭源进行治疗。在放射治疗方面,天津人民医院有3台深部X线治疗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他带领大家先学会开机器,如何测定X线输出量,绘出X线吸收曲线,直到给病人设计照射野,摆好病人体位,计划每次照射量和照射总量等等,他都亲自示范,具体地教会下级医师给病人做放射治疗。
总之,学员们要具备学会病理、外科和放疗(60年代以后又增加化疗一项)三位一体的肿瘤观点。
5.指导写论文
学员结业之前,每人都要写出科研论文,由金显宅亲自指导和批改。
学员们反映,通过这几种学习,能全面掌握对病人的诊断(包括病理诊断)和治疗。更可贵的是金显宅为学员们提供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因此,学员感到收获很大。
金显宅为进修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喜获硕果。
自进修班开办以来,30多年间,已办了21届(只是1966年以后一度中断了7年),毕业学员累计有400多名,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在他的精心教导和培养下,多数学员现在已成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和肿瘤科的骨干力量,有些是那些单位的开创人,有些已成为全国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比如,第1班的李振权,曾任广州中山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张泰伦(已故)为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的创办人;刘谦为吉林省长春市肿瘤医院的创办人;郑宝珍建立了天津第二中心医院的肿瘤科;第2班的张明和现为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第3班的沙允文为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外科主任;第4班的于震现为江西省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张力现为北京第四医院副院长和崇文区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北京日坛医院自1958年创立即送来4位医师,培训后现分别任副院长或外科、肿瘤科主任医师。
多年一直跟随金显宅的几位下一级医师,技术成长很快,有5位被誉为金显宅的“五虎上将”,即王德延、张天泽、李树玲、金家瑞、王德元。他们做为金教授的早期学生,后来成为业务支柱和骨干。目前这几位医师皆已年逾花甲,在国内已成为知名的医师了。其中,象解放初期的青年医生王德元,系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到天津中纺医院外科工作的。起初,他和金显宅见面不多,有肿瘤病人需要会诊时才能见到金显宅。抗美援朝时,他和金显宅都被编入第三医疗队。他们日夜相处,王德元医生谦虚好学,潜心向金教授学习。金教授也愿意培养年轻人,随时解答医疗技术中的各类问题并作具体指导。金显宅还擅长病理学,对病人能做出科学的诊断,王德元医生认为这是很好的观摩机会,边看边学。金显宅在恩光医院开业时,几位名医互相协作,有时做手术时缺少麻醉师,金显宅就约王德元医生去担任。王德元医生也乐于借此机会能在手术台旁实地观看和学习。后来,金显宅在天津市总医院对肿瘤病人进行会诊时,王德元医生也经常参加。
1956年,金显宅正式参加天津市人民医院工作以后,医院领导知道王德元是金显宅的学生,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前身为华北纺织管理局第一医院,更前者即中纺医院)商调,于1956年3月将王德元调到人民医院工作。王德元医生做为金显宅的助手和学生,一直跟随他工作几十年,不但成为金显宅的“五虎上将”之一,全国知名的肿瘤医师,而且也在数届全国肿瘤进修班授课,继续培养第二代、第三代肿瘤医师人材,使之后继有人。
由金显宅创办的进修班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扩大了肿瘤专业队伍,为我国的肿瘤医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使原来以肿瘤外科为重点的天津人民医院发展为全国有名的天津肿瘤医院了。
1981年初,由天津市人民医院主持在天津召开了“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无西藏和台湾),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结束前的晚会上,全体进修医师对金院长表达了深深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这种诚挚的感情,使他激动难忘。事后《健康报》的记者在报道这次盛会的消息中说:“……人才辈出,桃李满园,金显宅等为培训肿瘤防治研究人材做出贡献。”这就是金显宅在肿瘤医学这块园地里数十年默默地耕耘,不断地开拓创新所获得的累累硕果,也使他自己感到最大欣慰。
精湛的医术
金显宅在协和医学院毕业后,本来是外科医师,后来专攻肿瘤科,对肿瘤外科治疗发挥了他的特长,是我国少有的技术精湛的肿瘤外科专家。他擅长的肿瘤外科手术的特点是:快、准、细、稳。快而不乱,井井有条,由于做手术是在解剖面上进行,所以手术精细,清楚,出血极少。
金显宅的手术基本上是美国流派。他头脑反应敏捷,手急眼快。做起手术来,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但在精细处,又犹如绣花。他的长处之一是操作正规而严谨,对病人的病灶区组织结构先弄清楚,解剖层次分明,尽量使病人出血量少。自己保持既胆大又心细,肿瘤观点强,手术进度快而有条不紊。该快时快,该细时细,胸有成竹,快时不显忙乱,不做无效动作,合乎要求。一看就是个行家,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外科天赋的名医。不少外科专家看过他做的手术,无不赞叹称绝。(www.xing528.com)
由于金显宅到过世界各大癌瘤中心学习或考察过,了解各国肿瘤外科手术的水平,有助于他对于一些癌瘤的根治性手术能熟练地掌握。除了头部肿瘤病以外,他擅长人体各部的肿瘤手术。例如,舌癌根治术、上颌窦根治术、咽喉根治术、甲状腺根治术、颈部淋巴根治性清除术、颌面口腔癌与颈部淋巴腺联合根治术、胃贲门癌以及大肠、结直肠癌根治术、子宫颈癌根治术、盆腔内容清除术等等,都努力使之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其中,他在国内首先推广的切除乳腺癌的疗效,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外有些专家来医院参观时,称赞他的手术精细,犹如中国妇女的绣花呢!196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抗癌学术会议上,金显宅宣讲论文《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时,有的国家的肿瘤专家曾对他的手术疗效如此高超产生怀疑。当时,一位波兰肿瘤学者站起来证明:他在中国亲眼看过金显宅的手术,是令人信服的。当时全场热烈鼓掌。
医德高尚,关怀患者,培养中青年医师
金显宅在日常业务中,总是一贯坚持按时查房、会诊,从不因其他事受干扰。对于来门诊部会诊的病人,他仔细检查,详细记录。在住院部查房时,听下级大夫报告病人情况后,自己再亲自检查病人。凡是患者来信咨询问病,如家住本市的,就约定时间来医院,由他亲自检查;如系外地患者,他就给当地有关医师写介绍信,提出自己的意见,请他们给患者检查,就地治疗,这就大大方便了病人。至于患者远途来津直接找金教授看病时,他总是热诚接待,精心治疗。
过去,金显宅私人开业时,他对病人收取诊费、手术费,从不计较。经济收入多的,包括达官显贵们,自愿多付以示感谢者,也不拒绝;但对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医药费或手术费者,金显宅就慨然少收或免收。
患者对金教授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是,无论病人处于多么晚期的病情,他先做思想工作,使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然后认真思考,提出积极的方案和建议去治疗。他的下属医师们也深受感动,大家常说:“没有金大夫不能治的病,不管病到了多么晚期,……他总是千方百计耐心想办法进行治疗……”。病人痊愈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是金大夫治好的!”民间传颂天津有个“瘤子金”就是对金大夫的爱称。
数十个春秋,人们数不清金教授挽救了多少癌瘤患者的生命。他高尚的医德,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和尊敬,也使下级医师受到教育和启示。
金教授对他的助手医师很注意从各方面培养。为了提高下级医师技术水平,他在查房时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作讲解。查房后还要集中、系统地讲解自己的经验及一些最新文献资料的论点;提出并建立了每周一次的全院门诊集体会诊制度,亲自参加。医务人员在医疗处理上有不当之处,他从不马虎,当面提出意见并进行帮助,妥善处理。
此外,他还为医师们开办了英语口语班。为了教会年轻医师们如何写好科学论文、指导他们读医学资料,规定每星期召开一次读书会,事先由每人选一册杂志,阅读后,就有关内容在会上谈读书心得,有助于业务能力的提高。他关心助手们的健康,教他们如何注意营养,注意加强体育锻炼(王德元医师在他的影响下,至今已年近古稀,仍坚持每天早5—6时练习游泳,四季不停)。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个称职的医务工作者。
金显宅一向爱护下属医师,对他们关怀备至。逢到提级、评职称时,他总是亲自向有关部门介绍下属医师的长处,按其业务水平评上相应职称,使大家在评议之后,都感到心平气和,而金显宅自己的工资却从解放以后一直没有提高过,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待遇。
科研和著作
肿瘤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中属于新兴科学,必须要经常不断地了解国内外新动态、新成果才能有所进步。金显宅能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是他毕生好学的结果。他自从青年时代在协和医学院学习肿瘤这个专业之后,在从事临床医疗的同时,仍不断阅读肿瘤医学文献,从不间断。为了使科研工作不断取得进展,金显宅经常在星期日上午来到医院撰写文稿或挤时间到图书馆去认真查找有关资料。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业务,凡是新来的有关肿瘤医学杂志、图书,他都要过目并写摘要。他有天赋的语言才能和素质,讲起外语熟练流畅。由于他精通英语,并能阅读日语、法语、俄语资料,具有这些便利条件,可以较早地阅读国外资料,基本上能全面掌握国内外肿瘤工作的动态和肿瘤医学研究的信息。
将近60年间,金显宅将研究的心得,先后用中文、英文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一些专著,刊登于国内外医学杂志上或由出版社出版。有的著述,如《颌骨肿瘤的有关临床病理的治疗》,国外文献曾多次引用。
金教授以坚强的毅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震惊了中外肿瘤医学科学界。
早在1937年,他就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新病,于当年首先在协和医学院教授会议上和中华医学会四届大会上做了报告(Pnoceedings of the 4th Confenence,CMA,P329,1937)。1957年此报告再度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5:877,1957)。
40年代,受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在国外文献资料被封锁的情况下,他创研出了“舌癌根活性联合切除术”,并将这项手术的细节,于1941年初在北平协和医学院的学术报告会上做了宣读,1948年又在中华医学会北平分会年会上做了报告。战争结束后,当他再度看到国外文献资料时,才得知国外医学界同样在那个时期也在研究上述类似的手术(他的这项研究论文曾刊登于《中华外科杂志》6:1081,1958)。
历年来,金显宅陆续发表的论文,展现了他在肿瘤医学上的成就,硕果累累。1959年,他在《天津医药杂志》(1:355,1959年)发表的论文中,首先描述了“腮腺下颌内侧部的肿瘤”。在国内由他首先推广了头颈部肿瘤联合根治术、胃贲门癌胸腹联合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以及晚期子宫颈癌的盆腔内容清除术等,并发表过有关论文。其中他撰写的《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这篇论文,在1962年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抗癌学术会上获得好评。
金显宅撰写的专著,除了《肿瘤学讲义》之外,还有:
《肿瘤临床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4年4月)
《实用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8年3月)
《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分卷》中的部分条目
《热带病学》中的“大肠癌和乳腺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近几年,他已年逾80岁高龄,还主编了《乳腺癌的研究》一书,也已经出版了。
从50年代起,金显宅在医学杂志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都是经他撰写后,先向他的助手们宣读,请大家提意见、参加修改。同时,他也教给大家怎样写论文,甚至讲到文中的表格和图片应如何处理,还耐心地把着手教,既认真又细致,一丝不苟。每次讨论前,秘书总是按正式稿缮写,可是常常反复讨论和修改四、五次,使得缮写的同志都赶不上。待全稿找不出一点疵错他才送到出版社发表。发表时,他把参与讨论的同志都署上了名,甚至有时把年轻医师的名字署在他的名字的前面。以下面3篇为例:
(1)《根治性乳房切除合并内乳淋巴结链整块切除术25例初步报告》
著者:金显宅、张天泽、金家瑞、李树玲、王德元,刊于《中华外科杂志》5(6):443,1957年
(2)《血管瘤的外科治疗,特别着重讨论口腔和其他邻近部位的血管瘤》
著者:李树玲、金显宅、张天泽、金家瑞、王德元 刊于《中华外科杂志》5(10):811,1957年
(3)《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进一步观察》
著者:金显宅、张天泽、李树玲、金家瑞、王德元 刊于《中华外科杂志》5(11):877,1957年
他的稿件投寄后,编辑经常是一字不改地予以发表。金显宅早年出国留学时,曾在国外专门参加“如何写好科学论文”的学习班,用英文练习写论文。金显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把学过的这套方法,训练学生们也这样做,培养更多的人才。在金显宅的带动下,他的学生们也都有不少的论著,而学生们也都庆幸有这样的专家做导师。
1963年,金显宅着手创办了中国第一份肿瘤学杂志《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现改名为《中国肿瘤临床》),并任主编。1979年又担任《中华肿瘤杂志》的主编。这两种刊物的稿件他都要亲自过目修改,工作量是很大的。白天要去医院工作,时间不够用,就利用晚上及星期日业余时间去修改稿件或撰写有关材料。
他自己写作或修改稿件时,坚持和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注意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从不夸张。每次修改稿件时,除了对内容要严格精选,就是文字中的表格、数字、文献、标点符号等都要进行细致地推敲与核对,从不敷衍了事。由于他身兼这两个杂志的主编,如果发现有一稿两投的现象,也从不会让它马虎过去。
早些年金显宅的普通话基础较差。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他努力学讲普通话,决心赶上去,使之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在审阅中文稿件时,除了从内容方面审阅外,对于文字的处理也颇费心机。稿件修改后,还常常请其 医师再审阅。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后来修改中文稿件基本上能应付自如了。他曾以自己亲身体会向下级医师介绍说:“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审阅稿件工作,不能马虎,不敷衍了事,要在认真实践中锻炼。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从中学习,提高自己写论文、修改稿件的能力。”
金显宅除了担任上述两种杂志的主编以外,还担任了《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分卷》副主编,《肿瘤防治研究》编委会委员,《天津医药》副主任编委等。
金显它在肿瘤学上的成就,使他在国际上声望日益增高,一些国家的学术界也常邀请他参加学术会议。他曾在国外参加过三次国际学术活动。即1937年在美国芝加哥参加了第4届国际放射学学术会议;1962年做为我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第8届国际抗癌学术会议;1979年赴美,在纽约参加了全美第3届乳腺癌学术讨论会。
1979年以来,由于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政治上的稳定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科研工作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金显宅在主持肿瘤科研工作中,尽力多争取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协作工作中取得成效。这10年中,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和天津市人民医院曾先后派出近30人出国考察学习。1984年由金显宅主持在天津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乳腺癌会议。为了推动我国的肿瘤工作,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他被选为名誉主席。
国际肿瘤医学界也给予金显它以崇高的荣誉。1984年,美国肿瘤外科学会授予他荣誉会员的称号;198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吸收他为正式会员。
不知老之将至
金显宅事业心极强,在年近八旬之际,仍坚持每天来医院上8小时的班。一般的医师还没有达到他那样年纪时,早就不上全日班了。他上班后总是亲自负责“放疗”和“化疗”两个病房的工作。每周两次查房、两次门诊会诊。此外,还负责医院的重点乳腺癌工作,每月亲自轮流查乳腺癌3个病区,亲自领导和安排实验肿瘤工作,有时也参与实际操作,甚至在自己生病或休假时也坚持做好已安排好的各项工作。
认真严肃、迅速准确、实事求是,是金教授一贯的工作作风,深受医学界学者、专家和广大医务人员的称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并积极参与许多社会工作。为了普及医学科学知识,为边远地区培养人材,他曾于1983年8月19日至9月10日参加九三学社天津分社组织的“智力支边医学讲学团”,赴宁夏、甘肃、新疆等边远地区讲学。
当他出差到外地开会或参加国际会议时,他习惯于开会的当晚就做好当日会议总结。会议结束回津后立即上班,从不休息,也不因为要写会议总结而影响上班。金显宅每年去北戴河休养时,总是抓紧时间看资料、写材料,别人见了,劝他在北戴河好好休息,他却微笑地说:“我在这里看书、写材料就是休息啊!”
总之,正如大家所常讲的“象老院长、老所长这么大年纪,如此坚持工作,太少有了。”可以称得起是一位“不知老之将至”的老专家。1980年和1982年,金显宅两次获得天津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和奖励。
金显宅在我国肿瘤医学界和科技界中,功绩大,威望高,人民信任,故担任的职务亦甚多。建国以来担任的职务有:兼任天津医学院外科教授(1950年至今),天津市纺织管理局医院外科主任(1950年—1956年)及天津市人民医院顾问医师(1952年—1956年)。
1956年6月,金显宅放弃私人开业,到公立医院工作以后,至今任天津市人民医院瘤科主任,放射科、化疗科主任,同时兼任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外科、瘤科顾问医师。1958年到1960年北京日坛医院也聘请他做顾问医师。1973年任天津市肿瘤研究室主任,1977年至今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和实验肿瘤研究室主任直到1980年任所长、天津人民医院(1986年改名为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
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8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1985年11月改任名誉顾问),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至1985年)等职。
金显宅从任院长、所长以来,除了日常医疗、科研业务工作外,也很关心院、所其他工作。在党政联席会上,认真对待党委提出的讨论事项,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论是医院的基建工程,医疗设备,医疗、科研工作的协作,国外学术交流、协作等方面,他都亲自过问,亲自找有关领导,有关协作单位联系,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他的工作特点是认真,讲求效率,从不拖拉,事业心很强,一些细小的事情,他也亲自处理。在政治学习方面,他也很努力,认真学习报纸及有关参考文件,并能做到宣传、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金显宅的志向和眼光远大。为了加强和发展肿瘤医学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早在70年代他就向中央和天津市有关领导提出改建和扩大天津市人民医院及筹建肿瘤研究所的建议。1977年,国务院即已批给900万元做为基建费,由于医院地址的选择等原因,拖了一些时间,到1983年才开始建立。经历四年多的时间终于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具有先进设备的天津市肿瘤医院。为了筹建这座医院,他不辞辛苦,多处奔波联系,呕心沥血,费尽心力,在中央和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终于在1987年建成,完成了他一生的夙愿。1987年,天津市人民医院全部迁到新址,正式定名为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乃成历史名称。
距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之后的8年,即1989年10月,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第二届学术论文交流会又在天津召开。此时,被誉为“中国肿瘤医学之父”的金教授正因病住院,但他抱病坚持出席了会议,听取学员们宣读论文和汇报新成果。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肿瘤专家们分别对肿瘤的基础理论、早期诊断和普查,头颈肿瘤、乳腺癌、胸腹、盆腔、泌尿癌防治以及化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金教授的五虎将之一、天津市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李树玲报告了“不进行血管重建的颈动脉肿瘤切除术”,其理论根据是创造了一套不进行血管移植的单纯颈动脉瘤切除方法,曾先后为15例颈动脉肿瘤患者行切除手术,均获成功,为肿瘤动脉手术开辟了新途径。会上有40篇论文谈了我国采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方法,在防治乳腺癌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我国首创大剂量化学治疗恶性极大的绒毛膜上皮癌,降低了死亡率等成果。
当金教授看到经过自己和同仁们数十年培植的结果,已桃李盈门,硕果累累,他欣慰不已。
鉴于金显宅对我国肿瘤事业毕生的巨大贡献,在这次会议结束时,进修班学员们倡议给金教授铸铜像,以资永久纪念。会上一致通过,并交筹备组进行此项工作。
金显宅毕生耿直正派,为人豁达,心胸坦荡。“文革”中他被批斗,被关进“狗窝”,被命令打扫厕所。但他对执行这些规定的人不记私仇。他认为是极左路线造成的。一位医生“文革”中曾对他有过激行为,但在“文革”后,研究这位医生是否能出国考察时,金显宅不咎既往,根据那位医生的学历和业务水平,仍极力推荐,批准其出国。他这样做,在群众中更加提高了威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显宅恢复工作和科研活动。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于1985年5月23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苦心钻研业务,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从年轻时就爱好体育活动,曾是协和的篮球校队队员,自从1956年到天津人民医院以后,他就规定医师们每周要打两次羽毛球,由他带队去打。两年后改去打乒乓球。他还坚持打网球,直到89年初,因病中辍。
金显宅教授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几十年来,为我国的肿瘤医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幸于1990年9月4日22时50分在津病逝,终年86岁。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送了花圈,中共中央常委李瑞环发来唁电并送花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吴阶平专程来津参加了金显宅的追悼会。
(吴佩球、任淑等同志为本文提供了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