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县这个名字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六七百年,1988年灌县改名都江堰市。城市名字改了,但是路的名字还得用灌县的,因为成都到都江堰没法简称“成都路”。灌县一直以来都是川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塞,是连接成都和藏区的重要通道,来往的商旅人士特别多。一百年前人们的出行方式大概有这几种:徒步、坐鸡公车、坐轿、骑马、乘马车。英国摄影家伊莎贝拉·伯德女士来灌县考察时就是坐轿子,估计这轿子比苏轼的要舒适一些。
20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了中国,中国大地上开始有汽车出现,有车就得有路。1913年,时任四川省都督兼民政长的胡景伊发起修建成灌马路的倡议,成灌马路开始修建。这条马路从成都到灌县,路线起点是成都老西门(今西门车站),线长大概五十四公里。
谁也没想到这路一修就修了十二年,从一开始就不顺,几度“烂尾”,过程相当曲折。在进行路线测量时,就遭到当地土匪(哥老会)、地主的阻挠,主要矛盾冲突点是占用农田、拆迁赔偿的问题。好不容易协商好了,经费又跟不上,所以过了好几年时间,才从灌县一端修了一公里长的马路作为示范路,整个工程就此中断。1922年,也就是成灌马路动工九年后,四川省道局成立,全省近代第一部与交通有关的法律——《四川省道条例》随之出台,成灌马路的修建再次被提上日程。条例规定要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六条省道干线,这其中就有一条通往灌县。随后,川军第三军军长刘成勋开始筹建成灌马路,但还是因为缺钱,修路的事再次搁置。第二年,这位刘军长升职当了省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不是缺钱吗?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众筹”,海外华侨有钱,就请华侨来投资。于是,刘省长就写信给孙中山先生,希望获得他的支持。在这封信中,刘省长言辞恳切,他说:“成勋以为今日之计,非尽地利,无以图富强,非利交通,无以宏实业……俾马路观成有望,实业之发展有期,则为全川人民之幸也。”可惜那时候时局混乱,众筹没成功。到了杨森督理四川军务的时候,这事才算有了眉目。当年杨森在主政期间修建了一条真正的成都第一路“春熙路”,那是成都城里的第一条马路,也是至今人气旺盛的商业第一街。杨森当年修路动静大,修建成灌路不遗余力,拨款赞助、招募商股、多方集资,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至少当年成都这一端终于开工。1925年冬,成灌马路在历经十二年断断续续的修建后,全线完工。从此,四川有了历史上第一条可以通汽车的公路——成灌马路。(www.xing528.com)
那时还没有公路的概念,中国人说通车的大路都叫马路,顾名思义是给车马行走的路,这和李白、杜甫走的羊肠小道或者田坎路完全是两个概念。当年之所以把第一条马路的规划放在成都到灌县一线,是因为这条路非常重要,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军事政治,都是战略考量,所以当年成灌马路的通车典礼相当隆重,专门来看稀奇看热闹的老百姓比赶庙会还积极,现场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尤其是还有几辆美制福特汽车在老西门亮相!成都市民简直大开眼界,“铁马儿”“打屁车”成了当时的“热搜”,成灌马路由此拉开了四川客运长途交通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